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全国学会 > 学会领导

提高语文素养--访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徐中玉教授
【时间:2009/3/11 】 【来源:《现代语文》2008年4月下旬刊 】 【作者: 桑哲】 【已经浏览4379 次】

    徐中玉,江苏江阴人,1915年生。1934年考入青岛山东大学中文系,并开始发表小说、散文等。1938年转入重庆中央大学。1941年在中山大学研究院毕业。先后在中山大学、山东大学、沪江大学、同济大学、复旦大学等校任教。解放后历任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系主任、文学研究所所长、校务委员会副主任等职。还曾任上海作协副主席、主席、中国文艺理论学会会长、全国大学语文研究会会长、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执行副会长、国家教委全国高教自学考试指导委员兼中文专业委员会主任等。现为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名誉主任,兼任《文艺理论研究》和《古代文学理论研究》主编、香港中国文化研究院学术顾问。著有《论苏轼的创作经验》《鲁迅遗产探索》《古代文艺创作论集》《文艺学习论》《写作与语言》《现代意识与文化传统》《美国印象》《激流中的探索》《徐中玉自选集》和论文集《抗战中的文学》《学术研究与国家建设》等。主编了《大学语文》《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中国近代文学大系·文学理论卷》《传世藏书·文艺论评》《古文鉴赏大辞典》等。

    桑哲:中国当代文学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全国中语会理事


    桑哲(以下简称桑): 徐先生,您认为在高校开设《大学语文》这门课有必要吗?《大学语文》课,从开设到取消,到再次引起国家有关部门的重视,您认为这中间有什么原因呢?
 
    徐中玉(以下简称徐):《大学语文》这门课程是很有必要开设的。上个世纪80年代初,南京大学的匡亚明先生和我一起携手编写《大学语文》教材,这一干就是20多年。我曾经两次去过美国,发现在美国也有同样性质的课程,它以美国的文学作品为主,也收录别的国家的优秀文学作品。当时,《大学语文》出版后,很多高校都开了这门课,但后来有些学校由于种种原因不开了。最近,这门课重新引起了国家有关部门的重视,教育部“十一五”规划里,规定《大学语文》将作为非中文专业大学生的必修课开一学年,这也反映出语文这门课程的重要性。
 
    理工等科的学生应该懂一些人文知识,《大学语文》因此而开,这决定了它的性质。《大学语文》选文以国内的优秀文学作品为重点,体现出民族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通过《大学语文》实施人文熏陶,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进步是很有帮助的,但不能把它作为一门思想课、政治课来开,要注重它在人文方面的价值,注重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大学语文》从积极开设到退出部分大学的课堂,我认为可能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师资问题,一些学校由于师资力量不足,要在所有系科里开这门公共课,感到困难。二是一些教师对《大学语文》存有偏见,认为讲授这门课不利于自己进一步发展,因而不愿意教。第三,初开《大学语文》的时候,有些教师不知道该如何讲授,对它的学科性质没有很好的定位,忽略了它文理交叉的意义。第四,有些学校的《大学语文》课教学效果不太理想,教师讲得枯燥乏味,既没有考虑到其蕴含的人文精神,也没有考虑到大学语文与时俱进的特点,因而造成了学生不愿听,教师不愿讲的尴尬局面。

    桑: 您认为《大学语文》这门课是否应该实行全国统一考试?一套优秀的《大学语文》教材应具有哪些特点?

    徐:作为一门公共课,《大学语文》是应该考试的。我们以前做了不少努力,最终使《大学语文》成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当中非中文专业的必考课。这门课的考试目的是要引导督促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语文。对于语文这门课,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非常重要,被动学习一定学不好,这一点我们都比较清楚。但要在全国上千所高校进行统一考试,这又涉及到师资的问题,也涉及到教师培训等一系列问题。《大学语文》在普通高校是否要考试和怎样考,由初步讨论到落实实施,还需要一段时间。
 
    教材选文一定要选精品,所选作品,既要有文学性,又要兼顾哲学、史学等方面的文章。在我国古代,文史哲是相通的,如《史记》被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大学语文》不是新的思想课、政治课,不要对学生进行道德灌输,而要同人文社会科学联系起来。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人们的观念也在转变,语文教材选文应该做到与时俱进。

    桑: 中小学语文教材里收录了很多鲁迅的文章,在当今时代,我们应如何看待鲁迅的作品呢?

    徐:几十年来,语文教材中所选的文学作品首先要符合国家政策方针的要求,要适应时代的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国家的方针政策也在适时调整,我们对鲁迅的作品要辩证地看待。

    过去由于时代影响,我们选了很多鲁迅的文章。他的作品里反封建、反礼教、反对旧社会的精神是好的,满足了特定时期的需要,但现在看,有些已经不合适选入语文教材。另外,鲁迅晚年作品中流露了一些消极思想,这样的文章就不适合作教学范文。曾经有人在中小学生当中做过一项调查,很多学生认为鲁迅是进步作家,对他很推崇,但当谈及他的文章时,学生的普遍反应是:语言晦涩难懂,读起来没兴趣。 小说《阿Q正传》里的阿Q,整日游手好闲、不务正业,好似一个流浪汉,他的性格就不能代表中国农民的性格,因为大多数中国农民是勤恳朴实的。把阿Q作为封建社会落后农民的代表也是不太合适的,认为他代表了国民的劣根性更是不妥当的。
 
    桑: 有些人提出要在中小学语文教材中减少文言文的分量,您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
 
    徐:减少文言文的分量可能要涉及教材修订的问题,因为减少文言文的分量就意味着增加现代文的份量。我国有三千多年的文字历史,有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保留下了大量的优秀文化遗产,而现代文学只有几十年历史,我们没理由认为现代的东西就能超过古代。提倡减少文言文的分量可能显出了某些人的改革创新意识,但是不能认为把古代的东西给抛弃了,就表示革命。没有对古典文学的继承,就谈不上现当代文学的创新。

    桑: 您认为在中学阶段贯彻语法教学有没有必要呢?

    徐:我觉得在中学阶段进行语法教学没有太大的必要。汉语是我们的母语,许多人不懂语法,但运用汉语却没什么障碍。语法讲得太多,对学生的学习并没有多大好处。中学生语文成绩不理想的主要原因是阅读量少、写作练习少。对于语法,老师在讲课时适时点拨一下就可以了,不要面面俱到地讲。有一段时间,国内曾讨论过这个问题,争论也很激烈。著名语言学家朱德熙先生就认为中学生学习汉语语法没有必要。实际上,文章写得好不好与学不学语法关系不大,当今的许多知名作家没听说过谁为了写作而专门学习语法。也许有些语言学家反复强调语法学习的重要性,但空讲语法是没有意义的。语文课要注重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而不是灌输语法知识。
 
    桑: 近几年的高考作文中,有些考生用文言文或诗歌答卷,您对这些现象是怎么看待的?

    徐:考生用文言文答卷只是个别现象,这种考生人数很少,可以不做限制,因为他们平时并不专门用文言文写作。对用文言文答卷的考生,评卷时我们要看他的文言文达到了什么程度。为了把文章写得简练一些,文白夹杂也无所谓。人们一般都不赞成用诗歌答卷,因为用记叙文、议论文可以把意思写得清楚明白一些,而诗歌受其文体的限制,表达上会比较含蓄朦胧。至于那些乱写一气的诗歌,肯定是不符合要求的。

    桑: 当今社会出现了一种“80后现象”,也被称为“低龄化创作”,即一些中小学生放弃学业进行专业写作,您对这一现象是如何评价的?

    徐:这种现象可能是从《萌芽》杂志社组织的“新概念作文”大赛开始的,当初确实发现了一批有文学潜力的青少年,他们的文笔不错,也写出了不少优秀作品。后来一些商业因素掺杂其中,部分小作者出版了一些作品,取得了一些商业层面的成功,这可能误导大批青少年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这种“成功”也助长了他们中一些人的狂妄情绪,这对他们的成长是不利的。不可否认,他们中的有些人天赋不错,但是也存在很多问题,如果不加以引导,这些年轻作者将来就不会有大的出息。对这一现象,我们要用正常的态度反思,讳疾忌医会使大家都不肯讲真话,浮躁功利性的社会大背景会影响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桑: 随着网络的发展,一些网络语言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您对这一现象是怎么看待的?

    徐: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电脑得到了广泛应用,新词新语的产生是很正常的。网络语言有积极的一面:它丰富了语言词汇,便于日常交际,满足了人们的需要;它也有消极的一面,由于语言不规范,使得很多人看不懂、听不明,因此网络语言的使用要有所节制。对网络语言,我们要看它的生命力,一些新词语产生后,如果长期不用,它就不会流传下来。
 
    桑: 您对简化汉字是如何评价的?

    徐:现在香港、台湾以及东南亚一些华语地区仍在使用繁体字,而我国大陆推行的是简化字。过去有一段时间,大家对此议论纷纷,但观点并不是完全对立的。繁体字虽然笔画比较复杂,但它的一些特殊造字法,用“六书”来分析,对汉字本源的探究很方便。从实用的角度看,简化字值得推广,因为它笔画简单,好认好记,这是其使用上的优点。现在经过政府几十年的的推广,人们已经接受了简化字,报纸、书籍、电视等媒介使用的都是简化字。繁体字可以在一些专业书籍中使用,古汉语研究和古典文献整理的专业人士有必要掌握它、使用它,其他行业的人大可不必在繁体字上下太多工夫。
 
    桑: 您认为多年来席卷全国的外语热带给了我们哪些思考呢?

    徐:外语很重要,但过早地进行双语教育是不必要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对外交流的增加,外语的重要性会日益凸现出来。但如果将来不准备从事外语方面的工作,就没必要在这上面花太多的时间,全民学外语是不必要的。我们不妨借鉴一下日本人的做法,日本有一批精通外语的人专门从事翻译工作,其他人直接看翻译作品,而不是所有的人都学外语。中国人学外语也应该从实际出发,平时要多在自己的专业上下工夫。

    桑: 刘心武“解秘红楼梦”和易中天“品三国”是对《三国演义》和《红楼梦》的另一种解读,您认为以这种方式解读经典名著是否恰当呢?

    徐: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解读名著是无可非议的,但如果随意曲解名著,破坏名著面貌,以此来引起他人的关注,是不应该的。比如一些人曲解《沙家浜》,把阿庆嫂当成胡传魁的姘头,这是很不负责任的作法。文学作品里的人物有特定的时代背景,不能用当前的社会关系去主观推测。对于一部好的文学作品,我们可以去研究、去分析,但是没理由去歪曲它。任意曲解经典名著的行为,不利于民族文化的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194982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