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站长文存 > 我论大语

何二元:我的中国大语梦
【时间:2015/10/7 】 【来源:本站 】 【作者: 何二元】 【已经浏览2731 次】

子曰: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子曰: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

 一 我与大学语文情未了

    大学语文是母语高等教育。无可讳言,这些年我国母语教育出现严重滑坡,作为母语高等教育的大学语文也遭遇尴尬和边缘化。但是我们不必一味怨天尤人,更不应该终日作楚囚相对。走出困境的关键是我们自身必须强大,必须热爱母语教育,“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不动摇。

    这话说说容易,做起来难。正如媒体披露,大学语文教师发论文难,报课题难,评职称难。我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必须在大学语文和职称晋升之间作出抉择。我虽然也曾经发了不少论文,也顺利评上了副教授,但都不是在大学语文研究的领域。大学语文虽有百年历史,但是学科理论建设滞后,学科地位低下(甚至还谈不上有学科地位),在我面临抉择的时候,当时国内连一部大学语文理论专著都还没有,在这样的基础上,要想短期内出成果几乎是不可能的。是仍然写些文学研究、美学理论方面的论文,以顺利晋升正高职称,还是坚持大学语文方向,做大学语文的拓荒者?这是那些年内心的真实矛盾,最终我还是选择了大学语文。

    我深知要完成一个学科的理论奠基工作,必须有“板凳要坐十年冷”的毅力,2007年我申报了大学语文研究的省重点课题,经过长达六年时间的研究,终于写出了大学语文最早的学术专著《母语高等教育研究》。这时候其他同行也已经有了专著成果的收获,这是百年大学语文最早的一批学科理论专著,我们开始协同作战。2008年我自费建立了个人网站“大学语文研究”,如今访问量已有140多万人次。后来又建立了“全国大学语文教师群”,群里有全国600多所高校的800多名大学语文教师,成为大学语文教学与研究的一个重要平台。

    如今我虽然已经退休了,但是我与大学语文情未了。前年5月,我受聘于外地一所高校,组建“大学语文研究所”,成为百年大学语文第一个正式研究所。我给自己的定位是做“大学语文终身义工”,只要是大学语文的事就是我的事,就努力去做,做到“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和全国同行共同努力,使大学语文早日走出“边缘化”困境,回归到母语高等教育的合理位置。

二 大学语文是要出大师的学科

    2009年7月11日,季羡林在北京逝世,很多文章称他为“最后一个国学大师”,也有很多文章反思为什么新中国没有培养出自己的大师,大家都说了很多道理,但是有一点没有人说到,就是所谓大师,往往是学科草创时期的开拓者,所以“五四”以后的民国是大师辈出的时代。如今,现代学科体系已经成形,这样的机遇极少会再有。

    但是,凡事没有绝对,现代学科体系构建,未必没有遗漏,大学语文就是其一。大学语文是中国现代语文学科创立之初就有的一门学科,“癸卯学制”开创中国现代学科体系,就有大学语文的地位,即大学预科国文,后来取消大学预科,预科国文演进为“大一国文”。新中国成立后,大一国文从大陆逐渐淡出,直至1979年才重新开设。但是这门课在港台从来没有中断过,从两岸四地一个中国的立场看,这是一门百年不堕的学科。

    然而,百年大学语文,不但没有出大师,甚至连中小学语文界那样的大家、名家也没有,岂非咄咄怪事?现在中小学语文也有“大师”了(有《跟大师学语文》系列丛书为证),而大学,本是出大师的所在,梅贻琦曰:“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大学而有大师,中小学语文而有大师,为何大学语文没有大师?一个根本的原因,就是学科理论建设滞后。民国时期,有“大师教大一国文”美谈,但那都是其它学科的大师客串这一门课,不是真正大学语文的大师。重开大学语文,30多年出了一千多种大学语文教材,却长期没有学科理论专著,岂有只编教材而无专著的“大师”?近几年里,终于有了七八种专著了,但是学科理论建设必不可少的《大学语文教育史》《大学语文教育学》《大学语文课程论》,至今阙如,谁要是写出来,谁就是百年第一,从这个角度说,岂非大学语文还有出大师的机会?

    当然,一个人一辈子能做好一件事就很不容易,要成为“大师”,不仅要“板凳能坐十年冷”,恐怕还要有二十年、三十年乃至一辈子的不懈努力。这是青年人的机遇,我岁数已经大了,没有这个机会了,但我还可以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比如做一些资料收集整理工作,为青年人做一些准备。那么我们的年轻同行呢?不要总说大学语文不受重视,没有机会,如今中国重视传统文化教育,重视母语教育,机会一定会有的,但是机会只垂青有准备的人,子曰:“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希望青年同行们有这个准备。

三 谁来圆我大语梦?

    我的大语梦,很大;圆梦的过程,很艰难。我撰写的《母语高等教育研究》,由于研究时间过长,已经超出了课题预定结题时限,最后只能自费出版。我自费建立的“大学语文研究”个人网站,去年年检不合格,面临关停的危险,理由是提供“虚假”注册信息——注册的是个人网站,干的却是为国为民的事情。紧急关头人民出版社伸出援手,做了网站的法人单位。最难的还是大学语文研究所,当我发现百年中国,居然还没有一个大学语文研究所时,就开始周游列省,游说于大陆各家高校,甚至还去游说台湾的同行,假如成功了,那真就是孔子说的“道不行乘槎浮于海”了,然适逢彼岸去中国化,自顾亦不暇。最后终于在一家民办学院建立了中国百年第一家大学语文研究所,虽然几乎等于孔子说的“礼失而求诸野”,但是研究所终于是建起来了,组织了自己的团队,并且确立了宏大目标,要撰写《大学语文教育史》《大学语文教育学》《大学语文课程论》这三种学科理论最基本的专著。2014年,研究所以这三本书的预期成果申报国家课题,假如能够成功,则在2016至2017年,大学语文学科理论建设就会有质的突破——然而竟没有报成。其间还申报过省级项目,也未获通过。

    如此看来,关于大学语文面临的困境,并非历来通行的说法,是学生不爱学,老师不爱教,学校领导不支持,根本的原因恐怕还在我们的体制,在国家的项目规划里,根本还没有这门学科的地位,一些成熟的学科,做着种种琐屑的重复研究,都很容易获取国家项目支持,而大学语文作为一个学科理论奠基项目,却难获支持。将来的大学语文教育史中可能会写上:2017年,大学语文学科理论建设,有可能实现零的突破,但因为体制原因,这一可能被无限期推迟了。

    这些年来,我一直是在体制外生存,我给自己的定位是“大学语文终身义工”。但是大学语文是一个百年学科,不是一个人的事业,必须要靠团队的力量。我可以做终身义工,但不可能让其他同行也都做义工,尤其是青年同行,他们的生存压力比我要大得多。即使我自己,个人的力量也很有限,我的研究计划中还有《大学语文课程论》《大学语文教育史》《大学语文百年资料汇编》等多种系列专书,这些书的出版经费都还没有着落。我已经退休,属于退而著书,这些年外出参加大学语文的各种学术活动,都是靠别的高校赞助。然而一个人的力量终究有限,母语高等教育是一项重要的国家工程,不是个人托钵化缘就能完成的。

    我常常想,现在已不是计划经济的时代,我们国家已是一个多元社会,除了国家项目规划外,应该还有各种社会团体、有识之士,能够注意到大学语文的价值和存在。我已经退休,真正是退而著书,体制内的东西对我已不是那么重要,不管是谁,体制内的还是体制外的,能够帮助我圆大学语文的梦,我都将由衷地高兴。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

2015年9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3999387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