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教学 > 精品课程

应巧姿等:大学语文精品课程研究综述
【时间:2012/7/30 】 【来源:语文学刊 2012年第2期 】 【作者: (浙江)金华广播电视大学外贸学院 应巧姿 左川凤】 【已经浏览3631 次】

    [摘要]精品课程建设自2003年启动以来得到了大力发展,同时也掀起了精品课程研究的热潮。研究的热点集中在精品课程建设的意义及内涵阐释、建设路径、存在的问题等方面,不少学者也提出了一些意见与建议。但研究并不深入,内容上多有重复,质量不高,且多侧重总体研究而缺乏个案的研究。本文在梳理精品课程研究论文时发现,学者们对远程教育的大学语文精品课程研究还是相当匮乏的,希望通过对这种研究不足现状的探讨能为今后大学语文精品课程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帮助。
    [关键词]精品课程;远程教育;大学语文;综述


    自教育部在2003年发出了《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以来,精品课程建设得到了大力的推进,无论是在理论研究上还是具体的操作实践上。关于精品课程建设研究的文献,近年来有不断增加的趋势,其中既有对精品课程建设的意义及内涵的阐释、精品课程建设的路径、精品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建议等方面的研究,也有对课程个案的研究。

    一、关于精品课程

    “国家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即‘五个一流’)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这是教育部吴启迪副部长在“千门精品课程上网络,打造高教新质量”新闻发布会上对精品课程内涵概括诠释。此后“五个一流”就成了精品课程研究与设计的目标和和依据。在众多的研究论文中,学者们对“五个一流”的解释基本相同。他们认为,教师队伍一流是指以主讲教授负责的、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结构合理、人员稳定的教师梯队;教学内容一流是指教学内容应具有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及时体现本学科领域最新的科技成果;教学方法一流是指用创新的教学方法和先进的教学手段,课堂提问、学习讨论、理论讲授、多媒体课件、技术操作等方式方法丰富灵活;教材一流是指兼具权威性、专业性、创造性、前瞻性、连续性等特点,有巨大的影响力和强烈的渗透力的立体化教材;教学管理一流是指具有相应的激励机制和科学的评价体系。

    此外,学者们对精品课程内涵的研究也有诸多共性的认识:首先是精品课程应由教师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材、教学管理、教学技术手段等六要素组成,不管是静态的还是动态的,唯一的区别是不同的研究者对这六大要素的侧重点不同。其次是精品课程具有创新性、示范性及层次性的特点,创新性是精品课程的灵魂,示范性是精品课程的本质要求,层次性是指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要考虑到高校与学科不同需求。再次,精品课程的研究与设计应紧紧围绕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这一宗旨展开。

    除了大量地对精品课程的内涵进行阐释之外,对精品课程的建设研究也有见解。从网络资源建设的数量与科目、地域分布到资源建设质量现状分析、课程建设的实施路径和模式等方面,学者们对现存的精品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反思,提出了建设的建议。但这些研究目前都集中在对参与精品课程建设过程的总结,较少有论文能够上升到理论高
度。对精品课程的理论研究不够深入,研究就没有根基,大多停留在表层,从而导致研究的泛化,大家研究的路数也是相差无几。而且精品课程含义界定模糊。许多论文对于精品课程的论述只是提出“应当怎样做”,却缺乏可操作的内容及相应的保障措施。我国的精品课程也是一种开放课程,它是在国外开放课程的影响下产生的。所以,有些学者将国外
开放课程与我国的精品课程进行对比分析,比如说将二者的目的与理念、课程评价机制、创新应用推广模式、共享与利用的现状和需求等方面进行对比研究,探寻国外开放课程对我国的精品课程建设的影响与启示,提出很多积极而有意义的意见与建议,为我们更好地建设精品课程提供了一些新的思路。然而这些研究大多数着眼点相似,得出的结论就大同小异了,不免有重复研究的嫌疑。

    二、远程教育精品课程研究概况

    精品课程具有多层次性,按学校类型可分为本科、高职高专、远程教育等不同类型的精品课程。但是在具体实践中,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本科院校的精品课程建设虽领先一步,但重复性大,且实践性不强;高职院校精品课程建设的研究及实践起步较晚,虽可操作性强,但系统性又嫌粗糙;远程教育方面的精品课程建设廖廖无几,进展缓慢。我国远程教育领域从2007年启动实施精品课程建设以来,到现在已建成196门,利用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世纪期刊进行检索,发现截止2011年已经公开发表的相关文献45篇。研究内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首先,对远程教育精品课程如何认识,包括概念界定、特征、建设意义与建设主体的相关探讨;其次,如何合理开展远程教育精品课程建设,包括一些策略和措施探讨,以及与此相关的比较借鉴研究;再次,对远程教育精品课程建设如何进一步有效推进,包括对实践中出现问题的归纳总结和针对问题进行改进的相关探讨。目前,影响我国远程教育发展的瓶颈是课程的设计与开发,远程教育课程开发需要从第一阶段的基础性资源建设和第二阶段的网络课程建设,进入精品课程建设的新阶段。如何建设一批具有成人高校特色和远程教育特色的精品课程,提升课程教学质量,成为值得关注的问题。

    纵观我国远程教育精品课程的研究,主要存在三个问题:一是我国远程教育精品课程的研究质量不高。研究成果构成相对单一,集中体现于已经建成的精品课程和专题研究论文,且选题重复、同质研究、内容重叠甚至照搬普通院校精品课程建设经验和研究成果的现象严重,缺乏有创造性、先进性、实用性的研究成果,尤其缺乏具有推广应用价值并获
得广泛认同的高品质标志性研究成果。二是我国远程教育精品课程的研究数量少且分布不平衡,如已经建成的149门国家网络精品课程中,普通高校网络学院建设129门,作为国家远程教育主体构成的电大系统只建设20门(中央电大18门、省市电大2门),同时已经公开发表的专题文献仅33篇(普通高校26篇,电大系统7篇),研究开展得不充分且成果比例严重失调。三是系统性的理论建构不够,理论基础不实;而对建设实践的应用研究表面化,缺乏应有的深度挖掘,实践经验不能很好地上升到理论进而指导实践。这就需要进一步充实研究内涵,加强远程教育精品课程建设的理论研究、实践探索以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研究。四是精品课程的研究主要侧重于总体研究,而对某一单科的研究缺乏。

    三、大学语文精品课程研究现状

    我们从精品课程建设研究的概况可知,精品课程缺乏对某一单科的研究,尤其是对大学语文精品课程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从2003年至2010年,大学语文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只有5次(本科类:2004年东南大学、2007年南开大学、2008年华东师范大学和2010年安徽师范大学。网络教育类:2007年南京大学),在研究的内容上也显得单薄,大学语文的学科特点体现不明显。郭孔生在《略论<大学语文>精品课程建设如何体现人文精神》一文中从精品课程的含义及其出台背景、人文精神的含义及其现状分析、精品课程中如何体现人文精神等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其中重点论述了在《大学语文》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如何体现人文精神:主要通过自上而下,理念先行;从点到面,全面铺开;刚柔兼济,人文太极;质量并重,精益求精等四个方面进行具体展开。但理论性不强,具体操作上也没能给出翔实的举措。而在远程教育方面大学语文精品课程研究几乎没有。

    综上,尽管对精品课程的研究论文数量不断增加,但研究内容多有重复,在理论性上显得有些不足,实践操作研究上也是有所欠缺。缺少对个案的研究,比如说对大学语文精品课程的研究论文就寥寥无几,而针对远程教育的大学语文精品课程研究基本上是一片空白。尽管对于大学语文精品课程的建设和研究不尽如人意,但随着国家开放大学的建立,前景肯定是光明的。国家开放大学旨在促进终身教育体系的建设,它的性质和任务,决定了它必须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搭建开放灵活、功能强大的网络平台,开发网络学习课程和数字化学习资源,把社会优质教育资源输送到千家万户,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全体社会成员共享,为每个有愿望、有能力学习的人提供教育机会和便捷服务。因此,在国家开放大学成立及其相关政策的引导下,精品课程的建设也趋于完善,理论研究也更加深入。

    大学语文精品课程的建设与研究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针对远程教育的要求,结合大学语文的学科特点研究精品课程的建设,希望能完善网络资源建设、拓展研究思路、创新研究方法、充实研究内容、提高研究成果的质量,突出学科特色,极大地丰富精品课程的内涵。同时强调适应学习主体多样化和学习需求多样化趋势,注重及时多样的教学交
互,提供多种个性化支持服务和重视教学评价与反馈,尽可能地开发出精品课程这一资源的能量,为不同学习主体提供不同层次、不同形式和不同类型的教育服务,满足学习主体随时随地学习的需求,让时时能学、处处可学、人人皆学的美好愿景成为现实。

    【参考文献】
    [1]罗雪莲.关于高校精品课程研究综述[J].现代教育科学,2010(1).
    [2]王志蔚.近年来高校“精品课程”建设研究综述[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2006(6).
    [3]黄新斌,严晓玲,杨智勇.我国远程教育精品课程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2).
    [4]谢幼如,张伟,姜淑杰.面向远程教育的精品课程特征分析[J].中国电化教育,2008(10).
    [5]白海珍.国外开放教育资源与国内精品课程比较分析[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10(5).
    [6]王爱华,汪琼.精品课程与国外开放课程共享利用的对比研究[J].学术论坛,2010(6).
    [7]郭孔生.略论《大学语文》精品课程建设如何体现人文精神[J].科技信息,2006(8).

    [基金项目]本文系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2011年度重点课题“大学语文精品课程建设研究”(SB144)的部分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应巧姿,女,浙江永康人,金华广播电视大学外贸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现当代文学、大学语文教学;左川凤,女,安徽含山人,金华广播电视大学外贸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古汉语、大学语文教学。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3994904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