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教师 > 教师研究

俞纪东:有了网上课件,老师怎样上课?——关于大学语文师资等问题的几点思考
【时间:2008/7/4 】 【来源:《中国大学教学》2007年3期 】 【作者: 上海财经大学 俞纪东】 【已经浏览5057 次】

(本站按:文章正标题“有了网上课件,老师怎样上课?”为本站所加,现副标题为原正题。)

    一、问题的提出
 
    课程教学的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教材和教师。大学语文课程也如此,徐中玉先生就曾说过:“教材和教师都是很重要的。”(见《社会科学报》2004年1月8日第5版)

    本文主要谈教师问题。关于师资的讨论,从1980年大学语文课程恢复起大概就出现了,那么,今天谈论这个问题又有什么新的意义呢?这要从我们遇到的新情况说起。

    自从我们的教学课件上了校园网后,资源师生共享,教师的课堂教学面临新的挑战。为此,我们曾一再遇到“考试”。2003年年底,大学语文研究会的领导、专家来我校考察大学语文教学时,徐中玉先生就提问:“有了网上课件,你们老师怎样上课?”在2005年5月北京的教学成果奖答辩会上,教育部的专家同样问到:“有了网上课件,对老师上课的要求不同了,你们是怎样应对的?”专家们眼光锐利,问题直指要害:教学手段“与时俱进”之后,教师如何发挥作用?怎样上好大学语文课?

    二、补充介绍:我校的大学语文教学课件
 
    大学语文课程网上多媒体教学课件,是我校以学科教师为主体,教育技术工程人员协助,自行开发、制作而成。课件自2002年初试制出样本后,边制作,边上传校园网使用,2003年6月完成首版课件。首版课件含33个软件包,配合顾国柱主编的《中国文学作品精读》(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的教学;其中作品朗诵基本上由我校师生承担。2004年4月又制作完成第2版课件,含41个软件包,与我校中文系编的《大学语文》(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版)相配套;作品朗诵邀请校外专家陈醇和曹雷两位老师担任。两版课件在2004年底均向社会公开,信息量都在3G左右。

    课件定位于教学资源型,以精讲作品为单位,将多媒体资料进行立体的整合。以第2版课件为例,每个软件包打开后,页面左侧一级栏目固定,以显示一定的教学规范。一级栏目有6个:教学要求、作家生平(或专书介绍)、课文分析(含朗诵)、作品评论、扩展资料(为避免侵权纠纷,教材配附的光盘未收本栏目资料)和思考练习。“思考练习”栏目含选择、填空、翻译(限于古代散文)和问答等多种题型。页面右侧文字材料多层面设计,体现一定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设计理念,可逐层点击深入,以满足教与学两方面的不同需要。其中“扩展资料”栏目偏重于纵向的深化,目的是显示该作品在作家创作中、在特定时代背景下、在文学发展或文化积淀中的地位与影响。而其它5个栏目则紧扣作品的阅读理解,侧重于横向的拓展。

    课件制作旨在发挥双重功效:对于教师来说,网上课件是一个同建共享的资源平台,为个性化的授课提供有力的支撑;对于学生来说,这是一个个性化的学习和研究平台,是课堂学习的延伸与深化。出于方便学生学习的考虑,“思考练习”栏目附参考答案。在设计上,要求学生先自行完成练习,再点击参考答案窗口,查验核对。此外,部分作品(主要是古代散文)还逐句加注与翻译。课件网络设计富有一定的创意,布局尚合理,版式尚新颖,界面较清晰,操作也方便,点击还流畅。为争取较好的视觉效果,我们对版式、页面等进行了整体设计,粗看起来,制作还算精致,格调也比较高雅,与课程教学内容能够相得益彰。

    我们的课件先后获得2005年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上海市一等奖、国家级二等奖,这是没有想到也不敢想的事。我们心里很清楚,课件中存在着不少问题,这只是比较粗糙的成果(为此,新教材第2次重印时,我们对配附的光盘作了认真的修订)。东南大学和我校的大学语文能够获奖,既是对大学语文教师辛勤耕耘的一种肯定,也包含着各级领导、教育学、学术界,以及社会对大学语文课程的勉励和期望。

    三、思考之一:大学语文课要注重教学设计

    我们回到文章开头专家们提出的问题上来。对于专家们的提问,我们的回答是,网上课件为教师的个性化授课提供了一个基础平台,如何合理而有效地使用它,是教师备课的主要内容之一,这里就涉及到教学设计的问题。

    常言道,教师要给学生一瓢水,自己先得有一桶水。对于这句话,一般的理解往往落在教师要提高自身的学术水平和素养上,要厚积薄发。但是,问题还可以深入下去:到底给学生一瓢什么水(确定教学内容的重点),怎么给学生(寻找适当的切入口),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等等,这些教学设计的问题,很容易被人疏忽。高校教师中知识渊博、有真知灼见者不少,天马行空式的授课也经常见到。即兴发挥固然需要,但是,在大学语文课上,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提高教学设计意识,这有助于争取较好的教学效果。在今天这样的网络时代,对于大学语文教师来说,收集教学资料并不难,难的是资料的处理、选择与使用,教学设计因此就变得非常重要。教学设计是一门艺术,其追求永无止境。教学设计,既是对教师职业道德与业务能力的考验,也为教师施展才华、提高教学质量创造了条件。

    教师应该是乐队指挥,是舞台导演。通过教学设计,教师可以理清上课的思路,做到胸有成竹:这堂课要解决什么问题,哪些内容必须在课堂上讲清楚,哪些内容可以布置给学生课外阅读,讲课从什么角度、哪一点上切入最佳,最能够调动学生的兴趣,网上课件中有哪些资源可以利用,分别用在什么地方,哪里适宜展开交流互动,等等。此外,大学语文教学还有一个特别的任务,教师在备课时也要认真设计的,那就是如何以主观努力来影响学生,给予他们人文的启迪,为他们打开久违了的文学与文化之窗;在升学、高考的压力下,学生们根本无暇进入人文精神的家园。所以,假如说我们课件的获奖,表明我校大学语文的教学水平有所提高,那么,这种提高的表现之一,就在教学设计意识的加强上。

    我们逐渐发现,网上课件的开发与使用,提高了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更有助于教育观念的改变。母语学习是一辈子的事,人文素养的提高也没有终点。从课堂教学角度说,大学语文是大学生母语学习的“最后一课”,但仅有一个学期、区区数十个课时,毕竟学不了多少作品。因此,关键的一点,就在通过大学语文课的教学,在学生心中播下种子,要帮助学生掌握学习规律,教会他们学习的方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潜力,使课堂学习的终点成为他们终生学习母语的新起点。只有这样,大学语文的教学目的,也即提高大学生语文综合素养、滋养人文精神的任务,才算真正实现了。如果这样坚持不懈地做下去,应该会引起两方面的变化:首先,学生对母语的学习自觉性提高后,以往的被动学习,就可以变为主动的学习。其次,与之相应的,大学语文教学也可以由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指导。应该说,网上课件的制作给课程教改留下不少启发,而最大的收获应该在这里。教育观念的更新,可能是课程教改的核心问题。

    四、思考之二:大学语文教学工作是永无止境的

    大学语文的教学随意性比较大,教师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取舍自由,往往各显神通,这是正常的现象。但我们也应该看到,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教师上课,就如同厨师掌厨,相同的材料,在不同的厨师手里,烹饪出的菜肴的质量会有高低,原因是各人对“材料”的领会与体悟有深浅,处理与加工不一样。大学语文教材中的选篇有少量与中学语文重复,这并无大碍,且不说经典作品是百读不厌的,就是大学的教法也决不会与中学雷同,否则,大学语文课就难免“高四”、“高五”之讥了。

    1995年9月第一次全国高校文化素质教育试点工作研讨会在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即今华中科技大学)召开,国家教委正式启动在52所高校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试点工作。1996年4月,国家教委高教司正式对大学语文课程进行定位:“大学语文课,是普通高校中面向文(汉语言文学专业除外)、理、工、农、医、财经、政法、外语、艺术、教育等各类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素质教育课程。课程设置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汉语语言文学方面的阅读、欣赏、理解和表达能力。这是大学生文化素质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大学语文·出版前言》,见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起各版《大学语文》)高教司对大学语文课程作这样的定位,显然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宏观思路密切相关。其后,在1998年,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将加强文化素质教育的工作推广到全国所有普通高校。1999年,党中央、国务院又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于是,社会各界又开始关注起大学语文教学来。1980年以后大学语文课程的发展,最初的20年始终摆脱不了“补课”论的阴影,但是,从上世纪末开始逐渐进入“素质教育”阶段,出现了新的发展机遇。

    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重点指人文素质教育”(见教高〔1998〕2号文《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大学语文教学至少在三个层面上,与“人文素质教育”直接相关:

    首先是知识(及能力)的层面。大学语文承担着“培养学生汉语语言文学方面的阅读、欣赏、理解和表达能力”的任务,这是大学语文课程的根本的长期的使命。关于这一点,无须赘言。

    其次是文化的层面。加强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就是要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百年树人”,人才的培养十分艰巨。比较而言,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训练,都可以循序渐进,或许容易一些,而民族文化的传承、精神家园的建造、审美情趣的培养和健全人格的塑造,是最难操作也最不易见成效的。余秋雨先生说:教师就要“带着为数不多的学生参与一场陶冶人性人格的文化游戏,目的无非是让参预者变得更像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千年庭院》)。这句话或许有点绝对,却很有分量。教书育人,大家都懂,但真正要做好它,是不那么容易的。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宗旨在提高国民素质,要实现这个目标,高校能否培养出“四有”人才应该是一个关键。

    纵观中外名校的办学理念或校训,例如北京大学的“爱国、进步、民主、科学”,清华大学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复旦大学的“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剑桥大学的“培养有教养的人”,哈佛大学的“培养适应个性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完整的学生”等等,无不渗透着浓厚的人文精神。近几年来,社会各界关注大学生的人文教育,这是顺应时代潮流的理性回归。国内高校的著名教授纷纷参与大学语文教材的编写,就是希望在大学语文课程中凸现民族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教育,以切实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就像一架飞机,“两课”与大学语文是双翼。厚德载物,展翅翱翔,靠的是强有力的双翼。大学语文课程理应受到重视,教育部门的领导要像抓好“两课”一样抓好大学语文的建设。

    第三,是思想的层面。有人认为,在今天的转型期社会里,学生从老师那里学到的不是知识,而是如何思考的技能。因此,关于思考力的教育,关于批判性的思想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其实,与能力、技能相比,信念、理想和思想更要紧,正如北京大学校长许智宏教授所说:“大学更重要的是产生思想,对民族精神的支撑。我们知道的比较成功的西方大学也是这样在做的,这就是为什么北大自始至终都很重视人文与社会科学的建设以达到与理工科的平衡的原因。因为,大学是研究、学术与思想的中心,它不仅要为国家创造出眼睛看到的产品,更重要的是为国家的发展提供概念。”(见2004年1月8日《社会科学报》第5版)

    大学要出人才,要出有思想、有概念的人才。在这一点上,以承传文学、文化经典为己任的大学语文课程,自然能发挥出应有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应该强调的是,在当今跨文化的交往和相互促进中,我们所培养的人才不能不熟悉世界,也不能不熟悉自己的祖国。只有深入地了解祖国的过去与现在,继承先辈们的思想精华,才可能带来人的价值多样化不断增加的前景,才可能开创一个真正属于中华民族自己的美好未来。

    知识(及能力)、文化和思想三个层面的素质教育内容,大量存在于文学与文化经典作品中。但是,能够判别哪些作品适合做知识的传授或能力的训练,哪些作品适宜进行文化层面的开拓,哪些作品可以在思想上展开探究与讨论,这要看教师的素养与功底。在某些优秀之作中,我们甚至能发掘出不同层面的积淀。文学的因子呈网络状,它可以牵引至无穷,至于探索到哪里为止,完全取决于教师。
    
    五、思考之三:大学语文的命运掌握在教师自己手中
 
    众所周知,大学语文不是一门“法定”课程,国家教委高教司1996年的指示只提:“希望有条件的学校,要为大学生开设大学语文课程,并把这门课程的建设作为对大学生进行文化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大学语文·出版前言》)课程地位低,忧患意识重,这是大学语文教师长期的心头之痛。我校大学语文教师也一样,这么多年来,我们心里想的是要保住饭碗,要把大学语文课程建设好,而且一定要比别的课程建设得更好,这也就是我们甘愿奉献、在校内领先一步、积极投入课程建设、全力制作教学课件的一个重要原因。

    大学语文“遭遇尴尬”是不能回避的事实,其成因有多方面。多少年来,大家总想改变这种状况,大学语文研究会和有关专家发了许多呼吁,但至今未见实效。也许,在今天,我们应该重温“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这句话,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做出一些令人信服的成绩来。在有些高校,大学语文只是一门选修课,那里的大学语文教师压力更大,但他们坚持了下来,他们的努力令人钦佩,他们的精神值得发挥光大。

    改变现状的希望还是存在的,主要取决于我们的踏踏实实、卓有成效的工作。徐中玉说“教材和教师都是很重要的”,就教材而言,华东师范大学徐中玉教授、齐森华教授主编的《大学语文(第八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重点教材)固然出版历史最久,积淀最为深厚。但近几年新教材不断涌现,如东南大学王步高教授、南京大学丁帆教授主编的《大学语文》(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北京大学中文系温儒敏教授主编的《高等语文》,北京大学钱理群教授、复旦大学郜元宝教授等编撰的《大学文学》,南京大学丁帆教授、南京师范大学朱晓进教授和南京大学徐兴无教授主编的《新编大学语文》,南开大学陈洪教授主编的《大学语文》(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上海交通大学夏中义教授主编的《大学新语文》等。这是一种可喜的现象,教材编撰上“形成了多元互补、相互竞争的局面”(《大学语文(第八版)·前言》)。按不同的编撰体例,不断提供高质量的教材,供各校教师选择使用,可以给大学语文教学带来更多的活力与色彩。

    再就是教师。徐中玉先生一再强调:“开(大学语文)这门课,一定要找系里知识最广博的老师来教授。”(见《社会科学报》2004年1月8日第5版)“‘大学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强、难度很大的课程。需要学问渊博、经验丰富、热爱教学的教师来担任这门课。一个人要达到这种境界,绝非易事。”

    徐先生还现身说法:“就我自己来讲,我学过大学语文,也教过多年大学语文。1934年教我‘大学语文’的老师,是当时著名的楚辞研究专家游国恩先生,在此之前是沈从文先生。我的其他老师如冯沅君、陆侃如、钟敬文、李笠等先生,都多次教过这门课,更老的前辈如郭绍虞、朱东润等先生亦是如此。听说在过去的清华大学,还一定要最有经验的教师如朱自清、吕叔湘等先生担任这门课,很多人想教还轮不上。从1941年开始在大学教书起,一直到解放后这门课被无形取消前,我在几所著名大学中,没有中断过这门课的教学。开始时,我认为自己是研究院毕业,又出过几本书,教这门课大概不至于艰难。可是事实不然,开头教得并不成功。是在老师们的帮助和不断实践中,我才逐渐有所改进,在讲坛上立住了脚的。今天,对这门课的教学要求更高。大学一定要配备最优秀的教师,既能教学,又能研究,才能提高‘大学语文’的教学水平。教好了这门课,使学生一辈子受益。”(《大学语文(第八版)·前言》)读来令人神往。我们既希望今天有更多的大家、名师来执教大学语文,同时,作为大学语文教师,我们也不能不体会到徐先生的谆谆勉励之情。

    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相比,今天的大学语文师资队伍基本上已完成“新陈代谢”,大批具有博士学位的年轻人登上了大学语文课的讲台,我们完全可以相信,他们将会把大学语文教学推上一个新台阶。

    本站链接:
   
大学语文研究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集(2006)
    上海财经大学大学语文精品课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177949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