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教师 > 大语名师

尊德性而道问学 致广大而尽精微 ——访东南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王步高教授
【时间:2007/7/24 】 【来源:诚静斋主人的BLOG 2007-06-13 】 【作者: 不详】 【已经浏览5056 次】

    (下面发一篇关于我校学生最喜欢的老师之一的采访文章,听王老师的课也有好几次,因为课冲突而耽搁下了,而当面请教先生关于古代汉语学习等问题也有几次,得受先生教益颇多,他对学生的关爱和亲切真是让人难以忘怀。这篇文章是与同学、朋友,应学校的要求合作写成的,同时,也请合作的朋友恕谅我没有告知就发在了这里。主要是想跟大家一同分享吧。关于王老师的一些感人的事,在我的记忆中还有很多,就留待以后有时间我去整理出来吧。——静诚)

    说明:文后附有王先生的简介。

尊德性而道问学   致广大而尽精微
——访人文学院中文系王步高教授

    2007年5月17号下午,我们研究生记者团一行三人,在纪忠楼一楼教师休息室,就教学成果频出而多产的原因、感受和经验的问题,如约采访了我校校歌词作者王步高先生。王先生德厚业精、和蔼亲切、平易近人的学者风范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了能接受我们的采访,减少我们学生的麻烦,王先生不顾上午给研究生连上四节课的劳累,也顾不得回家就餐休息,而是在九龙湖校区专等我们下午的采访,尽管他夜晚还要在四牌楼校区给其他学生讲课。他只是自带了一袋方便面、一个苹果作为午餐充饥之用,还诙谐幽默地对我们说:“我们这一代人什么苦没吃过?对物质生活的要求很低,有这就很好了,还有一个苹果,这就很不错了,你们自己去吃饭吧,中午我只要休息十分钟就好了,你们可以早些来找我的,那就可以多谈一会儿了”。王先生就以这样平和、温馨的语言,宽慰了我们忐忑不安的愧歉之心。而我们也深深地为能采访这样的先生师长而感动和自豪。在长达两个多小时的交谈中,我们主要就以下一些问题,请教了王先生的心得和思考。
   
    1、面对如此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现代的学者在做学问方面和前人相比有哪些优势和不利的方面?同时,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样的主观努力来缩小这些差距呢?
  
    王先生:与老一辈的学者相比,我们有很多劣势,主要是“童子功”练得不够好,小时候浏览的经典著作不足。但是我们也有很多优势,比如现代电脑检索系统,可以帮助我们检索古代重要文献,这是老一辈的学者做不到的。不过,也正是如此便捷的电子工具造就了一批“懒学者”,现在很多学者不愿读书,也不认真读书了。可不读书也就没有了创造力,只能停滞在现有的研究成果中。做学问往往是在读书的过程中找到灵感并发现新问题的,将这些问题上升到理论高度往往就可以转化成为较好的研究成果,因此真正的学者必须耐得住寂寞,潜心读书研学。
  
    在义务教育努力发展了十几年之后,可以说现在中国社会大家的整体文化水准已经有了大大的提高,但文化峰值却大大降低了,社会上的文化大师越来越少,未来我们的社会很可能会成为没有文化大师的社会,这是很可怕的。面对这种情况,我想我们年轻的学者在做学问时一定要多读书,尤其是一些经典的著作,更要熟读,甚至要倒背如流。因此我大声疾呼,现代学者做学问切忌浮躁,“整个社会浮躁,我们不浮躁,整个社会急功近利,我们不急功近利。要耐得住寂寞,学会坐冷板凳”。现代的社会,金钱、地位和名利的确是一种诱惑,众多的干扰因素使得很多学者难以完全投身到学术研究中。但是一个人真正的价值和地位是要经受历史来考验的,正如我国历史上的司马迁、杜甫所遭受的际遇。我相信历史会证明一个人对我们的社会、国家和文化事业究竟做出了多少贡献。所以像我们这些搞历史文化的人更要用历史的眼光来认识自己的工作和成果,不能只追求一时的成名、成功。
   
    当然,我对待工作、生活和人生的态度与感悟,与我的人生经历也有很大关系,年轻时因一次事故险些遇难殉身,差点被追认为烈士。这件事之后,我觉得自己一下子大彻大悟了,能看淡很多东西,同时对待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也就更加珍惜,时常激励自己要更加努力的工作来回报大家的关爱。我刚进入东南大学时,汉语言文学学科是很弱的,学校相关图书资料也非常匮乏,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决定从小处做起,把大学语文课开好,经过十多年的努力,我们把大学语文课教成了全国第一,这也是一种成功和贡献。有时候客观条件的不足不应成为事业的绊脚石,而应把它当作一种激励和考验。
  
    2、在有了明确坚定的信仰之后,您认为我们在把个人内在的学术思考和研究转化为外在成果的过程中,有哪些重要的方面需要注意呢?
   
    王先生: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因此要努力团结社会上的其他力量。我们大学语文教材和精品课程成果的取得,可以说是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的结果。在编写教材的这些年里,我们一直和南大的老师有合作,还有南京炮兵学院、南京审计学院的一些年轻教师,都为我们大学语文课程建设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尤其是在电子课件的制作过程中发挥了突出的作用。还有一些年轻老师的精益求精的精神也更是值得称道的。
  
    创造“大学语文精品课程”品牌的过程,应该说是在我的带领下,在我们梯队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成果,有很多年轻的教师都非常优秀,大家的努力和贡献不仅是为东南大学,更是为全国的大学语文教学做出了贡献,我们的努力不仅使得我们本校的语文教学生机勃勃,而且在全国遥遥领先。因此我认为,在前几年的努力中,我们的这套依靠社会力量、依靠兄弟院校力量的工作方式是成功的。但是大学语文教学无止境,我们还有很多不足之处,需要继续改进和完善。

    3、我们知道,您经常谈到我们汉语母语重要性的问题,在这里我们想请您具体谈谈您在这个方面的思考和体会?
   
    王先生:“大学语文”是旨在陶冶人的道德情操,培养和提高大学生文学鉴赏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的基础课程。由于应试教育,中小学语文教学质量难尽如人意,这是人所皆知的事实。而新世纪对大学生的文学素养将提出高得多的要求,尤其是在研究生教育规模急剧扩大的情况下,不少学生的求学道路也越来越长,仅仅从支持他们的学习出发,也希望他们有较坚实的中文基础,否则做得出实验写不出博士论文的人将越来越多。几年前我与上海交大副校长白同朔先生谈及“大学语文”教育时,他曾深刻指出:越是重点名牌大学,越是优秀的大学生,“大学语文”学习就越重要。因为这些学校培养的是大大小小的“领袖”人物,没有较高的人文素养是不可思议的。其实道理很简单,语文是基础,盖的楼越高,对基础的要求也越高。
   
    然而如今的情况正好相反,就对“大学语文”的重视程度而言,重点名牌大学(尤其是文理综合大学和师范大学)往往不及以工为主的院校及农、林、医、财经、政法院校,地方院校不如军队院校。
   
    这些年我们是很重视外语了,但效果并不好,许多优秀人才考研究生还是被外语挡在门外。这些事的原因很多,其中之一是中文基础不行——自己的中文基础不行,外语老师的中文基础也不行。我是德语本科毕业的,本科高年级学生往往学到文学课程时,不是怕自己的德语不行,而是怕中文不行,一句德语读了能理解,却无法用准确的中文语句来表达。我国德语界的元老是冯至教授,直至我从事古代文学研究后才知道,他对中国古诗词研究也很有成就,他的《杜甫传》至今还备受推崇。德语学界中留过学,甚至生于德国、在德国生活过大半辈子的也不乏其人,他们与冯至的差别不在德语水平的高低,而在中文的根柢不足。以高中的中文基础,学上几年外语,就想当翻译家,那是痴人说梦。真正当大翻译家,先得当好中国作家,因为翻译是二次创作。我本人是学外语出身的,故这里以外语为例来谈。
    
    其实,其他学科莫不如此,如中国建筑史、中国经济史、中国哲学史、中国民俗学、中国法律史等对中文的要求更高,研究这些专业的博士,其文学修养应不低于中文本科毕业。在现代教学过程中,“学以致用”的观点使得我们的知识面变得非常狭窄,进而影响了学术的研究。我们的同学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要保证门门及格,还要有所精专,不要被框架束缚住了,我们学生不要仅仅满足于完成别人规定的任务,还应该有走自己的路的走法。中国目前在自然科学上培养不出诺贝尔奖获得者,文史科学上培养不出大师来,与这种实用主义的观念是有关系的。其实,有用和无用只是相对,只有跟人家不同的才是我们自己的特点。
   
    4、现在有不少报道说,研究生导师与研究生成了雇工和老板的关系,传统的那种师生关系成了大家美好的向往和记忆,作为我校很受学生喜爱和尊重的老师之一,您认为在处理大学师生关系上有哪些方面是需要注意的呢?
    
    王先生:我认为,师生关系的好坏,关键在导师,“严师出高徒”,一个好老师首先应该对同学严格要求,但这种严格应主要体现在平时的教学和指导学生的过程中,而不是最后为难学生。在学校,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爱非常重要,老师应该像爱护自己的子女一样爱护学生。老师和学生的关系,尤其是导师和研究生的关系应该是教育和被教育的关系,而不是老板和打工者的关系,要互相尊重,老师更应该关爱学生,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过程中碰到的问题。在我们东南大学,师生关系整体是不错的。作为老师我们对学生平时要严格要求,而在关键时刻却要帮学生一把,不能给学生小鞋穿。做老师最大的荣耀应是让学生的成就超过老师,这是老师最大的骄傲,也是老师最大的成功之处。

   
    对王先生的采访是结束了,简单的采访稿我们也差强人意地写出来了,可是王老师还有那么多切身的经验和深刻精彩的观点,在这里不能一一绍介,却是让我们深深遗憾的。不过就像王先生说的,他的这些成果的取得,不是一时的突发奇想,也不是天生奇才造就的。他在中学学习时有机会做图书管理员,读过大量的书籍,为以后的文学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虽然他本科学习的是德语专业,但是毕竟热爱中文专业,最终几经辗转还是走到汉语言文学研究这条道路上来。他说,我们现在的基础教育把学生限制的太死,这是不利于合理地建构学生的知识结构的,一旦脱离最初专业,我们的学生很可能就没有了生存和发展的能力,这应引起我们从事教育工作的人的高度重视。 
   
    总结王先生的做人和治学的经历,我想可以用《中庸》里的一句话来作结,就是“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最后,就让我们以王先生引述给我们的一句话来结束我们的文章,以期与大家共勉吧:大致看来,能取得一些成就的学生,不外乎这么三种情况:一是跟随父母工作的调动等,走南闯北见多识广;二是在自己的成长阶段周围有很多的具有高深学问的人可资请教学习;三是自己能刻苦钻研、大量读书,由博返约自成一家。总之,学术研究非一日之功,厚积薄发乃成其大也!                
 
   
    简介:王步高教授,1947年生于江苏省扬中县。1969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外文系德国语言文学专业。后在中学任教十多年,“文革”中曾两度被打成“反革命”。1984年毕业于吉林大学唐宋文学专业,获硕士学位。后在某古籍出版社任编辑多年。1987年考取南京师范大学唐圭璋教授的博士生,因工作单位留难被迫中途退学。1991年调东南大学任教,1994年任教授,曾任人文学院副院长、院学术委员主任。现为东南大学中文系教授、研究生导师。同时,兼任中国大学语文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宋代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韵文学会理事、中国李清照辛弃疾研究会理事,江苏省诗词学会顾问、江苏省江南诗词会副会长、江苏省春华诗社社长、中大校友诗社总干事、《中华词学》主编、《中大校友诗鸿》常务副主编等。
    
    王步高教授长期从事中国诗学、词学、文艺美学等方面的研究,个人著作有《辛弃疾全集(辑校汇评)》、《李清照全集(辑校汇评)》、《元明清词三百首注》、《唐诗三百首汇评》等十几部著作,编著各种著作四五十种,撰文百余篇,发表论文七八十篇,在科研和教学方面多次获国家、省级和校级表彰,其主编的《大学语文》系列教材被列为十五国家规划教材,获全国高校优秀教材奖,其开设的“大学语文”课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2005年获得国家优秀教学成果奖。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147055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