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教学 > 作家研究

孙绍振:欧阳修为什么不象范仲淹那样忧愁?
【时间:2009/4/5 】 【来源:孙绍振的BLOG 2007-06-30 】 【作者: 孙绍振】 【已经浏览4264 次】

(何:《岳阳楼记》和《醉翁亭记》比较)

    宋庆历五年(1045),范仲淹领导的新政失败,被贬河南邓州。积极参与新政的欧阳修,“慨言上书”,一度下狱,后被贬为滁州知州。本文作于他到滁州任上的第二年(1046)。他此时的心情和范仲淹应该同样是忧心忡忡的。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提出“不以物喜,不以己忧”,“进亦忧,退亦忧”,“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实际上就是以忧愁代替了一切正常的心境,排斥了欢乐。而欧阳修却没有像范仲淹那样“进亦忧,退亦忧”,他在《晚泊岳阳》中这样写:

    卧闻岳阳城里钟,系舟岳阳城下树。
    正见空江明月来,云水苍茫失江路。
    夜深江月弄清辉,水上人歌月下归。
    一阕声长听不尽,轻舟短楫去如飞。
   
    虽然有“云水苍茫”的“失路”之感,但是欧阳修还是听到了“清辉”中的歌声,听得很入迷,仍然享受着“轻舟”“如飞”的感觉。从这里,可以看到欧阳修和范仲淹在个性上的差异。到了《醉翁亭记》中,这种差异,就更明显了。欧阳修大笔浓墨,渲染了一派欢乐的景象,不但是自己欢乐,而且与民同乐。这是不是说欧阳修没有心忧天下的大气魄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全面分析《醉翁亭记》。

    第一句,“环滁皆山也。”一望而知,好处是开门见山。但这种境界,就是在讲究史家简洁笔法的欧阳修手中,也不是轻而易举地达到的,而是经历了反复。据《朱子语类辑略》卷八载:“欧公文亦是修改到妙处,顷有人买得他《醉翁亭记》稿,初说滁州四面有山,凡数十字。末后改定,只曰:‘环滁皆山也’,五字而已。”

  开门见山而后,径直写山水之美。先是写西南的琅琊山:“蔚然而深秀”,接着写水(酿泉):“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山水都有了,跟着写亭之美:“翼然临于泉上。”三者应该说都比较简洁。“翼然”,把本来是名词的“翼”化为副词。虽然早在陶渊明就有过“有风自南,翼彼新苖”(《时运》),但陶氏是把“翼”化为动词,而这里则是化为副词,用来形容飞檐,很有神韵。除此以外,并没有刻意的修辞痕迹。但是这几个短句却构成十分别致的感觉。别致感从何而来呢?有人把这一段翻译成现代汉语,我们引用来作一比较:
   
    滁州的四周都是山。它的西南角的几座山峰,树林山谷特别的美。看上去树木茂盛、幽深秀丽的,就是琅琊山。沿着山路走了六七里路,渐渐听见潺潺的水声,从两个山峰之间流出来的,就是所谓的酿泉。山势曲直,路也跟着弯转,于是就可以看见在山泉的上方有个像鸟的翅膀张开着一样的亭子。这就是醉翁亭了。造亭子的是谁呢?是山上的和尚智仙;给它取名字的是这呢?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来称呼这亭子的。太守和宾客们在这里饮酒,喝一点点就醉了,而且年纪又最大,因此给自己起了个号叫醉翁。醉翁的心思不在于饮酒,而在于山山水水之间。这山水的乐趣,是领会在心中,寄托在酒里的。
   
    从词语的意义来说,应该说翻译大致是确切的。但是读起来,其意蕴却可以说损失殆尽。这除了古今词汇联想意义的误差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译文把原文中很特色的句法和语气全部阉割了。原文的第一句,表面上看来,仅仅是开门见山;实质上,还在于为全文奠定了一个语气的基调。如果要作吟诵,不能尽情直遂地读成:环滁皆山也。而应该是:

    环滁……皆山也……。

    只有这样,才能和全文的句子的语调统一起来。如第一段: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水声潺潺而泻出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曰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从句法来说,一连八九个句子,都是同样结构(……者,……也)的判断句,都是前半句和后半句的语气二分式。这本是修辞之忌。景物描写以丰富为上,不但词语要多彩,而且句法上也要多变,这几乎是基本的、潜在的规范。句法单调和词语乏采同样是大忌。而欧阳修在这里,却出奇制胜,营造了以一种不仅仅在语义上、而且在语气上一贯到底的语境。这种前后二分式为什么值得这么重复,又能在重复中没有重复的弊端呢?关键在于,这种前后二分式的句子,不是一般的连续式,而带着一种提问和回答式的意味: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先看到景色之美,然后才回答,“琅琊也”。
    “水声潺潺而泻出两峰之间者”,先是听到了声音,然后才解释:“酿泉也”。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先有奇异的视觉意象,然后才回答:“醉翁亭也”。
   
    这种句法结构所提示的,先是心理上的惊异、发现,后是领会。这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的特点在于,第一,先有所感,次有所解;先有感觉的耸动,后有理念的阐释。第二,这种句法的重重复复,还提示了景观的目不暇接和思绪的源源不断。如果不用这样提示回答的二分式句法,而用一般描写的句法,也就是连续式的句法,就得先把景观的名称亮出来:

    琅琊山,蔚然而深秀;
    酿泉,水声潺潺而泻出
    醉翁亭,其亭翼然而临泉上。
   
    这就没有心理的提示、惊异、发现和理解的过程,可真是有点流水帐了,太呆板了。欧阳修这篇文章的句法之奇妙,还得力于每句结尾,都用一个“也”字。这本是一个虚词,没有太多具体的意义,但在这里却非常重要,重要到必须使用在整篇文章从头到尾的每一句中。这是因为“也”字句,表示先是观察之,继而形成肯定的心态和语气。这个“也”式的语气,早在文章第一句,就定下了调子。如前面的引文把它翻译成:

    看上去树木茂盛、幽深秀丽的,就是琅琊山。
    渐渐听见潺潺的水声,从两个山峰之间流出来的,就是所谓的酿泉。
    山泉的上方有个像鸟的翅膀张开着一样的亭子,这就是醉翁亭了。

    意思是差不多的,但读起来为什么特别杀风景呢?因为其中肯定的、明快的语气消失了。有这个语气和没这个语气,有很大的不同。这不但是个语气,而且有完成句子的作用。比如:《中庸》:义者,宜也。“也”用在句末,表示形成判断的肯定语气。此外,它还有一点接近于现代汉语的“啊”、“呀”。不同的是,在现代汉语中没有“啊”,”呀”,句子还是完整的;而在古代汉语中,没有这个“也”字,就不能形成判断的肯定语气,情感色彩就消失了。比如:
   
    “仁者,爱人。”这是一个理性的、或者说是中性的语气,如果加上一个“也”字:“仁者,爱人也。”加上这个语气词,肯定的情感,就比较自信,比较确信了。《诗大序》曰:“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如果把最后这个“也”字省略掉,语气中的那种情绪上确信的程度就差了许多。又如《左传》,齐侯伐楚,楚王曰:“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如果把句尾上的“也”字去掉,变成“……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不但语气消失了,而且情绪也淡然了。同样,袁枚《黄生借书说》中“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如果把最后的“也”字删除,变成“少时之岁月为可惜”;语气就干巴了。不少赏析文章都注意到本文从头到尾用了那么多“也“字,但几乎没有人注意到这个“也”字在语气和情绪上的作用,一般都误以为语气词本身并没有意义。殊不知语气词虽然没有词汇意义,但是其情绪意义却是具有抒情的生命的。特别是当“也”字不是孤立地出现,而是成套地组成一种结构的时候,其功能是大大超出其数量之和的。
   
    当然,重复使用“也”字,也是有风险的,这种风险就是单调:句法的单调导致语气和情绪的单调。但是,这种情况在《醉翁亭记》没有发生,相反,是情绪的积累递增。因为句法和语气反复,被句法的微调所消解了。文章并没有停留在绝对统一的句法上,而是在统一的句式中,不断穿插着微小的变化。例如,“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都打破了并列的“者……也”型的句子结构。这种微妙的变化,还是只是形式上的。更主要的变化,是内涵上的。在同样是“者……也”型句子结构的排列中,情思在演进,在深化:开头是远视,大全景(琅琊),接着是近观的中景(酿泉),再下来,是身临其境的近景(醉翁亭)。如果这样的层次还是客观景色的描述的话,接下来就转入了主体的判断和说明:先是亭名的由来(太守自谓),再是为何如此命名(太守饮少而辄醉,年事最高)。这样的句子,表面上看来是说明,但是其中渗透着某种特殊的情趣。情趣何来?因为这里说明的是自己,本来是第一人称的表白,却用了第三人称的说明。设想,如果不是这样,而是用一人称来写自己如何为亭子命名,甚至可以带点抒情的语气,而情感和趣味则大为不同。而现在这样,先是像局外人似的说到有这么一个太守,明明喝得很少,却又很容易醉。明明年纪不太大(才四十岁左右),却是自称为“翁”。这个自称“醉翁”的太守来到这里喝酒,却宣称“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其中的情趣,至少有几个方面:其一,号称醉翁,却不以酒为意;其二,不在意酒,正反衬出在意山水令人陶醉。这就不是在说明,而是在抒情了。文章到这里,手法已经递升了三个层次:第一个是开头的描写,第二个是说明,第三个是抒情。这里的情趣,全在作者有意留下的矛盾:既然意不在酒,为什么又自称“醉翁”,还把亭子叫做“醉翁亭”呢?这不是无理吗?是的,的确无理。理和情就是一对矛盾。纯粹讲理就是无情;而不讲理,就可能在抒情。但是,欧阳修在后一句,对抒情又作了说明:“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心里对于山水是有情的,不过是寄托在酒上而已。这是一个智性的说明,使得抒情的无理又渗透着有理。这已经是文章的第四个层次了。

    文章的开头,目的不过是为了提出最为关键的是山水之乐。这种乐的实质是什么呢?接下去的几段文章就是对于山水之乐的一步步地展开。
   
    首先,当然是自然景观之美:从日出到云归,从阴晦到晴朗,从野芳发的春季,到佳木秀的夏日,再到风霜高洁的秋天,到水落石出的冬令,四时之景不同,而欢乐却是相同的。(这和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的阴晴不同情感不同有多么明显的区别)山水之乐在于四时自然景观的美好,这是中国山水游记的传统主题,早在郦道元的《三峡》中,已经达到了相当的高度。欧阳修这么几句话,文字很精练,但从根本上来说,并没有什么新的发现,充其量不过是为他下面的新发现提供了山水画幅的背景而已。下面这一段,就超越了自然景观,进入了人文景观,逐渐展开欧阳修的新境界了。
   
    山水之乐更高的境界,不仅在于自然之美,而且在于人之乐。往来不绝的人们,不管是负者、行者,弯腰曲背者,临溪而渔者,酿泉为酒者,一概都很欢乐。欢乐在哪里?没有负担。没有什么负担?没有物质负担,生活没有压力。这实在有点像陶渊明的桃花源理想境界。但如果完全等同于桃花源,欧阳修还有什么特殊的创造?欧阳修山水之乐的境界,在于各方人士和太守一起欢宴。欧阳修反反复复提醒读者“太守”与游人之别,一共提了九次。但是和文字的一再提醒相反,在饮宴时,却强调没有等级的分别:打了鱼,酿了酒,收了疏菜,就可以拿到太守的宴席上来共享。欧阳修所营造的欢乐的特点是,人们在这里,不但物质上是平等的,而且精神上也没有等级,因而特别写了一句,宴饮之乐,没有丝竹之声,无须高雅的音乐,只有游戏时自发的喧哗。最能说明欢乐的性质的,是反复自称太守的人,没有太守的架子,不在乎人们的喧哗,更不在乎自己的姿态,不拘形迹,不拘礼法,在自己醉醺醺、歪歪倒倒的时候享受欢乐。和太守在一起,人们进入了一个没有世俗等级的世界,宾客们忘却等级,太守享受着宾客们忘却等级,人与人达到了高度的和谐。这一切正是欧阳修不同于陶渊明的桃花源的地方。这不是空想的、去了一次就不可能再找到的世界,而是他自己营造的。
   
    这还仅仅是欧阳修境界特点的第一个方面。欧阳修的境界和陶渊明不相同的第二个方面是,不但人与人是欢乐的,而且山林和禽鸟,也就是大自然也是欢乐的。如果仅仅限于此,这种欢乐还是比较世俗的。欧阳修营造的欢乐,不但是现实的,而且是有哲学意味的:

    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之乐,而不知太守乐其乐也。
   
    人们和太守一起欢乐,禽鸟和山林一样欢乐。在欢乐这一点上,人与人、人与自然的欢乐是统一的;但是,人们的欢乐和太守的欢乐,太守的欢乐和禽鸟山林的欢乐又是不同的,不相通的。这里很明显,有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子非鱼”的典故的味道。尽管如此,不同的欢乐却又在另一种意义上和谐地相通:在这欢乐的境界中,最为核心的当然是太守。人们沉浸在自己的欢乐之中,太守也沉浸在自己的欢乐之中,人们并不知道太守的快乐只是为人们的快乐而快乐。这里的“乐之乐”,和范仲淹的“乐而乐”,在句法模式的相近上也许是巧合,但也可能是欧阳修借此与他的朋友范仲淹对话:要“后天下之乐而乐”,那可要等到什么时候啊?只要眼前与民同乐,也就很精彩了:

    醉能同乐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前面说“乐之乐”,后面说“乐其乐”,与民同乐其乐,乐些什么呢?集中到一点上,就是乐民之乐。这种境界是一种“醉”的境界。“醉”之乐就是超越现实,忘却等级、忘却礼法之乐。而等到醒了,怎么样呢?是不是浮生若梦呢?不是。而是用文章把它记载下来,当作一种理想。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到文章最后,也就是到了理想境界,一直藏在第三人称背后的“太守”,一直化装成“苍颜白发”、“颓然”于众人之间的自我,终于亮相了。不但亮相,而且把自己的名字都完整地写了出来。这个人居然是只有四十岁的欧阳修,还要把自己的籍贯都写出来,以显示其真实。在这个名字之后,加上一个“也”,在这最后一个肯定的判断句中,这个“也”字所蕴含的自豪、自得、自在、自由之情之趣,实在是令人惊叹。
   
    到这里,我们可以回过头来,回答开头的问题。什么是“醉翁之意”?为什么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这是因为山水之间,没有人世的等级,没有人世的礼法。为什么要把醉翁之意和“酒”联系在一起呢?因为酒,有一种“醉”的功能,有这个“醉”,才能超越现实。“醉翁之意”在现实中是很难实现的,故范仲淹要等到后天下人之乐而乐。欧阳修只要进入超越现实的、想像的、理想的与民同乐的境界,这种“醉翁之意”是很容易实现的,只要“得之心,寓之酒”,让自己有一点醉意就成了。这里的醉,有两重意思。第一重,是醉醺醺,不计较现实与想像的分别;第二重,是陶醉,摆脱现实的政治压力,进入理想化的境界,享受精神的高度自由。

 

    评论 发表评论

    水哲学
    共享一句话:
    个人的力量和国家的力量都是有限的,一小部分人无论如何尽力,都始终无法改变全世界处于悲惨环境中的人.全世界的人应该互通有无,各取所需,才能使供应和需求取得平衡.
    ——倪匡
    (2007-06-30 17:53:04)

    闹闹
    因国而忧,因国而醉.现在有些人喝醉酒一样因国而忧,因国而醉.一个人的力量太小了.我和范仲淹有不解的渊源,不要说他不如谁,没发比,尤其你是一个讲师.这样说不好.
    (2007-07-02 17:48:57)

    蓝天云   
    道理很简单:欧阳修是个文人,他当然是文坛领袖,但不脱于文人,有忧便可忘于山水间,他表现的是一种豁达也是一种无奈。而范从困苦的最底层走来,又亲自防御西夏多年,知民间疾苦,也了解边患,心怀宇内,故常忧天下。他表现的是一种责任和进取心!
    因此说,欧阳修乐岂是真乐?范仲淹忧那是此“忧”?
    (2007-07-02 18:16:21)

    天若有情
    高手之所以称之为高手,不在于他比别人多发现些什么,多收获些什么,更多的则在于他能说别人想说而未说,写人想写而未写,做人想做而未做。
    孙老师大作中的这些,我虽只是小小的一个初中教师,又何尝没在头脑中不灵光一闪过呢?可是却从未诉诸笔端。所以我只能也只配做初中教师。所以像我一样的人也只能做我这样的拜读大作。
    (2007-07-02 19:43:33)

    shuiliuhuakai
    有新意。我们眼中的太守是颓然不安的,借山水之乐掩饰内心的失意,到了教授这里让我们看到一番新境界,那种属于智者的境界。
    (2007-07-02 20:14:31)

    苑士
    乐其乐,忧其忧,须为率真性情,而非矫揉造作,乐忧何妨?
    (2007-07-02 20:28:40)

    邻家小珊
    这样分析的淋漓尽致吖.学了不少知识呢.
    (2007-07-02 20:48:05)

    来日方长
    如果说不可救药的乐天派,那苏东坡就更厉害了,但我很欣赏冯玉祥将军在青州范公亭所撰的镌在碑文上的一副对联:兵甲富胸中,任教那虏骑横飞也怕那范小老子;忧乐关天下,愿今人砥砺振奋都学这秀才先生。联语率真朴拙,短短三十几个字,把范仲淹文韬武略心怀天下的风骨刻画的清晰硬朗!应该说范属于那种民族脊梁式的人物。
    (2007-07-02 21:26:07)

    扶花葬雪
    分析的真是相当深刻,对我来说,可能有的地方还领悟不到,现在才知道我在高中的时候学的只是皮毛,并不是老师讲的不深刻,而是自己的悟性还没有达到那个境界....在下佩服....
    (2007-07-02 23:14:32)

    一苇
    范仲淹之“忧”,理解为忧愁,似乎不尽妥当。
    前面有网友已经提到,文章与标题也有些不合。如果孙先生真要对比欧公与范文正,那么只以一篇《醉翁亭记》来阐释,会否过于简单?管见以为,孙先生行文的目的,只在赏析《醉翁亭记》,而并非研究欧、范同异。
    至于说欧阳修写出籍贯是为了显示文章真实,这个恐怕也值得商榷。以孙先生之渊博,不会不知道古人自述姓名时附带籍贯乃常有之事,并不带有特殊意图。
    (2007-07-03 02:19:59)

    一苇
    再罗嗦一句,感觉孙先生是在给中学生上课,而不是一个大学教授在治学。
    (2007-07-03 02:22:08)

    新浪网友
    很同意文中句式分析,我也觉得这样的句式很能表达欧阳修所要表达的就是他内心的不得不说的感怀。所有的事情都发生在过去,景物人物都已有了各自的命名,如欧阳修者更颇有大名。现在我们看到的,首先是该景物、风物、人物的情状,首先是我们的感官在与其肌理直接接触,然后才道出鼎鼎大名。就像我们走到大街上遇到几个曾经红过的大腕,一番端详后,告诉朋友说:知道这是谁吗?这一身唐装翼然边走边啃西瓜就酒的,就是当年花果山的孙悟空啊!——这话语里,其实是有掩不住的失落的。
    (2007-07-03 06:09:56)

    今月曾经照古人  
    引文:“也”用在句末,表示形成判断的肯定语气。此外,它还有一点接近于现代汉语的“啊”、“呀”。不同的是,在现代汉语中没有“啊”,”呀”,句子还是完整的;而在古代汉语中,没有这个“也”字,就不能形成判断的肯定语气,情感色彩就消失了。
    我不太同意孙先生的看法。在古代汉语中,没有"也"字同样可以形成判断的肯定语气。如:“兵,凶器。”又如:“余为伯倏。”当然“也”字的作用不可小觑,它帮助表示判断,调节音节,表达特定的语气。   
    (2007-07-03 08:12:35)

    荫成
    在庆历四年前后,欧阳修的身心备受打击。其《醉翁亭记》仅看到"乐”,而看不到“愁”,实在欠缺。拙作《一首小诗将欧阳修送进监牢》当可看出欧阳修当时的窘况、难堪、无奈、苦闷和忧愁。
    (2007-07-03 09:06:52)

    沅水渔歌
    同意“一苇”的观点。孙教授硬把修公与渊公扯在一起是牵强的,尤其是从两篇文章的比较中来判断忧不及忧,完全是一种不够严谨的表态,甚至是一种不负责的误导。
    (2007-07-03 09:37:56)

    新浪网友
    从来没有这么细致的分析过,只是通过文字去猜测过,但都只是个人的猜测而已.很喜欢孙教授的细腻的分析,也赞同.
    (2007-07-03 15:42:58)

网络链接:孙绍振的BLOG

 

本站链接:

 

岳阳楼记中的三个

有理和无理之间的曲折之妙——《如梦令》赏

无处可寻,无可奈何的忧愁——读李清照《声声慢》

散文中的柳宗元——以《小石潭记》为例

欧阳修为什么不象范仲淹那样忧愁?

李白的三个幻想

李白:没有忧愁的岳阳楼

看不见、听不到的喜悦——读杜甫《春夜喜雨》

杜甫在岳阳楼上的忧愁为什么博大?

杜甫诗歌之顿挫”——《登高》赏析

读余光中《听听那冷雨》

读边塞诗两首

《再别康桥》: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夜雨寄北》赏析

朗诵和默诵

2001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批判(孙绍振)

母语教育的忧思和希望(孙绍振)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3993234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