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写作 > 文学创作

金城:浅谈历史学本科生毕业论文的写作
【时间:2009/7/28 】 【来源: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 2002年3月 第19卷第1期 】 【作者: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金城】 【已经浏览5778 次】

   本科毕业生通过撰写毕业论文,可以使他们在如何写作学术论文方面得到很好地锻炼。但实际上,本科生往往感到撰写毕业论文很难,无从下手,历史专业学生尤其如此。本文主要就历史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中应注意的几个基本问题,略抒己见,供大家写作时参考。

    一、怎样选题

  选题的好坏是论文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因此论文的选题非常重要。对于初学者来说,选题也往往成为他们感到最困难的一个问题。那么,应该如何选题?选题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呢?

  根据前辈学者的经验,史学学术论文的选题一般有这样几个途径:第一,从第一手史料中发现问题。这种方法一般需要在阅读大量史料的过程中发现问题,例如,各种史籍对同一问题的记载存在着歧异,这就需要我们进行仔细深入的考证,以得出正确的结论。不过,这种办法对于初学者来说比较难。第二,选定别人从未研究过的题目。很显然,这种选题要求作者对学术动态和学术史要有全面而详细的了解。否则,所选的题目很可能是别人早就研究过的问题。要了解学术动态,除了平时多阅读学术动态类的杂志外,还可以通过一些工具书来检索某一相关问题的论文。第三,从学术界争论的问题中,发现可以研究的问题。如果你对学术界争论的某一问题感兴趣,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入手研究这一问题,这样也许会有所发现。这种选题方法相对比较容易,但写起来也有一定难度。

  选题时应注意这样几个问题:第一是选题要新颖,不能选那些太陈旧的题目作为毕业论文的题目。例如关于曹操和唐太宗的评价、农民起义等这些问题,学术界在此方面的研究成果相当多,初学者如果选这样的题目显然很难有所发现。

  第二是要选择时代感较强的题目。例如,当前人们比较关注的问题有人口问题、生态变迁和环保问题、民族问题、宗教问题等等,我们应当多思考这些方面的问题,从中选择比较感兴趣、并且有一定知识积累的问题作为毕业论文的题目。这样的选题往往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第三,所选题目必须具有较为丰富而且相对集中的史料。史学论文必须以大量的史料作为论据,如果选题太偏,有关文献记载实在太少,尽管你的选题很新颖,那也无法写出好的论文。由于时间有限,初学者最好选择那些史料比较集中、或者比较容易搜集史料的问题作为选题。

  第四,选题要小,不要太大,否则难以深入。论文题目有大有小,有难有易,一般来说,大的题目比较难写,小的题目则比较容易写。对于初写学术论文的人来说,最好选择比较小的题目,这样比较容易驾驭。之所以要选择小的题目,一是由于时间有限,二是由于初学者经验不足,题目太大不好驾驭;另外,题目过大,所涉及的史料范围必然较为广泛,理论知识和写作技巧方面的要求也自然比较高,因此要尽量选择小的题目,不要盲目贪求大的题目。不要怕题目小了,论文的份量太单薄。论文份量的轻重和题目的大小不一定成正比。有人追求大题目,全面论述某一个大问题,由于学力不足,无法深入,结果很容易写得蜻蜓点水,浮光掠影,面面俱到,一个问题也没有论述深透,也没有圆满解决,论文还是没有份量。相反,如果抓住一个重要的小题目,能够深入其本质,抓住要害,从各个方面把它说深说透,有独到的新见解,把这个问题的难点和症结找准了,并且科学地给予解决了,那么论文就很有份量。

  二、论文写作的准备

  论文题目确定下来以后,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所谓论文写作的准备,主要是指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指相关理论和基础知识的准备,二是指资料的搜集、整理和分析排比。实际上,这方面的工作在确定论文题目的过程中已经作了一些,但是很不够,还需进一步做大量的工作。

  撰写学术论文,常常需要动用许多相关理论和基础知识。撰写史学论文,当然要以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作为指导。除此之外,还要具备与论文选题相关的一些基本理论和知识。例如要写中国人口史方面的论文,就需要具备人口学、社会学甚至统计学的一些基本理论和知识,并要对中国人口史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如果要写唐代佛教或道教史方面的论文,就要具备宗教学方面的理论知识,并对中国佛教或道教史有一定的了解。否则,在写作过程中就很容易说外行话,或者面对大量的史料而无法在理论上给予概括。因此,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也要不断加强对相关理论和基础知识的学习。这样在写作过程中,也就能够轻松地驾驭史料,做出合理的、科学的分析,从而得出科学的结论。

  搜集资料时,既要广泛搜集原始文献材料(也就是常说的史料),也要尽可能全地搜集近人的相关论著。搜集史料一定要全面,不要有所遗漏。前辈学者主张,搜集史料时要做到“竭泽而渔”,也就是说,研究某一问题,要把与这一问题有关的所有史料毫无遗漏地阅读一遍。如果能够做到“竭泽而渔”式地搜集史料,那么写出的论文就具备坚实的基础,就不易被驳倒。当然,百分之百地无所遗漏地阅读一切有关的史料,有时限于条件,不容易做到。但是,重要的、有代表性的史料则一定不要遗漏。总之,收集材料越多越好。

  在全面搜集原始史料的同时,还要尽可能多地阅读前人的相关论著。前人的研究成果可以给我们以启发。他们已经取得的成果,正确的可以吸取和继承;他们走过的弯路,犯过的错误,我们可以避免和防止。例如,在前人的相关论著中,有的研究方法很好,有的研究思路很新颖,有的论断很精辟。这样,我们在研究和具体写作时,就可以借鉴前人好的思路和方法,直接引用前人已有的科学结论,从而避免少走许多弯路。由此可以说,前人的相关研究成果往往是我们继续前进的阶梯。当然,前人的研究成果也会存在不足之处,对此我们应该以大量的史料为依据,对其进行一番仔细的鉴别。前人论述不够深入的地方,我们应该利用史料对其做更加深入的研究;前人说错的地方,我们应该纠正前人错误的成说;前人论证不当的地方,我们应当给以科学合理的论证。

  研究工作不是在搜集完材料之后才开始进行的,应该边搜集材料,边思考问题,随着材料的不断增多,我们对相关问题的认识必然会不断深入,以至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观点。在搜集史料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尽量搜集第一手史料,而不能满足于第二手材料。因为第一手史料最为原始,最为可靠,所以要尽量多地搜集第一手材料。第二,不能先立结论,再去找相关材料。凡是先立结论,然后去找例证,这样的结论往往都是靠不住的。第三,要全面准确地理解史料所反映的意义,不能歪曲史料的本意,也不能断章取义,只取对自己观点有利的材料。第四,在搜集史料时,有时会发现一些与自己观点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材料。如果这样的材料只是个别的,我们应该对其做出合理的、科学的解释,而不应该视而不见,更不能躲开它;如果这样的史料太多,那么你的结论就得推翻。

  由于一篇论文所涉及的材料比较多,以前学者常用做卡片或做笔记的办法来搜集材料,也有人用索引的办法来记录所搜集的材料。卡片的好处在于可分可合,可随时另行组合;做笔记的好处在于,笔记的容量较大,可以记录大量的材料,而且不易丢失,但不便于翻检,使用时有时比较麻烦。使用索引的办法,就是在搜集材料时,将相关的材料做成一个详细的索引,将每条材料的出处如某书某卷某页详细记录下来,以便写作时引用。这一办法对于初学者来说不太适宜。不论是做卡片还是做笔记,最好都能够分类记录,并且给每条材料做个编号,这样便于对所搜集的材料进行分析整理,在写作时可以省去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当资料搜集就绪后,应对所搜集的材料进行分析整理,把意义相同的材料分类归纳在一起,并把各类材料编排成一个合理的序列。当然,也可以在搜集材料的过程中随时对所搜集的材料进行分类整理,并做出初步的分析。这样写作时也就会思路清晰,条理分明。

  三、论文的写作

  毕业论文属于论说文的范畴,写作时就要遵循论说文写作的一般原则。此外,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应该在正式写作前拟一个较为详细的写作提纲。拟提纲是十分必要的,它可以帮助我们把材料组织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帮助自己从全局着眼,树立全篇论文的基本框架,明确各个论点和论据的逻辑关系。拟提纲时要深入分析研究材料,分清主次和从属关系,为论据、论点排一排队,考虑好怎样鲜明地提出问题,怎样具体论证你的观点。有了提纲,写出的论文必然会层次分明,逻辑性强,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在拟提纲的过程中,应做到这样几点,一是论点应清楚鲜明,论点不能模糊不清。二是要对论据作必要的鉴别、取舍、增删、调整工作。我们不能把搜集到的所有材料(即论据)都塞到论文中去,撰写论文只能选择最典型、最有说服力、最具代表意义的材料作为论据。对那些不太典型、说服力不大的材料要坚决舍弃,毫不可惜。三是在论证方面要逻辑严密,充分说理,力求避免漏洞。

  第二,在具体写作初稿时,应一气呵成,要尽量排除干扰,集中精力写。这样可以保证思路连贯,效率也高。要避免写写停停的做法。

  四、论文的修改

  论文初稿写成后,还必须进行仔细地修改,才能使其更加完善。人常言:“文章不厌百回改”,甚至有人说:好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可见文章的修改相当重要。论文初稿难免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因此必须下大气力反复修改。修改时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多加注意。第一,看论点是否鲜明,论据是否充实,论证是否严密。通过修改要尽量使论点更加鲜明,论证更加严密,如果论据不足,则要补充论据。第二,看论文结构是否清晰合理,是否符合逻辑。如果论文结构不合理,就要予以调整。第三,检查论文的语言是否简明、精当、生动、准确。在修改时,要尽量把那些可说可不说的话、离题的话、众所周知的话、重复的话统统删去。第四,文章开头要开门见山,尽快点出主题;结尾要简明有力,不能草草了事,也不能画蛇添足。第五,要检查引文是否符合学术界的基本规范。

  人们在写论文时,总是要千方百计利用各种材料和方法去论证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这时人们思考问题、运用材料常常是单向思维,或者可称为正向思维。唐史专家胡如雷先生指出,修改论文时,应采用逆向思维(或者反方向思维)。就是说,修改时要用怀疑的眼光去审查所有论据、论点和论证过程,并试图把它们都推翻,如果推翻了,则说明你的论文还不成熟,难以成立;如果不能推翻,则说明你的论文是成功的,可以站得住脚。

  人的认识常常不是一次完成的,这就需要有一个不断深化和完善的过程,写论文也是这样。著名史学家史念海先生指出,论文写成后,最好放置两三个月或半年再来修改,随着资料的不断积累和认识的不断深入,这时你必然会发现文章中的不足之处。修改后再放置一段时间,然后再来修改,经过这样几次修改,你的文章必然会更加坚实,更加完善。当然,也可以把论文初稿送交老师或同学,请他们提意见,并根据他们的意见进行修改。

  〔责任编辑 介永强〕

  作者介绍:金城,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副教授、博士 西安710062。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143538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