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站长文存 > 我论大语

何二元:“大学人文”和“大学文学”不能取代大学语文
【时间:2007/8/8 】 【来源:本站 】 【作者: 何二元】 【已经浏览6363 次】

    内容摘要  目前有用“大学人文”和“大学文学”取代大学语文的意见,笔者认为不可取。大学语文是高等教育阶段的母语教育,多年来从教材研究到教学实践都已有宝贵的经验,我们应该总结这些经验,提升大学语文的学科地位。
    关键词  大学语文  大学人文  大学文学  母语教育


    近两三年间,在围绕大学语文展开的讨论中,先后出现用“大学人文”和“大学文学”取代大学语文的两种提议,并且都编出了教材。①任何讨论都是有益的,何况这讨论还结合了教材文本的编写实践,更显出讨论者脚踏实地的精神。

    本文且不评价具体的教材文本,而是从理念上立论,认为大学人文和大学文学不可能取代大学语文。理由很简单,人文学科是和自然科学学科相对的一个概念,②它包括文史哲类的一大批课程,当然也包括了大学语文,不应该自贬身份来取代其属下的某一门具体课程。至于大学文学它更应该是一门专业课,不适宜作“汉语言文学专业除外”的文、理、工、农、医、财经、政法、外语、艺术、教育等各类专业的公共课。所以大学语文的问题还是要在大学语文自身解决。

    首先,语文的概念是很丰富也很清楚的,它有语言、文字、文学乃至人文的意思,但是又不是简单地等同语言、文学等等,它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综合。“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文教育应当灌输于人生的各个阶段。工具有简单复杂之分,工具的掌握也应当伴随于人的一生。如今有人质疑为什么小学语文、中学语文之后还要有大学语文,这是既看不到人文教育的终身性,也看不到工具掌握的阶段性。其实争论的焦点还不在这里,而在于大学语文为什么成为大学各专业的公共课(这个问题在中学文理分科时就应该提出)。这就要回溯语文学科的源头。在上个世纪初确立的语文学科,具体是叫做“国语”和“国文”课的,这最清楚不过地说明语文学科具有母语教育的性质(所以我主张把语文课的性质表述为“综合了人文性与工具性的母语教育”)。在任何国度,母语教育都是国民的终身义务,所以无论是文、理、工、农、医、财经、政法、外语、艺术、教育等不同专业,只要你是中国人,就必须接受中国的母语教育;所以无论是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只要你是中国人,就必须接受中国的母语教育。这就是大学语文能够成立的根本理由。

    相比之下,大学人文、大学文学是可以跨越国界的,只有大学语文应该固守自己的母语。和它相对的,是大学英语,从来没有人质疑过为什么要开大学英语,也没有人要以什么世界人文或外国文学来取代大学英语。据说在英国没有专门的英语课,他们的每一门课都承担母语教育的功能。这是一种境界,在我们还没能达到这种境界的时候,需要有一门具体的课程来承担母语教育,那么在大学阶段这门课程难道不应该是大学语文吗?

    母语首先是一种语言,语言的操作有初浅与精深的区别,说大学语言难道比中学语言更高明吗?回答是当然如此。大学生当然应该比中学生更好地掌握自己的母语,所以中学语文之后还要有大学语文。语言又是一种文化载体,大学文学、大学人文都可以纳入其中,中国有文史哲合一的大语文(杂语文)传统,纯文学之外,先秦哲学、两汉史学、历代策论乃至九章算术等等,都为大学语文提供了丰富的内容。所以选文溢出文学也很自然,不必因此怀疑它还是不是语文。甚至外国文学、世界人文也可以成为大学语文的内容,它反映的是我们母语包容、转换世界语言的能力。

    所以大学语文不能没有语言学习的内容,说语言在中学学过了,大学应该学文学了,这是割裂母语教育的形式与内容,最终会毁了我们的母语教育。当然语言应该有层次,上世纪初对于“国语”“国文”的设置,就是强调了这个层次,今天的中学语文和大学语文之间,也应该有一个飞跃。问题是语言的人文性质使其不可能像科学那样容易精确测定,这个质变的过程往往不是很清晰,加上我国的大学语文确有一定问题,于是招致“高四语文”的讥讽。

    不可否认,“高四语文”的现象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确实存在,分析起来原因有二。首先,我国的大学语文起步时定位就不够高。1978年,在时任南京大学校长匡亚明和复旦大学校长苏步青的倡导下,全国各高校开始设立大学语文。当时刚刚结束10年文革运动,我国教育质量普遍下降,许多大学生写文章错别字连篇,有的甚至连申请书、借条也不会写,因此人们将大学语文定位于还初、高中语文的欠帐上。但是这个定位其实是有问题的,因为10年文革影响的不仅是语文质量,可以说所有学科质量都普遍下降,比如当时就有大学教授教学生小数点的奇闻。那么是不是要在所有的学科中都来还历史的欠帐呢?显然不行,否则就根本不叫高等教育。这个问题当时很多大学是通过办预科班来解决的,今后再出现这个问题也应当如是处理,而不应该以降低大学教育起点为代价。

    第二个原因,似乎所有的讨论文章都未能加以注意,就是大学语文其实不是铁板一块,它起码是分成全日制教育和自学考试两大块。中国的自学考试制度在不拘一格育人才上确实功不可没,但是毋庸讳言它正在越来越并入应试教育的轨道,高考中行之有效的死记硬背标准答案那一套做法,也正日益成为自学考试的基本手段。从这个现象上说,自考大学语文确实有点像“高四语文”。

    所以,说大学语文是“高四语文”,在开设大学语文之初可以,对自学考试而言可以,但是不应该用来一概贬低今天全日制大学中普遍开设的大学语文课程,这未免抹杀了编者和教者两方面的辛勤劳动和探索。教材编写方面,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各地大学语文教材已有数十种之多,特别是徐中玉教授主编的全日制高校通用教材,20年来,一改再改,至今已经修订到第八版,从学科定位,到编写体例,到文章选取,都反复听取各方意见进行斟酌修改。③近年来大学语文教材编写更呈现百花齐放的态势,人们从不同角度进行各种探索,徐中玉主编的《大学语文》之外,又有王步高主编的《大学语文》,北京大学的《大学新语文》,北京大学、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十多所大学合作编写的《高等语文》等,这诸多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绝非一句“高四语文”可以抹杀得掉的。

    从教者方面说,“高四语文”的说法更是抹杀了广大高校教师的辛勤工作。大学体制与中学有根本不同,教师本身都是学有专长,又没有高考的压力,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各自的特长,从内容选择到教学风格方面都有很大的自由空间,就笔者所了解的一些大学语文教师,几乎是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教法的。这里仅介绍一下笔者自己教授这门课的一些体会。

    笔者这几年都教大学语文这门课,开始是领导指派,随后在教学中对这门课日益发生兴趣,逐渐成为自己的一个学术研究方向。与“高四语文”论者的思维方向不同,笔者并不急于与中学语文划清界限,反倒是致力于大学与中语文教学衔接的研究。笔者觉得大学语文与中学语文的根本区别,并不在于课文的选取,中学语文教材已经十分注重选取经典文学作品,大学语文除非向文化领域拓展,否则再想找出中学语文没有选到的课文,确实难乎其难。然而大学语文和中学语文选文发生重叠,其负面作用也许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样严重,正如幼儿园小朋友可以诵读古诗,而当这些古诗在小学、中学甚至大学教材中重复出现的时候,并不会有人因此就说是大二幼儿班水平。古人评价屈赋的学习价值:“其衣被词人,非一代也。故才高者菀其鸿裁,中巧者猎其艳辞,吟讽者衔其山川,童蒙者拾其香草”,④不正十分生动地说明了这个道理吗?选文的重叠,也许更能逼着教师把大学语文上出不同于中学语文的特色,所以反而可能有积极意义。

    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大学语文课程是具有素质教育的意义的。素质教育并不排斥知识积累和能力培养的过程,任何一种完整的教育都包括知识、能力和素质三个层次,知识要积累,在知识积累的过程中,甚至“死记硬背”都是必要的。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会转化为能力,能力不一定只是动手,动脑也是一种能力,读书的能力,考试的能力,掌握母语的能力,接受民族传统文化的能力,这些能力将来都会转化为社会生存的能力,为社会作贡献的能力,所以对于中小学教育的成绩不宜轻易否定。能力的培养和反复运用,最后就会变成一种气质,一种读书人的气质,一种文化人的气质,一种文明人的气质,这是我们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毋庸讳言,素质教育是中小学教育最为薄弱的一环,这一方面因为在高考的压力下,中小学教育无暇顾及那些难以精确测定的素质内容;另一方面,素质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中小学只是打一个基础,真正见成效恐怕还要到大学阶段,我们不能因为中小学没有最终完成素质教育的任务,就否定中小学教育对于素质教育的意义。有一个形象的比喻,说我们的中学生好象是一壶只烧到七、八十度的水,大学教育就是要再加上一把火,把这壶水烧开。

    由于上述原因,现在的中学语文教育可能尚无暇顾及那些人文素质的内容,而只能把重点放在基本知识的积累和语文能力培养上,但是这正好为大学语文的素质教育提供了条件。比如教学庄子的《逍遥游》一课,假设不是中学语文教学已经讲清楚课文中大量的字词注释,那么大学语文教师又怎么可能优雅地越过字词教学,更深入地挖掘课文所含有的哲学机智、文学浪漫以及人生境界,并从更高的层面反观庄子的语言艺术?所以,当大学教师如此成功地组织了语文教学之时,绝不可沾沾自喜学识上的高人一筹,而应该对中学教师的辛勤劳动心存感谢。大学的教学环境是优越的,大学语文没有大学英语那样的四六级考试,甚至不被纳入学校考试科目(通常是考查课),这些被一些人认为是走入困境的种种不利,⑤恰恰为我们提供了更加适宜的素质教育环境。

    最后,由于大学语文是面向文(汉语言文学专业除外)、理、工、农、医、财经、政法、外语、艺术、教育等各类专业开设的的一门公共课,这就要求"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基础性特点,适应当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教育部高教司《大学语文教学大纲·征求意见稿》),这是一个很高的学科要求,是一种大语文的学科视野,因此大学语文的教学绝不是“万金油”式的教师便能够轻易胜任的。这两年笔者给艺术类学生上大学语文(又分别为音乐专业与美术专业),对语文与艺术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尽量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把这种关系展示出来,受到了学生的欢迎。⑥笔者还没有给理科类学生开过课,但是设想假若给理科类学生开课,一定会借鉴李政道博士诠释科学与艺术关系的那种思路来进行教学设计,⑦那将是对自己的一个很大的挑战。谁能说这样的大学语文没有学科特点,是形同虚设呢?

写于2005年10月
发表于《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6年第1

 

    【注释】
    ① 见中新网上海(2002年)8月2日消息:《新锐的<大学人文读本>即将取代<大学语文>》,报道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夏中义主编了《大学人文读本》三卷本读本;又见深圳特区报2005年3月28日消息:《大学文学将替代大学语文》,报道北京大学教授钱理群、评论家李庆西、复旦大学教授郜元宝编撰了新读本《大学文学》。
    ② 这里且忽略关于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学科关系的讨论。
    ③《经典教材再次自我提升》,中国图书商报2005年9月24日。
    ④ 刘勰《文心雕龙·辨骚》。
    ⑤ 见《大学语文的未来何去何从:尴尬的大学语文》(光明日报2004年2月13日)等文章。
    ⑥ 见我的个人教学网站
www.eyjx.com (二元教学)。
    ⑦ 见李政道主编的大型画册《科学与艺术》(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年第一版)。

 

"University Humanity" and "University Literature"
cannot replace University Chinese

He Eryuan
School of Chinese, Hangzhou Teachers College, Hangzhou, Zhejiang 310012

Abstract: At present, there are suggestions that "University Humanity" and "University Literature" replace University Chinese. I think it inadvisable. University Chinese is the mother tongue education at the stage of higher education. Already there is valuable experience from teaching material research to teaching practice ,for many years. We should summarize the experience, promote the discipline status of University Chinese.
Keywords: University Chinese, University Humanity, University Literature, the mother tongue education

本站链接:

大学文(钱理群、李庆西、郜元宝

《大学文学》出版座谈会暨大文学教育研讨会会纪要 (世纪中国)

以“大学文学”代“大学文”刍议 (郜元宝)

大学语文:回到场? (中国图书商报专访)

大学课堂:语文该教些什么?——专访钱、李庆西、郜元宝 (中国图书商报专访)

《大学文学》要取代“大学语文”?——三教授编撰新本,直指大学语文教学弊病 (新京报)

重心是文 (钱理群)

改良《大学语文》的一思路(钱理群等)

大学文学将替代大学语文(理群等)

钱理群等对话“大学文学”把你们骗到中文系来  

《大学语文》一定要改良为《大文学》吗? (中华读书报)

我们需要样的 (河北日报)

有《大学语文》、还需要《大学读本》吗? (北京晚报)

大学人文”和“大学文学”能取代大学语文(何二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193726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