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写作 > 应用写作

贺汪泽:关于应用写作学研究对象的探讨
【时间:2011/2/25 】 【来源:殷都学刊 一九八五年第四期 】 【作者: 贺汪泽】 【已经浏览6760 次】


    本站按:这篇文章中的一些观点是仍需商榷的,比如说应用文从属于说明文,这简直就是奇谈怪论。但是这篇文章有值得肯定的地方,它对材料的收集梳理、逻辑推理,有着一种科学的态度。相比之下,如今很多研究应用写作的文章,动辄一二三四,这个性那个性,却不知道这些结论是从哪里来的。所以推荐。

    应用写作是一门十分古老的学问。在我国已经有三四千年的历史。迄今能够见到的最早文字“甲骨文”就是出于“应用”的目的而刻写的,稍后的“青铜铭文”记载古代的征伐、战功、赏赐、年成、典章之类的事情,也完全是为“应用”而铸造的。我们从保存至今的最古的典籍《尚书》中,己经能见到相当规范的殷商时代的应用文了。

    应用文经过几千年的历史演变,从内容到形式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由于书写工具、传递手段、储藏信息机制的现代化、科学化,应用文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公文尺犊一类的文章了。它已经成为全社会须臾不可离开的重要信息传递工具。从这个意义说,应用写作又是一门全新的学问。在其从内容到形式都起了重大变化的现代条件下,我们尝试探讨它的研究对象问题,也就成为很有意义的一项工作。

    什么叫应用写作学?怎样的文章才算应用文?迄今为止,有三种意见是有代表性的。

    第一种意见认为,“应用文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所应用的简易通俗文字,包括书信、公文、契约、单据等。”①
    第二种意见认为,“凡属应用写作范畴的文章必须具有直接应用于客观事物的某种价值。”②
    第三种意见认为,除写作“基础理论”之外的一切文体都属于应用文体。③

    第一种意见可以看作对应用写作的传统看法,比较能为大多数人所接受。是否也有值得商榷的地方呢?一般说,应用文服务的对象最广泛,与我们工作和学习关系最密切,它应该具备“简易通俗”的特点,成为最大众化的文体。然而在写作实际中,一律以“简易通俗”来要求,似乎难以办到比如说,为使语言简练准确,很多种类的应用文(如司法应用文等)都保留一些文言成分很重的专业术语,习惯用语;有些事理比较复杂的应用文,在叙事说理的时候,作者更多地考虑的是清楚而有条理地揭示事物的本来面貌,即使是一些除专业人员之外很难懂得的文字也不回避;有些常用应用文,如请贴、聘书、唁电之类,为表示庄重,一般也以写得凝炼、厚重、文雅为佳,并不见得“简易通俗”。当代应用文如此,古代应用文更其显著。呈递给尊长的文字,为表示礼貌和情分,很多情况下都是做得特别难懂的,其难懂的程度绝不亚于任何其他的文体。

    我们认为,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它的基础理论和应用两部分,而应用部分又有专业人员和大众这两种不同的应用对象。我们承认应用写作学是一门学科,在写作中也必然存在两种不同的趋势:专业化和大众化。如果以大众化作为唯一的目标,而要求所有应用文都写得“简易通俗”,这难以办到,事实上也不可能。此其一;其二,书信、公文等是应用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传统应用文关系最密切。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交往的频繁,作为重要信息工具的应用文,种类急剧增加,传递手段不断更新,表达形式日新月异。如果只是固守传统应用文的传统品式,不注意新现象、新门类的研究,作为一门学科势必远远赶不上社会日益发展的需要,难以在知识爆炸的时代立足。为此,我们认为,传统应用文要研究,适应现代化需要的新文体更应该予以特别的重视,使它真正成为现代化的信息工具。

    第二种意见,以“直接应用”还是“间接应用”划线,将科技类文体全部纳入应用写作范畴,而将经济类文体从社会科学中独立出来,也归入应用写作类。我们认为,从分类标准的角度看,还有许多问题值得研究。

    首先,“直接应用”和“间接应用”的标准怎样掌握?经济管理文章,微观经济论文有“直接应用”价值,或者说,与生产、生活关系最密切,这是好理解的。然而宏观经济论文实际上就是政治经济学理论文章,与哲学、历史学、文艺学论文无二致的。为什么宏观经济论文属应用写作,而哲学、历史学论文不属应用写作呢?从道理上是很难说通的。

    其次,以“直接应用”作划线标准,社会学、新闻学文章也是很有必要归入应用写作范畴内的。事实上,新闻稿在通俗应用文书籍中都是必备的栏目,品类齐全、分类严密的应用写作教材又怎么好将其排除在外呢?

    第三,社会科学是否具有“直接应用”价值,这要看从哪个角度来理解。诚然,社会科学不出钢铁,不出粮食,不能象自然科学、技术科学那样,直接应用于生产部门。但是社会科学在意识形态领域,对于转变人们思想、改造主观世界也是有“直接应用”价值的。

    最后,应用写作学应该是探索应用写作规律的学科。比如说,研究学术论文的写法,只探讨学术论文的特点、构成要素、通用类型等等,这不只适用于自然科学论文,也适用于社会科学论文。如果将经济学论文特别从社会科学中划出来,作为应用写作学的研究对象,而排除对“学术论文”的整体研究,从探讨应用写作规律的角度看是不合适的。

    对于第三种意见,我们觉得外延太宽。将“应用文体”作为写作“基础理论”相对立的概念来理解,因而认为各行各业都有它的应用文体,甚至把“文艺文体”也当作应用文体之一(中国语文专业的应用文体),以此推论下去,那么,所有的文章都可以纳入应用文体的范畴之内。我们认为,这种意见是难以为写作学界的多数人所接受的。诚然,任何文章都是有感而发,都有一定的写作目的。这本身就是一种“应用”,称之为“应用文体”,从字面意义说,未尝不可。但是,如果把“应用写作”的研究当作无所不包的学问来研允,不规定特定的研究对象,事实上就取消了这门学科。所以,我们认为,在研究“应用写作学”的研究对象时,除了从“应用”二字着眼之外,还要有其他的限制。下面我们试图研究如何解决应用写作学的研究对象这个特殊的矛盾。

    毛主席在《矛盾论》中指出;“科学研究的区分,就是根据科学对象所具有的特殊的矛盾性。因此,对于某一现象的领域所特有的某一种矛盾的研究就构成某一门科学的对象。”我们在写作学定名问题的讨论中很多同志都赞成定名为《文章学》,因为一般说,学科的命名都是从研究对象着眼的,语言学以语言为研究对象,语法学以句子的内部结沟规律为研究对象,自然,研究文章写作规律的学问也就应该叫做《文章学》。应用文也是文章,《应用写作学》是《文章学》的重要分支,这是毫无疑义的。

    但是,《应用写作学》研究的是哪些类型的文章呢?应该明确它的义界。

    首先,我们应当了解:“应用文”这个概念在不同的历史时代,不同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社会,含义是不完全一样的。在应用文的产生阶段,具备应用文的某一特征,就可以称为萌芽形态的应用文。甲骨文、青铜铭文就属于这类情况。后来,社会进步了,文体分类严密些了,具备应用文较多特征,才能称为应用文。如《尚书》产生于殷周之世,同时代的著作还有《诗经》、《周易》等。《尚书》中有些篇章(如《五子之歌》)不是应用文,《周易》从应用于占卜的角度说,可以视为应用文,而《诗经》除少数篇章(如《玄鸟》等祭祀先祖的诗)是出于应用的目的而写作的以外,一般不能视为应用文。战国以后,文体日繁,应该全面具备应用文的特征,方能视为应用文。如战国诸子著作,一般情况下都是先生讲课,弟子记录整理成文的,我们就不会凭这一点认为这是诸子的教案或演讲稿之类的应用文的。到了近代,掌握的标准就应该更严些。正因为这样,古代视为应用文的,今天就不一定也当应用文来研究。概念的内涵要视科学发展的实际情况而定,如文学史研究,把《左传》、《史记》中的很多篇章当作历史散文、传记文学来研究,而现在写得再有文彩的历史科学著作也排除在文学的大门之外了。这是科学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对科学发展需要的如实反映。

    其次,必须明确“应用文”属于哪一类文章?目前写作学界意见还有分歧。有一种意见认为,“写作学”是个上位概念,它包括“文章”、“文学”两个下位概念;有一种意见认为,“文章学”是一个上位概念,它包括“文学作品”、“非文学作品”两个下位概念。“文学作品”是否从属于“文章”,这是两种意见分歧的焦点。从文章发展的历史看,文学是从属于文章的,是文章发展到一定阶段分化出来的。我国自古虽有“文学”、“文章”两个词,但先秦时期,“文学”兼有“文章”的含义,到了两汉,属于词章一类的称为“文章”,而学术文章却称为“文学”。真正能从现代意义加以区分,那是魏晋以后的事情。从当前写作教学的实际看,将“文章”局限于“非文学作品”的范围内,加强非文学作品的教学与研究,这是讲求实效的做法。“应用文”属于“文章”也好,“非文学作品”也好,反正要排除“文学”,这一点是没有争议的。

    现在的问题是,“非文学作品”都属于应用文呢,还是又分出“应用文”与“非应用文”(或者叫做“普通文章”)?文学作品与非文学作品的划分,是以对客观外界事物反映的方式为标准的。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如实反映,也就是说,符合事实真实,这是非文学作品;如果对生活作艺术概括,只追求艺术的真实,这是文学作品。在非文学作品中,又按它的社会功能、表现形式将“应用文”分划出来,单独建立一个学科,叫做“应用写作学”。

    非文学作品,通常都是按表达方式分为记叙文、议论文和说明文三大类。应用文属于这三大类中的哪一类?如果按照表达方式分,我们认为主要属于说明文。即使说明类中,也不全属应用文,如知识性的说明文就不是应用文的研究对象。这就是说,主要指的实体事物的说明文和事理解说的说明文。

    因为划分应用文与非应用文的标准和通常按表达方式划分文学作品与非文学作品的标准不一致,所以说明文不完全是应用文,而记叙文、议论文中只要符合应用文标准,又要纳入应用文来研究。这是分类标准不同造成的文体交叉现象,并不是“应用文”这概念本身有什么毛病。

    文学写作、应用写作和普通文章写作三者的关系怎样呢?我们认为普通文章写作是基础,文学写作与应用写作是将普通文章写作引向两个相反的方向。从社会功能说,一个引向情绪感染、潜移默化方向,一个引向实用、实效方向;从表达形式说,一个引向千变万化、千姿百态方向,一个引向规范化、模式化方向。两者担负的社会职能不同,写作方法不同,但都是加速“四化”建设步伐所必需的。因此,我们不必在两者之间去争议什么高下、难易、雅俗之类本来不成为问题的问题。

    通过以上分析,至此,我们可以给应用写作学下一个比较接近事实的定义:

    应用文是以说明文为主要表达方式,具有规范的表现形式,以实用为主要目的的一类文章;研究这类文章写作规律的学问叫做“应用写作学”。

    由于目前写作学界对应用写作学的研究对象意见很不一致,连带而来的问题,对研究的范围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们对目前出版的应用写作书籍涉及的各种文体作了一番比较研究,发现大体可以归纳为三种类型:

    第一种类型的文体,应用写作书只研究写作方法,而不研究具体写作内容。写作内容由具体学科去研究,其性质与语法学、逻辑学相类似。比如说,各门学科都写学术论文,自然科学还要写实验报告。学术论文、实验报告的具体内容,应用写作学是无法研究的,事实上也没有必要。例如考古发掘报告,有标准格式,对考古专业人员来说无疑是应用文体,一般研究应用写作的人员怎么可能掌握考古专业知识呢?但是这类文体的结构形式、通用类型、写作注意事项等,应用写作书也可以作一些介绍。

    第二种类型的文体,从内容到形式应用写作书都作介绍,如公文、书信、广告、说明书、契据等等。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文体,自古没有别的专门学科来研究;而公文有文种专业研究,那只是近几年来的事情;广告、说明书之类虽属经济管理专业的业务范围,但作为一门学科,历史也是不长的,对于这些类型的文体,各种应用写作书籍都是作为重点来研究。考察这些类型的文体,一般都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工作、学习密切相关,大都从现实生活中取材,专门化程度也不高,所以,写作内容一般人能够掌握,为了交流思想的需要,是应该在社会上普及的。

    第三种类型的文体,虽然专门化程度也相当高,而且也有一支专业队伍应用,但仍然当作社会上的通用文体从内容到形式都在应用写作书中介绍,如司法应用文、财经应用文等等。司法应用文中的布告、诉讼状等,本来就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密切相关,大众应该看得懂;司法、财经中的很多种类文体本来就是面向大众的,作为适应面很广的应用写作学择要介绍写作内容、写作方法,自然也有道理。

    这三大类型,第三类是应用写作学的基础部分,典型地体现着应用写作学的特征,无论从广义从狭义理解应用写作学的研究对象,都是要重点研究的。第一类可以作为广义应用写作学的研究对象,狭义应用写作学不作介绍,并不会给工作、学习带来什么不便。因为从事这些工作的人员一般都受过专门训练,文化程度都比较高,掌握这些通用形式并不困难。在我们国家运用这些文体,和这些文体打交道的人究竟是少数,向社会各界作广泛的介绍似乎也没有多大必要。第三类介于一、二类之间,这些种类的文体与传统应用文关系相当密切,旧社会的“刀笔吏”就是在这些文体上显示他的权威。随着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迅速发展,这些文体增加得也相当快,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将会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考虑历史上的继承关系,现实状况及今后的发展趋势,将其处理为应用写作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有道理的。

    应用写作学除研究各种应用文体的写作规律之外,也还应加强基础理论研究,演变历史研究。在各种应用写作教材中,这都是薄弱环节。文艺学这么发达,与其基础理论研究的深入是有很大关系的。应用写作这些年来不受重视,以致中学生不会写信,不会写便条,大学生写不成合式的报告,社会上流行的应用文谬误一百出,严重地影响了我们的办事效率,这是显而易见的要充分发挥应用写作在“四化”建设中的作用,加强基础理论研究,这是建设一门学科的长远大计,是不可等闲视之的。

    中国古代应用文糟粕很多,但值得我们认真总结予以汲取的东西也不少。应用散文是各种散文选本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尽人皆知的事实。以《古文观止》为例,二百二十多篇文章中,属于应用写作范畴的多达七十余篇;流传至今的优秀应用文丝毫也不比历史散文、政论散文、哲学散文逊色。即使是应用文中的糟粕部分,如谄媚封建主子,颂扬“太平盛世”的表奏等等,这也和诗歌中的香艳诗、宫体诗之类的情况差不多,研究其成为糟粕的原因对于我们写作新应用文也不无助益。比如说,“八股文”在其出现之初,对文章结构、文章气势、文章韵味的研究未尝没有合理的一面;只是在其形式趋向模式化、凝固化,取材受到严格的限制之后,才走向反面,成为桎梏人们思想的工具。应用文也和其他文体一样,应该有活水源头,在应用过程中也一定要不断总结新情况,发现新问题,形式随着内容变,规范中间有应变,才不会变成束缚人们手脚的新八股。

    中国古代应用文的研究是相当发达的。刘勰的文章学巨著《文心雕龙》研究文体的二十一篇,有十二篇之多是研究应用文体的。后来研究应用文的著作很不少,特别是文章选本,编者的观点体现在选文标准、文章分类体例之中。我们今天细细研究,披沙拣金,一定可以促进我们应用文写作事业的发展。

    目前,应用写作学的研究开始受到写作学界的重视,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这于写作学科的繁荣是很有意义的。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就碰到应用写作学研究对象这个难题,觉得有必要加以解决。于是写了上面这些不成熟的意见,请专家和同行们指正。

    ①《辞海》“应用文”词条。
    ②周姬昌:《应用写作概论》绪论。
    ③李景隆:《应用文体写作概要》引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148545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