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教学 > 教学研究

董玉芝:《大学语文》教学札记
【时间:2008/10/25 】 【来源:新疆教育学院学报(汉文综合版)1998年第2期 】 【作者: 董玉芝】 【已经浏览6355 次】

    由徐中玉、钱谷融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大学语文》,是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公共课统编教材。它选文精当,编排有序,无疑是一部很有特色的佳作。此书自1988年出版以来,虽经专家学者多次修订,但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仍发现文言文部分注释尚有商榷之处,故不揣鄙陋,胪陈数条于次,以就教于方家。

    一、《季氏将伐颛臾》:“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句中的“来之”,课本注释为:“来之:使他们来。来:通‘徕’,招徕,归顺。”将“来之”释为“使他们来”,古今注本不乏其例。刘宝楠《论语正义》:“来谓召来之也”。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凡物之至者皆谓之来。“《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来,招来,使……来。”并引(史记·文帝本纪》:“将何以来远方之贤良。”为证。《古文鉴赏辞典》:“来之,使远人前来归附。”王力《古代汉语》:“来,使……来(归附)”。这是古汉语中常见的使动用法。这样解释,文从字顺,句意已通。再说:“来,通‘徕’,招徕,归顺。”似显赘余。公共课自学考生来自社会各个领域,古文底子较薄,注释应力求准确、精当、简练,一语破的才是。罗列众说,容易使学生无所适从。

    二、《寡人之于国也》:“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焉”字课本注曰:“焉:于是,作兼词用,兼起介词‘于’和代词‘是’的作用。”此注误。这个句子是一个特殊句式,“于国”应为介宾词组“对于国家”,作谓语动词“尽”的状语。故“焉”应为语气助词,与“耳矣”是语气词连用。“焉”作“于是”解,是“焉”的基本用法之一。此时的“焉”常出现在动词、形容词之后,作补语。其中“于”是介词,“是”是代词,可以代人、代事、代物(包括处所)。如本文的“斯天下之民至焉”。《郑伯克段于邹》:“制,岩邑也,虢叔死焉。”都属这种用法。“焉”还可作句尾语气词,和现代汉语的“了”、“呢”相近,可用“了”、“呢”对译,也可不译。一般表直陈语气。如《愚公移山》:“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张之强主编《古代汉语》认为:“这种语气词‘焉’很可能是从代词‘焉’演化而来的。有的时候把它理解为介宾词组‘于是’或语气词,对文义的理解并没有什么影响。如‘存焉’理解为‘在世上活着’与‘活着’,应该认为都符合文义”。但有一种情况例外,这就是“当谓语动词前有表处所、范围的词语时,‘焉’就肯定是语气词了”。如《孟子·梁惠王上》:“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于是予有叹焉。”因为这里的“于”字介宾词组已介绍了动作所涉及的范围和处所,“焉”就不能再作“于是”讲了。此时如再将“焉”解释为“于是”,不但叠床架屋,且难以成句。因此,“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句中的“焉”,只能是语气词,而不能当兼词“于是”讲。王力《古代汉语》第一册258页说:“‘焉’字虽然是一个代词,但由于它的位置经常是在句尾,所以它逐渐取得了语气词的性质。有时候,它和‘于’字介宾词组同时出现,它的代词性就冲淡了,而它的语气词性质就更为突出了,例如:‘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焉’和‘于国’同时出现”。并在本册文选中此句下注释说:“‘尽心焉耳矣’大意是‘(总算)尽了心啦’。”杨伯峻《孟子译注》:“我对于国家真是费尽心力了。”朱振家《古代汉语》下册在讲句尾语气助词的连用时,引了“尽心焉耳矣”句,认为是语气词连用。《大学语文》此句注释大概是沿用旧注之误。焦循《孟子正义》引何休云:“焉尔犹于是也”。

    三、《答李翊书》:“仁义之人,其言蔼如也。”

    课本注:“蔼如,和煦的样子。”此注欠精当。此词虽《辞源》释为:“和气可亲貌。“《辞海》释为“和厚貌。”但就“蔼”字而言,其基本意义是果实繁盛。《尔雅·释木》“蔼”字条下注:“树实繁茂菴蔼。”引申为树木茂盛貌。《集韵·曷韵》:“蔼,茂盛貌。“《楚辞·九辩》:“离芳蔼之方壮兮,余萎约而悲愁。”洪兴祖补注:“蔼,繁茂也。”就《答李诩书》的上下文意而言,韩愈把作家的思想修养(立德)和写文章(立言),比作树根和果实、灯油和灯光的关系。他说:“养其根而侯其实,加其膏而希其光。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也晔。仁义之人,其言蔼如也。”意思是说,树的根基发达,果实才会顺利成熟。灯里的油脂肥美,灯光才会明亮。而仁义之人,把仁义作为一生的根基,努力培养,写出文章来才会内容丰富,气势充沛。可知不论是“蔼”字的基本义,引申义,还是从文章的上下文义,释为“茂盛的样子”都较“和煦的样子”精当妥贴。王力《古代汉语》:“蔼如,茂盛的样子。这句意思是说,仁义之人有了仁义作根,说出话来必然气势充沛。”可证。

    四、《答李翊书》:“气,水也,言,浮物也。”

    课本注曰:“气,指文章的气魄、气势。言,指文章的语言”“言”指文章的语言是对的,但“气”指文章的气魄,气势也欠精当妥贴。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答李诩书》是反映其文学理论的一篇重要作品。他在介绍自己学习古文的经验时,提出“气盛言宜”的文气说,强调文章的形式取决于内容,而内容又取决于作家的思想修养。而文章的主旨主要论述的是“为人”与“为文”,“立行”与“立言”之间的关系。所以这里的“气”和“言”,“水”和“浮物”的关系,仍是作家的思想修养和文章的关系。正如王力先生在(古代汉语)1011页所说:“气,指总想修养。”是说作家的思想修养深厚了,写起文章来才能运用自如,敏捷奔放。

    五、《郑伯克段于鄢》:“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公日:‘无庸,将自及’”。

    课本在“将自及”后注释说:“将会自己遭殃的意思。”“及”并无“遭殃”意。此注用意译的方式解释“及”字,很不妥当。“及”,甲骨文写作多,上为一侧身的人形,下为后面伸过来一只手。字形结构表示后面的人用手逮住了前面的人。之所以能够逮住,是因为追上或赶上了。因此,“及”字的本义就是“追上”或“赶上”。《说文解字》:“及,逮也。”《左传·定公四年》:“楚人为食,吴人及之。”“及之”就是追上了楚军。《左传·成公二年》:“故不能推车而及。”“及”指被追上抓住了。杨伯峻《春秋左传词典》“及”字条下第(7)义项云“动词,及于祸害。“例证即《郑伯克段于鄢》中的“将自及。”王力《古代汉语》注:“用不着,(他)将会自己赶上(灾祸)。庸,用。及,赶上。”是为确解。按:这是一个省略句,“及”字后面省略了介宾补语“于祸”,今译时应补出。

    六、《李将军列传》:“得李广必生致之。”

    课本在此句后注释说:“活捉他”。误。本句的“得”字己有“捉获”意。《说文解字》:“得,取也。”《玉篇》:“得,获也。”本句上文己交待:“匈奴兵多,破败广军,生得广”。而后文又说:“胡骑得广,广时伤病,置广两马间,络而盛卧广。行十余里,广佯死,睨其旁有一胡儿骑善马,广暂腾而上胡儿马,因推堕儿,……以故得脱。”可知“得”字当“活捉”讲已无异意。且此用法古籍中不乏其例。如《左传·哀公十三年》:“得桓魋者有赏。”又十六年:“得晋谍焉。”既然如此,则“生致之”决不可当“活捉他”讲,否则,此句便成了“捉住了李广一定要活捉他”既不成句,又于情理不通。就行文而言,此句为插入语,是说单于平时就听说李广贤德,于是有令在先:一旦抓住了李广,一定要活着送回来。因此匈奴士兵捉住了李广后,在执行此命令的过程中,被李广逃脱了。此句的“生致之”应释为“活着送来”。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生致之:把活的送来。”可证。

     七、《李将军列传》:“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

    “不尝食”课本注为:“不曾食,指一口不食。”此处的“尝”应为动词。(辞源)、(辞海)中都收有复音词“尝食”一词。《辞海》“尝食”条去:“吃东西。”并引此句为例证。又引《汉书·司马相如传》:“临邛令不敢尝食,身自迎相如。”此例的“尝食”前有状语“不敢”修饰,故“尝食为动词无疑。《辞源》中还有“尝膳”、“尝冀”、“尝胆”、“尝药”等同种结构的词九条,可知在当时这是一种常见用法。

    八、(兵车行》:“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课本注:“与裹头:替壮丁扎裹头巾。”此注过于简略,不够精当。《辞源》“裹头”条云“男子成丁则裹头,犹古之加冠。”并引杜甫《兵车行》句为例。《释名·释首饰》:“二十成人,士冠;庶人巾。”《新唐书·兵志》:“凡民年二十为兵,六十而免。“《新唐书·食货一》:“唐制:凡民始生为黄,四岁为小,十六为中,二十一为丁,六十为老。授田之制,丁及男年十八以上者,人一顷。……凡授田者,丁岁输粟二解,稻三解,谓之租。……(开元)二十二年,诏男十五女十三以上得嫁娶。……明年,又诏民三岁以下为黄,十五以下为小,二十以下为中。……以天宝三载,更民十八以上为中男,二十三以上成丁。”据此可知,唐制“丁”的年龄一般在二十以上。杜甫《兵车行》反映了天宝年间,唐朝统治者穷兵续武,对外频繁用兵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此诗约作于天宝十载。此年四月,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伐南诏,兴兵八万,大败,死者六万。杨国忠反而称鲜于仲通有功,在关中大举募兵再攻南诏。百姓听说云南多瘴病,不肯应募,杨国忠就下令分道捕人,连枷送至军所。父母妻子走送,哭声震野。此诗可能是诗人有感于此而作。文学作品是对现实生活的典型化概括,不应坐得太实,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开元、天宝年间,唐统治者对西北西南连续发动征战,诗人此时困顿长安,耳闻目睹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悲惨境遇。
从诗中反映的情况看,壮年男子全被征调去从军,而且“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连年征战,死伤惨重,为了补充兵力,统治者甚至将年仅十五岁的小男也强征入伍。古时用以裹头的头巾,大约用三尺幅布,十四五岁的小年青人,大概是裹不好的。朱东润《历代文学作品选》:“新兵入伍时,须装束整齐,而被征者年龄太小,不能自裹,故里正代为裹头。”仇兆鳌
《杜诗详注》引语云:“时老幼俱战亡,又括乡里之少小者,故里正为之裹头摄甲也”。从上下文义看,诗人在这里主要表示了对征兵过度,以致无兵可征,连小男也不放过的开边政策的强烈谴责。此层含义应在注释中有所反映,以便使自学考生深入透彻地理解文意。

    九、(李将军列传》:“广为人长,猿臂,其善射亦天性也。”

    课本对“为人”二字不作注释。其实,这里的“为人”一词与今义“做人”,“做人处事的态度”,大不相同。在汉魏六朝时期,“为人”多指人的容貌、长相、察赋方面的特征。例句中的“为人”指李广的体貌特征。本文还有一例“(李)蔡为人在下中”。应指李蔡的禀赋特征在下等的中档。见于他书的用例如《汉书·蒯伍江息夫传》:“充为人魁岸,容貌甚壮。”《后汉书·马援传》:“为人明须发,眉目如画。”《高僧传·康僧舍》:“其为人细长黑瘦,眼多白而睛黄。”《世说新语·文学》:“郭象者,为人薄行有俊才。”这是一个古今词义不同的词,应作注提醒学生注意,以防以今释古。

    另外本篇如“士卒亦多乐从李广而苦程不识。”中的“苦”,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要译为:“认为程不识(的带兵方法)很苦。”《谏逐客书》中的“蚕食诸候,使秦成帝业”句中的“蚕”字是名词作状语,要译为“象蚕……一样”这些都是古汉语中的特有用法,与今有别,理应作注,以便使学生准确理解词义和文意。

    而《谏逐客书)中释“客卿”为“客籍官员”,也欠确当。关于此问题汪少华先生在《古汉语研究》97年第4期己有专文论及,不再赘述。


    注释:

    ①今义据《现代汉语词典》。

    回目录: 大学语文研究论文1500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151835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