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写作 > 文学创作

祝克懿:新闻语体的交融功能
【时间:2009/2/28 】 【来源: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3 】 【作者: 复旦大学中文系 祝克懿】 【已经浏览5433 次】

  [摘 要]  新闻信息大众传播的目的性和传播方式的多样性决定了新闻语体功能交融的必然性。这种交融贯穿了自有文字以来的全部语体发展史,并且以与时俱进、适应社会需求为发展的外部动因,以语体体系自身建构的需要为原动力。交融是语体功能分化的结果,是交际功能表现的诉求,是认知理解的策略。论文着重讨论了新闻语体交融功能的必然性和语体交融的基本类型。

  [关键词]  新闻语体 交融功能 必然性 交融类型


    新闻语体指人们在言语交际中,为了适应新闻交际领域、目的、任务等的需要,运用全民语言传播新闻信息而形成的语言特点体系。新闻语体一经形成,并得到媒体和受众的认可后,就会固定下来,形成一种稳定长效的功能域。表现在语言方面的特点就是在新闻传播领域中语言运用的稳定性和长效性,即在适合于传播信息的特定语境中,有规律地、反复地使用一系列的语音、词语、句式、修辞、语篇结构,不断强化它们在系统性上的相似特点和相近特点,形成一种共体性的语言特征。在系统内部,共体性特征有极强的约束力,在系统外部,共体性特征又以其独特鲜明的个性区别于其它语体。

    语体既有稳定性,又不是一成不变的。同其它语言现象一样,新闻语体也是一个历史范畴,也是“静”与“动”的辩证统一。“静”表现为新闻语体功能的系统自足性“, 动”表现为新闻语体功能适应大众传播的目的、具备信息传播迅捷、鲜活、新颖功效的变动性。面对现代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人们思维的日趋复杂精密,新闻语体依托现代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四大媒介,已经具备传播各种新信息的物质能力,可是还缺乏承载各种信息内容的完善的语言结构体系。换言之,四大媒体介质保证了新闻承载各种新信息的物质能力,而新闻语体自身的语言表达体系却还不能完全满足于言语交际日益发展所需的功能效应。为了跟上时代发展的需要,满足新闻大众传播的目的,新闻语体采取了跨越到其他语体功能域的言语行为,借用、吸收他体为我所用的语文体式和功能手段,以丰富新闻语体的结构表达系统,拓展新闻语体传播的功能域。这种跨越往往是以不同语体功能域中语文体式和功能手段的交融作为实现手段,以体制的创新为目的。跨越领域大、时间长、程度深,往往会形成一种新的结构体。新闻特写、新闻述评、杂文、调查报告、文学报告、文艺通讯、新闻速写、深度报道、口述实录等体裁无一不是语体功能域交融后产生的新兴文体。从新闻语体发展的纵向角度来考察,新闻语体的形成历史,就是一部新闻语体为适应交际需求,主动自觉地拓展自体的功能域,与其它语体建立跨功能域的交融,以获取超常言语功能效应的历史。从新闻语体与时俱进、适应社会需求的特性出发,文章考察了语体交融的必然性及其语体交融的基本类型。

    一、语体交融的必然性

    新闻语体是一个历史范畴,有静态的、延续性的成分,也有动态的、流变的成分。静态的、延续性的成分保持了新闻语体作为一个体系必有的本质属性;动态的、流变的成分以交融、创新为手段,以适应传播交际的需求为目的,不断发展,与时俱进,保证了新闻语体承载新信息的传播功能和工具功能。新闻语体的这种与时俱进的交融功能既反映了语体发展的历史必然性,又体现了语体体系内部构建的客观规律。

    (一) 随传播媒介变更产生的功能交融

    新闻语体的功能交融最早发生在语体体系内部,最直接的原因是传播媒介的变革与演进。从新闻语体的发展历史推知,新闻语体最早的功能交融发生在体系内部,是口语语体与书面语体随传播形态自然变更产生的交融。新闻传播最初是以口耳相传为主要形式,口和耳自然成为口头新闻语体的物质形式载体。随着文字的发明和纸业的发展普及,书面语体以手抄新闻的形式开始出现。世界上最早的手抄新闻——我国唐朝的手抄报纸《邸报》即为一典型例证。书面语体因此在一定范围、一定程度上取代了口语语体。相应地,口语语体与书面语体开始发生分立。之后,印刷术的发明,促使新闻语体的物质形态逐渐从口耳转移为纸质。现代迅速崛起的报纸群更加巩固了口语语体与书面语体的分立。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广播、电视、网络电子媒介的出现,带来了传播史上的一次革命。口耳相传的口头新闻语体以新的形式、新的面貌迅猛冲击了以纸质为基础的书面新闻语体,凭籍书面语言口头化的传播形式和越来越丰富的谈话类节目重新在传播领域占据了一席之地。为了适应电子时代媒介形态变化带来的不同传播方式和不同传播目的,口语语体与书面语体必然会做出相应调整,因为媒体介质已经改变,物质形态已经更新。纸质媒介将口耳相传的声音信号转化为文字表达形式,电子媒介又将纸质转化为声音、文字、图片、音像、图像综合运用的多媒体。口语语体和书面语体作为承载信息的载体,自然会切合电子媒介综合运用时对语言形式的功能需求,交融为一个整体。

    从信息传播效应看,口语语体与书面语体的交融又是随受众对接收信息的多感官生理制激的需求而发生。口耳相传,信息是在“听”这一单通道中进行的;文字传媒,信息是在“视”这一单通道中进行的;而广播、电视、网络的信息传播却是在“听”、“视”、“触”的多通道中交互进行的。“听”、增强了传播的现场感、真实感,激发了受众对社会生活的参与意识,“视”、“触”缩短了人类交往的距离,包括时间的距离和空间的距离。自然,受众多感官交互作用的主观需求,音像兼备的客观传播语境都要求口语语体与书面语体交融调整,以满足语音、文字、图片、音像、图像多媒体传播的功能效应。

    (二) 中西信息交流产生的功能交融

    新闻传播要与世界多元文化发展和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的趋势相适应,形成与世界对话的国际化传播、大众化传播的格局,新闻语体就不能恪守汉语原有的语文体式,把具有本土化特色的结构形式当成对外交流的唯一形式。就得寻找中西结构形式的切合点,构筑信息交流的平台,以期在国际化的语境中保持信息畅通,提升新闻传播的价值。在过去的传播实践活动中,新闻学界与时俱进,也为汉语新闻语体与西方新闻语体的交融做出了竭诚的努力,在新闻语篇的构成中注意了形成中西对话基础的相似性。仅以外来词在新闻语篇中的融合运用为例。

    随着国际往来的日益增多和现代媒体的广泛传播,外来词语也伴随着新事物、新概念纷纷涌入汉语的词汇系统,形成了汉语发展史上继两汉西域借词、汉魏唐宋佛教借词,近代西方科技文化借词之后的第四次大规模借词浪潮。这些外来词在新闻传播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新闻语篇中常有音译词:“克隆”、“麦当劳”等,有音意兼译词,如“基因”、“脱口秀”等,有半音半意词,如“萨克斯风管”、“IP 卡”、“AA 制”等,还有字母词这种发展迅速、数量众多、直接借形的外来词。字母词完全借用拉丁字母,大多是英文短语的缩写形式,取英文短语中主要单词的第一个字母相加而成,如“WTO”(世界贸易组织) 、“MBA”、(工商管理硕士)“APEC”(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MTV”(音乐电视) 、“GMO”(转基因生物) 等。在这种构词趋势的影响下,汉语也仿用这种方式来造缩略语,如:“CBA”(中国职业篮球赛) 、“CNCA”(中国认证认可) 、“CCC”(中国强制论证) 等。这些外来词语作为汉语词汇的一个组成部分融进了新闻语篇后,以文字形式的对比度、新奇度增强了受众认知过程的选择性注意,扩充了信息量,加大了与国际新闻接轨的力度,并带来了信息传播的新气象和新闻语言独特的感染力。

    (三) 大众传播目的决定的功能交融

    为了达到覆盖面大、影响力强、穿透力深的传播效果,适应国际化传播、大众化传播的需求,新闻语体除了在内部形成口语语体与书面语体的交融,于外部还主动与其他语体在结构层面发生交融。这是因为新闻语言作为新闻事实的反映物,要向大众准确、迅捷地传播信息,发挥其反映社会、参与社会的能动作用,就要提升语体手段的表达功能、认知功能和审美功能。而功能交融正是新闻语体吸取其他语体之长,融会贯通成自体表现力的有力措施,正是新闻语体增加知识储备的有效手段和博采众长的最佳途径。

    可以作这样一个假设:在所有以语言运用为目的的语体体系中,语体只是一个从客观存在的语篇中总结概括出来,存在于认知视野中的理论构设、理想模式和结构原型。如新闻语体被构拟为有着报道语体和评论语体等下位类型,报道语体有着区别于其他语体的倒金字塔结构;有着肩题主题副题并列的三行题;有着表示消息来源的电头;有着独特的导语;语言有着以平实、简练、明快为风格特征等等。与这种构拟相似性程度高的新闻语篇,是符合理论构设的理想模式和原型;与这种构拟相似性程度低的新闻语篇有着语体类型的边缘性。对新闻报道语体的语篇作归纳分析,可以发现在新闻语体的论域内部,只有消息、通讯最为接近报道语体的理论原型,其余文体的相似性减弱,程度不同地有着边缘性。再作进一步的假设,在新闻语体与其他语体的中间地带,有着相当大的不同体的语体特征集合的区域,它们是不同语体功能交叉渗透融合形成的功能域。这种功能域的形成是因为新闻语体较其他语体有着更为典型突出的综合特征。它的反映内容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于古于今,于中于外,无不涉及。语文传播形式也相应要求多种多样,以适应表达的不同体例。如《新民晚报》2004 年12月29日转发的一则新华社消息《: 2004“热词”折射发展与变迁》,消息开头的编者按语为:“每个年度都有一些流行元素词汇是其最直接的表现形式。盘点2004 中国‘热词’,人们会发现,年度中高频率出现的词汇,折射出中国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与变迁,并在不知不觉中影响改变着中国人的思想、生活与习惯。”接着,消息逐一介绍了这些高频出现的“热词”:“以人为本”、“执政能力”、“依法执政”、“和谐社会”、“宏观调控”、“一号文件”、“审计风暴”、“国九条”、“加息”、“油价”、“电荒”、“治超”、“循环经济”、“矿难”、“中国式离婚”、“十面埋伏”、“亮晶晶”。这些“热词”带给我们的启示是:“热词”及以“热词”为中心语组织起来的新闻信息出现频率高、来源广,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也跨越了文艺语体、政论语体、公文语体、科学语体等几个领域。而新闻语体的体系本身通常不具备表现这些丰富多样信息内容的完备能力,它只有跨越到其他语体功能域中去,在新闻语境中通过交叉渗透的方式,分化其他语体中的功能手段,将他体专用的表达手段转化为适用于新闻表达的普通手段,将他体典型的格式转化为非典型的格式,并且直接吸收他体中具有特殊语体色彩的语体成分,使其与新闻语体中的语体成分相互渗透、结合、形成互补和统一,以此增强新闻语言的表现力。这些表达手段和语体成分的功能就在新闻语体与其他语体之间形成了交叉渗透融合功能域。

    简言之,新闻语体与其他语体本来是各自有着相对独立的、核心的功能领域体系,它们之间的差异性使之成为有对立语体规范的语言结构体。而为了满足更新的、更复杂的交际需求,语体跨领域的交叉渗透又使它们之间存在着语体类型归属相对模糊的中间领域。中间领域的语体功能,就构成了语体交叉渗透的功能域。功能域中或隐或显、或多或少、或集中或分散,兼具了新闻语体与其他语体的表达功能,但其总体功能又完全服从于新闻报道这个大众传播的目的性。

    (四) 语体体系自身建构需要产生的功能交融

    社会文化发展带来的传播媒介、传播方式的发展,实质上反映了语言运用方式的发展。语言运用方式不同,信息的接受和传播效果也不同。从接受信息的角度看,受众在传播过程中的主要行为是接受传播者发出的符号化了的信息,然后对这些信息进行读解并做出反馈。在相当多的情况下,受众对传播者发出的所有信息并不是全盘接受,而是有着一种认知选择的倾向性。对新的信息、形象化的信息、有风格特色的信息等刺激强烈的表现形式总是会特别注意。比如近期新闻媒体中反映新事物、新概念的词语:“政治文明、道德文明、期权化、非公经济、入股社保、0 产量、造车运动、个税、起征点、农民工、网恋、版主、音频信息、数字电视、背投”等等,就较其他词语能更引起受众的选择性注意。再比如很好地运用了体现语言个人特征、特定情感和认知状态的风格色彩话语,也能激起受众的选择性注意,因为“风格是话语典型的、可变的结构特征的总和,这些特征显示了在某一特定的语义、语用或情境中说话人的个性和社会语境的特征。”[1]而这些正好是受众希望从新闻语篇中获得的审美愉悦和语用信息。

    这种选择性注意既与新闻传播快捷、新颖的基本要求有关,又有着社会心理的现实性。因为在生活节奏快捷、信息量充沛的现代社会中,受众不会也不可能接受所有蜂拥而至的信息,只能有所选择,有所舍弃。而要在新闻语篇中形成更多、更集中的选择性注意,达到新闻传播的有效性,传播者或挖掘新闻语体自身语言体式的表现力,或跨越到其他语体功能域中去,借他山之石来攻已之玉,以获取信息接收的理想效应。比如,分化文艺语体的功能手段,可以使新闻语体的语文体式形象生动、富于艺术感染力;运用政论语体的逻辑推理,可使新闻语言更加精警有力、说理严密。再从形成语体的文体体式生成历史看,交融也与文体语体发展相伴相生。

    新闻文体初创时期,文体类型是模糊的,语体特征也是不明显的。随着新闻文体逐渐从古典文学中脱离出来,吸收西方新闻写作的特点,独立为新闻特有的文体后,各种体裁才拥有了属于自己,区别于其他文体的一些结构特征。由于读者对新闻不仅仅满足于了解信息、了解舆论导向的倾向性,还需要在阅读的同时获得美感享受和相关知识的补充,所以干巴巴的叙述,描写,简单生硬浅显的说理辩驳,表现手法简单、平实、直观的报纸新闻文体无法直面市场的严重挑战。为了找回读者,占领市场,充分发挥报纸的宣传鼓动作用,新闻文体敞开胸怀,吸收了古典文学中的优良传统,接纳了与新闻学邻近学科的优质元素,改革新闻的写作模式,在“五四”前后,逐渐形成了一批文体交融的新品种。到三十年代时,原有的体裁不断改进完善,体裁间的融合进一步加强,发展成熟为今天仍然运用的一大批常规品种。据李良荣研究,交融品种主要有下列五种: [2]

    新闻特写——新闻和文学的交融;
    新闻述评——新闻和评论的交融;
    调查报告——新闻、历史、政论的交融;
    杂文——新闻评论与文学的交融;
    报告文学——新闻、文学、评论的交融。

    其实,杂文这种文体极富生命力、战斗力,一经出现,即受到广大受众的热烈欢迎。大家熟悉的鲁迅、毛泽东,就是把杂文运用得得心应手的高手,所以他们的杂文大多成为现代写作的经典之作。他们的成功写作,除了把新闻评论与文学的手段巧妙地融合为一体外,应该说还与他们吸收运用刚刚从西方传入中国的形式逻辑与辩证逻辑手段,使杂文充满强劲的逻辑力量有关。而且在二十世纪初叶《, 民报》《、新民丛报》上革命派与保皇派就各种论题展开的笔战中,论战双方就都开始自觉地运用形式逻辑来发表意见、证明观点。所以,杂文的交融体例中还应该包括形式逻辑学科在内。此后至20 世纪70 年代末的新闻文体发展,基本上是在30 年代以前发展出来的类型的基础上有一些小的增补或小的变体。文化大革命中的大字报,恐怕是杂文发展出来的最大的、畸形的一种变体。其它如仿照文学的“微型小说”而来的“微型调查”;采用摄影、电视拍摄表现手法而来的“新闻特写”及下位类型:“本报专访”、“本报特写”、“文艺通讯”;“系列报道”、“深度报道”、“口述实录”、“新闻速写”、“新闻述评”、“简讯”、“一句话新闻”、“标题新闻”等纷至沓来,令人应接不暇。它们都是文体交叉渗透融合,文体特征增删后发展出来的新兴文体。

    由于新闻需要一种宏观的语文体式来描写话语形式的总体特征,所以随着交融文体的逐渐成熟规范,以相同点、相似点作为类聚特征,文体集合成群。交融文体集合在文体形式特征的基础上通过类化、抽象,又发展出相应的交融语体。

    二、语体交融的基本类型

    新闻语体是具有相对稳定长效功能的功能域,有时候为了满足新闻大众传媒不断创新发展、适应社会的需求,新闻语体又博取众长,借用、吸收他体为我所用的语文体式和功能手段,以丰富新闻语体的结构表达系统,拓展新闻语体传播的功能域。在前一部分,文章已经讨论了新闻语体内部口语语体与书面语体交融的基本类型,这里主要讨论新闻语体与文艺语体、政论语体、科技语体、公文语体外部发生交融的基本类型。

    (一) 新闻语体与文艺语体的交融

    新闻作品讲求真实性和时效性,与文学作品的虚拟性和再现性有着本质的区别。但新闻作品和文学作品在表现形式上又有着相似的特征,即都需要借助语言文字的形象性来反映生活,打动受众,获取最佳交际效应。以此相似性为基础,文艺语体功能域中表现形象性的语文体式出现了向新闻语体功能域渗透的倾向性。

    回顾新闻语体的生成历史,新闻语体自产生之日起就与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最初的新闻文体由于摹仿古典文学作品,成了一种“四不像”的文体。当新闻文体接受西方新闻写作的影响,从“四不像”样式中分离出来,具有了新闻文体的独立品质后,人们又发现完全按照新闻文体的写作规则来操作,新闻作品又难免存在简单枯燥、缺乏生动形象性等不足的品性。于是,新闻写作再度向文学靠拢。19 世纪未20 世纪初语体形成之时,新闻写作向文学的靠拢,是一种生存困境条件下的依赖。而20 世纪30 年代以来新闻语体自觉地向文学靠拢,则是为了增强新闻作品的感染力,找回读者,拓展报刊新闻市场的努力。而且国内国外莫不如此。20 世纪60 年代美国兴起的“新新闻学”结合新闻的采编手法与文学(主要是小说) 的表现手法来报道真人真事,就使作品兼具了新闻的真实性和文学的艺术性。有时候,为了表现一种独特的感受,渲染一种气氛,“新新闻学”还不惜冲击新闻安身立命的根基——真实性,对细节大胆进行虚构。尽管如此“, 新新闻学”的写作仍然可视为力图突破新闻规范写作的约束,将新闻性与文学性有机统一起来的一次成功尝试。

    毫无疑问,正是新闻语体与文艺语体的亲密接触使两种语体发生了水乳交融的融合,发展出新闻特写、报告文学、文艺通讯、新闻速写、杂文等新兴文体。当然,这种融合归根到底还是由新闻的本质特征决定的。因为新闻语言传递的要义要到达广大受众,要为受众所理解接受,除了要符合事实的真实性,以理服人外,还要以形象打动人。也就是说,为了追求信息传播的形象性、有效性,新闻写作求助于文艺语体,吸收了大量的文学创作要素,采用文学表现手法来写作消息,使消息报道的语言不仅仅有客观理性的叙述,还增加了生动形象、清新明快,生动活泼、富有感染力的描绘抒情;通讯写作中综合运用了文学的形象表现手法,使得通讯的语言异彩纷呈,为受众喜闻乐见,好的通讯因此被誉为“报纸的明珠”;新闻特写借用了文学富有特征性的细节描写手法,对只采用叙述手法的消息报道进行了革新。因为“特写”是从电影艺术中借来的术语,取其呈现放大了的近影,以获取强调突出的感知效应之意。新闻特写通过细节的描写来使事件或人物的特征被局部放大,以突出某种感情色彩、增强语言的表现力。新华社1949 年8 月11 日的电讯《狂欢之夜》,就是用特写镜头似的逼真细腻的笔法再现了长沙市民欢迎解放军入城时的盛况和欢天喜地地的情景。报告文学更是在命名上就表明了新闻与文学双重特色的文体特征,所以有人认定它就是有新闻性的文学体裁。报告文学用文学的形式真实地记录时代风云的变幻,描绘具有重大社会意义的历史事件,刻划社会生活中有典型意义的人物形象,是当代的历史,是时代的艺术。报告文学全面借用了文学中小说、散文、戏剧等体式的艺术手段,以求对事件或人物进行多角度的立体透视。它忠实地报告事实,及时地反映现实,保持着新闻的本色和对社会广泛渗透的优势,又借助文学表现手法的丰富多彩增强了作品的艺术底蕴。如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内容厚重,行文却清新流畅的《西行漫记》,对全世界了解中国革命、中国共产党,对中国人民向往革命、参与革命所形成的影响力、引导力,是任何一篇简洁、平实地报道事件的新闻,甚至结合了相当多描写、抒情、议论手段的通讯都无法与之相提并论的。再如夏衍《包身工》通过对“芦柴棒”等包身工的悲惨遭遇的描写,激发了人们对残酷剥削制度的憎恨。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中的动情描写,使“最可爱的人”与志愿军战士成为同义的称谓。徐迟的《哥德巴赫猜想》让被视为“怪人”的科学家陈景润变得可敬可亲。不言而喻,这些作品非同凡响的艺术感染力和社会效应,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文学手段的鼎力。

    新闻评论虽然以逻辑语言为主体,但也不得不借用一些文学要素和文学手段的修饰力。一则客观真实、形象逼真的叙述和描写是评论得以充分展开的基础,二则,文学表现手法的运用,能使评论语言文采斐然,精警动人。例如: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12 月13 日在家乡提克里特一个农场的地洞中被美军俘获,各大报纸广播电台、电视台当天播发了这条新闻。12 月16 日的《新民晚报》也配发了一篇短评《看看萨达姆》,下面所引是短评的开头语:

  一日之间,萨达姆成了世界媒体追逐的中心。两张照片对比着出现在荧屏上画面上。一张是威风凛凛不可一世的前萨达姆,一张是失魂落魄束手就擒的后萨达姆。前后萨达姆有一个故事,中央电视台昨天播放了这个故事,名为从宫殿到洞穴。

    评论语体注重概念明确、判断恰切、逻辑推理周密,以语言的逻辑力量取胜。而上述评论的开头语由于在表述中借用了散文中“自由、活泼、生动、优美、精炼的表现手法”,以清新、明快、灵动的叙述语言和四个成语“威风凛凛不可一世”、“失魂落魄束手就擒”形成对比的描写语言作铺垫,寥寥几笔叙述描写就从容推出了“从宫殿到洞穴”的论点,顺势导出了下文即将展开的评论,提升了评论语言以形象打动人的艺术感染力。

    20 世纪80 年代,新闻语体与文艺语体还发生过一次影响面较大的功能交融。1982 年秋,新华社社长穆青同志提出“创造和发展一些新的报道形式,”“向自由的活泼的散文式的方向发展,改变那种深重的、死板的形式,而代之以清新的明快的形式”的要求,并且认为“我国有很好的散文传统。我们应该继承这种好的传统。充分吸收散文写作中那种自由、活泼、生动、优美、精炼的表现手法。”[3]他还身体力行,与周原同志深入河南农村,写了六篇语言生动传神、风格鲜明的散文式的通讯。由于新闻工作者的热烈响应、勇于实践,新闻文体与记实叙事的散文体裁因此产生了进一步的交融。其结果是新闻界广泛接受了穆青的用散文笔法写作新闻报道的理念,新闻写作因此增加了清新明快、自由活泼的写作形式,使得作品的艺术性更强,语体交融的风格特征也更为确定,出现了“文艺通讯”等新兴文体和一大批成功地将“自由、活泼、生动、优美、精炼的表现手法”结合起来报道新闻的作品。典型的如张万舒的文艺通讯《故乡人民的笑声》,郭玲春的消息《金山同志追悼会在京举行》等。由于追悼会固有的肃穆的环境气氛,消息的报道往往采用一种较为固定呆板的格式,选用一系列表现肃穆气氛的语言。即使是褒扬、追思的语言,也少有鲜明的色彩。郭玲春不拘一格,巧妙调动了散文手法,用对现场的工笔描写作导语:“鲜花、翠柏丛中……”;直接引用文学色彩浓郁、对仗工整的挽联:“雷电、钢铁、风暴、夜歌,传出九窍丹心,晚春蚕老丝难尽;党业、民功、讲坛、艺坛,染成三千白发,孺子牛亡汗未消”;再用抒情的笔调评价陈列在馆内的几十帧照片,揉进了对金山艺术成就和鞠躬尽瘁生平事迹的介绍,抛弃了通常大段引用悼词的模式,语言格调自然清新、抒情意味浓烈。这些打破旧框框,用感情真挚的艺术语言置换追悼会报道模式语言的诸多创新,使得这篇消息因至情至理且形式新颖,获取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成就了新闻语体与文艺语体交融的新兴体例。

    (二) 新闻语体与政论语体的交融

    新闻与政论的交融历史悠久,当新闻还处在萌芽时期时政论因素就参与其中了。而近代报刊出现之后,新闻评论语体的产生,更成为新闻语体与政论语体高度融合的一个典型范例。

    远古时代,没有文字,人们对某些事情和问题的记载与评论是口耳相传的。文字出现以后,各代君主历经的重大事务、政务和相关评论都用文字记录下来了。如《尚书·盘庚》是以记事为主的记叙文,但在记事的基础上也记下了君主、臣民对那些事件的认识和评论。到了《左传》、《国语》、《战国策》,记事简略了,议论增加了,有的语篇已经很像今天的时评;有的语篇在叙事之后有一段“君子曰”,都是针对时事发表的评论,就像今天的“编后”。春秋战国时的《论语》、《孟子》、《墨子》、《荀子》中许多语篇就象独立成篇的评论。汉代贾谊《治安策》、晁错《论贵粟疏》、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等诸多针贬时弊、逻辑严密、说理清楚的论说文直接奠定了今天社论、时评、评论员文章等的写作基础。刘勰《文心雕龙》立“论说”一类,更是从理论上阐释了论说一类文体的写作性质和写作特点,还分出了“论、史论、设论、议、辩、说、解、驳、考、原、评”等下位类型。

    近代新闻报刊出现之后,新闻评论语体成为报刊的重要语体。王韬的以政论为主的论说,梁启超的时务文章, 《民呼日报》、《民立报》、《民吁日报》中的社论, 《新青年》的批判文章,无产阶级政党报刊的新闻评论,都表明新闻与政论的交融逐步完成,新闻评论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新闻评论语体逐步发展成熟。

    1904 年4 月29 日,梁启超在《时报》发刊词中提出了新闻评论的一些重要原则,直接道明了新闻与政论的关系:

  1、本报论说,以公为主。
    2、本报论说,以要为主。凡所讨论,必一国之大问题。
    3、本报论说,以周为主。周到、不遗漏,每日所出事实,关于一国一群之大问题,必以论之,或著之论说,或缀以批评。
    4、本报论说,以适为主。适宜于中国今日之社会程度。

    论说因社会政治而生,为社会政治而评。梁启超以新闻评论的社会功效作为办刊的目标,实际上指出了新闻评论与政论结合的必然性。再则,配合社会政治,也是新闻的价值所在和安身立命的根基。

    以新闻评论中的一则“编者按”为例:

  党的十六大指出: “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形成学习型社会,提高全民素质,对于塑造上海城市精神,实现跨越式发展,打造国际大都市,关系极大。如何倡导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氛围,提高市民的综合素质,上海社会科学院青少年研究所李维研究员撰文作了探讨。本文摘要刊出,供读者参考。(《新民晚报》2003 年2 月27 日)

    评论先以陈述的话语引用了十六大文件的相关内容,并以此作为论点,议论学习贯彻十六大文件精神,树立全民学习、终身学习观念的重要意义。而后推出李维的评论文章,承上启下,又评价了文章的新闻价值和社会效应: 有社会导向作用,是紧扣时事,关乎社会整体发展进步的重要讨论。

    编者按的现实针对性和政论的严密逻辑性的有机结合,陈述话语与议论话语的自然衔接,都体现了新闻语体与政论语体融为一体的语体特征。

    (三) 新闻语体与科技语体的交融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科学知识已经渗透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满足了人们追求高质量生活的需求。相应地,运用科技术语,高效准确地反映科技知识的新闻报道也越来越成为新闻的重要内容之一。

    报道科学信息的新闻语篇,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即是把科学的信息用规范的新闻语文体式组织到新闻语篇中去。由于科技是一个科学知识体系,其特点是一元的、逻辑的、实证的,其语言表达讲求验证关系、逻辑关系、解释力和预测力;而新闻不仅仅是人文知识体系,它还更是社会价值体系,其特点是多元的、非逻辑的、非实证的,语言表达注重信息的反映功能和对受众的导向功能,注重准确达意和形象描述的审美功能。所以,要完成新闻报道的任务,首先要解决两种体系的语文体式的选择表达、融合的问题。而向新闻语体的语文体式靠拢,弱化科学语体在表达层面上“质”的规定性,以新闻语体语文体式与科技语体语文体式的交叉渗透融合来消解两种体系之间的差异性,应该是一种有力的措施和有效的途径。比如专业词语、科技词语本来是在一定的专业领域、科学领域内使用的,适应于科学技术的语言环境。当这些较强专业性、科学性的词语进入新闻消息报道的语境时,新闻语体的语文体式就会在采用这些术语的同时,也选用一些相关的词语和修辞手法作辅助的表达。尽量淡化专业和科技色彩,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变专门为普通,使报道起到播发信息,普及专业科技知识、宣传教育人民的作用。如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播送《科学家发现‘比邻星’》这则消息时,就通过比喻的方式,把专业性极强的科学术语“光年”通俗化、形象化,恰切地把令人难以想象的空间距离既准确又生动地告诉给了听众。

  科学家将这颗离地球最近的行星命名为“比邻星”。虽说近,也有4.22 光年的距离。4.22 光年到底有多远呢? 打个比方,你有一个朋友住在比邻星上,打个电话给你,你要在4.22 年以后才能听到他的声音。

    为了使科学知识形象化、浅显化,吻合大众的认知水准,新闻语体除了采用上述以科学语体个别体式融入到新闻语体的方式外,还经常采用以整体融入新闻语体的方式报道科技信息。换言之即以新闻语篇的结构为写作框架,以新闻的语文体式为承载科技信息的主要载体,充分调动新闻、科技语体各自的语言表达手段,在保证完整、准确表义的基础上实现科技信息的传递。例如:

扫描仪观察年轻母亲头部发现
女人的爱果然“盲目”

  新华社上午电  英国研究人员上午说,妇女的爱真的是“盲目”的,包括对她的新生儿和对他的爱人。

    英国科学家用扫描仪对年轻母亲的头部进行观察时发现,妇女在注视她的小宝宝时,她们脑部的显亮区同她们看爱人时的情形一样。而这一脑部活跃区是被称为奖赏系统的区域。与此同时,当她们在注视爱人、配偶或孩子时脑中的一部分区域被关闭,那是参与进行否定评价的区域。研究人员说他们的研究显示,在一定程度上,爱情对被爱者的缺点真的是盲目的。
                                                              《新民晚报》2004 年2 月14 日

    这则报道从新闻的传播角度看,作者是想向受众报告英国科学家有新发现:充满爱意的年轻妇女对爱人、孩子的爱是盲目的、是缺乏客观判断标准的。而从科技语体的角度看,要准确介绍科学上的发现,要培养受众的科学意识,让受众接受科学家的结论,就必须使用一些科学术语,用深入浅出的科普知识讲清科学发现的原理。所以作者采用了“显亮区”、“活跃区”、“奖赏系统的区域”、“否定评价的区域”、“关闭”这些科学术语,运用了新闻语体中叙事与科技语体中说明、推理手法相结合的表述方式,保证了科学信息的准确客观。但为了使新闻大众能广泛地、欣然地、自觉地接受新闻科技报道中严密抽象的科学知识,报道在准确运用科学术语严谨表意的基础上,注意了以平实明快,富于生活情趣的叙述语言来阐释超出常识范围的科学原理。使报道语言既保留了两种语体各自的语文体式特点,又很好地体现了两种语体融合后所表现的集新闻性、科学性、趣味性为一体的格调和气氛。

    (四) 新闻语体与公文语体的交融

    公文是适应于公文事务交际目的的文体,用于记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个人之间的行政事务,以事务性为其表现特征。公文的语文体式适用于公共行政事务领域,以其作为出现的典型语境。而时下宽松的政治环境,广大人民勇于、乐于参政、议政的行为,又使得媒体成了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广大受众的代言人,新闻语篇成了发布命令、指示,登载布告、通告,出示条例、准则的载体。取新闻的格式,装公文的内容,弱化公文体例的程式性,是新闻语篇报道公文事务信息最经常采用的体例。这是为了“获得某种特殊交际效果或为了达到某种特殊交际目的而有意主动地交叉运用不同类型语体的表达手段”,[4 ]使公文语体“专用”的表达手段发生分化,转化为新闻语体所需的表达功能。值得注意的是,当公文为了满足新的交际目的,以大众传媒作为新的交际语境时,公文已不再是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个人之间交际的文书,事务性的特征中已经融入了大众传媒的新闻性。它的公文语文体式也不再典型,公文语体事务性的个性特征与消息语体新闻性的个性特征交融为一体,以满足大众传播中公文事务广而告之的交际目的。例如:

中央党校主要负责同志职务调整

  新华社北京12 月5 日电  日前,中共中央决定:
    胡锦涛同志不再兼任中央党校校长职务,曾庆红兼任中央党校校长。
                                                                     《新民晚报》2002 年12 月6 日

王怀忠上午在济南被执行死刑

  本报讯新华社上午11 点12 分消息: 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安徽省原副省长王怀忠12 日上午在济南被执行死刑。王怀忠受贿517. 1 万元,受贿犯罪数额特别巨大;对其拥有的价值人民币480. 58 万元的财产不能说明合法来源。
                                                                         《新民晚报》2004 年2 月12 日

农业部新闻发言人上午宣布
广西隆安疫区封锁解除

  据新华社北京今日11 点33 分电  农业部防治高致病性禽流感工作新闻发言人22 日宣布,广西隆安县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已被扑灭,疫区封锁解除。
                                                                          《新民晚报》2004 年2 月22 日

    三则消息内容都是公文,属于公文中的决定、通报、布告文体。可当它们以消息的新闻文体形式出现在媒体上时,语文体式发生了变化,一切变化均服从于新闻传播广而告之的交际目的。公文的语文体式改换成了新闻报道的格式,公文的函头“××××令”、“关于××××的决定”等变成了根据新闻报道要求拟定的标题,前两则消息是只有主题的单式题,后一则是由肩题和主题构成的复式题。正文开头增加了新闻特点的电头:“新华社北京12 月5 日电”等,结尾部分删去了发文的单位和时间。受文单位没有了,接受对象变成了广大受众。尽管这些新闻公告仍然具有权威性、指令性和严肃性,但受众不是通过公文体式,而是通过新闻消息的结构框架来理解公文内容的。公文语体已经融入了新闻语体。


    [参考文献]

    [ 1 ] [荷]托伊恩·A. 梵·迪克. 作为话语的新闻,曾庆香译[M] . ,华夏出版社,2004. 第75 页.
    [ 2 ] 李良荣. 中国报纸文体发展概要[M] . 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 第65 页.
    [ 3 ] 穆青. 新闻工作散论[M] . ,新闻出版社,1983. 第164 页.
    [ 4 ] 李嘉耀、李熙宗. 实用语法修辞教程[M] . 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 第255 页.

    [作者简介]  祝克懿(1956. 6 -) 女,河南信阳人,复旦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文学博士。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177973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