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论坛 > 大家谈

北京工商大:关于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研讨和初案(征求意见稿)
【时间:2012/7/3 】 【来源:惠心慧语_新浪博客 2011-11-06 】 【作者: 王新惠】 【已经浏览3779 次】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2d19170100vjzl.html

    针对《关于北京工商大学本科课程体系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我教研室进行了部分学校电话调研和集中充分讨论,一致认为改革是进程必须,推陈出新是发展王道,在全员赞成教务处隆重推出的初步方案基础上,就关于和我教研室密切相关的大学语文课程改革提出意见和初案如下:

    一、存在分歧的几种观点利弊分析

    1.仍叫《大学语文》(以下省略书名号)
   
    利:与教育部精品课程大学语文名称一致,便于定位和享用精品课程教改成果,且目前上课内容和形式和中学语文完全不一样,既没有主谓宾教学,也淡化了机械的字词句教学,特别是从去年开始推出的专题化教学改革更是贴近了大学生学习语文的特点和兴趣。课程和教材将中国文学和文化整合了十七个专题,课程目标在教材封底赫然言明:十七个语文专题,融汇近百篇经典美文,导引学生穿越历史隧道,行走文学和文化大路。通过涵咏经典,感知美文,分析语言,思考人生,进一步提升语文能力,增强研究意识。同时,陶冶审美,健全心理,塑造人格,培养素质。教学方法在教材“编写说明”里作了示范性提示如下:
   
    大学语文作为一门广泛而熟悉的学科,教材编写要想走出新面貌和新路子,而又切合教师和学生所需,确实不是一件易举之事。但停滞不前,固守现在,也确实有很多弊痼。积十多年师范院校语文教学论教学和研究探索,再加上近十年大学语文一线工作经验,斗胆进行探索和耕耘一本新的教材,实现久寓心中的良好愿望和美好希翼,认为是一件值得可为之事。

    适逢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组织编写21世纪大学语文规划教材,遂踊跃申报,获得批准立项,也就有了下面教材的致力目标和具体构架。
   
    大学语文长期深陷“高四”语文的困惑,当务之急就是能走出高中语文的窠臼,彰显出语文的“大学”特点。教材是教学的依据和凭借。编写一本不同于中学语文教材体例和内容的大学语文教材,显然是实现语文大学化的瓶颈。
   
    革新体例和内容,贴近大学生认识规律,这是教材致力的目标之一。为此,教材从总的体例上采用专题代文本的形式,而且根据高校每学期一般都是十八个教学周的特点,安排十八个专题,每个专题包括导语,带注释的3到5篇文章,课文评析,思考与研讨,推荐阅读和专题研究六个部分。导语是专题导向,文本是专题内容的印证,课文简析帮助阅读和理解课文,思考与研讨将阅读与理解深化,推荐阅读拓宽课堂所学,专题研究训练学生语文研究能力。十七个专题,十七周教学计划,一周一个专题,既可安排2课时,也可安排3到4课时,有序又灵活。
   
    专题的选取既有文学意义的专题,也有文体意义的专题,还有文化意义的专题,另外,为人之道、涵养人格、提高实用写作等也是专题涉足的内容。专题内容的广泛和大学生实际需求的联系,是想体现人文“大”语文、生活“用”语文、审美“美”语文的教育理念。这是教材着力实现的目标之二。
   
    专题没有详细阐解,只安排一个导语概括内容导向,意图是给广大教师留下创造性使用教材的广阔空间,也给学生留下思考和阅读研究的缝隙。教师可根据导语提示,安排教学目的,确定教学重难点,准备教学内容。这样,更便于照顾个性差异,实现因材施教。这是教材致力的目标之三。
   
    课文紧紧围绕专题选文,文章既侧重古今中外经典名篇,也大胆突破传统范囿,增加新传统经典和洋溢着鲜明时代气息的时人今文。文章以文学篇目为主,但也不局限于文学范畴,历史、哲学、美学、经济等领域的文章也在选用之列。选文从中学老篇目中脱颖出来,尽最大努力不重复,这是教材致力的目标之四。
   
    思考与研讨淡化字词句的机械练习,突出人文知识的学习与转化,是为了淘洗中学应试教育对学生留下的语文恶感,让学生能以养成文化素养的姿态重新认识语文,热爱语文,学习语文。同时,中小学已经反反复复进行了很多的字词句练习,学生已经掌握了语文基本字词句的运用。大学语文没有必要进行更多无意义的重复。如果说,在语文工具性、人文性和审美性的融合上,中小学阶段突出语文工具性的话,那么大学阶段的语文就应该突出其人文性和审美性了。提高语文能力,培养人文素质,陶冶审美情趣,让学生成为语文能力强、文化知识广、人文素质高、审美情趣雅的人才,这是教材致力的目标之五。
   
    推荐阅读是着眼于课堂时间有限而做的一个拓宽指导。推荐读物注重突出学术性,更注意突出趣味性,致力切合大学生阅读审美趋向,能开拓学生的知识和人文视野。这是教材致力的目标之六。
   
    专题研究是有意识地和中学语文学习相区别的一个设置。具备初步的研究能力,是大学生重要的培养目标之一。大学语文作为一年级的基础学科,适时引导学生对语文和文化问题展开研究,应该是个很不错的尝试。另外,很多非中文学科专家在听过大学语文课后,大多建议大学语文课能和学生将来的毕业论文结合起来。大学语文虽不是训练学生写作毕业论文的学科,但能通过大学语文的研究练习,为学生写作毕业论文提供方法、思维和格式的指导,应该是个有价值的工作。鉴于这两点考虑,每个专题后设置一个研究专题,作为学生练写论文的题目,既可深化课堂所学,也可为撰写毕业论文提供先前指导。教师可在一学期内布置一到两篇论文让学生练习,论文题目可从十八个专题研究中自选,当然也允许具体化和细化。这种形式的作业也体现了大学语文学习的开放性姿态,有利于拓宽学生视野,养成研究性思维习惯,形成初步的研究能力。
   
    教材后附录编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目的是为学生提供文章规范表达的法律和文件依据;编选《常用语文工具书简介》和《大学生必读语言文学书目100本》则旨在为学生提供课外语文学习的方向性指导和帮助。

    美好愿望昭昭,不尽能一一实现,但愿抛出拙转,能引来美玉。谨此求教于方家。
    
    本教材由北京工商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中文教研部全体教师共同编写,具体分工如下:王新惠老师负责编写专题五、八、十五、十六、十七和三个附录;李倩老师负责编写专题二、四;刘莉老师负责编写专题六、七;杨柳老师负责编写专题十、十二;赵明正老师负责编写专题三、十一;夏京春老师负责编写专题一、九;袁钟芳老师负责编写专题十三、十四。全书由中文教研室主任王新惠老师负责主编和统筹。
   
    本教材适用于高等院校本专科学生,尤其适用于经管类高等院校本专科学生。在编写过程中,借鉴和参阅了一些专著和其他高校编写的一些《大学语文》教材,在此表示诚挚谢意。

    2010年5月于北京工商大学耕耘楼
   
    具体实施时更是根据老师和学生个性自主探索,或讲述,或研讨,或走出去感知调研等,大多老师的大学语文课上得生机盎然,队伍整体学评教较高,今年的本科教学奖评比中本教研室有3位老师获奖,这在全校所有教研室中可能是比较少见的。

    内容和方法上不存在老化急需改革的问题。

    弊:不能从形式上体现学校的改革精神,也确实存在着因中学长期语文带来的课程名称观感上的疲劳。

    2.分成《中国文学》和《中国文化》(以下省略书名号)
   
    优:是教务处高等教育研究团队在充分调研北京大学、香港大学等通识课程方案基础上提出的课程整合。讨论认为将大学语文分成中国文学和中国文化是个不错的尝试,目前中文教研室也有现成的师资和开课经验,比如新闻系现开有中国文学,公共选修课现开有中国文化史,挪移到改革试点专业培养方案备选即可,简单便(biàn)宜。
   
    弊:中国文学在汉语言文学圈内专指中国古典文学,在中文系占课时200课时左右,在我校新闻系占54课时左右,具有很强的专业性,要求学生要具有良好古诗文功底,最起码要有阅读古诗文较强烈的兴趣。而学校现改革试点专业的学生情况是,大多数是理科背景,只有经管类专业少量学生是文科背景。根据我教研室的上课经验,我们学校的学生在学习中国古典文学方面无法和北大和港大学生相提并论,在接受中国古典文学方面肯定有一定的阻力。

    认为明知有阻力,还去推行,遇阻后再返回的做法不可取,改革一定要有90%以上的把握才能去推行,这叫改革的权效性。
   
    至于中国文化课,偏离语言文学较远,内容易流于宽泛,泛泛而谈不如不谈,作选修课尚可,作必修课不妥。若和中国文学放一起作为组合课,让学生去选一作必修,估计大多会选较容易的中国文化课,结果可能是,全校唯一一门以经典美文滋养学生心灵、品格、精神、灵魂的语言文学必修课被边缘被毙掉,这将是我们北京工商大学课程改革中最大的败笔。教研室老师一致认为,这一步任何人不愿意看到。

    3.整合改名《中国文学与文化》(以下省略书名号)

    利:取观点1和2之利,舍其之弊,将大学语文改名为中国文学和文化,名字新,有创见,居国内同类课程之先,具有课程改革和学术探讨的双重意义。另外,本课程名称还具有和国际课程接轨的功能,我们出国的学生可以以此为范本在国外传播中国文学和文化,来我们学校留学的学生也最喜欢学习中国的文学和文化。名称的改变还可以淡化中国文学在圈内的刻板印象,后延到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保持文学的完整性。内容上可将中国文学史和中国文学中的经典名篇作为基点、起点、原点,探讨中国文化生成问题。从文学出发到文化归结,是个很不错的改革思路。

    弊:目前国内没有现成的教材,需要组织人员在明年改革方案实施前首先将教材编写出来,以及有关的课程建设等,需要投付的时间、精力、财力较多。
   
    4.至于今天上午和杨旻老师通电话谈到的更灵活的改革方案,将原来的大学语文必修课,整合成具有教师学术个性的多门课程,供试点专业选择,认为更适合放在公共选修课上作改革试点,计划将原来较“面”的语言、文学技能和欣赏课,上升到“点”的深入和个性研究上,是下一步的问题。本方案主要谈必修课的改革问题。

    二、大学语文课程改革初案
   
    经过利弊分析,教研室一致决定将原来的大学语文必修课改名为《中国文学与文化》,课堂教学周2学时,课外辅导周1学时。明年开始在改革试点专业试行,用2到3年的时间推广到现在所开大学语文的所有专业和学院。
   
    当务之急是编写一本适合我校学生接受水平的教材。教材编写体例初步确定为:以文学史为经,通过对重点文学经典的文化解读,呈现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生成脉络和主要内涵。具体目录和章节初步确定为:

   第一章  先秦文学与文化:在元典创制中走向多元
   第一节 “美刺”现实与歌咏浪漫
   1.《诗经》:初民社会的“风雅”人生
   2.《楚辞》:忧深思远的爱国乐章
   经典作品选读:
   《诗经·卫风·伯兮》、《诗经·小雅·蓼莪》、《九歌·哀郢》
   第二节  百家争鸣中的诸子散文
   1.《论语》、《孟子》:仁学思想与王道政治
   2.《道德经》、《庄子》:无为自然与逍遥人生
   经典作品选读:
   《孔孟语录》、《庄子·内篇·知北游》
   第三节 秉笔直书的历史散文
   1.《左传》:文史相兼的叙事艺术
   2.《战国策》:纵横策士的亮丽风景
   经典作品选读:
   《左传·隐公元年·郑伯克段于鄢》、《战国策·齐策一·冯谖客孟尝君》
  
   第二章  秦汉文学与文化:帝国大一统的文史自觉
   第一节  从“焚书坑儒”到“独尊儒术”
   1. 《史记》:史家绝唱 无韵《离骚》
   2. 汉大赋:文人群吟  帝国华章
   经典作品选读:
   《谏逐客书》、《货殖列传序》、《子虚上林赋》(节选)
   第二节  现实主义精神的集中呐喊
   1. 政论散文:指摘时弊 建言献策
   2. 汉乐府:感于哀乐 缘事而发
   经典作品选读:
   《过秦论》、《论贵粟疏》、《病妇行》、《孤儿行》、《十五从军征》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文学与文化:玄学中的自我发现
   第一节从“建安风骨”到“魏晋风度”
   1. “三曹”、“七子”:建功立业 梗慨多气
   2.《世说新语》:名教危机 适意人生
   3.《搜神记》:佛道兴盛 “志怪”社会
   经典作品选读:
   曹丕《燕歌行》、王粲《七哀行》、陈琳《饮马长城窟行》、《世说新语·任诞》
   第二节在田园山水与民间风情中悠游
   1. 陶渊明诗:田园牧歌 神辨自然
   2.谢灵运诗:山水风光 闲散情调
   经典作品选读:
   《饮酒》(其四五)、《登池上楼》
  
   第四章隋唐五代文学与文化:三教共弘的盛世之音——
   第一节  诗赋取仕与诗歌繁荣
   1. 李杜文章在 光焰万丈长
   2. 新乐府运动中的民生呐喊
   第二节  古文运动与文学教化
   1.韩愈文:文以载道 崇儒反佛
   2.柳宗元文:关注民生 隐喻现实
   第三节       唐传奇与唐五代词
   1.唐传奇:从记录神怪到描摹人世
   2.文人词:抒写性情的新诗体
   经典作品选读:
   李、杜诗歌,《论佛骨表》、《种树郭橐驼传》、《李娃传》、《菩萨蛮》、《更漏子》、《浪淘沙》。

   第五章  宋元文学与文化:从文人天地到农牧冲突
   第一节  宋词中的文人心声
   1. 柳永词:失意文人的都市生活
   2. 苏轼词:豪放适意的淡泊人生
   3. 李清照词:易安体与女性话语
   4. 辛弃疾词:慷慨纵横的英雄气质
   第二节  元曲中的市民文化与自由精神
   1. 关汉卿杂剧:市民文化与新型文人人格
   2. 王实甫《西厢记》杂剧: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
   经典作品选读:
   《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临江仙·夜归临皋》、《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永遇乐》(落日熔金)、《西厢记·长亭送别》
  
   第六章  明清文学与文化:世俗化的异调新声
   第一节 小说兴盛
   1.《三国演义》:历史兴旺的哲理思考
   2.《水浒传》:乱世中的英雄传奇
   3. 《聊斋志异》:在谈狐说鬼中解剖世态
   4. 《红楼梦》:理想世界的追求与毁灭
    第二节 戏曲再起高潮
   1.《鸣凤记》:忠奸之争的时事剧
   2.《牡丹亭》:情理之争的爱情剧
   3.《桃花扇》:借离合之情写兴旺之感
   经典作品选读:略
  
   第七章  现代文学与文化:西学与国学的碰撞
   第一节 鲁迅:改造国民劣根性
   第二节 巴金:五四精神践行者
   第三节 老舍:北京往事
   第四节 徐志摩:自由主义的诗意实践
   经典作品选读:鲁迅《复仇》、巴金《家》(节选)、老舍《四世同堂》(节选)、徐志摩《雪花的快乐》
  
   第八章  当代文学与文化:行进中的民族新文化
   第一节 贾平凹:民间传统文化的破碎挽歌
   第二节 张洁:女性世界和女性话语
   第三节 余华:先锋派和先锋精神
   第三节 周小波:哲学的文学表达
   经典作品选读:贾平凹《秦腔》(节选)、张洁《爱是不能忘记的》(节选)、余华《现实一种》(节选)、周小波《文明与反讽》
    (注:林刚老师对教材体例做了全新修改,谢谢。)

   三、课程改革需要的经费支持
   1. 资料购置费:  万
   2. 调研和会议研讨费:  万
   3.教材版面费:  万
   4. 编写教材打印复印费:  万

  2011年11月3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3991493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