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教学 > 教案讲义

《我的德格老家》教案
【时间:2009/4/14 】 【来源:外研社网站 】 【作者: 外研社】 【已经浏览7956 次】

一、教学要求

1.疏通文意,掌握本文的写作思路和组织结构。

2.体会自己对故乡和文化之根的追寻和探问。

二、学习要点

1.题解关键词

唯色,西藏拉萨人,中国现代诗人;《我的德格老家》;西藏。
2.内容提示

本文作者在探访老家的途中,回忆、想象着老家;在祖辈、父辈移民故事的叙述中,追溯家族血脉,寻找自己生命的源头;在文化寻根中,叩问生命的本质

作者生于西藏,在内地接受了完整的高等教育。出入于藏、汉两地,对于故乡,作者有着不同文化纠缠下的复杂人生感怀。因而,本文在老家、血脉和文化之根的追寻和探问中,隐含着关于文化和家园的困惑和诘问,这无疑拓展了本文的心灵空间和思想疆域。

本文有抒情散文的情思灵动,运笔自由,但结构紧凑,丝丝入扣。全文将写景述事融入飞动的回忆与想象中,行文飘逸、从容而又不失细腻、委婉。

三、作者生平

唯色,1966年夏天出生于拉萨。籍贯为位于藏东的康地德格。有四分之三的藏人和四分之一的汉人血统。曾在今四川境内的藏区及成都生活、学习20年。1988年毕业于西南民族学院汉语文系。

1990年春天回到拉萨。曾就职于《甘孜报》、西藏作家协会、《西藏文学》编辑部等。在藏多年,沐浴西藏格外灿烂的阳光,逐渐经验和感悟到西藏佛教的慈悲和智慧,及其难以言喻的不寻常的美感,因而将西藏视为一幅辽阔而美丽的地图——绛红色的地图,并决意在轮回之中永怀挚爱,在永无止境的转经路上实践这样一种使命:写作即游历;写作即祈祷;写作即见证。

作品有诗集《西藏在上》,小说《过火》、《形同虚设》,散文等。

四、作者作品

主要作品:

1999年,青海人民出版社,诗集《西藏在上》;

2003年,花城出版社,散文集《西藏笔记》;台湾时英出版社,游记《西藏:绛红色的地图》;

2004年,中国旅游出版社,图文书《绛红色的地图》;

2005年,在瑞士出版了翻译成英文的、与中国作家王力雄的二人合集《Unlocking Tibet》;

2006年,台湾大块文化出版,图文书《杀劫》;《西藏笔记》海外版(更名为《名为西藏的诗》)。

另有诗歌、散文等选入数十种选集,在中国多家出版社出版。并被译为英文、法文和日文。一些诗文被译为藏文,2006年将出版由三位海外藏人合译的《名为西藏的诗》藏文版。

 

五、创作背景

 20多年没有到德格了,唯色的“命中之马”从康定到成都上大学,然后又分到西藏工作,创作历程使她走遍了西藏的大部,足迹也踏遍了内地的许多省区,唯独德格老家却没有机缘让她重返故里。然而老家的印象就像一颗种子在发芽成长,在“一万朵雪花”的滋润下,在“仙鹿和白莲丛中”长出一个如梦如幻的德格新城,与现实中真实的德格形成了心灵上的对应。

“寻根”意识在当代已成为作家自觉的、群体化的心理认同,是作家直面人类存在真实所产生的虚无和幻化进行的追寻。人来到世上面对的是一个纷繁而又始无终的世界,面对的是许多顺理成章又始料不及的生活。人的一生虽然很漫长,却又宛若流星,无因无果或有因有果,循序渐进却又转瞬即逝。所以不少人希望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找到了自己的出处,以较为明白地标识自己的因缘、来历,使人有一种绵延不尽、生生不息的生命感受。

唯色到德格也许是一次专访,也许是一次偶然的机会,不管怎样,寻根访故的心情在久蓄中获得释放。《我的德格老家》让人感受到一种潮汐般涌动的情思,一丝妻凉,迷茫中又透着对德格文化的欣赏与赞美,这种复杂的情绪从始至终地萦绕在唯色精熟的语言之侧,

六、课文讲解

1.课文分析

本文分为3个部分,第1部分写作者在探访老家的途中,回忆、想象着老家,在祖辈、父辈移民故事的叙述中,追溯家族血脉。第2部分写作者对自己的血统,对自己生命源头的困惑和探寻。第3部分写作者在文化寻根中,叩问生命的本质。

1部分:

“老家越来越近了。我的德格老家。越来越湿润的空气中,隐隐地混合着一股熟悉而又亲切的气息。这是属于个人的气息,秘密的气息,仅仅与亲缘相关的气息。这样的气息,哪怕在人为的强制之下——以地理上的疏远,或心灵上的隔绝——仅剩下一缕,也足以弥漫一个人的整整一生。”

文章一开始,作者即以充满深情的笔调写出老家熟悉而又亲切的气息,写出自己与老家难以割舍的情怀,这种情怀,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感动。

“我再也忍不住了。当小城在黄昏中渐渐地露出明晰的轮廓,果然是绛红色的小城啊,我的德格老家,我仅仅在很小、很小的时候,来过一次的德格老家!我怎能忍受在绵绵无尽的怀念中写下的诗,转化成比现实更让人心碎的现实?对于我来说,德格从来就不是一个地名;它只是那几个人的名字,那几个,亲人的名字。因此,当我见到德格,这绛红色的小城是我倍觉心碎的安慰。然而我的命中之马在哪里呢?它能否带着我与古去的亲人重逢?”

这样深情款款、读来令人心碎的文字,将作者对老家的热爱、对亲人的期盼、对这绛红色小城的珍爱,表现得淋漓尽致。这是作者20多年来日夜思念的生命圣地,这是作者对永别亲人的缅怀和哀悼。她的命中之马,她的“绛红色的小城”,深深烙刻着作者自身的印记,带着作者珍藏多年的回忆,慢慢与作者见面。

“但我还是被亲缘牵引着。我无法摆脱。神秘的亲缘如一缕纤细而坚韧的丝线,牵引着隐藏在内心的命中之马,让我独自走向那绛红色的房子。绛红色的家园。亲人们已换上了绛红色的衣袍,在等候着我。”

绛红色,神秘的绛红色,一再出现的绛红色,在每个人脑海中刻画出一幅美丽的天堂般的画面,深入到内心最柔软的部分,沉静下来,令人不忍触动。绛红色的家园、绛红色的亲人,如童话故事般美好而虚幻,我们和作者一起沉醉其中,不愿醒来。

游逛在仙境般的小城中,走在父亲曾经踩过的石板上,抬头看父亲曾经望过的白云,作者开始展开想象的翅膀,回到父亲曾经生活过的时空,在亲人们目光的注视和提示下,感受父亲和爷爷当年的生活和经历。

故事其实并不复杂。一个姓氏为程,籍贯四川江津的中年人,为着不可知的原因,逃亡至德格这个异族人聚居的地方,娶得一位年轻的康巴女子,生下子女七人,淘金、教书,过上康巴人的生活。然而30多年后,尤其是妻子撒手尘寰,叫他感喟无常,看穿轮回,于是将家中值钱的东西和饲养的牲畜一并供奉给寺院,成为德格城中最为虔诚的汉人。

他还送刚年满13岁的儿子参加进藏的解放军先遣部队,奔赴战场。从此这个孩子当了一生的军人,带着他的日喀则妻子,三个儿女,在藏汉混杂的地方绕了一大圈,整整二十年,最终又为着一个无法抑止的秘密,回到拉萨。

故事不复杂,复杂的是信仰。作者的爷爷,每个清晨和黄昏,都要跪在寺院门口,双手合十,念珠绕颈,用字正腔圆的川东口音放声念诵佛号;作者的爸爸,亲眼看到,像是在悬在半空的山洞里,一个衣不蔽体的人,鹤发童颜,精神矍铄,盘腿修行,一些异常珍贵、仅在壁画和唐卡里见过的动物围绕四周,或卧或立,却不喧哗,一切显得如此宁静、祥和。

这样令人肃然起敬的信仰和奇迹,在西藏那片神奇的土地上,也许还有很多很多。惟其如此,西藏才成为众多人心目中的圣地,也成为作者心中永远无法割舍的梦。

2部分:

“……从小,我就困惑于故乡这个概念。”

作者对故乡的困惑,是由其特殊的身份决定的。作者出生藏地,在内地接受了完整的高等教育,出入于藏、汉两地,对于故乡,她有着不同文化纠缠下的复杂人生感怀,因而,在对故乡的追寻和探问中,隐含着关于文化和家园的困惑和诘问。

对于血统,作者同样困惑,“一个人的血统,是否就是累世业力的化现呢?”还有名字,作者认为“名字可以对抗血统”,因此,“几年前,当我的心开始转向的时候,我近乎迷信一般,几乎遍请有幸遇上的每一位仁波切赐名给我。……他们给我的名字,每一个名字都是静静燃着火苗的酥油供灯,感谢这些喇嘛上师,让我终于知道自己是谁了。我愿意做这样一盏供灯,愿意永远做一盏佛前的供灯,常燃不熄。”

在经历了如此多的探寻之后,作者渐渐知道了自己的老家或故乡在何处。她说:“实际上,老家或故乡是十分抽象的概念,它无法落在任何具体的地点上,即使似有一、两个地点,比如拉萨或德格,那也是因为涂染在这些地点上的颜色是绛红色,——所有颜色中最美的颜色。如此而已。”

3部分:

“在德格,我寻找着令我倍觉亲切的老式民居。哪一幢房子,曾经盛放着我的亲人们的喜怒哀乐,梦想和创伤?”

然而,梦想中的家园、旧屋这些颇为伤感的地点已不复存在,作者所看见的,不论多美的建筑,都是陌生的建筑。她只能去另外一个地方,去远处半山上,那淹没在萋萋荒草里的坟地,与亲人们相见。

作者介绍了藏人的丧葬习俗之一,天葬。这种被许多人视为残酷的藏俗,在作者笔下是那么美,“藏俗中,再也没有哪一种比天葬更能让人了悟生死。……我希望秃鹫——这上面的、神秘的侍者,带着我的骨肉飞向惟有喇嘛上师才知道的一个美妙的所在。”

终于,在亲戚的帮助下,作者见到了爷爷奶奶的坟,“默默跪下,默默叩头,默默上供,默默流泪,啊,三柱香火,几捧坟茔,德格老家我愿它毫无意义,我愿它无路可寻……”

在文化寻根的过程中,作者一步步地在叩问生命的本质,对文化和家园进行思考和追问。无论是第2部分对家族血脉的追溯,还是这一部分对文化的探访,期间都包含了叩问生命本质的动因。生存的先验性和有限性,是唯色敏感意识中最初的生发点。

 

本文取材涉笔丰富,将异域风光的绮丽、藏地宗教的神秘、家族故事的传奇统驭在明暗两条线索之下。明线是作者对老家的探访、对家族源头的追溯,暗线则是作者对文化和家园的思考和追问,彼此呼应,相互映衬,文气贯通。

 

2.课文难点讨论

作者说:“从小,我就困惑于故乡这个概念。”结合上下文,思考作者的“困惑”。并与其他谈故乡的作品进行比较,谈谈自己对“故乡”的理解。

 

3.相关评论

唯色是中国少数能用汉语写作的藏族女作家,在唯色笔下,西藏是一首极美的诗,虽然这美丽中无可避免地笼罩了哀愁。

西藏历史研究学者才旦旺秋说,“无论在哈佛广场,还是在北京街头,我们都可以毫不费劲地找到各种描写西藏和讨论西藏的书籍。然而在读唯色的作品时,我找到了自己的声音和影子。我常对那些想了解西藏的朋友说,如果想近距离地感受今天的西藏,应该看唯色的作品。”

唯色自许做个“见证者”。对于西藏,如果我们想知道的不仅止于外人眼中浮光掠影的美,如果我们想了解那有着天堂高度的香格里拉是否仍然存在,唯色的文字能让我们听到西藏内在的声音。

《我的德格老家》一文曾获第三届“西藏新世纪文学奖”。“西藏新世纪文学奖”是西藏作家协会本着发现、培养文学新人,鼓励作家深入生活,为推动西藏文学事业繁荣而设立的文学创作奖。迄今已成功举办了三届,引起了藏学界和国内外媒体的关注,成为西藏文学界的一大盛事。

 

  七、练习

1.选择题

1)《我的德格老家》曾获第三届(  )
     A. 西藏新世纪文学奖     B.西藏珠穆朗玛文学艺术奖
     C. 茅盾文学奖           D. 鲁迅文学奖
         答案:A

2.简答题

1)比较本文和鲁迅的《故乡》,看看两位作者在还乡之旅中感受、体验和领悟到的有什么不同。

答案:参考研习与思考3。

 

八、研习与思考

1.作者说:“从小,我就困惑于故乡这个概念。”结合上下文,思考作者的“困惑”。

答:这种困惑是由唯色特殊的身份决定的。唯色出生藏地,在内地接受了完整的高等教育,出入于藏、汉两地,对于故乡,唯色有着不同文化纠缠下的复杂人生感怀,因而,本文在老家、血脉和文化之根的追寻和探问中,隐含着关于文化和家园的困惑和诘问。

2.追寻作品的情感脉络,体会“老家”、“故乡”的内涵。

答:在老家的探访中,回忆、想象着老家;在祖辈、父辈移民故事的叙述中,追溯家族血脉、寻找自己生命的源头;在文化寻根中,叩问生命的本质。

3. 比较本文和鲁迅的《故乡》,看看两位作者在还乡之旅中感受、体验和领悟到的有什么不同。

答:鲁迅的《故乡》着重于接受了西方文化洗礼的现代知识分子对故乡的文化批判和对自己文化身份双重性的审视。

九、相关艺术作品展示

 

1. 电影记录片《布达拉宫》

布达拉宫  The Potala Palace

导 演:陈真

主 演:强巴格桑

上 映:2004年5月28日

地 区:中国大陆

语 言:国语

颜 色:彩色

时 长:90分钟

类 型:科幻片 纪录片

剧情介绍:

由中央电视台耗费巨资投拍,历时五年艰辛才最后摄制完成。这部纪录大片,通过一位在布达拉宫生活了60多年的喇嘛的独特视角,以自述的方式反映了布达拉宫上千年的风云变幻和西藏的独特人文景观。影片以这位13岁就在布达拉宫生活的喇嘛60年来的经历为主线,巧妙地串联起布达拉宫的建筑历史和西藏的社会变迁,雪域的独特人文景观,向观众展示了一段充满人性化的历史。壁画、宗教故事、人物情感故事、风光淋漓尽致地展现布达拉宫的巍峨和神秘,让观众领略到布达拉宫的神圣、庄严和神秘。

 

2. 电影故事片《红河谷》

红河谷  Red River Valley

导 演:冯小宁

主 演:宁静、劭兵

上 映:1997年

地 区:中国大陆

语 言:国语

颜 色:彩色

时 长:96分钟

类 型:剧情片

剧情介绍:

这是一部可与好莱坞影片媲美的电影,它新奇、壮观,有着史诗般的美丽,整个影片色、香、味俱全,令人赏心悦目。本片导演冯小宁用油画般浓厚,雄壮的镜头,展示了世界上独一无二,无比神奇“谜"一样的西藏高原的风光,以及那里的古朴的民俗风情,并通过居住在这里的藏民与前来侵略的英国侵略军展开的一场战争,来讴歌了藏族人民爱憎分明,不屈外国列强侵略,誓死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尊严的爱国精神和民族精神。中国大陆当时最为著名的男女演员邵兵、宁静出任剧中男女主角。

100年前,一支英国探险队进入西藏,受到纯朴的藏族人民善意接待。但当英国人带着大炮再次侵入西藏时,他们面对的却是藏汉人民英勇悲壮的抵抗。影片通过扣人心弦的人物命运和美丽的爱情故事,表现了汉藏深情,展示了鲜为人知的藏族文化与壮丽的西藏风光,歌颂了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向人们阐述了这样一个道理:人类各民族之间虽然文明进程不同,但都应该平等相待、和平共处,才能得到幸福与安宁,恃强欺弱的侵略只能带来灾难与灭亡。  

 

3. 电影故事片《益西卓玛》

益西卓玛 Song of Tibet

导演:谢飞

主演:Danzengzhuoga、Laqiong、大旺堆

国家/地区:中国

对白语言:汉语普通话 / 藏语

上映日期:2000年10月10日

剧情:

这部电影取材改编自西藏作家扎西达娃的同名短篇小说,讲述益西卓玛一生与三个男人的感情纠葛。影片从达娃暑假回拉萨看望多年不见的姥爷和姥姥开始,遇到姥爷病重、去世,在看护病人和料理丧事的过程中,姥姥益西卓玛给她讲述了自己曲折的一生、5O年来她和三个男人的爱情恩怨……

 

十、延伸阅读

1.马丽华:《走进西藏》,作家出版社,1996年。

2.唯色:《西藏笔记》,花城出版社,2003年。

3:唯色:《拉萨浮世绘·点灯》(附文)。

拉萨浮世绘·点灯

                                唯色

 

有一个流传已久的故事,是说一位乡下老妇千里迢迢走到拉萨,为的是在“觉康”(释迦牟尼佛殿)供奉一盏酥油灯。她这么辛苦,何以不多供几盏灯呢?原因很简单,她是一个穷人,她倾其所有,也只够在一盏用糌粑捏的灯里倒入她舍不得吃的酥油。谁会明白她的心意呢?连“规尼啦”(庙祝师)也催促着她快走、快走,别举着小小的一盏灯,挡住了慷慨无比的大施主。她诺诺应着,把小心呵护的糌粑灯放在了纯金或纯银打制的灯盏之间,那些灯,既精美又巨大,满满的酥油可以让粗粗的灯芯通宵明亮。不像她的,过不了多久就会油尽灯灭。但她很满足。已经把灯献给了“觉仁波切”,那么就快快乐乐地回家吧。不过故事还没完。因为第二天乃至许多天,老妇供的那盏灯一直亮着,辉映着“觉仁波切”蕴含深意的笑脸。

这具有教化作用的故事,为的是规劝人们要有一颗虔诚的心。就像汉族有句老话: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这位老妇甚至不要金石打开的结果。因为她并不知道她的糌粑灯变成了长明灯,她的满足在于她的心愿已经实现。只是这样的结局未免神奇,闻者往往将信将疑,而长明灯的光芒反倒使得老妇犹如菩萨化身。其实这正是我的心理。直到我亲眼看见一个老太太就像现身说法,不由我两厢对照,恍然大悟。尽管我看见的老太太并没有举着酥油灯走进“觉康”,而是举着一张又脏又破的一角钱,恭恭敬敬地供奉在“觉仁波切”的足下。她饱经风霜的脸,她风尘仆仆的长袍,她无比专注的凝视和无比专注的祈祷,都不如她接下来的一个动作更令我会意。当她走到另一尊佛像跟前,手中空空的她捡起别人供奉但掉在地上的一角钱再次供奉上去,是那样地全心全意。

我还见过更感人的一幕,那是2000年年初,天气格外寒冷,两位来自康地的苦修喇嘛在“觉仁波切”的跟前燃指供佛。据他们的同乡介绍,两位喇嘛在离开家乡前即用布条紧紧地包裹一根拇指,使其神经坏死,而后一路磕着等身长头,一年多后才抵达“觉康”,点燃被酥油浸透布条的拇指。这是一种今已罕见的苦行,如此独特的酥油灯燃烧着惊人的火苗,映照着两颗难以言述的奉献之心。

所以喇嘛尼玛说,尽管今天寺院里香火很旺,穿金戴银的人们动辄就点千盏灯,但一盏灯的功德并不比千盏灯的功德少;甚至,一盏灯足以照亮成佛之道,而千盏灯仍然驱散不了轮回的黑暗。更何况现如今的市场上,不但人吃的酥油有掺假的,给佛供奉的酥油同样有掺假的。美其名曰北京酥油、内蒙酥油、尼泊尔酥油等等,但已不是草原上的牧人从牦牛奶中提炼出的酥油,而是某种植物油。究竟是什么样的植物油呢?很抱歉,我忘记做这方面的调查了,我只知道,植物油比牦牛酥油便宜多了。很好的牦牛酥油18元一斤,而最常用来点灯的尼泊尔酥油六七元一斤。这还算不错,有一种点灯的油才两块钱一斤,看上去黄灿灿的,清澄澄的,但一点燃就冒出缕缕黑烟,天长日久,把佛像和佛殿熏染得斑驳陆离。当然,佛像无语,任那黑烟飘拂,可是终日侍奉在侧的僧人,日子就难过了。喇嘛尼玛说,那些假酥油很呛人,有股臭味,闻着头疼,而真正的酥油有草原的味道,即使晚上走进佛殿,却感觉像是清晨,气味十分清新。

为什么,人的贪心,竟然连供奉也不放过呢?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185001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