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写作 > 文学创作

宋建军等:经济类毕业论文写作中的问题及原因
【时间:2009/7/28 】 【来源:理工高教研究 2003年6月 】 【作者: 广东商学院 宋建军 葛敬东】 【已经浏览4949 次】

    摘要:经济类的学生普遥感觉撰写论文困难,主要问题是学生没有了解和掌握论文写作的基本要求。而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学校办学的主导思想和课程设置与论文写作的要求存在矛质。改变这种状况需要学校教学部门转变观念,修改教学计划,改革教学内容。

  近年来,各高校普遍重视学生的毕业论文,一些学校希望学生能够公开发表毕业论文,以示学校的教学水平,许多学生跃跃欲试,但很少人如愿以偿,结果是虎头蛇尾,不了了之。为此,有必要对学生写作中出现的问题作认真的总结。

一、学生论文写作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学生普遍感觉撰写论文困难,多数学生写作过程表现出共同特征,可以归纳为如下四个方面:

  1.不清楚论文写作的基本要求。许多学校没有开设论文写作的课程,而学生从小学到中学一直撰写“作文”,所以,多数学生将中学作文的标准用于大学论文,事实上,大学论文与中学作文的标准是不同的.论文首先必须是一篇好的文章,必须中心集中,观点明确,论据充分,逻辑严密(这四点就是中学作文的标准),一篇优秀论文必须在具备上述四点基本要求外,观点必须新颖具有个性,论据思路清晰,数据确凿,实际(调查)过程完善,经得起科学检验,提出论点正确,严谨,科学,全面.如许多学生都喜欢写的一种文章名叫“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相当一部分文章能够达到上述四点要求,但其内容大同小异,信息陈旧,观点雷同,一篇论文虽有新观点,但表达的不确切,论证的不严密,让读者看不懂,不能称其好的论文。

  2.不了解选题的含义。论文是否成功,选题是关键。但目前在普通高校中,选题一直是个模糊概念,多数学生认为选题就是选择题目,这种理解是望文生义,其实是误解.选题通常指确定撰写论文的基本观点。一篇论文没有观点就等于一个人没有灵魂。如果观点不新,就没有价值,所以,选题之重要性就在于先将论文定于何种水平.然而,多数学生还没有观点之前就开始写作,这等于说,还没有选题就开始写作,这种写作不可能有好的结果。另外,许多学生(甚至教师)认为选题就是确定论文写作的范围,这也是一个误解。学校通常会给出学生一些论文题目,或选题范围的目录,多数学生认为他们在选题范围内挑选了一个题目就是确定了选题,而这些确定了“选题”的学生有许多甚至根本没有接触过有关的内容,他们只是通过老师的介绍,知道是一个舆论的热点,虽然脑子空空,但热情很高,只凭一时冲动就进行了“选题”。“选题”之后,不知从何处下口,最后不得不东拼西凑,敷衍了事。

  3.不了解论文题目的确定原则。论文的题目普遍存在问题,不是题目过大,就是文不对题,多数学生不能感觉出题目和内容的不相一致。多数文章题目过大,一般作者应该清楚,论文题目通常不能事先确定,因为写作的过程也是一个主题深化,因而是思想变动的过程.通常,论文的题目是在写作过程之中,定稿之前确定的,学生们经常是先定题,后写文,结果成了命题作文,要么造成文不对题,要么束缚了思维的扩展与深化,增加了写作的难度。

  4.缺少必要的心理准备。通常学校要求学生的毕业论文在6000字以上。如此数字的论文在几天之内完成是不现实的.要完成有一定水平的论文,通常至少要写三遍,一个不少于6000字的论文要写三遍,没有两个星期很难完成(一个作者能在两个星期内完成一篇6000字以上的论文,也算得上有水平)。而多数学生没有准备花上几个星期的时间写作论文,也没有想到写作论文如此困难。许多学生开始时满怀信心,待教师指出文中的问题时才知道写作论文并非易事,逐渐失去信心,最后,知难而退.

二、造成学生写文困难的环境因素

  论文写作困难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客观原因主要是学校没有将论文写作与教学内容结合起来,其中既有社会发展方面的原因,也有学校管理的问题。

  1.教学内容与论文写作方法没有直接联系。我们知道,主流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是模型分析法,而学生的经济学论文通常要求政论文(模型分析难度较大),可教材又不是政论文体,所以,学生在课堂上不能学习写作的方法。有些学生不知道教材与论文的区别,照猫画虎,按照教材的形式写论文,有的甚至连小标题都写成第几章第几节。目前,所有经济学教材均按信息量大的原则设计,使学生得到了广泛的知识。例如,金融学,对于一个掌握较好的学生,可以说对课本内容无所不知。但写论文并不是对某一门课程内容进行归纳或背诵,一篇论文讨论的问题对于整个学科的知识点来说只是九牛一毛。准确地讲,教学的内容是在知识面上进行平铺,而写作论文却要求作者在一个点上进行深凿。但学校所有课程只要求知识的全面,没有要求点上的深人,也没有任何一个课程教给学生如何在一个点上深人进去。

  2.课程设置没考虑写作的目标.若教材中没有写作的内容,学校可以增加写作的课程来解决,但多数学校虽然要求学生写论文却没有设置论文写作的课程。我们知道,论文写作要求分析,综合。而大学的经济专业多数既不开《逻辑学》,也不讲《方法论》,许多学生连定义的方式都不知道,分析和综合能力较差。有些学校的论文写作却仍然沿袭过去师傅带徒弟的方式,要求一个教师在几个星期之内指导几名学生完成论文写作.

  3.教学指导方式陈旧.直接来自教材的任何内容都不能成为论文,例如,通货膨胀是一个论题,但是,有关这个论题,只要书上已经有的,不能写成论文。要想在这个题目写出论文只有开辟书上没有的东西,例如“改革开放后通货膨胀对中国经济增长影响的度量”,就是书本上没有的论题,但要想写这个题目,就必须学习有关中国通货膨胀的详细过程,要学习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各种计量模型。这些内容教科书上都没有,必须自己去学,去研究,所以,撰写一篇优秀论文必须有两种能力:一个是创新能力,另一个是自学能力。写论文的过程就是自学的过程,没有自学能力也不能写出优秀论文。论文写作是对学生创新能力和自学能力的检验。

三、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建议

  毕业论文写作中出现的问题来自学生和学校两个方面,而学校教学指导思想和教学管理是主要方面。

  1.以学生学习为中心,因人施教。从整个社会看,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学生毕业之后,除了参加实际的管理之外,主要是进行研究,从社会的需求看,学校应该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而文科学生的研究能力主要表现在写作能力上,所以,学校不重视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就是不重视学生的研究能力。另一方面,写作能力是创新能力和自学能力的总和,而这两种能力对于任何工作也都是必要的,所以,为了国家的人才培养,为了社会进步和国家的繁荣,学校应该重视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近年来教育界一致认为“培养学生的能力”是学校的主要任务,但与此同时又提出“宽口径,厚基础”的口号,强调加强英语和数学的教学。实际上这两种要求对于普通高校来说是相互矛盾的。学校教学时间有限,而“宽口径,厚基础”就是要加强基础课的教学时间,结果是占去了培养能力的教学时间。事实上,“宽口径,厚基础”是一种精英教学理念,因为硕士和博士可以在大学以后进行能力培养,在大学期间“宽口径,厚基础”为以后的能力培养打下了好的基础。但每年招收硕士和博士的总和大约是本科毕业生的10%,这表明,“宽口径,厚基础”是为培养少数精英的理念,对于北大,清华这样的学校无疑是正确的。对于其他大多数学校“宽口径,厚基础”,实际上就是不重视培养能力,这种教学理念是否适当?值得探讨。

  2.完善教学的计划,将写作能力的培养列入教学计划中。学校应该安排培养写作能力的全套课程,在课程的设计上体现对写作能力的要求。除了逻辑学和方法论之外,学校还可以聘请专家,将写作的过程和细节编成可分步练习的教材(例如,在英语的教材上,有一种已经写好的短文,让学生填上标题。这就是一种写文的练习),即设计和开设专门的论文写作课程,减少学生的自己摸索时间.另外,不仅学生要学习怎样写,指导指导教师也要学习怎样教,学校应该在两个方面同时培训。

  3.在教学内容上确定培养写作能力的配里.培养能力的理念应该贯穿于全部教学内容,所以,教材也不能例外。要在教材上加进分析的内容,在课堂教学中讲述经济学者研究的过程。为了弥补教材的不足,学校还可以开设专门的经济论文分析课程,分析主要经济学家的论文或国家权威刊物上的论文。从学生方面看,首先必须作好克服困难的准备,放弃一气呵成的梦想。其次,要明确论文的基本要求,尽早选题,至少要在毕业前一年开始进人写作状态,新的思想不可能一触即生,需要一定的时间,临渴掘井,只能是自欺欺人。另外,学生和教师都要明确论文和作文的主要区别,不能写成命题作文,自己增加难度。最后,学生应该主动与指导教师多交流,不能被动等待教师指导。论文写作是一种技术而不是一种知识。掌握这种技术就像学习游泳一样,学生没有主动性,教师的存在将没有任何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3991913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