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教师 > 教师研究

张成:浅议大学语文教师教学语言的哲理美
【时间:2009/5/10 】 【来源:科教文汇2008.11(上旬刊) 】 【作者: (武汉)中国地质大学江城学院基础课部 张成】 【已经浏览3692 次】

    摘要  本文主要从当前大学语文课堂缺乏教学语言哲理美的现状与原因、选择哲理美的语言形式对教学过程及效果的意义和大学语文教师要做到教学语言的哲理美应努力的方向三个方面展开论述;阐明了教学语言的哲理美,既是语文美育的任务之一,也是大学语文教学魅力与教师品格之所在。
    关键词  大学语文 教学语言 哲理美


    大学语文教学求真、求善、求美的本质,要求语文教学语言应该具备这样一种特殊的艺术品格:用闪耀着智慧和哲理光泽的语言,揭示宇宙和人生的真谛,给予教育对象以思想上的丰厚滋补,这就要求语文教学语言既富有哲理性,又具有美感,即富于哲理美。所谓语文教学的哲理美指的是,教师对教学的内容在作理性思考、辩证思考的基础上,提炼出反映人性、人生价值的思想底蕴,并通过对语言的组合、应用、传递来表达这一思想底蕴,使语文教学过程充满了哲学底蕴美。这既是语文美育的任务,又是语文教学魅力之所在。本文就大学语文教学语言哲理美问题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笔者在教学中通过调查发现:语文教学缺乏深邃的哲理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对教学资料更深层次的人文精神的发掘,缺乏更深刻地品味和体验作品中的艺术内涵,缺乏从教学审美情趣到人生价值取向和人格品味的提升。由于存在这些原因,势必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人生价值和人生哲理的理解和关注不足,更多地停留于语文知识的传授,这样一来既难达到教学审美情趣的效果,更谈不上教学语言的哲理性,这便是目前大学语文教学语言方面普遍存在的明显不足。造成这种状况,其原因是多方面的。(1)从客观上讲,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教参”过度依赖,往往导致了公式化教学语言的产生,教师失去了阐发教材时的能动性、艺术性和个性;教师缺乏通过语文教学塑造自己、学生人格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从主观上讲,目前大学语文教学的应试教育模式,教学目的上过于注重语文知识点的传授;教学方式上过于注重向学生传授死的知识,死记硬背;教学目标上,追求考试高分,高及格率。(3)从当前学术界的认识来看,学界普遍认为大学语文教学哲理化、艺术化仅仅是教学的外化形式要求,形式较之内容并不具有同等的重要性。这样一来,使得大部分高校的大部分语文教师忽视了语文课堂语言美的创造。忽视了人文关怀和人生引导,课堂中的师生关系变成为单纯一味的知识的授与被授的关系。这样的教学,实在难免枯燥无味,缺乏生气;这样课堂下的学生变成了机械模仿、机械接收简单语文知识的机器,又何谈语文教学的真、善、美的追求呢?

    长期的教学实践业已证明,这样的教学法不但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而且缺乏有效的审美效果;这样的教学法在弱化教材内容对学生有形无形的深刻而且强大影响的同时,弱化了语文课程的实际教学效果。这不能不说是教学语言的缺陷,而且也是大学语文教学的遗憾。相反,充满哲理美的教学语言,既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积极性,又能使教师和学生都从教学过程中获得富有哲理的———美感的语言享受。使语文教育真正充满真、善、美的追求,以及智慧和语言美的享受。

    由此,不难看出,大学语文教学中语言形式选择,语言是否具有深邃的哲理美,对整个教学过程及教学效果都会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首先,我们认为,语文教学语言的哲理化、艺术化绝非是可有可无的问题;绝非是可要可不要的问题。在笔者看来,大学语文教学哲理化、艺术化它不仅是教学内容的内在要求,而且是教学内容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1)这是由大学语文教学追求真、善、美目的决定的。大学语文教学是文化建设和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而文化建设和人文教育的深层内涵之一便是培养人们有意识地追求真、善、美,而语文教学的哲理美正是实现这一目的必要途径。目的和途径分离,目的总难实现。(2)这是语文知识传授过程和升华过程的统一,而传授和升华两者本身不可分离,若做到教学语言的哲理化,那么,语文知识传授的过程就是语文知识创新和升华的过程。由此而来,我们可以认为,大学语文教学的哲理化就是教学的内容之一。

    其次,具有深邃哲理美的教学语言,实际上是更能详尽阐述教学内容的更有效的形式。教学语言深邃的哲理美,能使教学内容在多样化的形式中闪耀光彩,发挥效力。能使新鲜的内容在新颖的形式中变成易于为学生所接受的新信息、新观念;这能使新颖的语言形成为一种活化剂和驱动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欣然自觉地投入教学过程,以及教学过程后的人生哲理的思考。具有深邃哲理美的教学语言,做到了内容和形式有机的、互动的结合,真正避免了教学语言应用形式上的“花架子”。

    再次,富有哲理美的语文教学语言更能切合学生的思维状况、思维能力、思维方式以及学生的思想状况、思想水平的实际,从而更能有效地完成教书育人的教学任务。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感性的、鲜艳的、明亮的语言色彩更能为学生所接受和理解;同时,教育心理学还认为:“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苏霍姆林斯基)由此我们不难想象,如果一位大学语文教师对课文中的情感因素漠然置之,教学语言薄情寡义、死气沉沉、古老刻板,又怎能谈得通过语言色彩及其反映的深刻哲理来创设课堂情景,达到以情动人,以理服人的目的呢?

    大学语文教学语言是由教学内容所决定的,大学语文教学语言的哲理美来源于教学内容。它是语文教师在对教材进行深层次地控掘与深刻把握的基础上,结合教师人生感悟和高尚的情操,以独特的审美慧眼从课文世界中“开采”出人生的真谛,给予学生以强大的人格魅力影响。这里对课文的“开采”既可以是对“点”(句或段)的生发,也可以是对“面”(篇)的升华。问题的关键在于教师对教材要有审美透视力,从中发掘出美的光华,并结合自己深刻的人生体验,提炼出具有深邃哲理性的语言,与学生分享。

    首先,“点”的生发既很重要,又很必要;这既是提高教学质量的要求,也是提炼教学语言的哲理美的开始。况且,在大学语文教材中具有丰富思想营养的篇目也很多,例如,“《孟子》节选”中那贯穿始终的精神主线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故乡》那深沉隽永的结尾:“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生命的意义》中那段激励了几代人的、荡气回肠的名言:“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这仅有的一次生命应当怎样度过呢?每当回忆往事的时候,能够不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等等。在这些闪光的词句中,可以说已深刻地阐发了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之所在。问题在于,教师应该在精心策划的基础上,用极富哲理色彩的教学语言作深刻的阐发与引申,留给学生足供咀嚼和品味的深邃启迪,从而有效地培养他们的忧患意识、奋斗精神,使之为其圆满、充实地完成自己的人生使命奠定坚实的思想情操基础,也为培养他们百折不挠的精神信念创造条件。

    其次,教师的语言还应当具有审美性。古人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语言是应当有文采的,大学语文教师的语言尤其应当如此。教师的语言美,仔细分析起来,应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内容美,一个是形式美。内容美要求教师的语言思想深刻,富于哲理,充实而又含蓄,常常具有令人豁然开朗的启迪性;形式美则是要求教师在谴词造句和修辞上显示出高超的艺术,不能只满足于一般的规范化语言,要锦上添花,努力做到具有“建筑美、色彩美和音乐美”。许多产生巨大艺术魅力的教师语言范例,都是富于审美性的。语言因为美丽,所以才动人,“大自然的美不同于巧夺天工的工艺美,不同于绕梁三日的音乐美,也不同于充满青春活力的人体美。然而大自然的美又似乎融合了所有的美。尤其是我们伟大祖国的锦绣山河,美得令人陶醉。在不同的地点,不同的季节,展现出不同的姿态。今天我们要学一组文情并茂,描写四季景色的名家散文,来领略祖国大自然的美景”。这段导语通过恰当的词句和引用、排比、对照、夸张等修辞手法,表达了富于哲理的美学思想和热爱祖国大自然的美好情怀,烘托渲染一种美的氛围,正与大学语文教学目标相吻合。

    教学以教为主,教学中的知识的讲授,理智、情感的交流以教师为主;教学语言哲理美的创设也以教师为主,在大学语文教学的实践中,我们知道:创设哲理美的语文教学语言的过程,其实是教师内在修养外在化的过程。因为具有哲理美和相当艺术品格的教学语言,来自教师自身对人生经验的积累和感悟,还来自教师对大千世界的深沉思索和探求。

    作为一名大学语文教师,不仅应该是学生的知识先导,还应该是学生的生活、人生的引导路人。一方面,在课堂上,教师应以饱含激情、深含哲理的语言打动全班学生,使学生在感情上受到感染,并使师生间的感情产生强烈的共鸣,从而促进课堂交流的艺术效果,使学生获得艺术享受的同时,纯化和升华了自己的思想境界。另一方面,通过对课文全景透视,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深层的理性分析,以文章深邃的内涵进行品评、发掘、知其主旨。例如:在讲授贾平凹的《父亲》时,以父子情为中心,把作家特有的细腻、冷俊、飘逸的语言风格融入其中,采用全景式的透视,描述老境颓唐、半身惨淡的农民父亲对儿子厚重的爱,以及儿子对老父亲一生坎坷、困顿的怜悯及未能孝敬的愧疚。由此而提示一系列的人生真谛:真挚无私的感情在生活中的珍贵及不可替代性;人性善美在人们生存、生活中的意义,爱自己还要爱别人;亲情的无私奉献最能催人奋进;作为父母对子女有培养的责任——由此推论作为社会一员的每一个人对社会、对自己都应该负起责任;作为回报父母,一方面要通自己的努力减轻家长肩头的重任,另一方面继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品德,孝敬父母、关爱父母。就这样一种富于哲理的教学法而言,我们认为,讲解和领会文章本身就是一种艺术享受,就是一种深刻的人性教育,结合散文诗般美丽的语言揭示人生的真理,增添了课堂无究的艺术风味;况且,学生站在领悟融汇的高度掌握文章主旨后,不仅加深了对文字内涵的理解,更加深了对作者所具有的品格的赞赏和认同。

    教师要充分地应用语言的哲理美,成为美化的传道授业解惑者,不难想象,无厚积即无薄发。教师对生活的精湛见解,即使是即兴的点评,也无不根源于其长年累月的辛勤探索。没有思想者的品格,就不可能照亮课文中的幽邃世界。

    因此,在大学语文教学中,要有教学语言的哲理美,作为一名大学语文教师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第一、思想品德。思想决定语言,教师要提高自己的语言修养,先得提高自己的思想修养。教师要锤炼语言,先要锤炼思想。要使语言闪光,引人入胜,先得使自己的思想迸发火花,光彩照人。同时要培养高尚的职业道德修养。高尚的职业道德修养包括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对学生的热爱和无比的责任,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有爱心的老师才会充满爱心地教育学生,才会用无限的热情爱惜学生、教诲学生、培养学生。

    第二、知识积累。教师要提高语言修养,不仅要掌握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还应掌握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随着社会的发展,单一型的知识远远不能适应社会,作为现代社会培养人才的教师,自己的知识要在“专”的前提下向“博”的方向发展。要有扎实、深厚的知识积累。哲理教学的艺术之美都来自于良好的学业知识积累和深沉的艺术品位。

    第三、表达能力。要有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善于词令,才能完成宣传员、演讲家的责任。准确、鲜明、简洁、流利、生动、风趣并富于情感性、节奏感的教学语言,是语言哲理美生成的外形,也是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提高口头表达能力,非一朝一夕之功可成,只有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长时间地、艰苦地磨炼。准确、标准的普通话,为富于哲理美的语文教学语言增色不少。因此,大学语文教师应重视教学语言的哲理美,注重职业语言的基本功训练,努力实现教学语言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参考文献:

[1]名师谈教学.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叶圣陶.国文教学.开明书局,1945.
[3]陈先菊.大学语文教育法.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杨道麟.语文教育学导论.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
[5]郭启明.教师语言艺术.语文出版社,1993.
[6]赵大鹏.对优化大学语文教学语言的思考.语文教学通讯.1997(11).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192998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