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各地大语 > 北京天津

“全国高等语文教学及教材改革研讨会”在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召开
【时间:2007/11/8 】 【来源:文学院通讯·第13期 】 【作者: 不详】 【已经浏览6084 次】

2004-04-30 14:58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不断深入,汉语言及其所承载的中国文化将在未来世界文化格局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一个“中国语言文化时代”正在兴起,它将与中国艺术复兴、科技复兴、思想复兴互为表里,共同构成中国文艺复兴的蔚然大观。

    要不要将这敏锐的意识传达给我们的学生?要不要加强中国高校中文学科应对这一场伟大运动的集体意识,并与其他学科相互合作,共同培养未来中国文艺复兴运动的人才?要不要把我们的“语文”教育,特别是大学“语文”教育提升到传承传统文化、交汇中外文化、促进新文明时代到来的意识层面来操作?这些都是中国高校“大学语文”课程的深层问题,前瞻性问题。它应该是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全国高等语文教学及教材改革研讨会正是在这样的问题意识中召开的。

    2004年4月10日,“全国高等语文教学及教材改革研讨会”在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多功能厅召开。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董奇、教育部高教司文科处处长阎志坚、教育部高等学校中文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刘中树出席了会议,并就大学语文相关问题作了重要讲话。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张健院长主持了会议。他代表文学院诚挚欢迎、感谢来自全国各高校的专家学者。张健院长特别感谢董奇副校长,他说,文学院建院以后的第一次教学指导委员会议上就引发一场“大学语文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国际文化交流”的热烈争论,董奇副校长以及他所领导的北师大教务处十分重视这场讨论,批准了“高等语文”课程实验课题,并指派我们学校的励耘实验班参与试验。这正是我们举办这次会议的契机。张健指出,“高等语文”的课程概念和相关教材的相继推出,顺应了时代的需要,体现了教育部对高等学校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视,也反映了高校语文教学工作者对这一问题的积极思考和实践。张健代表文学院感谢江苏教育出版社的徐中文、章俊弟等先生。他说,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了一本好教材,这就是温儒敏先生主编的《高等语文》,正是江苏教育出版社的同志们使我们这次会议得以实现,使我们愉快的相聚在一起,共同探讨关系未来数代人人文精神,关系中国“语文”命运,关系中国文化命运的大问题。张健还特别感谢文学院的王宁先生以及文学院“高等语文”课题组的成员,正是在王宁先生的带领下才引发了“高等语文”课程试验,才引发了今天在北师大文学院的讨论。

    “全国高等语文教学及教材改革研讨会”由教育部高等学校中文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及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共同发起主办,北京大学中文系、江苏教育出版社协同举办。会议汇集了全国20所高校和出版社的35名专家学者,大家就“语文”教育的时代转型,大学语文教学如何应对时代变化,当前大学语文存在的问题和改革思路,《高等语文》教材使用情况进行交流和研讨,试图对高校语文课提出更多更好的可行性意见和思路,试图建立中国高校“高等语文”观念。近年来,全国高校普遍重视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什么是人文素质教育?从“人文”概念的发展来看,它是14世纪—16世纪高校人文学科教师所从事的“语言文化”教育,他们主要传授古希腊、古罗马、古希伯莱以及波斯的语言文化,所以才有了“复兴”的概念。但这场运动绝不仅仅是“复兴古代文明”,而是一场创新运动,讲授古代语言文化知识的“人文”运动的结果,却是发展了各民族的“俗语”,是创造了科技、思想、社会等等新兴学科。在这样一个继往开来的历史十字路口,“语言文化”是“人文素质教育”的枢纽。以这样的态度审视当前的大学语文课程,会发现,传统的大学语文教学的定位存在很多问题,正因为如此,大学语文虽然被定为基础性的公共课,但长期以来处于边缘位置。大学语文的教学、教材也存在诸多问题,急需改革创新。“高等语文”的课程概念和相关教材的相继推出,试图为高校语文教学改革提供一个深入发展契机。为此,教育部高等学校中文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和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共同发起了这次研讨会,以引起各校对大学语文教学的重视,共同推进“大学语文”的改革。

    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现当代文学专家温儒敏教授主编的《高等语文》(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是一部由温儒敏(北京大学中文系)、费振刚(北京大学中文系)王宁(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李道英(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朱寿桐(南京大学文学院)、欧阳光(中山大学文学院)等多学科“语文”专家共同编写的教材,功底深厚、材料新颖,同时又便于讲授者深入浅出地处理教学内容。为了提升“大学语文”的历史自觉意识,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在语言学家王宁老师的带领下,组成由易敏(古代汉语学科教师)、李山(中国古典文学学科教师)、康震(中国古典文学学科教师)、杨联芬(中国现代文学学科教师)、李正荣(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教师)构成的高等语文教学实验课题组,进行了一个学期的高等语文课程教学。课题组选用《高等语文》教材,并多次接受教材编写者的指导,在教学实验中努力探索,试图建立一种富于变革意味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希望能为非中文专业的大学生提供一个培养语文综合素养、滋养人文精神的课堂,提升当代大学生欣赏与鉴别人类精神产品的感悟和认知能力。经过半年的摸索实践,高等语文的意义和效果在北师大“高等语文”课堂里得到了肯定的回复。北京大学“大学语文”课程也使用了《高等语文》教材,在本次会议上,温儒敏教授、邵燕君副教授介绍了北京大学使用教材的经验。使用这部教材的其他院校的专家学者也在会议上介绍了对“高等语文”课程的积极探索。

    参加会议的还有许多高校从事“大学语文”教学的专家,他们对“高等语文”概念进行了各自不同的探索和尝试。不论是教学还是教材,定位最为关键。我们希望通过此会,高校语文教育者能探讨教训的得失,交流创新经验和设想,并对加强高校语文教育的理念和定位,起到一个推广和宣传的作用,促进高等语文的规范化和独立性,使之成为各高校中语文改革的一个新起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142454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