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教学 > 课文赏析

孙绍振:读余光中《听听那冷雨》
【时间:2009/4/5 】 【来源:孙绍振的BLOG 】 【作者: 孙绍振】 【已经浏览6493 次】

    这一篇的题目就很有讲究。雨在一般文章中,是看的,或者主要是看的。而这里,作者却在文章一开头就提醒读者,我这个雨是听的;其次,听雨,就是听觉感受,怎么又听出个冷的感觉来?敏感的读者就要想想了,为什么不看雨呢?琦君、茅盾、余秋雨不都是以看为主的吗?这是余光中的选择,且看他怎么个听法?听出些什么名堂来?
   
    他先写春寒“料料峭峭”,雨声是“淋淋漓漓”,“淅淅沥沥”,“天潮潮地湿湿”。一眼可以看出,有意用了这些多的叠词。其中蕴含着什么韵味?第一,是不是有一种春寒料峭中忧郁的感觉?不错,“连思想也都是潮润润的”,而雨是“冷”的,作者要躲也躲不过。第二,这种忧郁是不是一时的?因雨而来,随雨而去的?好像不那么简单。因为作者说了,就是在梦里,也躲不过,也打着一把伞。这就是说,雨所承载的忧郁是魂牵梦绕的,是心灵无法解脱的。第三,用了这么多重叠词,是不是为了表现情绪的特点?是的,下面这样的叠词还更多,叠词的使用可能会唤醒一种缠绵的感觉。第四,这是不是一般缠绵的感觉?好像不完全是,而是一种带着古典诗词韵味的缠绵的感觉。用一系列叠词表现缠绵的情感,是不是令人想到一个女词人的名作?可能的。不过,现在还不能完全肯定。
   
    接下去,写他每天回家,从金门街到厦门街,这是叙事成分,也是这篇为抒情所充溢的散文中的一条叙事的暗线。这个抒情调动起他二十多年的生命记忆,神思飞越,才气横溢,不可羁勒,篇幅又长。作者不着痕迹地为汪洋恣肆的情绪安排了一条叙事的线索,那就是回家,从金门街到厦门街直到自己巷子里的家。一切思绪都在这个过程中,走到家了,思绪和文章就结束了。路是很短的,单纯的,但是思绪是绵长的,复杂的。这好像为一幅画设计了一个画框。
   
    为什么有这么多的思绪?因为从金门街到厦门街很容易,但是从金门到厦门却遥遥无期。这是乡愁的郁积。这种乡愁,当然有政治性,但是,余光中没有强调政治性,而是把它淡化了。在原文中,政治性的哀愁,还隐约可考,但考虑到比较复杂,我们把它删节掉了。淡化了政治性,余光中浓郁的乡愁,就集中在另一个焦点上了。他说自己在细雨中“走入霏霏”,更“想入非非”。这里暗用了一个文化典故,是《诗经》里的名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接着说到汉字的“雨”,赞叹汉字象形的精彩,从那四个点,就听出了“点点滴滴,滂滂沱沱,淅沥淅沥淅沥”。这里又一次用了叠词,显然是要表现听觉的美,经营“雨”在听觉上的的诗意。这无疑是本文艺术追求的主导意向,但是,余光中在突出雨的听觉美的同时,也着意在其它感觉方面加以陪衬。请看:

    听听,那冷雨。看看,那冷雨。嗅嗅闻闻,那冷雨。舔舔吧,那冷雨。
   
    这几乎把听觉、视觉、嗅觉、乃至味觉全盘调动起来,和触觉之冷融为一体。但是,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了在听觉上表现雨的美感,也就是乡愁的诗意。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诗意呢?

    清明这季雨。雨是女性。应该最富于感性。雨气空濛而迷幻,细细嗅嗅,清清爽爽新新。
   
    这一下明确了,这种诗意,是女性的,又是这样的叠词结构,和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如出一辙。余光中就是要把雨引起的乡愁,不但定位在古典诗歌的韵味上,而且将其定位在古典诗歌的节奏,尤其是李清照式的节奏,和汉语的特殊韵律上:
   
    雨不但可嗅,可观,更可以听。听听那冷雨。听雨,只要不是石破天惊的台风暴雨,在听觉上总是一种美感。大陆上的秋天,无论是疏雨滴梧桐,或是骤雨打荷叶,听去总有一点凄凉,凄清,凄楚。于今在岛上回味,则在凄楚之外,更笼上一层凄迷。
   
    这种凄迷之美,不但来自生活,而且来自古典美学传统,梧桐,细雨,点点,滴滴,是李清照词中的意象,而雨打荷叶之声,则典出韩愈《盆池五首之一》:“莫道盆池作不成,藕稍初种已齐生。从今有雨君须记,来听萧萧打叶声。”余光中的文化乡愁,在活用古典诗意和节奏方面,可以说是左右逢源,涉笔成趣。其典故可能有过分密集之嫌了,诗意、韵味已经相当饱和了,但王禹偁的散文,竹楼听雨,又被结合起来。这是信笔拈来、不忍割爱吗?不是。这是一笔相当自然的过渡。因为,余光中要借助他的听雨,转入从屋顶上听雨。他说:

    雨打在树上和瓦上,韵律都清脆可听。尤其是铿铿敲在屋瓦上,那古老的音乐,属于中国。
   
    为什么一定要牵出屋瓦来?在梧桐上,在荷叶上,不是已经很美了吗?因为完全引用那古典的听觉之美,还不足以表现当时台北的特点。文章中有两点须留意:第一,文章中,反复提到雨打在屋瓦上,而且老是说日式的屋瓦。其实严格地说,应该是中式的,因为日本式的瓦屋顶,是从中国模仿过去的。日本统治台湾五十年,建筑了许多类似中国瓦屋顶的房子。第二,文中有一句:“台北你怎么一下子长高了。”前面还有一句:“不久公寓的时代来临。”这是七十年代台北城市现代化,瓦屋顶迅速消失。公寓是西式高楼,平顶,因而下起雨来,就听不到雨声了。“瓦的音乐竟成了绝响。千片万片的瓦翩翩,美丽的灰蝴蝶纷纷飞走,飞入历史的记忆。”触发余光中凄凉之感的,不仅仅是传统建筑风格,而是传统文化诗意的消失:

    鸟声减了啾啾,蛙声减了咯咯,秋天的虫吟也减了唧唧……要听鸡叫,只有去《诗经》的韵里寻找。
   
    就连屋顶的消失,都写得很美,一连几组叠词,都是声音的美,相当精致。余光中的古典文化修养,声情并茂,甚至给有苛刻的评论家以露才扬己、缺乏克制的印象。但是从全文来看,这还只是一个方面,甚至可以说还不是最精彩的部分。因为这毕竟是古典美的追寻,古典语言修养的流露。而余光中是一个当代诗人,又是英语专业人士,他这方面的才华,在超越古典的方面寻找表现形式,那就是雨打在屋瓦上的现代感觉和现代美学语言的创造:

    雨敲在鳞鳞千瓣的瓦上,由远而近,轻轻重重轻轻。
   
    如果说“瓣”所代表的量词还是汉语的特点的话,那么“轻轻重重轻轻”,就是西方的诗的节奏特点了。中国古典诗歌的音乐性表征是平仄,平平仄仄平平,而英语、俄语诗歌的节奏则讲究轻重交替。高尔基的《海燕》就是这样的。从这里开始,中国古典诗歌的音乐性和西方诗歌的音乐性开始交融。

    夹着一股股的细流沿瓦槽与屋檐潺潺泻下,各种敲击音与滑音密织成网,谁的千指百指在按摩耳轮。
   
    “敲击音”、“滑音”,是钢琴演奏的术语,诗化、音乐化的西方成分越来越明显。把听觉的舒畅转化为触觉的按摩,这种修辞方式,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是少见的,倒是在西方现代诗歌中比较常见。下面文字中的西方诗歌的修辞色彩就更为浓郁了:

    “下雨了”,温柔的灰美人来了,她冰冰的纤手在屋顶拂弄着无数的黑键啊灰键,把晌午一下子奏成了黄昏。
   
    这里的修辞核心当然还是听觉的音乐性,内涵是中国传统的屋瓦,修辞却是西方诗歌中常用的多层次的暗喻手法,复合性的暗喻之间,不但没有互相干扰,而且结合得相当严密。第一,把雨声之美比作钢琴演奏;第二,把演奏者比作美人;第三,把美人说成是灰色的(联想到西方童话中的“灰姑娘”),和雨天的阴暗光线统一;第四,加上定语“温柔的”,和绵绵细雨的联想沟通;第五,由于是钢琴演奏,屋瓦顺理成章地成了琴键,黑和灰的形容,和钢琴上的黑键白键相称;第六,把雨的下落比作美人的纤手,把冷雨转化为“冰冰”的感觉;第七,把这一切综合起来,把一个下午的雨,转化为一场钢琴乐章的演奏,“奏成了黄昏”,说是美好得让人忘记了时间。

    余光中的功力不仅仅在于把自己的乡愁,分别用中国古典诗歌的听觉美和西方的音乐美来形容,而且,在于把这二者水乳交融地结合起来:

    雨来了,最轻的敲打乐敲打这城市,苍茫的屋顶,远远近近,一张张敲过去,古老的琴,那细细密密的节奏,单调里自有一种柔婉与亲切,滴滴点点滴滴……
   
    西方钢琴的演奏术语“敲打乐”和李清照的标志性叠词节奏结合起来,不但在节奏上,而且在内涵上与“耳熟的童谣”、“江南的泽国水乡”的记忆混成一气。特别是水乡和蚕吃桑叶的声音:“细细琐琐屑屑,口器与口器咀咀嚼嚼。”难得的是,复合的情绪和多元的修辞手段自然的融合,显得和谐。在表现音乐的美感时,余光中无疑是大手笔的,在把中国传统的语言韵味和西方音乐的节奏统一起来这一点上,他可以说是游刃有余,在一处令人惊叹的华彩乐章呈现以后,驾轻就熟地又是一章再现。他这样写暴雨从他的“蜗壳”(屋顶)上哗哗泻过:

    雷雨夜,白烟一般的纱帐里听羯鼓一通又一通,滔天的暴雨滂滂沛沛扑来,强劲的电琵琶忐忐忑忑忐忑忑……不然便是斜斜的西北雨斜斜。
   
    这里可以说把中国的平平仄仄平仄仄的节奏耍得太得意了。在这之前,谁曾经这样大胆,这样忠诚地耍得得心应手。但是要说他耍技巧,可能是冤枉的,因为他从来没有忘记乡愁的严峻内涵。这里没有轻浮,只有浓重的忧郁,二十五年睽隔,使他有了一种悲歌,甚至是挽歌的感觉
   
    雨来了,雨来的时候瓦这么说,一片瓦说,千亿片瓦说,轻轻地奏吧沉沉地弹,徐徐地叩吧挞挞地打,间间歇歇敲一个雨季,即兴演奏从惊蛰到清明,在零落的坟上冷冷奏挽歌,一片瓦吟千亿片瓦吟。
   
    这里雨落在瓦上的声音,既是弹,又是奏,既是叩,又是打,都在和中西演奏技巧的汇合点上。把瓦上的声音说成吟,是中国的趣味;把它说成“说”,则是西方的技巧。难得的是,他让这些清明季节的雨,落在坟上,让它变成挽歌。这么丰富的转换,修辞的、感觉的曲折,在这么近的语言距离中,却显得自然而流畅,看不出任何勉强,实在可以用炉火纯青来形容。
   
    余光中先生对于散文的语言,有很高的追求。他在《剪掉散文的辫子》中,对当代台湾散文,有过非常苛刻的批评。他提出,真正的散文,语言应该有“弹性”,就是“对于各种文体、各种语气,能够兼容并包融和无间的适应能力。”其次是“密度”,是指“在一定的篇幅中,满足读者对美感要求的分量,分量愈重,当然密度愈大。(我们上面分析出来那么多暗喻的名堂,聚结在这么短的篇幅中,这就是密度的雄辩的表现。)一般的散文作者,或因平庸,往往不能维持足够的密度”,结果就写成了“稀稀松松汤汤水水的散文”。他所说的平庸,就是读了半天,“既无奇句,又无新意”。他以为,审美的散文,应该有“真正丰富的心灵,在自然流露之中,左右逢源,五步一楼十步一阁,步步莲花,字字珠玉,绝无冷场”。余光中先生在1994年苏州的国际散文研讨会上还提出,散文的抒情和语言的节奏有密切的关系,汉语的节奏就是抒情的重要因素。显然,这不仅仅是人的理论,而且是他散文创作实践经验的总结。从这篇散文最为精彩的段落,我们不但可以说是他对意象弹性、密度的追求,而且可以看到他对节奏的追求。这是一次对他自设的艺术准则高度的攀登,他的攀登应该说是胜利的。
   
    回想一下,面对下雨天,如果让我们来一篇文章,我们会写出些什么呢?余光中写出了这么多,他把对雨的感觉,集中到听觉为核心的感觉场中来。他所写的,仅仅是从外部世界听来的吗?好像不是。他不但听到了外部世界的声音,而且听到了他内心世界的怀乡和古典艺术节奏,听外部的雨是瞬时的,而听自我内心的节奏却是持久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他不仅仅是接受雨的声音,而且是调动了自我内心几十年的精神和艺术的储存。调动得越深,对外部的感觉的同化就越是自然。

 

    评论 发表评论

    月影寒魂
    美得令人发颤
    (2007-08-29 13:42:23)

    06传播郑颖
    第一次来看老师的blog……在百度搜查的第一页,第一搜索结果……
    记得您<另眼看曹操>的讲座……场面实在是……不愧大师……
    校电台下周开播,其中百年师大人名师专访将把您当作今年的重头戏……
    不知道最近老师什么时间有空,我们拿五十分钟的时间采访一下您好吗?
    (2007-08-29 15:35:18)

    侠客
    我也太喜欢这篇散文,也喜欢你的解读。
    (2007-08-29 18:11:32)

    莲舟归去
    尊敬的先生,先把题目改一改好不好?可不是什么“冷雨点”。乍一看,还以为余先生又出什么新作了呢。
    (2007-08-30 10:18:17)

    菩提子
    毕竟是大师,功力怎是了得!
    先前只知道余光中诗作的好,没想到散文也写的如此出彩。爱抚了由
    (2007-08-30 10:32:25)

    时光过客
    美总是让人砰然心动,继而更是酸酸,涩涩,津津,湿湿的了。只可惜我却只能远地看着……
    (2007-08-30 11:39:43)

    狼狈不堪
    美文……
    (2007-08-30 13:30:50)

    飘泊客
    尊敬的孙老师,想八三、八四年有一场朦胧诗的争论,记得那时读到您一些好文章。今后读到你评听听那冷雨,真是即细致又有意味。
    我学诗三十年了,也算学不适时,但自己仍然喜欢,就算自娱自乐吧。
    误闯进您的博客,您不怪我吧。
    欢迎您到我博客去赐教。
    此致
    敬礼
    学诗人痴山(心流千里)
    (2007-08-30 14:17:09)

    飘泊客
    哦孙老师对了,我想起来了,听听那冷雨不仅是一篇文章的题目,而且是余先生一本散文集的名称,这本书我细读过,大概是九六年前后出版的吧。
    再记
    (2007-08-30 14:20:25)

    博主Re郑颖:
    好的,我接受你们的采访
    (2007-08-30 16:00:06)

    卢英宏
    这种乡愁,当然有政治性,但是,余光中没有强调政治性,而是把它淡化了。在原文中,政治性的哀愁,还隐约可考,但考虑到比较复杂,我们把它删节掉了。
    原汁原味最好
    为什么要删呢
    象这样的短文
    不删岂不更好
    (2007-08-30 16:32:42)

    博主
    这篇文章是对我所主编的初中语文课本的解读。说明把一些亡国的伤痛删节去的原是,1,课本,2,初中的。
    (2007-09-01 10:47:20)

    卡特里娜
    余老的散文好。您的品评也好。您有著作吗?书店有卖吗?
    (2007-09-11 11:27:27)

    更幽佩服孙老!
    (2007-09-18 15:52:58)

    xiaoyufetian"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用来形容我读余先生和孙教授的作品,大约恰当。
    (2008-01-01 11:20:05)

网络链接:孙绍振的BLOG

 

本站链接:

 

岳阳楼记中的三个

有理和无理之间的曲折之妙——《如梦令》赏

无处可寻,无可奈何的忧愁——读李清照《声声慢》

散文中的柳宗元——以《小石潭记》为例

欧阳修为什么不象范仲淹那样忧愁?

李白的三个幻想

李白:没有忧愁的岳阳楼

看不见、听不到的喜悦——读杜甫《春夜喜雨》

杜甫在岳阳楼上的忧愁为什么博大?

杜甫诗歌之顿挫”——《登高》赏析

读余光中《听听那冷雨》

读边塞诗两首

《再别康桥》: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夜雨寄北》赏析

朗诵和默诵

2001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批判(孙绍振)

母语教育的忧思和希望(孙绍振)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177988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