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教学 > 课文赏析

陆山花:痛,并快乐着——穆旦《诗八首》诗情解读
【时间:2007/9/3 】 【来源:诗家园论坛 】 【作者: 安徽 陆山花】 【已经浏览3168 次】

摘 要 穆旦是我国现代诗歌大师,他不但纯熟地运用现代派的技巧和表现手法,并且把艾略特的玄学的思维和奥登的心理探索结合了起来,对社会、人性进行严肃而尖锐地反思与拷问,诗歌情感的表达厚重而复杂,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诗歌风格,堪称中国现代诗的典范。本文对他爱情诗的代表作《诗八首》,进行了具体解读。
关键词 穆旦 诗八首 情感 理性

在中国现代诗坛上,穆旦作为一位杰出的诗人,他的诗歌以其文字的新鲜与诗情的厚重复杂使他显得与众不同,被誉为“最能表现现代知识分子那种近乎冷酷的自觉性”(袁可嘉语)。他的诗总是将主体情感隐匿于其深沉、静穆的哲思中,表现的多是理念、知性与经验。正如有学者所评价的那样:“他的诗穿透了现实表象的遮蔽与现存文化的拘役,而突入生存本质,关注生命本体,从而获得了一种清醒而深刻的思想力量。”这一方面固然与他敏锐多思的个性有关,另一方面也与他的出身经历有关。

穆旦,原名查良铮,祖籍浙江海宁,是清代名门望族。1917年穆旦在天津出生的时候,家境已经衰落,但还有昔日繁华的影子,在他以后的成长中,既受益于家中丰厚的藏书,又体味着变卖旧物维持生计的艰辛,这使他早熟而敏感。正如鲁迅所说:“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我们从穆旦早期诗歌中能看出他早在少年时代就对社会、人生、人性有着敏感而强烈的关怀。加上当时社会的影响及他对外来文化的吸纳,使他能够“洞见常态世界所遮掩、所回避的非常态的真实”,发现现存世界的虚伪与冷酷、自然人性与社会人性的不可调和的矛盾,发现生与死、善与恶、美与丑、个体与社会、存在与虚无、真理与谬误等等这些极远而又极近的形而上的概念之间不可言说的错综复杂的关系,更深刻地体认到自我生存的困境与难题。在穆旦坎坷的一生中,他用他的诗歌语言表达了他深刻而广博、冷静而热烈的体悟,又因其复杂与种种矛盾关系,而使其诗歌中情绪表达晦涩难解。这其中,爱情做为文学创作中永恒的话题,尤其能见出穆旦诗歌的这一特质。

《诗八首》,又名诗八章,写于1941年2月,是被公认为最难解的现代爱情诗,同时又被称为“情感与形而上的玄思完美融合的现代抒情诗”。它以朦胧晦涩的笔法抒写了一场爱情的过程,一扫中国传统乃至同时代诗歌的矫情、缠绵与阴柔,更多的是对个体生命存在与生活的艾略特式的玄思,奥登式的心理探索,以及惠特曼式的灵肉搏斗,感情深沉而炽热,既有狂喜迷醉的抒情,也有冷静痛苦的反思,表现了一种快意于爱而不得的痛苦的爱恋。

诗的第一章首句就告诉读者那不可遏止的感情浓烈到已漫延成“一场火灾”,紧接着又告诉读者这感情的悲剧性,“你看不见我,虽然我为你点燃”如此强烈的感情,对方却不得而知。为什么相互如此迷恋,却不能两心如一?诗人寻找原因,发现:“那燃烧着的不过是成熟的年代。/你底,我底。我们相隔如重山!”,狂热的感情只不过来源于本能需要。但若仅仅如此,为什么会有这样沉重的叹息,那源自心灵深处的忧伤,总是因着心与心的认可与接纳却难以消除距离感而产生的痛苦。这人为的单向的爱恋越深沉,痛苦就越强烈。下一段延续着这样的悲伤,但情感却趋于复杂了,“从这自然底蜕变底程序里,/我却爱了一个暂时的你。”人总是在不停变化着,情感生发的种种条件也是在不停变化着,引发了狂热情感的当时,“你”是那样的一个“你”,“我”是这样的一个“我”,随着种种条件的转变,之后的“你”、“我”皆已不是当时的“你”、“我”,加上“我们相隔如重山”,主观情思在种种因素的影响下难以沟通,所以诗人说“我却爱了一个暂时的你”,这一个“暂时”,将人所向往的永生的爱情的崇高消解于无形,这是诗人的清醒与冷静。但是热爱着的心却不因清醒而变冷,反而因这清醒变狂热之爱为大悲痛,同时又充满着对命运弄人之荒谬的指责与嘲讽,“即使我哭泣,变灰,变灰又新生,/姑娘,那只是上帝玩弄他自己”。因为除了“你”“我”之大悲痛外,却并不因此而影响其他,上帝的力量也不过如此!

第二章的谴责意味更重些,并表现了宿命的阴郁和生命个体自在完满存在的不可能性的绝望。历史长河中,茫茫人海“你”“我”的相遇只是偶然,是“水流山石间沉淀下你我”,但这对于“你”、“我”却可能是一生中最辉煌的情感的撞击,在人丛中一个灵魂在努力争取另一个灵魂的回应,“是残缺的部分渴望着救援”(《我》),“而我们成长,在死底子宫里”,不管如何努力如何挣扎,从生命开始的那一刻起,就一步一步必然地迈向死亡,一生所遭遇的,只是“那不可挽救的死和不可触及的希望”(《悲观论者的画像》),那么生的意义又在哪里?并且在挣扎而生的过程中,一个人可以有无数种生存的方式,但每一个人一生只能有一种存在方式,其间又有多少偶然或必然因素使他不得不只能成为这一种生命,并且为了要活着,他不得不不断地改变自己以适应社会的需要,那“荡在尘网里,害怕把丝弄断”(《还原作用》)的自然的天性、那与众不同的个性就是在这样不得不的改变中扭曲、变形,而生之沉重与残酷,使个体生命永不能自然、完满地存在,这是对个体存在价值的嘲讽,也是对人的生存困境的透悟。在这种荒诞中,“你”“我”的相遇,也必然不能如雪与莲般纯净坦诚地相对,即使“我们”渴望如此,并以为能够如此。并且,“我和你谈话,相信你,爱你/这时候就听见我底主暗笑,/不断地他添来另外的你我/使我们丰富而且危险”,人丛中的人性因了保护自己的需要而复杂而浑浊,努力使心与心保持着距离。所有这些,正是第一章中“使我们相隔如重山”的原因。但是“黑夜中的我们正怎样孕育/难产的圣洁的感情”(《活下去》),那被隐匿了的纯净的心并不因此而停止对另一个同类的渴望,于是第三章里,“我越过你大理石的理智殿堂,/而为它埋藏的生命珍惜”。从出生就受着种种教育,接受种种训诫的人性已被无形的牢狱囚禁,而那最可珍惜、最具自然之美的天性虽被深深埋藏,却如“小小野兽”生机盎然地偷偷生长,并“带来你的颜色,芳香,丰满”,令“我”沉迷。当诗人有幸获得了这一份珍藏时,“我底惊喜”使诗人“疯狂”。爱情由狂热转为平静地喜悦。

第四第五章,文字依然晦涩,情绪却是少有的宁静的抒情,那是言语所能形容的世界里的言语所无法形容的“甜蜜”,那是“使我们游离,/游进混乱的爱底自由和美丽”。穆旦在这里消解了爱情在道德意义上的崇高――爱决不是理智的判断,而是令人混乱的迷醉,是美丽和自由。然后是混乱的迷醉再转为和谐地喜悦,一如“夕阳西下,一阵微风吹拂着田野”。在穆旦诗中,多的是对美好和自由的渴望而不得的焦灼与沉重,这里却因“多么久的原因在这里积累”之后,终于呈现出的放松与温情:“一切在它底过程中流露的美/教我爱你的方法,教我变更”。

第六章第七章又转入理性的反思。“相同和相同溶为怠倦,/在差别间又凝固着陌生”,不安份的灵魂――另一个“我”,不可能在一个地方原地不动,它在不停地游动、变化,它寻找着同类又厌倦于同类,而面对异类时,又因陌生而感到孤独的痛苦;“他存在,听从我底指使,/他保护,而把我留在孤独里,/他底痛苦是不断的寻求/你底秩序,求得了又必须背离”。这里的“他”就是那个永不安份的“我”,诗人在这里透视到个体内部的矛盾与对立。这种矛盾对立,使人与人之间有永不能或不愿消解的距离,并因此导致人的永生的孤独。为什么人会渴求同类又厌倦于同类,一生只在寻求→求得→背离→再寻求之间痛苦地循环,这却是是“科学不能祛除”的恐惧,这恐惧到一定程度时,又希望“让我在你底怀里得到安憩――”,人性因了这样的弱点,也不再“听从我底指使”,因为那善变的灵魂,看到的是“你的随有随无的美丽的形象”,这对于美的体认的主观多变,使得爱情也多变难测。在这里,穆旦剥除了永恒爱情的美丽的外衣,以冷峻的笔调让我们看到爱情的本真面目。但不管爱也好痛也好,对爱情的渴望和浓烈的爱意却是持久的,从这一意义上说,爱情又是永恒的,但这样的爱情是孤独而痛苦的,这种痛苦人所共有,所以“我看见你孤独的爱情/笔立着,和我底平行着生长!”。而那令“我”迷恋的、让“我”以为是另一个“我”的“你”,只是“幻化的形象,是更深的绝望,/永远是自己,锁在荒野里,”(《我》),人生永是寂寞。

最后一章,就是在这种透彻的体悟中,归于无奈的平静,“再没有更近的接近,/所有的偶然在我们间定型;/只有阳光透过缤纷的树叶/分在两片情愿的心上,相同。”这种痛,有外在的诱因,但更主要的却是为“我们”所认可的,是人性中的弱点造成的。如此的心意相通,却难抹去距离,明明已寻到另一个“自己”,却仍是绝望的孤独,但这又是因了“情愿的心”而生的。清醒的错误着让自己痛苦,这是必然;而生命中的快乐(“你”“我”的相遇)却是因为偶然。在生之无常与无奈中,我们只能徒然地挣扎着走向必然的死亡。“等季候一到就要各自飘落,/而赐生我们的巨树永青,/它对我们的不仁的嘲弄/(和哭泣)在合一的老根里化为平静。”泥土之下是人类永远的归宿。虽然如此,穆旦痛苦于绝望但绝不颓废于绝望,在“平静”的下面,是深沉的严肃。

生之寂寞与无常,使生命的意义趋于虚无,却在这人我所加的痛中感受到快意,并在这痛苦中体悟到生命的实在,这大约就是穆旦在这首诗中所想表达的情绪罢。

(注:文中所引用诗句凡未注明出处的,都出自《诗八首》)

 

参考文献

[1] 符杰祥,张光芒. “受难的形象”――论穆旦诗歌的人格价值与文化意义.淄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
[2] 李方. 穆旦(查良铮)其人其诗.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
[3] 李方. 穆旦与现代爱情诗. 东北师大学报(哲社版),1998年第4期
[4] 郭贵荣. 略论穆旦诗之现代性. 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3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3938592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