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教学 > 教学研究

赵旭:高校书评写作教学刍议
【时间:2015/7/28 】 【来源: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4月 】 【作者: 沈阳大学文化传媒学院 赵旭】 【已经浏览2534 次】

    摘  要: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培养是高校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而书评写作教学是将阅读和写作教学结合起来,提高高校语文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提高高校书评写作教学效率,应该注重以下四个方面:首先,精选评价对象,提升阅读内容档次;其次,扩展阅读视野,拓深思考认识程度;第三,广泛搭建平台,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第四,教师积极撰文,真正起到表率作用。
    关键词:书评;阅读;写作;兴趣;教师

 
    在目前的学校教学体系中,无论中小学还是大学,语文教学效率低下,这是不争的事实。就中小学而言,正如吕叔湘所批评的那样,“十年的时间,2700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1];就大学而言,情况更加不容乐观。尽管不乏有识之士大声疾呼,认为“大学里开设语文课,意义重大。”“现在很多大学生,语文水平较低。试问,如果连祖国语文这一基本武器都不能掌握,如何能正确地理解科学知识和完善地表达科研成果?语文教师的光荣任务,首先就是要使大学生能普遍掌握这一打开科学领域大门的基本武器。”[2]但实际情况是,许多大学生在中小学阶段语文基础就薄弱,升入大学后,随着专业划分的细化,更注重相关专业课的学习;而在公共基础课设置中,英语、计算机等课程的地位也远远高于语文;尤为重要的是语文教学缺少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方法。面对这样的现状,高校语文教师只能“戴着脚镣跳舞”,尽可能地创造教学条件。笔者认为,注重对学生进行书评写作的教学指导,就是提高高校语文教学效率的一条有效途径。

    阅读与写作能力培养是高校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正如叶圣陶所指出的那样,“从国文科,咱们将得到什么知识,养成什么习惯呢?简括地说,只有两项,一项是阅读,又一项是写作。”“得到阅读和写作的知识,从而养成阅读和写作的习惯,就是学习国文的目标。”[3]而书评写作教学正是能够将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培养有机结合起来的有效途径。现代意义上的书评主要指图书评论,通过图书阅读,写出相关的评价文章来。它是阅读和写作的共同产物,既可以反映出阅读者的关注视野,又可以反映出写作者的文字能力和思考深度,是检验阅读和写作水平的最直接的手段。因此,提高书评写作教学水平,对提高高校语文教学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笔者不揣冒昧,试从四个方面略陈管见,以就正于方家。

    一.精选评价对象,提升阅读内容档次

    就阅读动机而言,大致可归纳为三个方面:为实现理想而阅读;为谋生实用而阅读;为心灵愉悦而阅读。

    为实现理想而读书,其阅读者往往有着高远的抱负与志向,其阅读对象要与个性倾向相适应,其书评的写作也要在艺术理解中迸溅出个性火花,如马克思在对剧本《弗兰茨·冯·济金根》的评价中,天才地归纳出“莎士比亚化”和“席勒式地把个人变成时代精神的单纯的传声筒”[4]这样精辟的结论;而恩格斯更是在对《城市姑娘》的评价中提炼出“现实主义的意思是,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5]这样经典的论断。这类阅读和评价需要阅读写作者具有极其丰富的知识储备,极其深刻的思考能力,极其强大的语言表达能力。这是书评写作教学所追求的最高境界,但难度较大。

    为了谋生实用而读书,这在今天是一个尴尬而又不能回避的现象。升学就业,考研,考公务员,英语四六级,导游员、心理咨询师证书,需要经过各种考试,也就需要大量参考书籍,充斥于图书市场的各种参考书价位攀高不下,甚至还滋生出一个所谓的“考试经济”,这是各种经典名著所无法享受的待遇。但我们若追问一下,考试过后这些书都去了哪里呢?二百多年前,叔本华曾经说过:“如同地层依次保存这古代的生物一样,图书馆的书架上也保存着历代的古书。后者与前者一样,在其当时,都是些生气勃勃,大有作为的,现在则成为化石,死气沉沉,只有考古学家还有兴趣玩赏。”[6]而今天,这些为谋生实用而生成的书也许还不如那些成为“化石”的书有价值。这些书只是一块敲门砖!为这些书而撰写的书评多是应景而作,对于教学而言显然意义不大。

    为心灵的愉悦而阅读则是一种轻松而又“奢侈”的行为。它没有明确的功利实用目的,也未必会对个人的专业知识有多大帮助,而且它还会占有较多的时间,也需要一定的金钱,还要求一定的鉴赏力。所要阅读的应该是经过时空考验的公认的名著,而不是单纯迎合感官刺激的东西;需要用心去体会,而不是让别人的思想在心灵上肆意驰骋。但这种阅读对阅读者也是有所回报的,它会使阅读者胸怀开阔,对真善美有着更深入的领悟,能够带领阅读者穿越时空去和那些伟大的人物对话,还可以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此种阅读所产生的书评则是真情涌动的结晶。对于高校语文教学而言,这应当是教育者关注的重点。

    有理由相信,这三种阅读状态会长期并存下去,选择哪个,将决定阅读者未来的人生走向。引导学生选择哪种阅读对象作为评价对象,则是教育者不可推卸的责任,同时也是对教育者能力的考验。

    二.扩展阅读视野,拓深思考认识程度

    对于大学生而言,其阅读量有了一定的积累,写作技巧有了一定的功底,写出一篇像样的书评是不成问题的。但若规定评价对象,在阅读视野广度和思考内容的深度提出明确的要求,则无疑会提升写作难度,但这同样也会提高学生书评写作的能力。教师不仅要鼓励同学们读书和思考,更要为其阅读方向加以积极的引导,帮助学生写出有一定思想深度的书评来。

    以沈阳大学第二届读书节举办的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主题的读书征文为例。许多同学觉得不好写和写不好。说不好写是因为对表现爱国主义精神的著作阅读量不够。在实际写作中,许多同学都把目光放在了建国以来的红色经典上,这当然是对的,但对其他历史时期和其他民族表现爱国主义精神的著作则关注不多;说写不好是因为把握不好其精神内涵,很容易写成空洞的套话。其原因就是阅读视野狭窄,理解程度肤浅。要写好这样的文章,必须要扩展阅读视野,拓深认识程度。什么是爱国主义精神?哪些作品表现了爱国主义精神?这是在落笔前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爱国主义精神表现为内心不可遏抑的激情,对祖国深挚的爱。高尔基在《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中说过:“祖国,这是个精神力量的概念。”无论是艾青深沉地说“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还是何其芳慷慨地“为少男少女们歌唱”,其中都充溢着强烈的爱国激情。

    爱国主义精神表现为脚踏实地的行动。对家乡的热爱,对民族的热爱,对一切积极进步力量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智利诗人聂鲁达说过:“祖国更重于生命,是我们的母亲,我们的土地。”我们能够从那些伟大人物的传记中看到这种强烈的爱。

    爱国主义精神是对自由的呼唤,对假、恶、丑的抨击,对邪恶的坚决斗争。普希金《致大海》中对“放浪不羁的元素”的赞美,果戈理《死魂灵》揭下伪善者画皮后对俄罗斯大地的赞美,正是这种精神的体现。

    爱国主义精神是超越国界的。屈原在遭到打击后,也曾想离开楚国,但对国家深沉的爱又让他“蜷局顾而不行”,而克雷洛夫也说过“好好地为祖国服务的人,绝不会轻易离开祖国的”,他们的爱国之情是一致的。《牛虻》中的亚瑟和《青年近卫军》中战斗在敌后的少男少女们,他们身上体现出的爱国主义情感与《铁道游击队》和《野火春风斗古城》中的英雄主义豪情也是一致的。

    爱国主义是超越时空的。李白、杜甫的诗篇,辛弃疾的词,梁启超的散文,汪笑侬的戏剧和红色经典小说,同样充溢着爱国激情。屈原在爱国无路之际“将从彭咸之所居”,郁达夫《沉沦》中那个因祖国的不强大而愤然投海的青年,他们对祖国的爱是一致的。

    还要对著作中的一些人物形象及其具体的言行进行理性的分析,如《伊利亚特》中的赫克托耳为了特洛伊而与希腊作战,甚至与天神搏杀,明知必败而战斗不息,这种行为也许不够明智,但其中是否也充溢着对祖国的挚爱呢?《平凡的世界》中的孙少平,他在平凡的生活中坚持不懈的奋斗,这是否也蕴含着对这片土地的深沉的爱呢?大潮过后,总是会有人落伍的。《毁灭》中的美蒂克由一个真诚拥戴革命的热血青年变成了可耻的逃兵,他的蜕变对今天来说是否依然具有警示意义呢?

    视野再广阔些,认识再深入些,这样的阅读空间也就会更加丰富,写出的书评也就会更加深刻。

    三.广泛搭建平台,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巴尔扎克说过,兴趣是最好的导师。写作教学的最高境界就是由教师“要你写”转化为学生“我要写”。叶圣陶所言“‘教’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7] 6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要达到这个目的,就“总要想法设法鼓动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觉得非写出来不可”[7] 10。这需要教育者为学生广泛搭建阅读写作的平台,激发学生写作书评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与媒体和出版机构的合作是最重要的平台。多年来,笔者先后组织了数千名学生参与了译林出版社主办的“百字书评”活动,《沈阳晚报》和北方图书城主办的“一句话书评”活动,并鼓励和指导学生积极投稿。先后有多人作品在《萌芽》、《大学生》、《华商晨报》等刊物上公开发表;尤其是从2007年开始,沈阳大学图书馆连续主办了三届主题读书征文比赛,笔者担任了组稿和审稿工作,组稿3000余篇,从中精选294篇编辑三本文集,这些都极大地鼓舞了学生们的写作热情。
此外,组织学生文学社团和编辑同人刊物也是非常好的平台。从2007年开始,借沈阳大学读书节契机,启动鸿雁文学社组建工作,现有社员超过百人,包括02级至11级共十个年级,许多学生毕业后依然活跃在文学社中,义务为学弟学妹们进行写作指导。而且创建了鸿雁文学社QQ群、鸿雁文学社论坛,同人刊物《鸿雁·文章汇》已经在校内发行,并与诸多兄弟院校进行了广泛交流,产生了很好的效果。

    四.教师积极撰文,真正起到表率作用

    阅读和写作对于教师来说同样重要。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一些优秀教师的教育技巧的提高,正是由于他们持之以恒地读书,不断地补充他们知识的大海。”“时间每过去一年,学校教科书这一滴水,在教师的知识海洋里就变得越来越小。”“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那你就要读学术著作。应当在你所教的那门科学领域里,使学校教科书里所包含的那点科学基础知识,对你来说只不过是入门的常识。在你的科学知识的大海里,你所教给学生的教科书里的那点基础知识,应当只是沧海之一粟。”[8]写作,尤其是书评写作,既是教师自身学习的轨迹勾勒和成果汇报,也能为学生的写作树立一个范本。多年来,笔者在组织指导学生进行书评写作的同时,也作为参与者积极写作,既在同人刊物上撰写文章,也和学生们一起向外投稿,先后有数十篇文章在各类刊物上发表。身教胜于言教,教师亲自撰写文章并发表,不仅有助于提高自身在学生中的威信,使其亲其师信其道,激发写作动力,也能够教学相长,不断督促提高教师自身的写作教学水平。这不失为是语文教学的一条捷径。

    总之,高校语文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教学内容丰富,涉及面极广,需要多方面的努力配合。而书评写作正是一个极佳的切入点,如能在课内外教学中充分发挥其作用,必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叶圣陶.当前语文教学中两个迫切问题[A].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语文教育论文选[C].北京:开明出版社,1995: 153
    [2] 匡亚明.《<大学语文>序》[A].南京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匡亚明教育文选[C].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229
    [3] 叶圣陶.略谈语文学习[A].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语文教育论文选[C].北京:开明出版社,1995: 14
    [4][德]马克思.致斐·拉萨尔[A].北京大学中文系文艺理论教研室.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文艺[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 100
    [5] [德]恩格斯.致玛·哈克奈斯[A].北京大学中文系文艺理论教研室.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文艺[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 148
    [6][德]叔本华.论读书.[A].陈安澜等 编译.阅读的艺术[C].上海:上海翻译出版公司,1988: 2
    [7] 叶圣陶.大力研究语文教学,尽快改进语文教学[A].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语文教育论文选[C].北京:开明出版社,1995
    [8] [苏]瓦·阿·苏霍姆里斯基 著,杜殿坤 编译.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8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146191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