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论坛 > 大家谈

举起汉语文化大旗——“公共汉语”或“汉语文化”、“公共母语”
【时间:2011/11/22 】 【来源:“关耳看人生”博客 2007-05-18 】 【作者: 郑劲松?】 【已经浏览3427 次】

http://zjs1968723.blog.sohu.com/46625645.html

 

本站按:此文最早见于2007年5月18日的“关耳看人生”博客,博主很可能就是西南大学的郑劲松,其为《西南大学报》编辑部主任兼执行副主编,该校演讲与口才通选课主讲教师。

 

    5月13日在合川一公司上培训课,老板听了几节大惊,说"中国有李阳的《疯狂英语》,就应该有郑某某的《疯狂口才》,老板在我的课里听出了民族精神,要我勇敢地抗起“汉语文化”大旗,有朝一日成功推出郑氏的《疯狂口才》。同日,《中国教育报》刊出了教育部建议高校开设《大学语文》的消息和相关反响,很多东西和本人的意见惊人相似。五天后的深夜,一口气用两小时写出了此文。是不是就此可以炒作“中国提出‘公共汉语’的第一人呢?

    近日,呼唤多年的“大学语文”或者“语文”,在继今年两会间被有关人士强化,在最近的教育部有关司局和媒体报道里得到证实,并引发社会尤其高等教育界的广泛关注。《中国教育报》5月14日,更是1/2版面对此进行了特别关注。

     笔者认为,呼唤或确认在大学所有专业中开设“大学语文”课,实际上是十年前以来一直没有断绝的“人文精神”大讨论的一个延续或结果,也是近十年来,作为进入大学桥梁之一的“中学语文教育问题”的一个延续或结果。其理由是:中学语文尤其是几年前备受诟病的高考语文试卷,每每被一些论者斥为剥离了“语文”本意,背离了“语文”本体,背离了作为“五四”以来至新中国之前的“国文课”的根本。近年来,随着高考语文的大幅度改革,中学新课标的普遍推行,“中学语文”似乎受诟病的声音开始减弱,但随即“大学语文”则议论泛起。

    其实,“大学语文”作为一门课已经存在多年,但主要是在大学非中文专业中开设,而且又几乎主要集中在自学考试或其他专科专业中开设。即使有,也几乎是作为一门选修课或者公共课而存在的。其课程结构也几乎是和中学(高中)语文相似,不外乎“文体知识”+“文选”(古代、现代和各种文体)+语法知识+练习。难怪有论者担心“大学语文”又开成了“高四语文”。

    笔者认为,探讨“大学语文”究竟该怎么开?该开什么?应该怎么为“大学语文”命名或正名?其逻辑出发点应该基于以下三点:

    1.从课程功用入手,弄清开设这门课应该解决当代大学生(甚至包括文学院、中文系以及新闻系学生)什么样的实际问题?

    2.从“汉语”理念入手,重新认识“汉语”的本体价值以及在当代社会的实用与审美两个向度的功能。

    3.从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汉语国际化背景出发,思考汉语与外语的关系?如何摆正作为母语的汉语的应有地位?汉语包含着怎样的文化?

    笔者认为,现在的“大学语文”乃至包括中文系或准确地说是“汉语言文学专业”,都没有认真地发挥好“汉语”作为中国人的“母语”——(国语、民族共同语、普通话、对外交际用语、生活用语)的应用功能。目前很多大学确实也开设了“应用写作课”或者“公文写作”、“商务写作”、“财经写作”等等,但据笔者了解,一般都不受学生重视,大多学生因为没有相应的应用写作经历,而对这些公文类东西感到枯燥乏味,而开设这些课的教师几乎没有从事过机关文书工作,大多数人基本上是照本宣科,能够把应用型写作讲得如同文学类写作那样受学生欢迎的老师少之又少。而另一个不争的事实又是:包括中文系的毕业生,大多数学生又确实写不出一份像样的请示、报告、会议通知、工作总结来。即使是关于自己就业的自荐书也大多千人一面,大量来自网络世界的拷贝,这其实又怪不了学生,我们自小学开始的语文课里,除了有限的几篇老是往“生动形象”上“靠”的说明文外,哪里又教过学生的应用写作?

    笔者认为,现在我们所讲的“汉语”,当然是指的目前统一的中国的普通话。普通话在中国的标准解释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的“普通”一词是“普遍通行”,“共通”的意思。从书写符号来讲,“汉语”是两千年多年前秦始皇统一文字以来的汉民族的书面语言文字符号。所以,说穿了,“汉语”就是汉民族文化、中国文化、东方文化的一种载体和象征。汉字是表意文字,汉字的结构因其与其他世界文明古国有近似的“象形文字”演化阶段,汉字里面深藏着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若干信息。这也是为许多学者所研究过而依然还有不少人孜孜不倦从事着的工作。正因为如此,笔者认为,现在提出的“大学语文”问题走向“汉语文化”的则成为可能的。与此同时,由于社会的飞速发展尤其信息化时代如网络所造成的另一套语言系统的迅速成长,“汉语”语词、语法等也在发生着惊人的变化。社会生活催生新的语言现象,网络生活催生新的语言现象,对外交流与合作也同样催生着新的语言现象,同时,地方语言、民族语言的进一步融合,也在改变着“汉语”——“普通话”的结构性现象,人们创造的艺术作品(尤其是影视包括动漫等)也在改变着“汉语”自身稳定结构,“汉语”已经悄然面临革命。但反过来看,这问题就变得“简单”了,“汉语”作为文化,它必须打通古今,必须涵盖古代承传的文化,也必须对当下的生活现象作出语言文化的解释。

    笔者认为,其实也是近一、二十年来,很多学者、论者已经谈到过的问题就出在这里:我们的“汉语”与“外语”这一矛盾体的问题。

    一方面,随着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外语作为工具的功能将越来越重要。但同时,随着中国国力的日益强盛,随着中国在国际事务中所占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汉语——普通话”的角色也同样在发生变化。这是一个双向流动的现象:“外语热”与“汉语热”共存,站在世界角度看,都可以称之为“外语热”。相对于别的国家,我们的“汉语”当然也是外语。只不过,在国内还存在而且在相当长时间里还将存在的却是让中国人尤其是让中国大学生相当不爽的事实,那就是很多学校还在要求:“英语不过四级,不给学位证。”这只是其一;而在中国,考研、考博或者考公务员、提干、评职称等一切需要以“考试”形式进行所谓人才选拔的诸如此类,是必考“外语”的。这实际上是一种不对等。我们设想,如果汉语也设计成几个等级的话,日本、美国、英国、法国的大学生毕业,是不是也应该拿一个“汉语二级”或者“汉语初级”呢?在我国,“外语”的权重太重了。这是否是我们的“母语”——“汉语”或者“国文”水准大幅度下降的原因呢?我想应该是,甚至是很大的原因吧。

    这样说,并不是说外语不重要。有一个现象值得注意,在台湾甚至香港,有很多人英语很好,但“国文——汉语”(近似大陆的普通话)依然很好,这又是为什么呢?

    正是基于以上考虑,笔者提出,如果真要在所有大学所有专业都开设“大学语文”课的话,不妨就以“公共汉语”或“汉语文化”甚至“公共母语”为名并开始这样的课程!

    为什么突出“公共”二字呢?一是站在全国、全民族角度而言,也就是常说的“民族共同语”——“普通话”角度而言。这是一个视角,一个比较的视角,就是参照眼下的中国大学非外国语学院所开设外语,那个教研室就叫“公外”,即“公共外语”。同样,非计算机专业,也有“公共计算机课”道理一样。“公共”二字更突出其实用价值和使用功能;其次,说“公共”,其实还含有另一层意思,中国的汉民族虽是第一大民族,但由于地广人多以及由于政治、历史、地理等诸多原因,各地又存在着各种方言。有一门学问就叫方言学,方言与普通话主要是在语音、语调、语义、语法存在差别,而相应的书写却是一样的。取其公共部分,则成为了“公共汉语”,“公共汉语”并不拒绝已经进入普通话的实际应用的方言。“公共母语”则是相对于我国少数民族而言,他们有自己的母语,但又在使用着普通话和汉字,所以从这个角度讲,就叫“公共母语”。这有点类似以前的“国文”或“国语”概念,是代表国家符号的一种共同的语言。

    之所以想把“大学语文”开成“汉语文化”,则主要从大学生思想文化素质实际出发。如前面笔者批评的那样,很多大学生写不出象样的应用性文章。但笔者认为,这并不怪罪大学生甚至也不怪罪于他们的应用文老师。要想写好应用文字,还非得在实际工作中经过一番锻炼不可。就因为中文专业几乎没开应用写作,所以中文系学生到机关单位还得从头学应用文章。但由于其语言素质较好,真正工作一段时间后,应用写作也就容易被掌握,因为应用写作“套路”比较强。那么,更重要的东西是什么呢?就是文化,就是“汉语”所体现的“汉语文化”。汉民族的文化实际上就是中国的古老文化。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通过“汉语”回溯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同时,也以“汉语”为工具,思考如何解读当今的热点语言现象。

    文化是什么?全世界有370多种概念。笔者比较喜欢余秋雨先生的演讲中的句子,比较符合我们的实际,他说,文化有两个端。高端指向精中价值,低端指向人们的生活方式。所以“汉语文化”也要有同样的两种价值取向:一是通过“汉字——汉语”帮助大学生认识中国古代语言现象,认识古老中国的传统文明和这些汉字书写的美学精神,甚至通过语言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二是通过“汉字——汉语”和当下的大学生以及网络语言、各地方言、社会流行语言、潜在的语言等的种种可能性结合起来,捕捉当下人类的生活方式,勾勒当代文化现象,揭示当下人们的生活与精神,并作出概括和抽象。这两相结合,自然是古老而弥新的一种“汉语文化”。所以,“汉语文化”就可以这样来认识,一种文化视野下的汉民族语言文学与语言文学。其内涵与外延将十分宽大,“汉语文化”显示出很强的金融性与开放性、“可塑性”。

    举一例:我们可以在这门课中研究“龙与凤”这两个汉字,研究它的形与意,研究它所衍生的文学语言与故事,研究它所包含的中国人的图腾崇拜、道德、审美文化等等。

    我们不难相信,这样的“公共汉语”或“汉语文化”课,将在引领当代大学生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培养传统审美情操,培养其审美意识以及对当代进行自己的文化价值判断!以至最终通过“汉语”培养出浓郁的人文精神素质来。

    所以,在大学,要开“语文”课,也应抓住主、客体双方的根本,即着眼于中国的现实,也着眼于中国的传统,更着眼于中国的未来,同时也为了接受从理念到感性上接受的可能,笔者建议,在大学所有专业开设“汉语文化”或“公共汉语”,在大力推行“汉语国际化”进程的同时,不妨花大力气,推进“汉语本土化”,在与全球文化的交融中,确保古老的“汉语”既得以保留并大放异彩,又开放发展,真正成为一种世界语,成为世界语中形象最特别的“中文”——“中国的语言文字”、这是未来对“汉语”及其语言文学的标准化简称。
                  
    5月18日零点至两点于剩闲居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3992972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