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教学 > 课文赏析

孙绍振:读边塞诗两首
【时间:2009/4/5 】 【来源:孙绍振的BLOG 】 【作者: 孙绍振】 【已经浏览4565 次】

一 王维《使至塞上》

    开元二十五年,河西节度副大使战胜吐蕃,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塞宣慰。监察御史是御史台的察院属下的官,正八品上,品秩很低。因此这一任命,在政治上算不得重用,但是对于三十多岁的诗人王维来说,却是一个开拓感觉、想像、体验、欣赏境界和精神生活的大好机遇。习惯于安富尊荣的京城生活,第一次远离中原繁华之地,深入北方荒凉甚至不毛之地,他能够感受到另一种美的境界吗?如果他的美学感受有足够的开放性,用什么样的形式来表现才好呢?他在表现英雄主义的豪迈气概时,用过比较自由的歌行体,如《老将行》:“少年十五二十时,步行夺得胡马骑。射杀中山白额虎,肯数邺下黄须儿。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他的《少年行》中有“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汉家君臣欢宴终,高议云台论战功。……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等,但是,那些基本上是想像,豪言壮语而已,文彩风流,但是缺少严峻的实感。这一次是真的上前线了,强烈的实感,是不是还能那么浪漫呢?
    
    开头两句,平淡得有点像平铺直叙,好像只是交代了一下,远去边疆,目的地很遥远,如此而已。如果不是五言句式,不是平仄交替,似乎可以说不太像诗。但是其中韵味,是有一点讲究的。王维原官右拾遗(从八品上),这次的监察御史,也不过高了一品。官虽不大,但毕竟是皇帝任命慰劳西部边陲大获全胜的将士的特派大员,应该是有相当的排场的吧?但是没有。其中有一个字很值得注意,那就是“单车欲问边”中的“单”字。这个中央大员,出巡边疆,居然是“单车”,应该是很不得志,有学者认为这是有关当局有意借此“将王维排挤出朝廷。”其心情之沉闷,从这个“单”字中略见端倪。接着下去说:“属国过居延。”“属国”是“典属国”的简称,这里是指自己。典属国是秦汉时的官名,管理小国(归附的少数民族)事务的。据宋徐天麟《西汉会要》载,其俸禄二千石,与太子太傅(太子的老师)、京兆尹(掌治京师,相当于如今的北京市市长)等官拿一样的工资,按理官是不小了,但可能实际地位不高,所以王维在《陇头吟》中就提到过“苏武才为典属国,节旄空尽海西头。”王维在这里自称“属国”,不是自谦,而是牢骚。
    
    有的文章,在赏析这首诗开头两句的时候,这样写:“‘单车欲问边’,轻车前往,向哪里去呢?‘属国过居延’,居延在今甘肃张掖县西北边塞。”这叫鉴赏吗?诗中的奥妙,一点都没有感觉。还有一种文风,就是古典诗话中流行的,只说个感觉,例如《唐诗直解》:“此等诗,才情虽乏,神韵有余。”才情乏在哪里,神韵又余在哪里,都是印象,不讲道理。为什么呢?没有把王维当一个大活人,没有把王维还原到当时的文化政治环境中去,因而也就只能停留在字面上,用一些常识来搪塞读者。
    
    懂得了王维的身为大员又无排场的原因,才能懂得为什么国家军队很争气,打了大胜仗,而一个中央大员,王命在身,前往庆功,却一点兴奋感、自豪感都没有。把自己比喻为征蓬,王维身上的贵族气荡然无存,好像身不由己的平民,不能驾驭自己的命运,随风飘荡,沿途那么多景观,他没有感觉,只看见“归雁”而且是往“胡天”“归”去。这当然与自己离别中原家国有关,因情取景,情因景发。但是,严格说来,用这样的景,表达这样的情,不能算是很有创造性的。飞蓬、归雁,在唐诗中早成俗套了。可能就是这个原因,给一些粗心的诗评家以“才情”有点“乏”的感觉。但是,从总体上来说,王维在唐代诗人中,是比较全面的,《岁寒堂诗话》以为他的律诗可与杜甫比美,而古体可与李白比美,历代诗话家对他评价很高的。从艺术成就的全面性来说,他仅次于李白、杜甫,而高于白居易、杜牧、李商隐。可是,即使是一个天才诗人,也不可能每一句都写得很杰出,免不了有些弱笔,甚至败笔。王维这一联,应该是比较弱的。如果一直这样弱下去,那么这首诗的水平就可能是平平了。但是,王维毕竟是王维,下面突然来了一联神来之笔: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这无疑是千古名句,得到历代诗话家的一致称赞。《而庵说唐诗》:“‘大漠’‘长河’联,独绝千古”《良贤清雅集》:“‘直’‘圆’字,十二分力量。”
    
    众口一词都说好,但是好在什么地方,一千多年来,那么多诗话家,却几乎没有人能够说清楚。《唐诗评选》说:“用景写意,景显意微,作者之极致也。”,《闻鹤轩初盛唐近体读本》说:这两句“写景如生,是其自然本色中最警亮者。”《絸斋诗谈》说:“边景如画,工力相敌。”说来说去,观念是一样的,就是诗人写景写得真实。但是有人又提出疑问,好像不太真实。《唐诗广评》引蒋仲舒曰:“旷远之界,孤烟如何得直,须要理会。”这个“理会”是什么意思?这位蒋先生说得含糊,几乎没有人能够回答,只有《唐诗解》回答说:“夫理会何难,骨力罕敌。”但“骨力”是什么?在哪里?还是含糊不清,一般读者没有办法“理会”。概念缺乏严密的内涵,是中国传统诗话的一个弱点,也就是限于感觉,而没有严密的内涵。就是曹雪芹,对这个问题,也只能借助人物之口,谈谈感觉。《红楼梦》第四十八回:“‘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像是见了这景的。要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曹雪芹毕竟是曹雪芹,他不太理会什么写景。干脆说,如果光用写景来衡量,可能是“无理”的。这里有一个关键词“无理”。艺术是心灵在形式的审美规范挟持下进行的创造,是不能单单用理性去比照的。诗人的视觉是超越理性和感觉的原初状态的。
   
    “大漠孤烟直”之所以生动感人,当然与写实有关,但并不是说,只要超越写实,就不艺术、不美了。诗的形式特征决定了它必须想像和虚拟。这首诗是抒情的,不完全是以写实感人,而是以情感人。即使表面上是写实,其中必然是经过情感同化了的。“直”和“圆”构造出的画面,有一种无限开阔的空间,一种苍凉宏大的视野。征蓬、归雁,都有悲凉,但是都隐含着。由于征蓬、归雁带来的空间感,不是文人狭小庭院式的悲哀,而是,充满在广阔天宇之中,须要仰视才能充分感受的。到了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空阔从天空转入地面,天地连在一气。烟之直,其实也不一定要用当年的狼烟的物理性能来作证,诗人完全有权在想像中创造。
    
    王维不但是个诗人,而且是个画家。他老是觉得自己绘画的才能超越了写诗,自己说过“宿世谬词客,前身应画师。”(《偶然作六首之一》)苏东坡说过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所以诗话家说他“边景如画”,但是,画和诗是有矛盾的,张岱就说过,好诗不一定就是好画,好画不一定就是好诗。莱辛在《拉奥孔》中也专门论述过诗与画的矛盾。
   
    但是,这里王维经营了一幅美好的画面,恰恰又是好诗,诗和画却达到了统一。因为这里的孤烟,一条垂直线;长河,一条水平线。这在绘画上,是静态的构图。这种静态构图,提炼得如此单纯,连征蓬、归雁都消失了,连白云、黄沙也视而不见,留给读者的,就是一个空阔的宇宙,静态的构图。一纵(孤烟)一横(长河),本来宁静得有点单调,再加上落日圆弧,就比较丰富了。这种丰富,不仅仅是形式上的,而且包含着内容上的。孤烟,是狼烟,是战争的烽火,是警报,紧张的警报,却用静态的垂直构图表现,就构成了一种张力。画面的稳定感和形势的紧张感得到互补,形成了一种紧张与宁静交融的境界。这种境界不完全是自然风光,而是诗人内心对战争形势感受的净化。从征蓬的无归宿感,变成了苍凉的美感,是诗人少年豪迈之气向中年苍凉之气的拓展。不从艺术家风格的发展和丰富去考虑,单纯从烽烟是否能直去衡量,是不得要领的。在这里,分析这首诗至少要考虑四个因素:一,外部景物之特性;二,内心苍凉之气的外溢;三,天才画家以静态构图和紧张战争氛围拉开审美距离;四,诗歌对仗技巧对“直“和”圆”的活用。这四者的猝然遇合构成了艺术的美的创造。
   
    最后两句,表面看比较平静,但好在暗含一个突然的心灵的转折。前面不但画面是宁静的,而且诗人的心态也是凝神的。可是来了侦察兵(候骑),得知距离目的地还很远,而那里正是历史上英雄建功立业的疆场。诗人的心情为之一振。

    从整首诗歌来看,诗人的心情经历了三个层次的变化:

    第一层次是,单车之孤独感。
    第二层次,是宏大苍凉的宁静感。
    第三个层次,是宁静凝神被中止,对军旅的前瞻,孤独的失落淡化,中央王朝大员的心灵为职务角色的感觉所充溢。


二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北风卷地白草折”,这一句可以说是白描,抓住了特点,有一点震撼力。因为,第一,草在一般读者印象中,不是黄的,就是绿的,而这里却是白的。为什么?据《汉书·西域传》颜师古注,白草乃西北一种草名;王先谦补注,谓其性至坚韧,故经霜草脆,故能折断。这种说法也许有根据,但是其中有矛盾:既然很坚韧,就不易折断。至于经霜草脆,则不是西北草的特点。草枯则黄,枯久则朽,朽则发白。这是北方普遍的现象,并不是某一种草的特有现象。为什么古代的学者要这么费劲地考证西北实有其物呢?因为有个潜在的信条:既然是生动的,一定写实的。其实,不是写实的,而是想像的,只要能表现极其寒冷的效果,不是更有创造的魄力吗?诗中还特别点出了“八月”(阴历),在中原地区,这时还是仲秋,而“胡天”却下起雪来了,这都是说明天气寒冷的雄辩性的特点。第二,在一般情况下,草是很矮小的,而且是柔软的,风一吹,最多就是望风披靡而已。俗语说,墙头草,风吹两面倒。倒而不折,是草的一般特点,而这里却是“折”了,那是非常干寒,枯得发脆了。岑参在另一首诗《胡笳歌送颜真卿使赴河陇》中就写过“北风吹断天山草”。“天山草”,明显是泛指的。岑参很会抓住事物的特点,尤其是抓住局部特点,以激发读者全面的联想。在《走马川行》中这样写风:“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连石头都给吹得乱动起来,可见得风有多么凶猛了。又如“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天气之寒冷,冷到马毛上都蒸发着汗气,这是激战之中的寒冷的效果,已经是很有特点了,但是更有特点的是,刚刚冒出来的汗水,又结成了冰。在这一点上,岑参是很有魄力的。
岑参的第二个特点是,善于运用比喻。“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是千古名句。为什么有这么强的生命力呢?就是因为,这种比喻不是一般的比喻,一般的比喻大抵都是近取譬。其原理我们在解读“霜叶红于二月花”的时候,已经谈过了。把雪花比作梨花,在联想上是远取譬。第一,雪花是冬天的景象,而梨花则是春天的景物,和冬天在时间上距离比较远。在汉语中有“雪花”这个词语,是很有特点的。因为在英语中,雪花是flake,只是扁而薄的小小一片或一层,连木头屑也属这一类:A small piece; a bit(一小片);A small crystalline bit of snow(一片小而透明的雪片),和花可以说是毫无关系。虽然如此,但是汉语中的雪花的联想意义已经固定了,自动化了,缺乏新鲜感了。因此很少有才华的诗人用花来作比喻。《世说新语》载,一天下大雪,谢安问他的子侄如何形容。侄儿说,撒盐空中差可拟,把它比作盐,谢安说不好。谢安的侄女谢道蕴(后来成为著名的才女)说:未若柳絮因风起。显然,柳絮的比喻比较好。当时就没有人往花上想。李白著名的比喻是“燕山雪花大如席”。前面已经说是“燕山雪花”了,还是不屑在“花”上打主意,宁愿比作席子。杜甫的《对雪》更是有意和花不沾边:“北雪犯长沙,胡云冷万家。随风且间叶,带雨不成花。”说它根本就不像花,比说它像花更新异。
    
    当然,用花来比喻雪,也还是有的,但是往往不直接用“花”字,而是用“花”的原字“华”字。因为“华”往往和“丽”、“贵”、“彩”等相关连。和雪比较近的联想是梅花,唐太宗的宫体诗中形容雪“泛柳飞飞絮,妆梅片片花。”和柳絮、梅花联系,像俄国形式主义者所说的“自动化”的联想。李白的宫词中有“寒雪梅中尽”。雪花和梅花的时间距离比较小,是近取譬,因为梅花在冬天的雪中开放,直到毛泽东的《咏梅》还是如此。而梨花,要到早春才开放。岑参在这里,在联想时间的距离上作出了突破,就有了俄国形式主义者所说的“陌生化”的效果。这里不是一般的陌生化,而是强烈的陌生化。因为:第一,不是很微观的雪花和梨花,而是很宏观大背景上的“千树万树”:第二,一般的梨花,是陆续开放的,有一个过程;而岑参诗中的梨花,则是突然的,“忽如一夜春风来”,有眼前猛然一亮之感。这是心灵惊异的一种发现,动人之处,不仅仅是雪花如梨花一样的美,而且是心灵和感官为之一新的感觉。这种一刹那的感觉,如果不是诗人抓住,不当作珍贵的发现,一般人很快就会被把它遗忘了的。
    
    这首诗是一首古风,但不像一般古风那样,用的是乐府古题(如《战城南》、《关山月》、《折杨柳》、《北风行》、《长相思》等等)。因为用古题,往往多多少少要遵循古意,而岑参喜欢自己命题,不但在内容上相当自由,而且在形式上,在句子的多少和长短上,都比较随意。这可以说是一种古典的“自由诗”,有时叫做“歌”,如岑参就有《白雪歌》、《火山云歌》《轮台歌》,白居易有《长恨歌》;有时叫做“行”,岑参写过《走马川行》、《热海行》,白居易有《琵琶行》。文学史上叫做“歌行体”。

    名叫“白雪歌”,就是要集中写雪。诗中直接点到“雪”的有四处,以上是第一次,当然是表现写雪之美。
   
    岑参诗对唐诗中的雪的美感有所发展。
   
    在盛唐前的诗歌中,风花雪月是传统主题。有打油诗曰:“春游芳草地,夏赏绿荷池。秋饮黄花酒,冬吟白雪诗”。把雪作为冬天的景观来欣赏,已成了俗套。从皇帝到王公大臣、文人学士,都以雪为美,以“对雪”、“喜雪”、“赏雪”为题者甚多,还有不少奉命与皇帝唱和(奉和)来赞美雪景之美,带着强烈的贵族和士大夫气息。雪在他们笔下,是一种美丽的景观,雪不会带来寒冷的感觉,冻的感觉,相反倒是增添了温暖的诗意。连李白也是这样,他的《秋浦清溪雪夜对酒》中有这样的句子:

    披君作我貂,对君白玉壶。雪花酒上灭,顿觉夜寒无。
   
    最多不过像杜甫《对雪》,想到了“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瓢弃尊无绿,炉存火似红。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雪不是美妙的风景了,而是令人想起远方战场上的牺牲者,不由得悲痛。从悲壮的、牺牲的角度来感受雪,表现了难能可贵的平民意识,即使“急雪回风舞”,也没有多少美妙的曲线,而是引发了悲痛的感觉。不从士大夫的角度来看,平民意识使得诗人觉得雪不是那么浪漫的,而是和生命的苦难有联系的。
   
    岑参从战争的现场写边疆将士感觉中的雪,雪仍然是美的,但不是李白式的浪漫的温暖,他并没有回避寒冷的感觉,但是也没有杜甫那样的悲苦之感,,而是一种以酷寒为美的豪迈的感觉。这可以说是岑参对唐诗中苦寒美感的一种开拓。

    接着下的苦寒之美,不在大自然的广阔视野中了,而是到了将军的帐幕中。这样的空间跳跃性是很强的,但很自然,只用了两个细节:“珠帘”和“罗幕”,就过渡到将军们的感觉中。一个“湿”字,点出了这里的温度稍高,但还是寒冷的,贵至将军也不能免:“狐裘不暖锦衾薄”。这一句尚不能算是特别出格,是一般生活上的寒冷,和中原的寒冷没有本质上的差异。“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只用两个细节,一个是“角弓”,一个是“铁衣”,就写出了苦寒之美的第二个方面,这和前面的千树万树的梨花相比,是另外一种境界。冷到武功都很难正常施展,但是没有苦的感觉,只有雄豪的感觉。在“翰海阑干百丈冰”背景上,将军们的情绪如何呢?“愁云惨淡万里凝”。云的性质是忧愁的,而且是笼罩着、凝固着一切(万里凝)。这可真是和杜甫所想像的雪的愁苦有一点相近了。但是接下来,却是一片欢乐的美景:“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环境是严酷的,但是,生活的乐趣,带着地方色彩,战地自有战地的欢乐情调。这种欢乐,又和高适的“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不同,没有上层下层苦乐的对比,而是欢送回到中原者的联欢,三种乐器并列(而不是只点到一种,把其它留给读者想像),连形容词都没有,就增加了欢腾、热闹的氛围。这时的情绪,已经从“铁衣”和“角弓”的艰难中转化为轻松了。情绪的变化,至少可以避免单调。岑参显然对这种欢乐有深切的体验,这是和酷寒离不开的。紧接着就点明了严峻的寒冷环境:“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这里又一次点到了雪。
   
    诗的题目是雪,全诗一共四次点到雪。第一次,开头是满天飞雪,在大自然的广袤空间。接着是珠帘、罗幕之间的雪,转移到帐幕内,是置酒欢送的场面。第三次是辕门、红旗上的飞雪,过渡送别的场面。三次点到雪,表面上是静态的写雪,实质上是把人物的空间转移,省略了一系列的过程,保证了抒情不受复杂的叙事干扰。如此的精炼,得力于细节选得精粹。雪下在辕门,难道别的地方就没有雪吗?当然有,但不在送别现场,不在心灵关注的焦点,就省略了。辕门外寒冷到什么程度,只要在旗帜上表现就够了。旗帜的特点是飘扬的,但是,这里却飘不起来了,气候的严酷不言而喻。从这里,又一次可以体会到岑参选择细节的功力。第四次点到雪:“山廻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连送者和被送者的场面,送别和过程和语言,全部留在空白中,为了突出雪上的马蹄印痕。这第四次点到雪,同时也是第四次空间转移。
    
    诗是抒情的,但这里没有直接的抒情,诗人的匠心是用无声的画面,来提示不可直观的感情。感情不在画面本身,而在画面之外那凝神的眼睛,在友人消失之后仍然怅然凝视。而追随着友人身影的目光被省略了,这才使马蹄的印痕的静态,表现了心绪中微妙的、难以觉察的微波。这种手法在唐诗中,是比较常见的,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还直接写了目送孤帆远影,直到消失,仍然凝望流往天际流水,暗示诗人为别离而怅然。李白强调的是“惟见”,岑参强调的是“不见”,雪上的马蹄是空的,但是情感却不空。这个“空”字,蕴含着艺术的匠心。

    以无声的画面来抒情,在小说、散文中,是常见的,而在现代电影中,则用得更多,所谓“空镜头”,其功能常常就是抒情。

    与李白相比,在运用空白画面来抒情方面,岑参有过之而无不及也。
   
    古典诗话,多以岑参与高适比,好像成了一种思维定势。其实,比较只须一点相通,四面八方,无不可比。故本文有意与李白、杜甫,甚至李世民相比,以显示比较作为方法贵在不拘一格。


    评论 发表评论

    空山松子
    要是语文老师都能像您这样解释古诗就好了
    (2007-09-14 20:38:26)

    莱笙
    呵呵,问好孙老师。学生刚从大漠深处归来不几日,今日读到老师这两诗之解,痛快!真是巧呀,在大漠之中,我的脑门中老旋转着“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以及“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走出大漠就见孙老师在诠释它们。呵呵。
    (2007-09-14 20:50:58)

    mandy
    学习是快乐的。
    (2007-09-14 22:50:00)
 
    张万立
    抢个板凳,听课中.......
    (2007-09-15 15:06:37)

    向往名师
    一切解读都是个人的,但任何解读都是有层次的深浅,水平的高低。在我的印象里,孙老师是大师级的文本解读家。因此,读孙老师的文章是很过瘾的。可惜,我辈愚钝,无法见贤思齐。近读史志谨对鲁迅《明天》的解读,感觉有点不满足。文中对小说结尾明天在暗夜中寂寞地奔跑,几条狗躲在暗处呜呜地叫认为是含糊的或是多余的。这使我感到怀疑,因为鲁迅总是把可有可无的字词句删去,怎么会多余的呢?在此,很想请教孙老师,这是否真的多余的?
    (2007-09-16 15:34:39)

    扬州作文人
    最近正读孙老师的名作细读
    真好
    祝福您健康快乐
    也期待更多更好的作品源源问世
    (2007-09-17 07:38:09)

    巫玛公主
    说到雪,我倒想起一句诗:天人宁许巧,剪水做花飞.我觉得这首诗的作者在创作上也算是一种突破吧:)
    (2007-09-17 13:22:16)

    抚长剑兮
    讲解透彻,认真学习
    (2007-10-19 10:37:39)

    读书生
    很想请孙老师解读一下《梦游天姥吟留别》。特别是对梦境的理解。我为此已头痛了许多天。
    (2007-11-18 19:37:15)
 
    洛轩
    讲解细微,不愧为一代大师!
    (2008-03-25 13:42:18)

网络链接:孙绍振的BLOG

 

本站链接:

 

岳阳楼记中的三个

有理和无理之间的曲折之妙——《如梦令》赏

无处可寻,无可奈何的忧愁——读李清照《声声慢》

散文中的柳宗元——以《小石潭记》为例

欧阳修为什么不象范仲淹那样忧愁?

李白的三个幻想

李白:没有忧愁的岳阳楼

看不见、听不到的喜悦——读杜甫《春夜喜雨》

杜甫在岳阳楼上的忧愁为什么博大?

杜甫诗歌之顿挫”——《登高》赏析

读余光中《听听那冷雨》

读边塞诗两首

《再别康桥》: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夜雨寄北》赏析

朗诵和默诵

2001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批判(孙绍振)

母语教育的忧思和希望(孙绍振)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137888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