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论坛 > 大语危机

大学语文三十年
【时间:2014/11/18 】 【来源:网络 】 【作者: 待查】 【已经浏览2950 次】

    本站按:记得这是网上一篇博文,题目好像是“三十年”,或是“单一性理工或以理工为主的普通高校大学语文课程问题严重”,下载时候没有下载完整,现在网上已找不到。

    普通理工院校的大语课程还没有人进行调查。2004年300所中的34所中只有20所的信息。大学语文课程的状况我以为比现有文章描述的还要悲观。
 
    大学语文三十年,我以为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1980年至1989年,大学语文的建设期,1990-1997年,大学语文的衰亡期,1998年-2002年,大学语文的复苏期,2003年至今大学语文衰退、复苏期。大学语文课程历经波折,1987年大学语文第三届年会出现了盛况之喜,1993年第五届年会就是衰退之忧。没有出现真正意义上的繁荣期(除了开课出教材外,第一个十年基本没有研究)。比较形象化的过程是这样的(以我校为例),1984年组建大语教研室,开设必修课。1988年学校决定大学语文改为选修课,1990年分流大学语文教师(部分强制改行,部分留守),而后外国文学概论、唐宋词欣赏、现代文学的选修过渡。1992年 全面改开科技写作选修课, 1996年恢复开设大学语文选修课,2000年 改大学语文为必修课,2003年改为古典文学,现代文学,外国文学限选课,2007年改为公选课。 学时由36、32、24、28、16不等。由一斑而窥全豹,在这样的三十年中,普通理工院校的大学语文状况为:

    其一、普通理工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程不被重视。虽然《大学语文》课程从名义上普及到了各类全日制高校,但是这门课程未明确定为公共必修课,可开可不开,开多少算多少,为数不少的理工类全日制高校至今没有开设这门课程, 开得残缺不全的,估计有半数左右。2008年,河北召开大学语文改革研讨会,河北的骨干院校里理工类的把大语开成必修课的只有河北工大一家,也只是开了五个院系,针对文科学生。同年,北京大学2006年南大陈洪副校长在对100所学校的随机调查中,理工科和其他为主的院校,作为必修课的是9所也可明证。2004年20所学校10家必修。

    其二,开设效果不好。普通理工类学校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2000年以后,教育部放开专业申报后,许多大语教师人数较多的理工院校或为文理渗透或为谋求生存,相继设置了中文系、广告专业、广电新闻与传媒、文秘等相关专业,大语教师纷纷转向,一种是依然无相关中文学科 、专业的院校。这两类院校大学语文课程的状况是教师兼职开设,教师专职开设,不开设。显然兼职开设的,大学语文是其副业,专职开设的处在旋开即停的状态,教师成了百变金刚,一人开过几门课程的不在少数,精力严重分散。所以无论开与不开,三十年间普通理工院校的大学语文都没有实质性的进步,处于一种低水平的谋生糊弄状态。更何况理工学校开设的课程都是大班课,仅以我校为例(据我所知,其他学校也如此),由于留守教师很少,必修课时,一个班不少于180人,一个教师一个学期要同时带5个180人,选修课时多至400余人,喧嚷如集贸市场,如此状况,教也不易,加上学生选课只是为了学分,能达到大学语文最低级的教学目标也是天方夜谭。所以很多理工院校的大学语文有与无差异不大,大语的表面繁荣只是为数不多的重点大学支撑着。

    其三、普通理工院校是中间层,既没有综合大学的雄厚师资,也没有重点大学的名气和校园资源条件,比如图书资料等,也没有那么多的师资,大学语文被停很容易,恢复很难,声音很微弱。影响因素分析:

    当然,大学语文课程目前的状况,大学语文课程与教授该课程的人自身难逃干系,但是客观上的原因也直接影响了这门课程的正常开设与研究。

    一、政策导向影响了高校大学语文课程的设置,几次教育部门专业调整的指挥棒,决定了各高校课程设置的风向标。上世纪80年代初,理工院校把大学语文开设为必修课,除了文革后的教育文化背景的影响,筹建大学语文教研室,是教育部指令所为。很多学校是那时开设必修课,很多人是那个时候分配为大语教师的。1989年,国家第二次修订本科专业目录,重点解决了专业归并和总体化的问题。翻阅1989年国家教委该年工作要点,在(三)普通高等教育方面里,有这样的描述:进一步优化高等教育内部的学科结构,逐步发展需求量大的应用科学,根据不同情况有区别地压缩并调整基础学科的规模。(见教育部网站)许多学校为了贯彻教育部的工作精神,以加强专业教学为由,或取消或削减学时。与此同时,为了突出学科的应用性,很多学校用应用写作、科技写作课程取代了大学语文。1997年,国家对本科专业进行了第三次结构性调整,主要是改变过去过分强调“专业对口”的教育观念,确立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发展共同提高的人才观,使高等教育更加重视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人才培养,构建起更加注重素质,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为一体的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更加适应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的需要。1998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教高[1998]2号文件),2001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工作的若干原则意见( 教高〔2001〕5号),对素质教育有了新的要求,因此有些学校又恢复大学语文课程。2003年以后,教育部对高校总学时进行了压缩,大学语文又不得不为专业教学让路。 2006年以后的大学语文复苏之相,就更与教育部关于转发《高等学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研讨会纪要》的通知(教高司函[2007]38号)、2006年《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的精神分不开。回顾大语的兴衰历程,与教育行政部门的政策导向紧密相关。因此,2007年在媒体展开大学语文课程讨论之时,教育部声称 “因高校课程设置问题涉及高校办学自主权范畴,教育部并未对高校大学语文课程开设做硬性规定,该课程如何设置由学校自行决定”,匪夷所思。事实上中国的高等教育迄今也没有发展到可以自主的地步。

    二、工具理性思维,忽略了语文学科的基础性特征,决定了各主管部门在语文有用无用之间徘徊。视其无用,不过是达不到工具理性所期望的学一个公式既是一个公式,学会一个程序就是一个程序,学了几个学时的语文就会说话就会写作那样的功用。也达不到学了外语即可与国际接轨那样的效果,中国加入WTO以后,这种观念尤其强烈。因此经常有学校领导说有用吗?有效吗?有用即开。切莫说语文这个基础学科与其他基础性学科不同,不是想让她有用他就有用,立竿见影,说她没用,旋即遁形,她不可一蹴而就,需要日积月累,真的用“用”的思维稍作思考,是真的没用吗?那么到底什么是用呢?记得庄子在他的著作里屡次谈到“用无用”的问题,不管是大葫芦、大樗树还是不材之木,都有一个大用那就是全生,亦即保全生命。还有比保全生命之用更大更重要的用吗?那么以此推论,还有什么课程比与生命、与生活、与心灵对话的课程,更有用呢?领导的认识的偏差,造成了课程设置的摇摆不定,造成了大学语文学科建设的缓慢与学科研究的缺失,心神不定,教学质量可想而知。
 
    三、出版市场的影响挤压,造成了大学语文自身的混乱。没有什么证据能够证明媒体每一次的热论是炒作还是真诚,商业利益背后的手到底是什么。 但是出版行业鱼龙混杂的状况不可否认,出版的大学语文教材五花八门,水平参差不齐,客观上一方面是大语的繁荣景象,一方面是自损形象,甚至是自掘坟墓。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3998730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