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写作 > 港台海外

郑伟:中美实用写作教学比较研究
【时间:2012/7/26 】 【来源:引进与咨询 2004年第4期 】 【作者: 福州幼儿师范学校 郑伟】 【已经浏览4381 次】

    摘要:本文从写作训练文体的分类、命题的设置、多学科互相渗透三个方面对中美两国实用写作教学进行了比较。具体分析了两种文化背景下实用写作的教学风格与策略,希望从异域文化的母语中,寻找一些对我国语文教育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中美;实用写作;比较研究

    语文教育的一个基本功能,就是使学生获得适应社会要求的语言表达能力。语文教学中,“实用文”写作与现实生活联系较为直接,是现代社会生活不可或缺的语言表达能力。

    写作训练文体的分类

    我国的语文教学通常把写作训练文体分为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四大类。其中,应用文又分出若干小类。如属于生活类应用文的请假条、申请书、读书报告、书信、计划、总结等,此外还有公文类应用文。我国语文教学对写作训练文体的分类较为严密,强调对文体形式的把握。

    美国的写作训练文体大致分为:(1)书信,包括正式书信和非正式书信、(2)计划、(3)梗概、(4)报告、(5)评论、(6)创作。美国语文教学则倾向于从写作能力要素的角度对文体进行分类。对各文体的训练要求可以较明显地反映这一特点。

    例如“梗概”的写作要求是:“记下主要的事实,接着要用完整的句子写下来,用不同的方式将它们连接到一起,然后去掉一些不必要的形容词和材料。最后使文字比较简洁。”从这一段介绍来看,“梗概”的写作主要是训练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相当于我国作文教学中的缩写。再如,对“创作”并没有严格的文体形式上的要求,而是把它定义为“创造性写作”,并提出了“真诚、感情、独特性”三点要求,指出:“说明性文章倾向于使读者思考,创造性的写作则是让读者感觉。创造性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和态度,没有哪两篇文章是完全相同的。”这里所说的“创作”并非我们通常意义上的文学创作,而是指写作中的创造能力。

    美国语文教学中的“实用文”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文体概念,而是突出各类文体中的“实用性”。这与我国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文”是有所区别的。我们所说的“应用文”是指实用功能很强的一类文体,可以划分出若干种具体的文体,每种文体都有形式上的特殊要求。从逻辑上看,美国语文教学对文体的分类显得不够严谨。但各种训练文体都从社会生活的实际需要出发,提出了具体要求。这一点很值得我们借鉴。

    从写作训练文体的分类特点,可以反映出美国的语文教学十分重视培养学生实用性写作能力。我国的语文教学由于把训练文体划分得过细,使得应用文教学花费太多的时间学习行款格式、行文规范。应用文教材的体例大同小异,基本上包括文体基础知识、格式规范、文章结构、注意事项等几大部分。应用文教学的主要内容就是各种行文规范,让学生感到索然无味。应用文种类繁多,有的文体在某些职业领域中基本上用不到,花太多精力进行文体规范的训练得不偿失。文体形式只要有范文做对照就可掌握,而驾御语言的能力却不能一挥而就。

    命题的设置

    作文命题是写作教学的一个关键。我国的实用文写作命题往往缺乏“现实感”,题目要么没有具体的生活情境,无法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要么所设置的生活情景与学生的生活实际不符。以高考命题为例,1989年高考作文试题是给材料作文,材料概述了一位同学在选择报考重点院校与一般院校及选择专业时的矛盾,要求考生给这位同学写一封信,帮助他解决困惑和苦恼。但是现行的招生制度是:重点院校和一般院校可以同时报考,根本就没有矛盾。致使考生空发议论,言不由衷。由于题目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无法达到考查的目的。

    从广义上说,说明文也属于实用文的范畴。用明晰的语言说明事物,是现代社会生活广泛需要的一种写作能力。我国实行全国统一的高考模式,不同地区的考生,生活背景和经历不同,命题者很难选择一个为所有考生都熟悉的说明对象。此外,由于说明文要求作者必须对说明对象的具体状况有较精确的了解。这要通过实地观察,查阅文献资料才能做到,在考场上是难以实现的。现行的考试制度对说明文教学产生了很大的制约作用。

    在日常教学中,说明文命题的科学性也存在问题。不少命题只是给出说明对象,没有其他可供参考的材料,如《我们的教室》、《我的卧室》、《钢笔的构造》、《保温瓶保温的秘密》等,这样的题目很难引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说明文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文体,教学中学生很少有机会对说明对象进行研究,往往只能凭空想象。

    美国实用文写作命题的一大特点是有很强的现场感,而且充分考虑学生生活经历和现实的需要。如:要求学生根据课程广告,给大学的注册员写一封正式的信函,说明要学的课程,并且说明在课后要做什么和为什么要做这些事。这是任何一位想上大学的美国中学毕业生都需要做的事,切合学生的实际需要。再如,“报告”的命题:“假定你看见UFO——飞碟从空中飞过,请给一家作风严肃的杂志写一篇严肃的报告,让大家相信你的话。”这既能激发学生自由想象的活力,又有文体和语体方面的具体要求。又如,“梗概”的命题:设想学生在这个城市的一个旅游机关工作,要求学生写一篇有关这个城市的历史情况的简介。这就要求习作者要考虑所在的工作单位是旅游部门,这份简介是给游客们看的,写起来更有目的性,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读者意识”。这样的命题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多学科的互相渗透

    由于美国教育普遍采用“研究法”进行教学。各个学科都把撰写“学习报告”、“研究报告”作为学生的日常作业。因此,实用文的写作己不仅是语文学科的事,而是渗透到各个学科中去。各个学科都把它们的书面作业、考试答题当作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都对学生的文字表达提出严格的要求。美国学者詹姆斯·霍华德在考察美国社会写作能力的著作《白卷》中就指出:“写作能力代表了一个人的文化程度,要想这种文化程度得到提高,写作课既不能作为诸学科中一门孤立的学科来对待,也不能作为语文课的一个唯一的领域来处理。”(《美日苏语文教学》115页)。

    在美国的教育中,做研究、写论文并不是专家学者的专利。从小学到大学,学生都要写各种各样的研究文章。例如,教师要求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写关于蓝鲸的研究报告,并对报告的结构、文献来源做了具体要求。《音乐对植物生长的影响》、《食物色彩与消费者心理》、《狗靠什么来决定玩具》这些出自美国中学生之手的研究报告题目,让人耳目一新,也可以让我们感受到实用文写作在美国教育中的广泛存在。

    我国的基础教育,往往把写作能力的培养看作是语文学科的任务。而语文学科的写作教学又缺乏为其他学科培养书面表达能力的自觉意识,写作能力只能在作文课上发挥功效,这正如打造锄头的铁匠,将所有的产品都留给自家使用,无法使学生从中体会到写作的成就感。

    我国各学科教学一般只重视本学科知识的传授。在考试答题和书面作业中,对学生的文字表达不做严格要求。特别是教师在评判文科类考卷中的论述题时,往往是“按点给分”。学生的答案只要涵盖了标准答案的要点即可得分。尽管学生的语言表述可能文句欠通,结构不清,层次混乱,或写了许多与题目并不相干的内容。这种评判方法使学生不去顾及语言表达,为了保险起见,往往采用“大包抄”的答题方式。在崇尚考试的国度里,这样的评判方式,对学生的写作起了不良的引导作用。

    近几年,随着研究性学习在我国基础教育中的广泛采用,跨学科的研究报告(论文)的写作成为重要的学习内容。这种学习方式的变革,使实用写作能力在各学科中得以体现,这必将改变语文学科写作教学的传统观念和方法,使实用写作教育获得全新的发展格局。

    参考文献:
    1.朱绍禹《美日苏语文教学》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年
    2.洪继舜《外国语文教学资料》内蒙古教育出版社1983年
    3.吴文侃《比较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
    4.黄全愈《素质教育在美国》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153204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