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教学 > 教学研究

张立环:论语文教学中的情境设置
【时间:2015/7/20 】 【来源:本站 】 【作者: 张立环/天津】 【已经浏览2317 次】

    语文教学是对民族文化心理、精神、品格、审美特点的形象化阐释。它不同于其它学科的理性化思维,在教学中有一个感染与感动的过程。学生在学习中充当一定的角色,除了思维参与外,还需要有心理与情感体验。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需要有特定的情境设置。

    一、教师与学生、施教者与学习者之间的关系是情境的一个方面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是演员又是导演,尤其是语文教学,教师要随时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理解水平、自身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深度与相关资料的占有情况创造相应的情境,扮演不同的角色,引导学生进入某一情境,参与思维与情感过程,完成学习任务。

    (一)知识渊博的学者与莘莘学子

    这是对讲解内容理解深刻、占有资料较为翔实、讲解内容可能较为复杂情况下常常选择的一种情境。教师可以尽量施展自身文化修养形成的风度,将教学内容有条不紊地讲给学生,以清晰的思路、严谨的治学态度,让学生产生崇敬心理,以深刻的分析、翔实的资料引导学生理解教学内容,达到教学目的。如辛弃疾的词《水龙吟?渡江天马南来》,几乎句句用典,就可以采用这种情境。

    (二)长者兼朋友与后进学人

    这是讲授故事性较强、有很深的人生哲理的教学内容时常选择的一种情境。教师像一个温厚长者,又像一个交情很深的朋友,不疾不缓,娓娓道来。教师既有长者的睿智、宽厚,又有朋友的诚挚及课堂交流中的通感与共鸣,学生在这一情境中,无敬畏之感,而有亲切之情,更容易接受和认同教师的思想。如在讲《左传》中《晋公子重耳之亡》的故事时,教师可以将相关的历史掌故、前因后果介绍给学生,以朋友的身份结合自身的理解与学生共同分析作品中人物的思想、性格,形成一种合谐的情境。

    (三)讲演者兼演员与听众(观众)

    这一情境更适用于年轻教师,他们年轻,精力充沛。年龄、思想、情感、思维方式等更接近青年学生,可以充满激情地以一个讲演者的身份向学生展示讲课内容,调动学生的情绪,激发他们的热情,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在情感的共鸣中使学生受到感染与感动。教师也可以像演员那样绘声绘色地描摩教学内容中的人物、场景、对话, 让学生在对作品的欣赏中得到一种美感享受,在被感染与感动中不由自主地接受教师对作品的理解与讲授。这种情境较适合于讲解充满激情的壮词,如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

    (四)导演与演员

    这种教学情境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渗透在前述三种情境中。它是一种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启发式教学。与前三种教学情境相比,学生的参与不仅在于思维、情感、心理的内在体验,而且要将内在体验外化表现出来。一方面将外在的信息在学生中传递,以产生共鸣,引发思考,在争论与讨论中理解认识趋于一致;另一方面也可以使教师及时肯定学生的正确理解,产生积极反馈,发现学生理解中的偏离与错误,适时纠正、引导、启发,以导演者的身份将“演员”(学生)诱导到与教学内容相一致的感觉与认识上来。在采用这种教学情境时应注意两点:一是此前应把教学内容的前涉知识讲解给学生或布置必要的预习;二是在学生的自由发言或讨论中适当引导、启发,及时纠偏。

    二、教学内容与教师、学生之间需要营造一种情境

    语文教学内容中很少有单纯的知识点介绍,语法、修辞、文学常识等一般都溶合在一定的作品之中,因此对于作品的理解成为教学的核心。任何作品都反映了一定的时代特征、精神与风貌,或是描述了某一具体事物、环境、人物。这些不一定都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接近,有时甚至很远,给学生理解、领会造成障碍。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设置一种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情境,营造一个学生可以深刻感受教学内容的氛围,使学生有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的感觉,从而深化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与领会。教师在这种情境中也会深化对作品的理解,在教与学的互动中激活教学思路,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

    (一)营造时代氛围,是语文教学中的一种必要情境

    设置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是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继承前人的优良品格。语文教学的部分内容来源于前人的文学作品,社会的发展与变迁使我们今天的时代氛围与前人作品中所反映的时代氛围有很多不同,而准确理解与感受作品中的时代是准确理解作品内容的前提。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理解能力、待讲作品中的时代等选择设置情境的具体手段。或者综述作品时代的几个不同侧面,或者介绍作品所涉及的时代里发生的典型事件、真实故事,也可以引入描述那个时代的其他作品,以便对作品中所涉及的时代有一个较为形象化的认识与感受,烘托出一种时代情境,为引导学生进入作品奠定基础。

    (二)感受作品中描述的具体环境

    分析、渲染与点拨是语文教学中情境营造的一个重要方面准确地把握作品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作品中人物的精神世界。除了让学生感受作品中的大的时代环境外,必须让学生感受作品中描述的具体环境,使之有一种置身其中、设身处地的感觉,并沉浸在作品中被感染、被感动,以自身的心理体验、情感参与并扮演作品中的角色,进入作品的特定情境,激发自身的想象力,完成被教育与自我教育的过程。这也是语文教学不同于其它学科教学的一个显著特点。如学习朱自清的散文《背影》时,必须让学生感受一个外出求学的青年在火车站与为其送行的父亲临别的情形,抓住此时父亲年岁既已不小,又新失了娘亲,精神和精力都已不济,生活又日见困顿等具体的情境,深入分析、渲染、点拔,使学生沉浸其中,感受父亲的慈爱与望着父亲背影时作者真挚亲情的迸发。

    (三)营造特定的人物心理情境,是深刻理解教学

    内容的重要手段针对学生人生阅历简单、生活经验较少的特点,在语文教学中,特别是对文学作品的讲解的过程中,要努力营造出那些远离学生生活的人物的特定心理情境。利用形象化的手段,使学生感受人物特定的心理状态,深入人物的精神世界,才能使之达到对教学内容的深刻理解。名著名篇中的篇目可以利用电影、录像、画片等教学辅助手段帮助学生从感性认识出发,感受作品中特定的人物心理情境。不具备这一条件的篇目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结合自己的知识水平、人生经验与自身感受深入挖掘人物心理状态,帮助学生分析展开。也可以将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能够体会到的情境引入作品。如在讲《祝福》中祥林嫂丢了孩子总是“阿毛”、“阿毛”地念叨的特定心理时,充分展示在封建社会里一个因嫁了两个丈夫而被人瞧不起的劳动妇女被告知到阴间地府也要被劈成两半分给两个男人的精神折磨与痛失爱子这一惟一精神寄托的深哀巨痛,使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理解并同情祥林嫂的痛苦与不幸,进而达到对全篇作品内容的深刻理解。总之,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因人而异,因作品而异,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营造不同的教学情境,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天津财经学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3996487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