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论坛 > 大语危机

石天强:语文应有“维新”的气魄
【时间:2013/8/26 】 【来源:中国教育报2013年5月24日 】 【作者: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学院 石天强】 【已经浏览3765 次】

    不久前,武汉有媒体爆出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边缘化、教师边缘化的消息,大学语文课程再次进入受众视线。有从业教师坦言,大学语文课程因为没有学科支撑,其发展因此受困,而教师也在职称评定、待遇等问题上遭遇种种尴尬。

    自20世纪80年代中国高等教育恢复大学语文课程以来,上述种种问题已经屡次曝光了,所以这已经的确很难说是新闻了。而真正的新闻则是,为什么大学语文总是处于这样一种尴尬的困境中?在大学的诸多课程中,大学语文是媒体曝光率最高的课程之一,也常常会引起社会上的种种争议。这似乎证明了这门课程有着广泛的社会公共性,进而言之,是“语文”的社会公共性在不断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

    在全球化不断深入的今天,强化语文教育几乎成为一种社会共识。而这正是大学语文公共性的社会基础。但在实际工作中,语文可能又是最不重要的。人人几乎都能写、能说、能用,为什么还要接受如此复杂的语文训练?因此大学语文无用论也一直甚嚣尘上,难以平息。这种复杂的社会心态,以各种形式影响着高等院校对大学语文的态度;而高等院校自身,也是在语文有用或无用的功利主义视野中,权衡取舍。

    大学语文课程的这种危机性,实际是语文教育危机在大学的延续。这种危机性在中学阶段,因为教育体制、高考制度的强制性规范,而被遮蔽;一旦这种制度性保护消失了,它的危机性在大学阶段便集中爆发了出来。这种危机性实际暗示的是对“什么是语文”的根本性诘问,进入大学教育后,这一诘问就转化为“大学语文有什么用”的功利性质疑。

    对于此,笔者曾与“大语义工”何二元老师在QQ上交流过。二元老师说的话很尖锐:我们现在连语文是什么都没弄清楚,又何谈教好语文呢?所以语文一定要回到其根本。这个本不是文学,不是人文素养,不是审美感知人生哲理等附加产品,它必须首先是语文训练本身。对于何老师的这一观点,笔者颇为认同。

    从根本上来说,语文教育是一种语言训练;更功利化一些,它首先是一种语用训练,即对学生的口语和书面语在言语组织、句法逻辑、篇章结构层面的训练。它是所有学科得以确立其学科知识的基础性学科,它的工具性与基础性是一枚硬币的两面,难以分割,而这正是语文无可替代的价值作用。但这种价值作用,却长期为政治性、人文性、社会性、历史性、审美性、哲理性等附加价值所遮蔽。这些价值的长期突出使得语文自身的语文性被遗忘。而这恰恰是语文教育——不仅仅是大学语文教育——应该加以反思的。

    大学阶段,大学语文应该在语文的学理层面上,对学生进行训练。而这才是大学语文今天所面临的真正挑战!大学语文的学科性正存在于其学理性的认知中,也只有把握住这一根本,大学语文才能有效回应全社会的期待,才能有效迎接时代的挑战,才能获得发展的机遇!从这个角度讲,包括中学语文教学在内的语文教育一直有种剑走偏锋的味道,它沉重地负载着很多价值观,却唯独忘却了语文学习的基本价值要求与知识诉求。

    危机也好,尴尬也罢,换个角度讲这也并非坏事,它会促进整个社会对语文认知的深化,并促使大学语文不断反思,迎接挑战。古人云,周邦虽旧,其命维新!大学语文应该有这种“维新”的勇魄!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3998934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