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论坛 > 大家谈

苏自勤:大学语文纵横谈
【时间:2009/12/8 】 【来源:苏自勤_新浪博客 (2007-08-27) 】 【作者: 苏自勤】 【已经浏览7246 次】

本站按:从内容看,这应该是一篇大学语文始业课讲稿。

  
    一、学习大学语文的重要意义

    1、大学生为什么还要学习语文课?

    因为它是对大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年制专科学校教学计划》对此是这样界定的:“本课是除中文专业以外各个专业必考的公共课程。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一方面是为了补救学习者中学阶段语文学习的不足,更重要的是进一步拓宽学习者的视野,与思维空间,加大提高其文化积累的量与质,树立积极健康的人文精神,促进学习者全面、和谐、文明的发展。因此,它不是某种技能的训练,而是一种基础素质的培养。”

    首先是补救学习者中学阶段语文学习的不足。

    例如我遇到许多在上世纪80年代初考上大学学习理科的人,就缺乏人文知识。当时中学语文课很少讲传统文化,对孔子语录也是先批判再学习,叫做批判的学习,也没有培养起人文知识方面的兴趣。结果20多年基本不了解传统文化,更不了解儒学到同是怎么回事,直到近几年听了百家讲坛上于丹讲《论语》,才发现传统文化的魅力,如同发现了新大陆似的。这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中学和大学阶段缺少人文教育的例子。
   
    一位大学语文老师曾做过这样的实验:他要求班上的每个学生写一篇千字文章,要求不得出现错别字或语句不通顺的情况。结果,有95%的学生完成不了。就是在座的各位,要做到这一点可能很难,当然我们不能把笔误都算进去。

    一些用人单位更有此强烈感受。一位外企管理人员告诉记者,现在很多大学生都特别注重英语的学习,在他们招聘来的大学生中,有的英语达8级。“英语过硬当然是像我们这样外企公司需要的,可是在应聘时,我们也发现,这些能说一口流利英语的才子们,在用中文表达时,却结结巴巴。一个用母语都表达不清的人,我们又如何相信他能很好地用英文与客户沟通呢?

    2006年11月4-5日,教育部在湖南文理学院召开的“高等学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研讨会”上,湖南文理学院魏怡教授、中南大学欧阳友权教授则从另一侧面谈到:就日前状况看,我们正遭遇“母语危机”,文、理、工学生都存在语言表达的缺陷。作为母语的汉语言是维系整个中华文化的精神纽带,母语还对其它学科有支撑作用,对大学生成才有支撑作用。大学语文在提升大学生汉语言素养和能力方面是一门重要的素质教育课程,在素质教育课程中居于核心地位,大学语文是帮助大学生建立良好的精神家园和继承、弘扬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公共必修课程。一个无法完美使用母语的人,永远无法达到语言间的和谐沟通,无法达到自如的境地;一个不能自由使用母语的民族其人文涵养是空白的,是无法独立于世界的。

    (1)、什么是人文?

    这里出现了人文教育、人文精神等概念,那么什么是人文?按照现代汉语的解释,是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人们通常把人文分为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人文知识是人们对自身文化的一种了解,一种学问,是“知道”;人文精神是对文化内在价值和意义的自觉,它通过人们的行为体现出来,是“体道”。所谓“体道”就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把自己所领会的文化之“道”体现出来。宋代有个学生问老师:道在那里?先生回答:你所行便是。因此,人文知识与人文精神的关系很重要的一层就是知与行的关系。知识是重要的,但行更重要。因为在行动中,人文知识才真正成为活的东西,成为属于主体的东西。所以《三年制专科学校教学计划》所言“更重要的是进一步拓宽学习者的视野,与思维空间,加大提高其文化积累的量与质,树立积极健康的人文精神,”实际就是说要把书本上学得的人文知识转化成自己的实际行动,例如学了“仁”这个概念,不仅要了解其内涵,而且要用自己的行动体现它,用自己的行为树立良好的美德。仁就是一种美德。

    (2)、那么,什么是人文教育?简单的说就是人文知识的传授和人文精神的培养。大学语文就是试图进行这方面的教育。

    但作为一个概念,我们应当稍加分析。实际上人文教育是从“人文主义”一词中演化而来,但又不等同于西方的“人文主义”,也不等同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主义”,它应当是中西“人文主义”二者结合的基础上融进了现代人的思想观念。“人文主义”原本是近代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反封建思潮。因为这个思潮的代表人物活动的领域和研究的对象是人文科学,又因为他们的基本思想是提倡属于人的东西和主张以人为中心,所以称作人文主义。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没有人明确提出“人文主义”这样的概念。但当你关注中国古代文化时,就可以发现,处处闪烁着人文主义的光辉。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的确立、中国传统文化主体内容的颤变、中国古代各种哲学派别以及文化的政治主题,始终围绕着人生价值目标的揭示、人的自我价值的实现、实践而展开,即始终贯彻着“以人为本”的思想。人是考虑一切问题的根本,天地之间人为贵,人是万物之灵。不论是孔子的讲“仁”讲“礼”、“为政以德”,还是孟子的民贵君轻、“仁政”“王道”,以及老子的“清静”“无为”,墨子的“尚贤”“节用”等等,无不以人为中心来考虑问题。这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特色,也是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重要内容。所以,中国传统文化中“以人为本”的思想就是中国的“人文主义”。在肯定现世人生,肯定人是世界的中心方面,西方的“人文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中“以人为本”的思想是相通的。但二者的根本不同就在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本主义更集中在人的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齐家治国平天下)方面。从孔子的“克己复礼”到孟子的“兼济天下”,直到宋明理学的“从理去欲”,都把道德修养提到了至高无上的地位。而西方资产阶级的人文主义,其肯定现世人生的目的,在于享受人世的欢乐,所以要求个性解放、个性自由,这是与中国传统的伦理观念背道而驰的。可见,中、西方人文主义从肯定现世人生出发之后,走向了两个极端。

    对中西不同的人文主义,在建国后,尤其是60、70年代,既反对中国传统文化中“人文道德”的所谓“封建腐朽性”,也反对西方资产阶级生活的堕落,把二者都斥之为封资修的东西,或拒而不谈,或加以批判。改革开放后,恢复了实事求是的作风,认识到人类的任何文化现象都具有继承和革新的过程,都是在不断的扬弃中逐渐得到完善的。因而现代人所理解的“人文主义”应当是全新的:他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既肯定现世人生,以人为本,合理地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德人本主义的精神——强调个人的义务和道德人格的独立性,也吸收西方“人文主义”重视人的权利和自由的进步思想;既要相信人力的伟大,认识自然,运用人的知识来造福人类,也要保护自然,使人和自然和谐发展,从此出发,目前又提出了建立和谐社会的政治主张。至此,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人文精神、人文化管理、人文关怀、人文教育等的含义。

    那么什么是人文教育呢?因为教育与人文精神是紧密相连的。所谓人文教育,就是通过人文科学知识的传授,并在掌握这些知识的过程中对人的人格教育、道德教育,从而促进以人的身心发展为宗旨的教育。通过人文教育,最终要实现个人与社会的终极关怀,解决应该做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在真善美体系中,是求善求美。因此,人文教育不仅是一个知识体系,认识体系,还是一个价值体系,伦理体系。而人文精神,就是人文教育在教育对象个体上的体现。

    那么它和科学教育又有什么区别呢?

    科学教育是指以掌握自然规律、促进物质财富增长,向人们传授自然科学知识的教育。其目的是研究客观世界及其规律,是求真,着重解决“是什么”的问题。因此,科学是关于客观世界的知识体系、认识体系;客观世界及其规律,是独立于人的精神世界以外的东西,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我们只能认识它,利用它。

    而人文教育则是通过人格教育、道德教育以促进人的身心发展为宗旨的教育。其目的是满足个人与社会需要的终极关怀,是求善,解决“应该做是么样的人”的问题。因此人文教育不仅是一个知识体系,还是一个价值体系、伦理体系,同人的精神世界相关。

    (3)、为什么要进行人文教育呢?
 
    从历史看,在中国的古代教育中,教育思想是重文轻理,如中国奴隶社会的教育,教育内容为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就压根没有理(自然科学);由于中国重文轻理的传统教育,使得我们在近代吃了大亏,西方人的坚船利炮终于打开了封建中国的大门。在西方,中世纪以前,也和中国相似,教育内容为政治、经济、文学、艺术、体操等教育;到了后来欧洲的封建教育,其中的教会教育的教育内容有所谓的三科(文法、修辞、辩证法)四学(算术、几何、天文、音乐),才有了理科教育。

    随着社会的发展,资本主义的出现,尤其是现当代,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科学术的重要性与日俱增以及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导致了高等教育在培养人中割裂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

    在中国,由于不重视自然科学的教育,在近代史上吃了亏,所以从推翻了封建王朝到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新中国的教育,特别重视科学教育,就是在几乎停止办学的文革期间,毛主席还指示说:“大学还是要办的,我这里主要说的是理工科大学还要办”。尽管由于文革那个特殊年代,实际科学教育也不可能真正办好,但从这句指示足见出对理科教育的重视。改革开放后我们发现我们的科学技术太落后了,于是加倍努力的加强了理科的教育。

    长期以来过分强调专业知识的传授,忽视了人文精神的培养,使学生视野受到了限制,理工科类学生缺乏必要的社会科学知识,文科类学生不了解自然科学日新月异的发展;过重的教育功利导向,使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和扎实的基础训练受到了影响;过弱的文化陶冶,使学生的人文素质和思想底蕴不够。这种把二者割裂开的教育导致了人的片面发展,西方学者称之为“单面人”,就是没有精神生活和情感生活的单纯技术性和功利性的动物。而改革开放后直到今天,许多刑事犯罪案件的罪犯,许多都是高学历的年轻人,他们业务能力很强,但是缺乏人文素养,往往在利益的驱动下,贪得无厌,胆大包天,盗窃公款,动辄千万上亿,行凶杀人,手段残忍。他们完全成了金钱的奴隶,他们就缺乏“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人文素养,而是见利忘义。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必须学习大学语文。不过近几年又出现了一种偏差,由90年代后期提倡素质教育,进而附和港澳台的通式教育,从而又削弱了专业教育。教育政策总是摇摆不定。

    从现实看,更是如此。在现代社会,高等教育已由社会的边缘走向了生活的中心,高校已成为社会发展的轴心机构。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普及化浪潮正在全球范围内日益高涨。但在这种繁荣表象的背后,却深藏着高等教育的深层危机。这就是:“科学教育繁荣昌盛,人文教育的生存处于危机状态”。由此而导致的后果是培养出来的人越来越远离人文精神和道德世界,给社会带来严重的病痛。

    我们曾经把烟囱林立、浓烟滚滚,看成是人类战胜自然的象征。广泛的使用农药化肥也看成是人类征服自然的胜利成果。但是恩格斯早在100年前就告诫过人们:“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取消了”。从上世纪到目前,这样的事件举不胜举。例如上世纪,日本水俣湾原是一个秀丽如画的海湾,由于此地建了一个化肥厂,此厂在生产过程中使用“汞”作催化剂,废水排入水俣湾海水中,使海洋中的鱼虾中毒,导致了水俣湾的人和动物都换上了水俣病。上世纪60年代,美国佛罗里达西海岸因城市大量排放污水,导致了红潮的出现而死了大量的鱼虾。伦敦多次发生烟雾事件,其中1952年的一次,4天之中竟造成了4000人的死亡。本世纪英国的疯牛病,许多国家出现的禽流感等等,都是过分的陶醉于人类对自然的征服。上世纪国外发达国家的这些事件,改革开放以来,多次在中国重演,例如中国南海的几次红潮,今年太湖的蓝藻事件,7月以来北京上庄水库爆发的水华事件,徽县水阳的铅中毒等等。还有目前人类正面临着气候变乱的威胁,这些都是我们应当积极思考的问题。

    现在全世界教育家都重视起了人文教育。例如美国哈佛大学校长尼乐.陆庭在1998年中国之行的一次演讲中呼吁“大学要重视对‘人文’学问的传授”。原华中理工大学杨叔子院士也说:“现代大学应当高度重视的第一件事是对学生的人文教育”。而2000年5月,江泽民同志会见6位世界著名科学家时曾说,“信息科学和生命科学的发展,提出了涉及人自身尊严、健康以及生态安全和环境保护等问题。”他举例说:“英特网可以迅速广泛传播大量有用的信息,但也存在大量信息垃圾和虚伪的信息。如何区别网上那些信息是真实的,哪些信息是被歪曲的,科学本身难以做到这一切。”所以科学需要人文导向,求真需要求善导向,人文教育能给我们辨别是非的眼睛和评价真伪善恶的标准。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也必须学习大学语文。

    从时代要求看,新课程标准在其实施语文教学的总则中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新课程标准对于文科的定义就一改以往的工具性的成说增加了人文的内涵,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当前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和谐社会”,“建立和谐世界”,“树立科学发展观”,都是在新形势下从对人类自身的终极关怀上也提出的。也就是说,历史和现实都要求我们高校必须进行人文教育。

    2、大学语文是怎样的一门课?

    (1)语文课程的一般特征:语文课程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的基本特点。

    (2)大学语文的性质:基础课(指知识层面:一切知识的基础)、公共课(普遍性而言)、必修课(指文化素质层面)。

    (3)其作用是可以起到文理渗透、文化与科学交融的作用,培育大学生人文精神,营造大学中的文化氛围。

    全国高等学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研讨会上,对大学语文就是这样定性的:认为,居于高校素质教育课程核心地位的大学语文课,在高校本科教育和人才培养体系中,不可或缺,不可替代,不但应列入高等教育课程体系中,而且应当成为全体大学生的必修课。课程的性质,就是它的工具性、审美性和人文性位。

    通过大学语文课,使学生增加母语方面的文化素养,培养学生对汉语文的阅读、理解、鉴赏和评价的能力,在更高的层次上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表达、交流、沟通的能力,同时在潜移默化中充实学生的精神世界,提升人文修养。大学语文课要能引发学生的兴趣,消除学生在中学阶段应试教育中对语文产生的抵触情绪,让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终身自觉地从事这方面的学习,不断提高自身修养。

    (4)要达到的目的就是:

    ①增强人文精神的培育。人的尊严和使命,人的权利和责任,人的理想和品格,人际关系的和谐与协调,人类共同发展的需要与追求,这些社会生活中的重大问题,应能成为大学生们经常关注的焦点。将这些思考同自己的专业联系起来,有助于扩大视野树立远大目标,确定自己的正确人生追求和价值标准。

    ②看到人和人格力量。我国的物质文明需要充分发展,“人”的作用很大,伟大人格的力量尤其不可忽视。见利不可忘义,金钱绝不是万能的。在现代社会中,大学生一方面应有某种专长,另一方面又是一个具有多方面才智的通才,善于理解人,团结人,同周围的各种人打交道,互相启发,互相帮助,一道前进。文学作品尤其给我们许多启发,大量的文学作品所表现出来的就是社会上各种人的思想感情和内省世界学问,它对我们认识世界,了解社会,研究问题,开展工作,培养必要的管理、应变能力,都有很大帮助。古人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这两句话颇有道理,值得借鉴。

    ③有助于突破思维定势,获得启发,利于创新。老用一种思维方式,已成定势,观念很难改变,对新事物存在距离。文学家的思维方式和从事其他学科研究的人有同有异,科学家的主要是理性思维,而文学家靠的是形象思维。“白发三千丈”,用理性思维就无法理解。文学作品源于生活,具体生动,能表现复杂变化的现象,而且都带感情,容易深入人心。文学创作中的想象、灵感、幻想等活动,对科技工作同样有启发与推动作用。学好本国母语,爱读优秀文学作品,对非中文专业的大学生,都能产生提高其专业学习效果的作用。凡尔纳是科幻小说家,19世纪许多科学家的发明就是受到他的启发而发明出来的,所以他也多次应邀出席科学家的新闻发布会或受奖会议。

    ④培养审美情趣。优秀文学作品的精彩描写,为读者提供了审美对象。阅读这样的作品,读者可以获得美感、愉悦和享受。既能陶情养性,也能提高鉴赏力和写作水平。对复杂的脑力劳动者来说,交替欣赏一些专业以外的高雅艺术品,往往还能从中消解疲劳,得到一些轻松、休息。总之,人文的本质首先在于人文精神,说到底就是如何做人的问题。如何做人?教材所选先秦诸子语录中有许多论述,我们以后将要具体学习。

    二、本教材(徐中玉教材)的选文标准。

    教材是大学语文教学的基础。从网络得知,目前,中国国家图书馆登记的公开出版的大学语文教材达700多种。我本人只接触了四种,但都是旧的,去年已经出版了一些新版大学语文,我们都没有见到。在这四种之中,徐中玉主编的这本是最好的。按照这个本子的选文标准,以文学作品为主,所选文章,人文精神强,道德涵盖内容广,都是具有典范性的古今中外的短小精美的文章。这些文章以其丰富性体现出了思想启迪、道德熏陶、文学修养、审美陶冶、写作鉴戒等多方面的综合效应。诸子语录虽然不多,但它抓住了中国文化最核心的思想,我们要以这些语录为依据,比较深入的挖掘其广泛内涵,以期收到以一当十之效。
 
    另外这本教材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以文言文最多,大约占全书的83%左右。前文我们讲过,开设这门课的目的之一是为了补救学习者,中学阶段语文学习的不足。说到这个不足,我觉得,我们对于传统文化丢失的太多了,也太可惜了,其中文言文的阅读能力也太差了。
 
    自从解放以后,我们的初等教育,50年代文言文在语文课本中约占10%,而60、70年代几乎不讲文言文,改革开放后虽然增加了文言文的分量,但还是不够,高中毕业读文言文还是有一定的困难。而台湾高中语文课,其中文言文占到了60%,还开设一门叫做《中国古代文化基本教程》的课,主要讲13经。共20章,要求学生全部背诵。我曾见过香港1988年的中学会考语文试题《中国文学》卷一,从《左传》、《战国策》到宋词,全是文言文,给出的标准答案就有一、两千多字,要求在一小时内完成。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作为中华文明的中心,必须补上中国传统文化这一课,而传统文化的大多数内容都包含在古代文献当中,我们不学习文言文能行吗?

    选文的体例:既不按文学史的时间顺序,也不以文章体裁划分单元,而是以思想内容来划分单元,目的是体现人文素质教育。除中外小说而外,将入选的文章依主旨大体划分成十类,即“品格  胸怀”、“为政  爱民”、“社会  民生”、“人生 世态”、“亲情  人性”、“爱情婚姻”、“传奇 逸事”、“怀古  咏史”、“写景  记游”、“论文  品艺”。小说另编在10类之后,分为中国小说和外国小说。

    三、学习方法

    基本是课堂上教师作重点篇目的讲解,课后学生通读所有作品,并扩大阅读范围。总的要求是:

    一读    二思    三写

    四、学习要求:

    1、掌握人文知识;
    2、培养自己健全的人格;
    3、增加个人的文化素养;
    4、认真做好平时作业。

    五、课时计划:

   总学时68,每学期34学时。
 
    六、作业思考题

    1、大学生为什么要学习语文课?
    2、为什么要对大学生进行人文教育?
    3、大学语文是怎样的一门课?
    4、你准备怎样学习大学语文?
    5、区别下列几个概念:
    人文     人文主义     人文教育     科学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3991921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