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各地大语 > 湖北大语

襄樊学院“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研讨会
【时间:2009/10/1 】 【来源:襄樊学院中文系 05年12月 1 日 】 【作者: 不详】 【已经浏览4977 次】

大学语文课程建设现实成果与未来规划

高新伟

  一、现实成果

  尽管在04年6月就成立了大学语文教研室,但大学语文的课程建设是从今年上半年该课被列为院重点课程建设后才开始的,至今不到一年。我院以前没有开过大学语文课,该课也没有专职教师,更谈不上对外交流,所以大学语文的课程建设既缺少人手,又缺少资料和信息,可以说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起步的。在如此短的时间和困难条件下,经过全体任课教师的不懈努力,该课的课程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具体如下:

  1、建立了一支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师资队伍。近两年先后有25位教师担任大学语文的教学任务,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7人,讲师15人,硕士11人,在职称学历方面达到了较高水平,高职称的教师上课率较高。

  2、起草并修改了教学大纲。去年,我们以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考纲为蓝本,制定了一份大纲,这份大纲明显受到自考大纲的影响,偏重语言知识的教学而忽视人文精神的培养,并不适合全日制高校本科生的教学。今年,随着大学语文教学研究的深入,我们在总结去年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参考其他兄弟院校,如河南大学、东南大学的大纲,重新编制了一份大纲,该大纲突出了大学语文审美性和人文性两大基本特征,体现了大学语文通过文学审美进行人文教育的课程定位,适应了高校本科生的需要。

  3、起草并多次修订了考试大纲。在编制教学大纲的同时,我们也编制了考试大纲,同样地,考试大纲也经历了一个由模仿自考大纲到形成自己特色的过程。修订后的考纲突出了对语文综合能力和人文素养的考核,在题型和难易度上都显现出灵活多样性,能够真正地考出学生的思想和文化水平。

  4、起草了与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相配套的试题库。该试题库七八万字,11种题型,在题型和份量上已经较为满意,题目的难易度、区分度、灵活性也较为满意,但是部分答案脱衍,因此,需要进一步修订完善,需要进一步规范化、科学化。

  5、规范教学环节,整理教学文件。我院开始开设大学语文课的前两年,由于没有大学语文教研室,也没有着课程建设,存在教学环节和教学文件不够完善的状况。近年来我们规范了教学环节,每学期多次召开教研室会议,从备课、上课、辅导、作业到考核、阅卷各个环节都认真落实,做到了统一教学进度,进一步教学内容,统一考试集体阅卷,教学各个环节都符合学院教学要求。同时,我们对教学文件进行归档完善,每学期都有教学计划,有教学总结,有教学进度表,有考试总结,教研活动和相互听课都有记录,作业批阅有记载。

  6、进行教学质量评估。上半年,系里聘请四位退休教师通过听课对全系教师进行了教学质量评估,大学语文也借此机会对任课教师进行了教学质量评估,其中大学语文任课教师刘群名列全系第二,这学期又被学院评为院教学标兵。

  7、教学研究深入开展,教学改革规划不断完善。05年上半年,省教育批准了大学语文的教研项目,到目前为止,项目成员已完成了四篇论文,对大学语文的课程定位、教材建设、教学方法等问题取得崭新的、领先同行水平的认识。在教研的基础上,大学语文的教学改革规划不断完善,有力地推动了该课教学的发展。

  8、开始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今年上半年,唐明生老师率先采用多媒体教学、这学期吴红光老师正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明年将有更多的人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我们正在摸索、总结一套能够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学方法。

  综上所述,近一年来,大学语文的课程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比照我院课程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在十项核心指标中,我们目前就有七项达到A级,符合优质课程七项A级的标准,因此,我们对课程建设的顺利验收和成功申报院优质课充满了信心。

  二、不足之处

  尽管大学语文课程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由于时间紧、困难多,该课程建设依然存在不足之处,如:

  1、教材建设滞后。尽管我系张建宏教授和郑安云副教授分别参编了两部教材,但是这两部教材都缺乏特色,存在不尽人意的地方,目前我们自己推出一部特色教材的条件不够成熟。就是在选用教材方面,我们还在积极探索,近年来,我们先后使用了华工出版社,华中师大出版社,华东师大出版社和外研社的教材现在还需要继续探索,尽可能地选用一部符合我院教学实际的教材。

  2、教学方法、教学手段需要进一步摸索。尽管有两位教师已经尝试了多媒体教学,然而需进一步完善,而对于大多数没有使用多媒体教学的教师,其教学方法依然需要进一步摸索,而这正是大学语文教研与课程建设将要进行的重点。

  3、考核考试方法需要再探索。全院统一考试忽视了不同专业学生的层次差异,也缺乏灵活性,大学语文应该摸索一套科学的、规范化的考核方法。

  4、参照我院课程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十个核心指标中,校内外继续教育这一项,我们根本没有涉及。

  三、未来规划

  结合上述成绩与不足,本着巩固成绩,弥补不足的态度,对明年大学语文课程建设规划如下:

  1、制作并完善大学语文教学幻灯片,有条件地推广多媒体这一现代化教学方法。
  2、补充完善试题库,为建立数学化教学资源库打下基础,为科学化、规范化考核提供支持。
  3、进行教师培训,通过相互听课、上公开课、教研活动、请专家讲课等等多种方式对任课教师进行培训,推动教研的理论成果向教学实践的转化。保证教学文件得以实施。
  4、彰显大学语文的特色。语文不能局限于语言文学的小范围,应该辐射文学历史等多方面的认识,下学期将依托课外学时,举行专题讲座、开展影评活动,采用更多更新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水平和人文素养。
  我坚信在院系领导的支持下,经过全体任课教师的共同努力,大学语文课程建设一定会取得更大的成绩。

 


四年来大学语文教学的回顾与展望

李定清

  一、情况回顾

    02年开始在全院非中文专业开设《大学语文》课,至今已有四年。四年来,在教务处领导的支持和全体任课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大学语文》教学取得了显著成绩,具体如下:

    1、《大学语文》课经历了一个由不开到开,由个别专业开设到全院统一开设的过程。合并头两年,我院并未开设《大学语文》课,01年前后作为全院公选课,针对理工科开设了三个学期,选修人数不过千人,02年起,全院非中文专业不论是本科,还是专科都统一开设了《大学语文》课,《大学语文》课的公共基础课的地位得到确认。 

    2、《大学语文》课的考核方式经历了由考查到考试的转变。全院统开《大学语文》课后,一直是考查课,学生因此而不重视,上课率不高,上课时看英语或专业书,教师教得也没劲,04年上半年,中文系开始向教务处申请将该课列入考试课,并在04年上半年和下半年举行了两次全院统一考查,为组织全院统一考试摸索经验,经过一年的争取,05年上半年教务处批准将《大学语文》列为考试课,从而为《大学语文》教学提供了支持,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3、教师队伍不断扩大。04年上半年有10位教师担任《大学语文》教学,下半年增加到12位,05年上半年又增加到14位,这学期仍然保持在14位,累计有25人担任过该课的教学任务,占全系在职教师一半,其中教授一人,副教授7人,讲师15人,硕士11人,在职称学历方面达到了较高水平。

    4、参编教材两部。我系张建宏教授任副主编的《大学语文》教材2003年由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由郑安云副教授任副主编的《大学语文》教材2004年由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5、成立了大学语文教研室。全院统一开设《大学语文》课后,该课教学工作一直由系教学办承担,随着招生数量增加,开设班级增多,再加上评估评建的需要及学院对教学环节的规范化要求,教学办已无力再承担该项职能,于是在04年6月成立了大学语文教研室,由高新伟任教研室主任。04年下半年,教研室重点完成了三项工作:   ①组织全院统一考查;②申报院重点课程建设;③申报省教研项目。

    6、成立大学语文教学指导委员会。05年上半年,根据学院的要求,结合《大学语文》教学实际,成立了《大学语文》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李定清 ,副主任:李小驹,马永军,成员伍宪康、田劲松、高新伟、唐明生。

    7、启动课程建设。05年上半年学院将《大学语文》纳入重点课程建设,目前教研室已完成了教纲,考纲的编制与修定,完成了与之相配套的教学规范、试题库初稿。

    8、着手教学研究。05年上半年,省教育厅批准了《大学语文》的教研项目,拨款5000元,项目负责人马永军,成员冯明毅、高新伟、陈宝琳,目前已完成论文三篇,并开展了对外交流。

    二、问题与展望

    全院开设《大学语文》课并将之纳入考试课,又成立了大学语文教研室和大学语文教学指导委员会,体现出院系各级领导对《大学语文》课的重视,也体现出《大学语文》教学正在逐步走向规范化、科学化,然而《大学语文》教学依然存在不少问题,如:

    1、教师不固定。《大学语文》课没有专职教师,往往是谁的工作量不够,谁就上,今年你上,明年他上,随意性很强,这导致部分教师的应付心理,反正是临时的,不备课,也不用心,自然不能保证质量。

    2、课时不足。36个学时量与《大学语文》课的性质地位内容含量不相配,教师讲授往往难以展开,感到力不从心。

    3、教学观念跟不上。各位任课教师都有自己的专业方向,授课时偏重自己的专业方向,而忽视其他的,如教古代文学的教师说应多讲古代作品,现当代不好讲;教现当代的教师说应多讲当代的作品,古代的不好讲;外国文学教师说应增加外国作品的比重;写作教师说写作技能不能被忽视,所有这些都是在观念上存在误差,没有认识到《大学语文》是一门独立的人文素质课,而是将其视为古今中外作品的拼凑,等同于《中外文学欣赏》课。

    4、教学方法有待改进。许多教师采用自己当年上中学时老师的教法,逐篇逐句讲解,只注重文意疏通,搞满堂贯,学生自然不愿听,老师也就无心讲,进而加大学生的厌学情绪,形成恶性循环。

    5、学生兴趣不足。理工科的学生在高中阶段就不怎么喜欢语文,到了大学,没有升学压力,语文自然成了他们可有可无的科目。

    鉴于以上情况,以后《大学语文》教学可以考虑从以下方面加以改革推进。

    1、增加课时,改进教学条件。《大学语文》课时定为54学时较为适宜,或者理工科54,文史类36。《大学语文》应争取固定的办公场所,保证部分固定的教师,以此保证教师队伍的稳定。

    2、考虑分层次教学模式。对于体育、音乐、美术、理工学院等专业可以放低要求,精减内容,期末考查;对于政经、法律、英语等专业,扩充内容,期末考试。

    3、巩固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素质。争取有一部分固定的专职教师,作为《大学语文》教学的中坚力量,通过外出学习或内部培训的方式提高教师素质。

    4、按照评估评建的要求,搞好课程建,设完善教学环节,建好教学档案,对学生进行针对性训练,切实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和语文综合水平。

    5、依托省教研项目,加强对《大学语文》教学规律的研究,为教学提供理论支持,切实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选取灵活有效的考核方法。

    相信在院领导的支持和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 《大学语文》教学会取得更大的提高; 从而使《大学语文》课在提高大学生语文综合水平和人文素质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大学语文》这门课程所面临的困境

伍先康

    在越来越功利化的时代,在人们心态越来越浮躁,越来越讲实用价值的时代,《大学语文》这门课程越来越边缘化。报载北京大学五十院系现在只有两个院系把它继续作为必修课,其他院系都把它改为选修课,学分也由四个降为两个。这一改的结果使得原来近百人的课堂变为只有十几、二十几人。北京大学尚且如此,其他院校的情况可想而知。我们学校虽然把它定为必修课,但仅有三十六个课时,相对于这门课程的重要性来说它是远不够的。从学生们的态度中我们也能够感受到它被边缘化。我们常看到《大学语文》课成了学生的英语单词记忆课,成为各专业课的习题课,甚至成了养神小憩课。

    这样状况所导致的后果是严重的。我们的学生语言苍白粗俗,“我爱你就象老鼠爱大米”受到追捧就是很好的例证。我们的学生写的文章,错字连篇,语病连连,苏步清先生说过,他最痛苦的事是给他的硕士生修改论文的错字、标点和病句。任继愈先生2005年9月份也在《光明日报》撰文说:国家图书馆博士论文文库、收录了全国各地大量的博士生论文,读后却发现了不少论文语法不通,标点不对……可以看出近十年博士生论文的质量下降。甚至某高校举办的诗词鉴赏背诵竞赛活动中,获第一名的竞是外国留学生。

    《大学语文》的重要性

    当年西南联大出了那么多人才,很多著名的科学家学者在后来写回文章,都提到大一国文对自己一生的影响。如杨振宁就回忆说:我记得很清楚,联大的大一国文必修科……给了我很多方面的文史知识。记得教过我大一国文的老师有朱自清先生、闻一多先生、罗常培先生、王力先生等很多人。苏步清先生曾说过:“我觉得学好语文是做一切学问的基础,如果不把语文学好,要学好数学、物理简直是不可能的。”他担任复旦大学校长时又说:“如果允许复旦单独招生,我的意思是第一堂先考语文,考后就判卷子,不合格的以下科目就不考了。语文你都不行,别的是学不通的。”这些专家学者的说法,都从不同的侧面说明了《大学语文》学习的重要性。

    这个重要性具体说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认识。

    语言是工具,是人们交际的工具,是人们思维的工具,是人们获取知识的工具,如果不能很好地使用这个工具就会使自己的生存发展受到很大的不利影响。

    文学是人学,通过古今中外优秀文学作品的学习,可以增强人文精神的培养,人的尊严和使命,人的权利和责任,人的理想作品,人际关系的和谐与协调,人类共同发展的需要与追求,这些人类社会生活中的重大问题,文学作品中都有生动形象的反映,通过阅读学习,有利于我们的学生确定自己的正确人生追求。

    文学是人学,是人心之学,即表现社会中各种人的思想感情,内心世界的学问,它对我们认识世界、了解社会、研究问题、开展工作、培养必要的管理应变能力都有很大的作用。在现代社会中,大学生一方应具有某种专长,另一方面应当是个具有多方面才智的通才,善于理解人、团结人,同周围的各种要打交道,文学作品的阅读学习对我们这种通才的形成有很大的作用。古语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现代教育越来越重视综合素质培养,在智力开发之外,提出开发情商,培养非智力因素,现代心理学研究证明,非智力因素是个人成才的动力。美国心理学家特尔曼从1928年开始,对一千五百二十八名智力超常的儿童进行了十年的追踪研究。这些儿童后来百分之八十有所成就,百分之二十没有超出一般人的成就。其原因不是智力因素,而是非智力因素没有很好地起到作用。非智力因素包括意志、兴趣、情绪多方面。意志是非智因素的一个方面。意志在一个人的成长成才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通过对文学作品中优秀人物、英雄人物、成功人物的学习,以他们为榜样,就可以使我们的学生形成坚定顽强、吃苦耐劳,坚毅不拔、持之以恒的品质,对们他将来发展无疑是有极大作用。

    通过一些优秀文学作品的学习,我们可以了解我们这个民族的生存发展史、文明进步史,可以增强我们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这对培养我们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当然具有很大的作用。

    通过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的学习,可以提高我们学生的审美能力,说老实话现在不少年轻人是美丑不分,是非不分的。

    通过一些优秀文学作品的学习,可以激发我们的学生对母语的热爱。在法国著名的作家都德在《最后一课》中,着力地表现了被割让给普鲁士的阿尔萨斯省的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这种精神就是通过对法国语的热爱体现出来的。都德在文说了这一句话:“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们,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祖国语言,本民族语言的作用是多么巨大啊。

    也正是《大学语文》有着这么重要的作用,而且当今教育越来越重综合素质,一个人一生也越难以从事一种职业,所以我们应重视《大学语文》的教学。其实这门课程在国外是很受重视的。据《非常本科生——寻访哈佛和麻省理工的中国本科生科》(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说:哈佛推崇在大学本科阶段实行“通才教育”。……所谓“通才教育 ”是有别于专业教育的一种综合素质教育。这种传统源自英国的大学。早期的英国大学(包括剑桥和牛津)都以培养本科生为主,重视人文教育而排斥专业化训练。学生在校时必须研习文学、修辞学、历史、哲学、艺术和数学等课程。……哈佛规定每个本科本在校期间必须修满32门课,才能毕业。这32门课中,有8门“核心课程”是第一学年的必修课,学生可以在文学艺术、外国文化、历史、道德伦理数学领域里选。剩下的24门中有17门专业课,7门其他选修课。……哈佛的这一设置为许多大学所效仿,成为目前美国高等教育的一种主流课程设置体系。由此可见别人对“大学语文”这类课程的重视。《中国青年报》2005年11月1日刊发的报道《大学语文走向边缘化》中写道:“学者沈睿介绍了他在美国看到的语文教育情况。美国各个大学都有写作课,专门给大一开,并要求每个学生都选。以他所在的葛底斯堡学院为例,专门的一年级写作课有十门,由十个教授开设……”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其实我国自有现代高等教育以来,大一都是国文的,不管那个专业。前面提到的杨振宁的回忆可为证。直到上个世纪受苏联影响,拆并院系后才没有了国文的身影。因此我觉得学校应该重视这门课程,应该增加一些课时。

    我在教学中的作法:

    我们《大学语文》的课时很少,教学任务很重,但我在第一次上课时,总是要与学生务虚,谈谈语言文学学习的重要性:对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对培养人格,对培养爱国主义品质,对非智因素培养,对认识社会人情等等方面的重要性。以期学生对此有所认识,养成良好的阅读兴趣,养成终生阅读的习惯,以期以此弥补我们课时不足的缺陷。同时还告诉他们汉语学习经热已在国际上兴起,以此激励他们。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注意与务虚时所谈的重要性相结合,使学生确信其真。如结合《张中丞传后叙》的教学 ,联系作者生平,讲韩愈的正直、敢言直谏;屡遭打击贬谪,而从不放弃对理想的追求。结合作品的讲读,讲张巡、南霁云、许远,抗击叛军,英勇无畏,爱国主义精神千古流芳。

    在教学过程中还结合具体的内容讲一些文化知识,增强趣味性,以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如讲到“拜”与“稽首”讲明“拜”是跪下弯腰低头行礼,“稽首”是礼之极,是跪下弯腰头叩地而行礼,以此明古礼等级森严;再如讲古人称呼、呼字、呼官职、呼排行而不直呼其名是尊重人的表现,是礼仪之邦的明证;再如结合现实中人们常读错的音来订正读音,蜀后之刘禅的“禅”字,很多人读“chán”,遇到它时,我就告诉学生,这个字容易读错,甚至赵忠祥也错读,然后结合古人起名、起字有相关性的原则。告诉他们应该读“shàn”,还告诉他们北京外国语学院编的《汉英词典》,就注为“shàn”,如果你做导游,带领外国人游三峡,游白帝城,把刘禅读成“chán”,而外国人都能准确地读为“shàn”,那就闹大笑话了。

    我不敢说自己有成绩。只是把自己教学中的想法、做法在这里谈一谈,以就教于大家。

   


树立大学语文教学的整体观

张治国

  今天学校和中文系联合在这里举行《大学语文》教学的大型研讨会,说明学校上下对这门课程的高度重视,全体任课教师深受鼓舞。我也很高兴能借这次机会,向大家交流自己在该课程教学中的一些想法、体会和建议。我发言的题目是:树立大学语文教学的整体观。

  学校给非中文专业本科生开设《大学语文》课已有几年了。中文系的部分教师承担过教学任务。作为任课教师,我曾和同事们作过交流,隐约感到有的老师对这门课不够重视。多数老师可能在存在这样的心态:带专业课才是正道,带大学语文则是无奈之举或权宜之计。的确,这几年由于汉语言文学专业招生的萎缩和中文系教师的急剧增加,僧多粥少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许多教师已无专业课可带。面临着完不成核定教学总量就被扣发工资的巨大压力,老师们只能抱着完成工作量的心态上《大学语文》课。当然造成这种状况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这几年学校没有把该课放在与专业课同等重要的位置,一定程度上挫伤了老师们的积极性。另外,由于是考查课,学生上《大学语文》不用心,也对老师的教学热情有一定影响。和思想上的轻视密切相关,有的老师认为该课很容易“对付”,没有对课程的定性、定位、教学目的、方法等作深入思考,再加上从学校到系里的教研室未能对该课制定具体的操作规范,因而该课的教学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盲目性和随意性。

  事实上,作为文化基础课和人文素质教育课的《大学语文》,其重要性已越来越受到国家教育部门和学界的重视。我认为,《大学语文》对非中文专业学生的重要性,不亚于他们自己的专业课,也不亚于中文专业课对中文系学生的重要性。同时,带《大学语文》课,其难度也丝毫不低于老师所带的中文专业课,甚至难度更大。因为该课的内容涉及古今中外,对教师固有的知识结构和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是极大的挑战和考验。上《大学语文》课,能让学生真正学有所获、觉得满意,任课教师自己也感到满意,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所以,现在的当务之急是学校及中文系制定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让广大师生走出认识上的误区,在思想上引起对该课程的重视。这是调动教、学两个方面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效果的基本前提。要完成预期的教学构想,任课教师除了提高思想认识外,在具体实践上,还要树立和落实《大学语文》教学的整体观。

  “整体观”的第一层意思,是努力实现国家教育部对《大学语文》课的定性、定位以及《新编大学语文》教材倡导“五个原则”所共同体现的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根据我国高等教育课程设置“四大块”的模块划分,在高校课程的系统中,《大学语文》被定位为文化素质课——“核心基础课”。其基础是听说读写,它是进入文、史、哲、政、经、法、科、军等的基础与桥梁。从定性上说,体现为“四性”,即边缘性、综合性、独立性和人文性。就地位而言,教育部提出《大学语文》课就是国外的通识课程。也就是说,课程所涉及的知识与技能,是大学生应知应会的。《新编大学语文》在“编写说明”中指出,教材在制定编辑理念、整合框架结构、划分单元设置和遴选典范文章时,始终贯穿着“人文性、审美性、工具性、趣味性和新经典”等原则。以上这些,就是《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应该达到的目标,或者说要体现的精神。

  但是我觉得,《大学语文》的教学整体观,除了要涵纳以上诸“性”——如人文性、审美性、工具性、经典性等——之外,还应包含另外两项内容,即民族性和时代性。

  民族性,是由本课程的性质决定的。这在目前所使用的教材篇目的比例上看得比较清楚。全书共收录作品100篇,其中中国作品75篇,占总数的75%。另外,强化教学的民族性,也是应对当下国际形势的必要选择。随着经济的全球化,文化全球化的问题也严峻地摆在了每个国人面前。从理论上讲,文化全球化是尊重各国文化的民族性和独特性,承认并鼓励文化的多元化。但事实上,和国际上经贸往来的不平等一样,文化交流也远非平等。经济发达的西方国家对欠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如中国)的“西化”图谋,以及文化殖民主义、文化霸权主义倾向早就出现,且呈愈演愈烈之势,已引起国际学界的关注和国内学者的担忧。在这样的语境下,突出教学的民族性,对保护和弘扬民族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因而,在教学中,我采取了用简介中国文学史来串连所讲授的民族文本的教学方法,目的是让学生对民族文学和民族文化的内容和发展线索有一个系统全面的认知。

  大家知道,襄樊是楚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古往今来,许多仁人志士在襄阳这块热土上留下了他们的文化印迹。他们的文化创造,既是楚文化的精髓,也是华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在教学中,我在讲授规范性的民族文化的同时,也注意向学生介绍襄樊的地域文化。如在谈到“建安七子”时,就提到了在襄阳居住十多年的文学才子王粲,他的传世之作《登楼赋》,以及人们为纪念他而修建的“仲宣楼”;在谈到三国时期的作家群时,提到了诸葛亮,讲了他隐居隆中的故事,他的文韬武略以及杜甫等人对他的赞美等;讲到唐代文学时,提到了襄阳诗人孟浩然和他的田园诗,也介绍了以诗句“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为襄樊传扬美名的诗人王维。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体现教学的民族性、地域性,丰富课堂内容,让学生从文化层面上认识襄樊、热爱他们的第二故乡。

  时代性,是大学语文教学整体观的题中应有之意。时代性在教学中的体现,一是密切联系实际。当然这种联系应该是自然而然的,不应是牵强附会的。比如在讲授王安石的《本朝百年无事札子》时,结合作者谈到的改革宋朝弊政,我讲到了当今国家正在向纵深推进的改革,启发学生明白这样的道理:忧国忧民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优良传统。王安石敢于直谏皇帝兴利除弊、维新变法,充分体现了他对国家、民族前途的忧患意识。一个封建时代的知识分子尚且如此,我们新世纪的大学生更应该树立复兴伟大民族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时代感在教学中的第二个体现,是用现代意识观照历史文本,培养学生的辩证思想和现代理念。如在讲授柳宗元的《封建论》时,我首先肯定了作者从他所处时代的实际出发提出的中央集权的郡县制优于“封国土,建诸侯”的封建制的论断,以及他所赞美的秦始皇所实施的中央集权制在当时具有的维护国家统一的历史进步意义。但也指出,作者没有认识到这种制度的严重危害。我对学生说,自秦始皇开始、统治中国达两千多年的封建中央集权制,从政治的角度看是独裁专制,从文化的角度看是人治文化,它的实质是朕即国家。皇帝口含天宪,言出法随,定于一尊。在这样的情况下,公民的天赋人权根本得不到任何保护,百姓在“严刑峻法”的统治下,只能充当毫无自由及安全保障的王朝顺民。集权制的直接危害,在建国三十年间的表现是助长了现代迷信和个人崇拜,法律被人言废黜,国家元首的大无边的权力由于没有法律的制衡而失控,“十年动乱”的爆发也就成为不可避免的历史必然。这种课堂“发挥”,旨在让学生了解半个多世纪以来新中国从人治到法治的历程,认识以胡锦涛总书记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央领导班子奉行集体决策、倡导政治文明的深远意义,帮助学生树立民主、法制等现代理念。

  时代性的第三个体现,是把捕捉到的新知识、新信息及时融会于课堂教学中,增强课堂教学的鲜活性。如讲授闻一多《忆菊》的写作背景和内容时,要提到民族的传统节日“重阳节”,我就想起了几天前在报纸上看到的一则新闻:一位中国商人花三万美元从一韩国人手里赎回了“端午节.CN”这个中文域名。我讲这件事,意在赞美这位可敬商人的爱国情感,同时也想借此事告诉学生:作为炎黄子孙,不仅要了解、热爱中国的民族文化,还要有保护民族文化的自觉意识;再如,在讲《封建论》秦始皇因实施暴政而亡国时,就引用了报纸上刊登的武大法学院教授马克昌先生的观点“用重典必亡国”,让学生正确认识法律的作用:死刑是必要的但不是万能的,它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犯罪。要减少犯罪,建构和谐社会,既要靠法律的威慑,也要靠道德自律,这就需要提高全社会的文化素质和文明程度,倡导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树立和落实大学语文教学整体观的第二层意思,是为求得教学目标的圆满实现,要认真落实备、教、批、辅、考等教学环节,并把对学生的能力培养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末。这些教学常规属于老生常谈。这里,我想着重谈谈备课、课堂教学、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几个问题。

  人们常用“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来概括一个优秀舞台演员的艰辛。用这两句话来评价一个称职的与优秀的教师也同样适用。演员的功夫在台下,教师的功夫在备课。可以说备课是决定教学成败的关键。认真备课,也许不一定有理想的教学效果,但备课不认真,一定不会有好的效果。怎样才能把课备好呢?孔子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备课要有针对性,所以首先必须“务本”——钻研教材,这样才能明确备课的方向、内容以及讲授的方法,做到有的放矢;第二,占有尽可能多的资料。本学期,大学语文使用的是新教材,与之配套的是一张资料光盘,内容比较丰富,对备课有较大帮助,剪裁起来也很方便。但仅靠这张光盘备课是远远不够的。我的办法是花点时间下点功夫去“竭泽而渔”——从网上下载、从借阅的图书、自己的藏书中查找资料,然后择善而从。但这种“从”,不是简单照搬,更不是盲从,而是通过资料寻求借鉴参考,开阔视野、启发心智,在参照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整合,最终体现教学的个性化。比如《老子五章》的第二则“上善若水”有这样一段话:“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光盘资料的解释是:“居处善于选择地方,心胸善于保持沉静,待人善于真诚相爱,说话善于遵守信用,为政善于精简处理,处事善于发挥所长,行动善于掌握时机。”——把所有的“善”都解释为“善于”,这不仅没能准确表达老子思想精髓,而且有的翻译明显文理不通,如“待人善于真诚相爱,说话善于遵守信用”。根据老子崇尚自然、以自然为最高效法对象的思想看,这里的“善”更多的是指自然、祥和、宁静、与世无争的状态,当然有的句子翻译成“善于”是恰当的。所以,在讲解这段时,我提醒学生注意“善”的不同含义,且把这段文字翻译为:“居住(要)选择自然祥和之地;心理状态要(调整得)像深渊一样平和沉静,与人相处要友好仁义,说话要语气平和讲诚信,为政要善于治理,做事要善于发挥特长,行动要善于把握时机。”

  关于课堂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我力求采用启发式与交互性的教学方法。两种方法的方式不同,但目的一样:变学生高中阶段的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独立思考;对老师来说,则是变填鸭式的单边活动为师生之间的双向交流。这样做,既能活跃课堂气氛,也充分发挥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作用,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启发式教学,就是让学生事先带着问题预习课文,以及根据老师的问题来参与课文分析。在这里,老师提什么问题、怎样提问题显得十分重要。一般说来,问题应出自老师拟定的授课重点,或是课后思考题。所提问题不能太大,也不能太抽象,否则就是无效问题。如果问题难度太大,就该及时补充一个辅助性的问题以降低难度,使他们能通过思考获得问题的解决。如在分析诗歌《回答》的“抒情主人公形象”的时候,我向学生提问: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我”具有怎样的精神内涵呢?这个问题显然过于抽象,于是及时将它置换成另一个问题:诗中的“我”具有多重精神内涵,如对历史的否定、对现存秩序的质疑、对世界的反叛、为真理而勇于牺牲的精神、悲悯情怀、对未来的信念等——那么,这些在诗中是如何体现的呢?由于这个问题是具体的且有明确的提示性,所以学生思考和解答起来就比较容易了。

  交互性的教学就是师生互为主客体,问答双方实现角色转换。有时老师的问题需要找学生单独回答,有时——比如讲到学生比较熟悉内容时,老师可以稍做停顿,让学生做出集体的回应。交互性的另一个做法是老师回答学生的提问。如在上文言文时,我就改变了过去先给学生解释自己认为是疑难的字词句,然后串讲(翻译)课文这种费时费力的做法,让学生提前预习、上课提问,或者在课堂上将课文各段分配给相应的小组,让每组负责在分配的段落里找问题,然后把各组的问题集中起来集体解答。这样做,避免了授课的盲目性,调动了学生思考、提问的积极性,节约了在扫除文字障碍上花费的时间,老师有更多的精力进行课文分析。当然,这种交互性的方法只适合难度一般的课文,对难度特别大的古文——比如像《老子五章》,还是老师作详细讲解为好。

    培养学生能力,是所有课程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是课程性质不同侧重点有别而已。我认为对学生能力培养问题,应作宽泛而不是狭隘的理解。对《大学语文》课而言,听说读写是能力,分析课文是能力,背诵诗词、翻译古文也是能力。所以,在第一次上课时,我就给学生布置了两个任务:一是必须背诵规定的篇目,并且让班干部分组抽查落实;二是翻译所上的全部文言文,老师不定期抽查,将两项内容的完成情况纳入最后的成绩评定中。一般来说,培养学生能力有两个途径:一是老师的示范,学生从中学会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比如通过和学生交谈我了解到,在所有的文体中,学生最感为难的是不知道怎样欣赏诗歌,不要说古代诗歌,就是现代白话诗,他们也觉得无从下手。于是,我就把讲解诗歌当作重点,立足于传授分析方法。我告诉学生,分析一首诗,一般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把它当作独立自足的文本,通过意象分析——如弄清意象的形态、内涵、作用和组合方式等来把握其思想感情;另外还可采用(或辅以)历史——美学的方法,即结合作者的情况、该诗写作的语境等来综合把握其思想艺术,对李白、杜甫的诗,对闻一多的《忆菊》和北岛的《回答》等,我就是采用将两者结合的分析方法。通过示范,我觉得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分析诗歌的能力。

  学生能力培养的另一个途径是实践,即做练习,老师要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认真批改,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指导性意见,这里无须赘述。但有时候,由于条件的限制,他们无法完成任务,也需要老师的帮助与示范。如上完《老子五章》后,我让学生做一次作业:比较孔子的“道”和老子的“道”的异同。这道题有一定难度,不是难在比较上,而是难在实例上:必须读《论语》,找出所有的关于“道”的句子,根据具体语境,判断“道”的含义。学生是新生,没办好借书证,无法从图书馆借阅原著。于是,我就在课后给学生做收集资料的工作,花了一天时间通读《论语》,找出所有含有“道”的句子,并且按照义项将它们分为六类。第二次上课时把包含六个义项的有代表性的句子写在黑板上,让他们自己进行判断、比较。这样做,比告诉他们一个简单的答案效果要好得多。

  最后,我想对《大学语文》的教学和课程建设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增加课时。现在每周2课时总共36学时实在太少。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老师能教多少东西、学生又能学到东西是大可怀疑的。根据现在使用的教材和本课要实现的教学目标,安排每周6课时总学时108节比较合理,至少每周4课时总学时72节。
  第二,分班上课,以保证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三,组建一支比较稳定的大学语文教学的师资队伍。
  第四,制定课程建设规划,定期开展教学研究,力争将这门课建成优质课程和精品课程。我相信,如果学校对该课真正重视,全体任课老师共同努力,这个目标一定能实现。

   


大学语文教学应注重培养人文精神
            
冯明毅

  摘 要:大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他们的人文精神,这种精神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继续发展的需要,只有将中国的传统文化精神和西方现代社会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融合起来,才能在未来的世界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关键词:大学语文 人文精神
  
  为了深化改革,推进素质教育,丰富大学生的人文知识,提高和培养他们的人文精神,各高校相继在非中文专业开设了大学语文课。大学语文课程的开设,旨在用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帮助不同专业的大学生构筑高品位的精神世界,高品位的人格,以培养全面、综合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而要实现这一点,大学语文教学应在注重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方面作出努力。 

  首先,人文精神的培养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人文精神是指:人之所以成为人的一种理性觉悟和认识,理论阐释和实践规范,包括对人的立身处世的现实规范,也包括对人的精神和价值的追求、完善。人文精神是一个人、一个民族、一种文化的内在灵魂与生命,是文明社会人的理性精神的基石,也是高科技时代人类精神的支柱。

  当今世界,人类进入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国际交往更加频繁,国际联系更加紧密,国际竞争更加激烈,世界各国普遍实行市场经济和开放政策,但经济全球化要求整个文明参与进来 ,民族文化素质如果跟不上经济发展的需求,反过来就会成为经济持续发展的障碍,被未来人类文明所淘汰。大学生是民族整个知识群体的重要力量,是国家未来各行各业的专门人才,代表国家未来兴旺发达的希望,是祖国建设的接班人。他们既要吸收全人类文化中的有益的成分,更应该对本民族的优秀历史文化遗产有深切的了解,并加以发扬光大。而且现代知识领域产生的许多新科学,都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不断交叉的结果,具有宽厚的人文根底,肯定能为学生提供无限广阔的发展前景。注重人文精神,已成为当代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新趋势。我们知道,在西方人文精神的土壤上建立起来的现代物质文明,在科学技术等方面获得令人钦佩瞩目的高度成就,也带来了许多单靠西方文明自身难以克服的种种危险,如地球环境的恶化,毁灭性武器的增多,克隆技术的出现以及种族、宗教和国家之间越来越尖锐的利益冲突等。这说明,在世界经济现代化全球化的进程中,不足以提供当今世界经济急剧发展所需求的更为丰富的养料。西方一些有识之士已开始关注东方文化,研究并利用它来为发展本国的经济和技术服务。事实上,中西方文化既有碰撞,又有融会。作为中国未来接班人和建设者的当代大学生,要想在未来的经济发展进程中,具有国际竞争优势、占据有利的地位,必须具有比西方大学生更为丰厚的人文底蕴,因此,我们既要学习现代西方社会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又不能丢失我国传统的人文精神,否则,我们将与西方一样难以解决单纯的经济主义和技术主义带来的新的人类灾难。为了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经济与社会的共同进步,中国当代的接班人和建设者只有在吸收和借鉴西方现代文明的同时,加强传统人文精神的培养,它既有利于化解现代物质文明新带来的种种危机,又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共同进步,消除国家、民族和宗教等历史的隔阂。

  改革开放以来,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机遇与挑战,我国政府致力于经济发展这一中心任务。这无疑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与深入,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由经济多元化到利益多元化必然反应到意识形态领域。这一方面给我国思想文化领域赋予新的内容和新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给社会主义思想文化的主体地位以新的挑战。即在我们的思想领域出现了一些西方社会的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权力至上、享乐至上等庸俗人生观。这些与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相忤逆的沉渣泛起,污染了青少年一代的心灵,使他们很难真正继承传统人文精神中可歌可泣的崇高信仰,加之自身修养和文化程度的欠缺,很难确立自觉自省的律己操守,及时行乐、随波逐流,见利忘义、损人利已、胸无大志等蔓延成风。人文精神的缺失,造成了众多的社会问题。

  1999年开始,国家对在校大学生进行了扩招,高校大学生教育由精英教育转入大众化教育,大学生们素质存在普遍下降的趋势。近年来,在大学生中出现的偷窃自行车、考试作弊甚至杀人犯罪又自杀等案例增多的现象不能不让我们反思,我们的教育应如何填充大学生的道德真空,如何重新营建大学生的精神家园,如何重新唤起他们在市场经济时代对传统人文精神的回归,这是高等教育必须思考的问题。因此,在新形势下,我们应该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作为彰显人文精神的大学语文教学,作为恒常因素积淀在中国人文化心理和行为习惯中的集体主义精神,对于参与地球村的竞争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具有的特殊意义.而这种特殊意义在人才培养中尤显突出。因此,大学语文课本中的选文,均为历代文学作品中精品,它能够担当起感化和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这一重任。勿容置疑,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蕴涵着极其丰富的人文精神,无论道家、还是儒家都十分强调人格修养。重义轻利、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廉洁奉公等成为传统文化中人们自觉的人生追求;“达则兼济无下,穷则独善其身”,“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一传统文人的人生信条反映了传统文化中对人的社会价值和人格尊严的追求和坚守。

  所以,对当代大学生开设大学语文课,培养他们的人文精神,就成为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其次,人文精神的培养是中国文化发展的需要。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浩如烟海,它是中国悠久历史深化而成的体现东方智慧之光的传承。中国文化的发展最终凝聚成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这种伟大的民族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他们生生不息、努力向上,为人类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这种伟大的民族精神具体表现为:第一,精忠报国、天下为公的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中华民族在长期的民族生存和发展中,由于家庭本位的社会结构和重视文治教化的传统,培养出一种群体主义的精神和由此逐步凝固起来对祖国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诗经》中提出“夙夜在公”,《尚书》中提出“以公灭私”,《墨子》强调“举公义”,贾谊《治安策》提出“国耳忘家”、“公而忘私”等等,都在强调着一种为群体、为国家而献身的精神。第二,重视身体力行,言行一致,修养践履的精神.中国道德传统,特别注重“言行一致”、“身体力行”、“以身作责”.儒家主张“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讼”,“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荀子甚至认为:“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在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和道德人格的同时,最重要的就是实践。孔子提倡“修己”、“克己”,孟子讲“养性”、“养身”,讲“良知”、“良能”,这都说明了中国人民注重道德的实践性、对后世有着积极的影响。第三,奋发向上,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奋发向上、自强不息是一种自我超越、不断进取的品质,它体现的是一种不屈不挠、顽强奋斗的意志力。要求人们发挥主动性、能动性、努力向上、积极进取。《礼记大学》中提出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老子》中提出“明生者强”,孟子的“夫欲平天下,舍我其谁”精神,祖逖闻鸡起舞、江中击揖的壮志,以及“头悬梁,锥刺骨”等等都再现出一种健康向上的人生追求。正是这种奋发向上、自强不息的精神,凝聚增强了民族的向心力,孕育了中华民族自信,自尊、自立的品质,这种人生进取精神是中国的国魂,民族的脊梁,也是大学语文充满活力的重要因素。第四,百折不挠的创新精神。中国社会的历史进步离不开改革创新,可以说华民族的改革创新精神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动力。春秋战国时代,齐管仲的改革使齐恒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秦商鞅变法,改变了秦国被诸侯“戌狄视之”的历史,实现了富国强兵、为秦王朝一统天下做了历史的铺垫;魏孝文帝的改革,促进了民族大融合。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实践证明,中国历史上每一次改革,每一项重大发明,都使中国大大前进了一步。江泽民同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中国人百折不挠的改革创新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支柱,值得我们的今天大力宣传、继承和发扬。第五,追求人格完善和人生理想的实现看作是人生理想的精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把追求崇高的精神境界,把道德理想的实现看作是人生诸种需要的一种最高层次的需要。孔子云:“朝闻道、夕死何矣”;“学而时习云不亦悦乎”;“发愤忘食,导以忘忧”;“尽美矣又尽善也”等,体现了儒家追求真善美的高度统一而以善为核心的精神。历史上的思想家们讲求人格的自我完善和道德的自我实现,主张“正心诚意”、“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焉”、“吾日三省吾身”、“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等,他们的终极价值目标是“修身治国平天下”和“先天下之忧而,后天下之乐而乐”。这种精神已经凝聚了中华民族的一种特有的价值追求,成为中华民族发展的精神动力。

  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网络时代的确立以及西方现代社会思潮的影响,在校大学生的价值观发生很大的变化,他们急功近利,重专业,轻思想品德修养,远离了传统文化,有去中国化趋势。早期出现过大学生“男读武侠,女读言情”之现象,现在又加上一些社会内幕,明星传记,人生厚黑学之类的书籍,可以统称为读“媚俗文化”的书。当然,也不否认大学生读名著、读诗词、读理论著作,但多数为本专业的学生,而理、工、农、医类的学生读之甚少。即使有个别大学生在读古代诗词或文学名著,但大多又沉溺在才子佳人,风花雪月的情趣中,或停留在浅层的审美程度上,这也不免失之偏狭和浅薄,在人格的塑造上也不能称之为“完全”。由于文化根基薄弱,他们对充斥网络、纷纷涌入的西方商业文化失去了辨别是非的能力,真空被商业俗文化所占领,并没有足够的传统文化教育使他们吸收西方严肃的文化传统,而只是把一些西方的文化快餐奉为时代新潮的标志,饥不择食地加以追求。他们所具有的那种精神在逐渐淡化,中国传统文化在他们身上逐渐减少,因此,对大学生进行传统人文精神的培养就成为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需要,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大学生的民族精神,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就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大学语文》,王步高,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
  2、中国文化史纲要,吴小如,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4月
    (个人资料:冯明毅,男,1965年生,襄樊学院中文系教师,副研究员) 


   

襄樊学院《大学语文》课外30学时的教学实施办法

    本计划制定的依据与指导思想是:大学语文课程性质、我院 开设该课的经验得失及教学计划的规定。大学语文课程性质及特征是人文性与审美性,课外教学也要突出人文性和审美性,学生厌倦满堂贯教学方式 ,课外教学应尽可能采用新的教学方式 ,如讲座、影评、写作训练等等,本计划力争将教学计划规定落到实处,既不使课外学时形同虚设,又不与课内教学简单重复,使其成为课内教学的有效补充与延伸,具体计划如下:

    一、 专题讲座3次,每次3学时,共9学时。
  操作:抽三个时段,全体大学语文任课教师在各班举行专题讲座。
  讲座内容:可以是一作家、作品、文体、流派、思潮,也可以是某一文化现象、历史事件、社会时尚。
    特色:与课内教学相比,更有深度和广度,又能结合社会现实,满足学生需求。

    二、影视赏析3次,每次4学时,共12学时
  操作:学校提供场所,由教研室统一编排学生分班观看影视作品,全国精品课程名师讲析然后教师在各班组织赏析。
  内容:影视作品可以是文学经典,也可以是流行大片,赏析内容包括思想主题、人物形象、艺术特色、现实意义。
  特色: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提高学生赏析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三、写作训练3次,每次3学时,共9学时
  操作:抽三时段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讲座,辅导后布置写作作业,教师批阅。
  内容:应用文(条据、书信、告示、协议等)、赏析文、学术论文。
  特色:结合学生学习、工作、生活需求,实用性强,针对性强。

  该计划包括三大项,九小项,需九个时段,鉴于大一学生开始要军训,后期要复习准备期末考试,本计划内容在每学期6—14周完成,每周抽一个时段,完成一小项内容。学生出勤和发言作业情况作为平时成绩评定的依据,讲座、影评、写作内容按考纲要求,依一定比例纳入期末考核内容。2005-2006学年度上学期30个课外学时教学课表如下:(略)                  

  大学语文教研室 2005年8月25日

 


研讨会总结

  襄樊学院“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研讨会于2005年12月10日上午在学术中心四楼会议室召开,襄樊学院大学语文指导委员会成员、教务处领导、中文系领导和大学语文教师参加了会议。会议由中文系主管教学的姚建民副主任主持。会议主题是:1、介绍、总结大学语文课程建设情况;2、交流大学语文教学经验;3、探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

  会议首先由中文系李定清主任做了题为《四年来大学语文教学的回顾与展望》的讲话。在讲话中,李主任回顾了四年来《大学语文》教学取得的八个方面的成绩:1、《大学语文》课经历了一个由不开到开,由个别专业开设到全院统一开设的过程。2、《大学语文》课的考核方式经历了由考查到考试的转变。3、教师队伍不断扩大。4、参编教材两部。5、成立了大学语文教研室。6、成立了大学语文教学指导委员会。7、启动课程建设。8、着手教学研究。李主任还分析了当前《大学语文》教学依然存在的教师不固定、课时不足、教学观念跟不上、教学方法有待改进、学生兴趣不足等等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今后的工作方向: 1、有效利用课外学时,改进教学条件。2、考虑分层次教学模式。3、巩固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素质。4、按照评估评建的要求,搞好课程建设,完善教学环节,建好教学档案。 5、依托省教研项目,加强对《大学语文》教学规律的研究。

  大学语文教研室主任高新伟老师做了题为《大学语文课程建设现实成果与未来规划》的报告,报告总结了课程建设在时间紧、困难多的条件下取得的显著成绩: 1、建立了一支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师资队伍。2、起草并修改了教学大纲。3、起草并多次修订了考试大纲。4、起草了与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相配套的试题库。5、规范教学环节,整理教学文件。6、教学研究深入开展,教学改革规划不断完善。7、开始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针对该课程建设依然存在的教材建设滞后,教学方法、教学手段需要进一步摸索,考核考试方法需要再探索等不足之处,提出明年大学语文课程建设规划: 1、制作并完善大学语文教学幻灯片,有条件地推广多媒体这一现代化教学方法。2、补充完善试题库,为建立数字化教学资源库打下基础,为科学化、规范化考核提供支持。3、进行教师培训,通过相互听课、上公开课、教研活动、请专家讲课等等多种方式对任课教师进行培训,推动教研的理论成果向教学实践的转化。

  在教学经验交流阶段,教师代表冯明毅副研究员首先介绍了全国大学语文研究会及大学语文的教学情况,随后做了题为《大学语文教学应注重培养人文精神》的发言。他在发言中说到:大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他们的人文精神,这种精神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继续发展的需要,只有将中国的传统文化精神和西方现代社会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融合起来,才能在未来的世界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张治国副教授做了题为《树立大学语文教学的整体观》的发言,他指出任课教师要树立和落实《大学语文》教学的整体观,“整体观”的第一层意思是努力实现国家教育部对《大学语文》课的定性、定位。第二层意思是为求得教学目标的圆满实现,要认真落实备、教、批、辅、考等教学环节,并把对学生的能力培养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末。最后他对《大学语文》的教学和课程建设提出了建议。伍先康老师做了题为《大学语文这门课程所面临的困境》的发言,他首先表示出对当前《大学语文》越来越边缘化现象的担忧,随后又用大量具体的实事例证说明了大学语文课的重要性,最后他交流了他在教学中的作法。

  在大会的讨论阶段,与会代表争相发言,各抒己见,气氛热烈。大学语文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政法系杜明才副主任,美术学院蔡伟副院长结合本院系学科特色,谈了大学语文课的重要性,并对大学语文课程建设提出了建议。与会代表重点讨论了课外学时的实施方案,虽没有形成最后完善的方案,但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建议,为以后的修改打下了基础。

  最后,教务处马永军副处长做了总结性的讲话。马处长对大学语文教学和课程建设的成绩以及代表们的发言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对以后的工作提出了建议,寄予很高的希望。

  大会在和谐轻松热烈的气氛中结束。本次会议完成了大会预订议程,介绍、总结了大学语文课程建设情况,交流了大学语文教学经验,探讨了大学语文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同时会前的宣传,会议的召开,会后的总结,扩大了大学语文教学的影响,提高了我院师生对大学语文课的认识。所有这些必将有力推动大学语文的教学及课程建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287216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