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政策文件 > 各级议案

张宇彤等:建议将《大学语文》列为我校公共课
【时间:2015/4/26 】 【来源: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网站校长信箱 】 【作者: 张宇彤 杨锦】 【已经浏览3634 次】

http://webmail.lnpu.edu.cn/webmail/cfstock.asp?ID=138

    大学语文是否有必要开设,谈到这个问题,我们有必要回溯当年设立大学语文课程的初衷。1978年,在时任南京大学校长匡亚明先生和复旦大学校长苏步青先生的倡导下,全国各高校开始设立大学语文课程,目的有四点:一,提高大学生汉语水平和运用能力;二,传承传统文化精髓;三,提升精神文明;四,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用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影响世界。在今天看来,这四点仍然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一方面,国际上汉语的地位不断提高,美国、韩国、日本等国家的留学生大多对汉语兴趣盎然,比如说HSK(中国汉语水平考试),到去年底截止,已有来自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5万多人次参加了这项考试;而另一方面,国内汉语教学地位却在不断下降,很多大学生尤其是理工科学生对中文的驾驭能力、对文学的鉴赏水平不容乐观。
    一个人可以不写诗,不写小说,不写文言文,但不能丧失对美的鉴赏能力以及对人和世界的感知能力。大学语文教育担负着传承民族文化、张扬人文精神、陶冶审美情操等多项重任,它既可为学生今后走向社会,参与竞争打下安身立命的精神基础,也可作为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载体和延续民族精神文化的桥梁,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思辩能力以及感悟能力等都有直接的推动作用。像杨振宁、李政道、华罗庚这样的理工大师,他们的语文修养都非常深厚。
    北京大学孔庆东教授认为,作为一个中国人如何安身立命?对于我们国家包括整个人类,是一个单纯的英语的世界,还是一个保持多元文化生命的世界?从这些方面来讲,大学语文课程,它在超越了中学语文课程之后,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学了多年语文首先没有文学鉴赏能力,给篇文章都看不出好坏来,第二没有思考能力,第三没有表达能力。“因此学大学语文是非常有用的”,孔庆东老师说,对学生的生活有用,一辈子能够丰富他的人生世界,最后达到的教学效果是要达到两个自豪,一个是对中国文化的自豪,一个是对自己能力的自豪:至少自己除了会专业课之外,作为一个普通人,个人素质是很全面的。
    大学语文不仅仅是中学语文的延续,而是另辟一条新路引起他们的兴趣,对中国语言文学有个概貌和了解,并教他们掌握最基本的欣赏角度,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成为一个真正有文化“根”的中国人。
    汉语教学确实到了非拯救不可的时候了!但事实如何呢?一方面母语和传统文化的地位在削弱。另一方面,英语霸权却在侵略性扩张。所谓的英语能力,都是泡沫性的。现在的大学生,三分之二以上的精力用在学英语上,剩下的一点时间用来敷衍专业课。结果,绝大多数人不但汉语没学好,就连说的英语,中国人和外国人都听不懂。英语霸权割裂了中国传统的纽带,产生了一大批母语写作能力低下、对母语和国家无情感的一代人。母语和祖国优良的文化传统,是我们根和灵魂,没有它不可能有现代化,也不可能受到世界尊重。大学生应当做一个有灵魂的人!
   消灭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最好方式是消灭这个国家和民族的语言文字和文化传统。殖民地的人都会说英语,但作为一个民族来讲,已经消失。日本人占领东北时,不准中国人学汉字,说汉话,用意极其险恶。与此相反,以色列建国时,希伯莱文字濒临灭绝,国内90%的人已不会用希伯莱文写作。建国初,以色列上下形成共识,没有本国文字和文化的民族,不能立足于世界。通过努力,希伯莱语言后来成为受人尊重的官方言语。中国周边的一些国家,现在很喜欢汉语。上个世纪50年代,韩国曾掀起一场将汉字逐步驱出韩国,改用谚文的运动。但到90年代时,韩国政府发现,许多年轻人竟然完全不懂本国的传统,于是又大力恢复,不至于数典忘祖。目前西方一些国家,掀起学汉语的热潮,把它作为研究中国文化的一条途径。但在国内,一些人却将汉语言文字和中华民族优良的文化传统视为草芥,这是典型的自轻自贱。
    基于以上因素,我国自1978年开始将大学语文课程列为高校公共课。在二十余年的发展进程中,大学语文在传承民族文化、弘扬人文精神,提高国民素质等方面充分发挥了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全国高校中不仅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山大学等绝大部分综合性大学将《大学语文》列为公共课,而华南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上海财经大学、江西财经大学、江苏石油化工学院等理工科院校更将《大学语文》列为全校必修课。
    目前我校面对的现状是:如果由学生独立完成一篇论文或一千字左右的文章,通篇无错别字的学生仅有5%。通篇无错(即语法、标点、用词均正确、恰当)的学生仅占2%。大多数学生不会写请假条、申请书、自荐信等应用文体,甚至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连如何正确撰写毕业论文都不清楚。与此相关的语言表达方面的情况也不容乐观:部分学生不懂演讲,更不会演讲,而多数学生则羞于在大庭广众下开口。学生在表述观点、转述信息时,常出现用语不当、逻辑不清等现象。学生整体语音面貌不佳,普通话不过关。这些都是影响就业的重要因素。
    针对这些问题,我校应大力提倡母语教学,引导学生学习并正确使用本国语言,以更加准确的理解和研究专业课题,完成进一步的深造。同时,开展《大学语文》课程,以祖国传统文化精髓教育学生。运用文学潜在的教化力量,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帮助学生完善知识结构,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以期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学生打造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我校拥有三名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职教师,已具备开设大学语文课程的师资条件。作为青年教师,我们视全校学生的文化素质、文学素养、道德修养、口语表达能力的全面提高为己任。如果能将《大学语文》课程列为我校学生的公共课,那么将对我校的文化素质教育起到强有力的推动作用,也为将我校跻身综合性名校之列作出贡献。

人文学院 文化素质教研室 张宇彤 杨锦
2005年4月3日


张老师、杨老师你们好!

    关于《大学语文》作为我校公共课程的建议很好。反映了青年教师对学校教育教学的关注和责任心,应积极鼓励和倡导。建议中引用的论据说明了《大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性,但在我校学生汉语言应用现状上没有针对我校实际深入调研的结果,更没有针对目前学生状况提出切实可行的《大学语文》教学的思路和办法。
    学生已经学习了十几年的汉语言,关键问题是如何提高学生正确应用汉语言的能力,特别是对现工科学生应达到什么水平。
    建议提出的问题是一个较好的教学改革立项题目,希望有关教师能认真地研究和实践。公选课就是一个很好的实践途径。不过最好不要以《大学语文》这样广泛的立题开设,以应用目的为首选的较窄内容的语言应用课程可能会受到学生的欢迎。如:人文学院金万成老师开设的《推销自我》就应是一门集语言综合应用的课程,此次选课受到学生的欢迎。
    至于《大学语文》进入公共课,在新一轮培养计划的改革中,深入讨论研究,得到共识后予以考虑。但需要事先形成可行的方案,如:教学内容、大纲、教学计划等,特别是不能成为中学语文的延续和中文专业学生学习的压缩或浓缩。

教务处
2005.04.04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181663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