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论坛 > 大家谈

刘启恕:《大学语文》的不足与完善
【时间:2008/10/30 】 【来源:武汉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1年第6期 】 【作者: 武汉金融高等专科学校 刘启恕】 【已经浏览5106 次】

    摘要:《大学语文》不足在于注释不确切、“提示”欠斟酌、“思考与练习”偏失、选篇仍不够精。

    关键词:大学语文;教材;注释;提示


    全国多年发行的《大学语文》(华东师大出版社,下同),有供本科、专科用的两个版本(下简称“本语”、“专语”)。这两本全国通用教材在培养人文素质、纠正以“应用文写作”替代文化精品的偏颇,都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为了完善教材建设,以期发挥更大作用,《大学语文》中尚存在的诸多不足,必须予以指正。

    一、注释不确切

    注释是对难点、疑点的“迎刃而解”,为学、教乃至考试重要依据。注释要做到精确、可循,具“法定”权威,与诗文旨意、作者指向相吻合。《大学语文》绝大多数注释较好做到了这一点,然而不少处由于对原文深度把握不够,出现了某些失误。《李将军列传》(“本语”)中的“三人亡马步行,行数十里。”注45“亡:失去。”其实此处“亡”通“无”,“没有”解。正因为“无”马,居后的李广才得以追上“杀其三人,生得一人”。注意稍前一句话:“中贵人将骑数十纵,见匈奴三人,与战,伤中贵人,杀其骑且尽。”此匈奴三人乃胜利者,怎么会“失去”坐骑呢(如果有的话)?该文的注[182]“而大军行,水草少,其势不屯行:指与右将军的队伍合并后,人数增多,而东路沿途的水草少,势必不能集中行进。”这里“大军”的解释张冠李戴,并非是“指与右将军的队伍合并后,人数增多”;乃实指大将军卫青率领的军队。所谓“行”是卫青大军所行路线,并非李广的“东路”,殊知“东道稍回远”,与卫青大军更有距离。至于“屯行”,为驻扎、停止前进之意,并非注云:“不能集中行进”,此注将主、侧两支部队行军路线全搅乱了。再看《种树郭橐驼传》注⑥“为观游:修建观赏游览场所。”误将“为”作“修建”理解,这与句意相忤。“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中的“为”,介绍出动作行为目的:为了观赏游乐。假若“修建”什么楼台馆阁而大兴土木,那已与植树观赏初衷,相去甚远。且看《香市》注11“一泓:一片。泓:水深。这里作量词用。”所谓“一泓”即一片又深又广的水。释作“一片”显然不完整,不见一丝氤氲的湿气。再来看辛弃疾词《摸鱼儿》注11“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准,获准。”此想当然解注,实在不“准”。此处“准”,应作“猜测、忖度、思量”讲。这个意思与后文的“佳期又误”、“曾有人妒”、“脉脉此情谁诉”相贯通。将“准”实实作“获准”解,与同句的“佳期又误”语意相逆。该词的注15“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夕阳正斜照在令人断肠的烟柳深处。这里以日落西山的暗淡景色喻南宋摇摇欲坠的衰微国势,表面上看是为春暮、日暮而肠断,实际上是为国事而愁苦。”这是受“日薄西山,气息奄奄”定向思维影响;此处“斜阳”无任何喻意。作者身处临江“危栏”,一腔抱负、满腹经纶,无从施展,只好姑且登高遥望北方失地,聊以慰藉失意不平情怀,于是呆呆地从清早望到“斜阳”西落。那故乡的烟花柳色、一草一木,都让热血志士“断肠”!这等“欲说还休”的情怀,辛词中多有表现,“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乘风将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这“倚危栏”、“望神州”、“看山河”,专注深情留恋,直至“斜阳”西下,才一步三回头不舍离去。可见“斜阳”乃实指,决非虚指什么喻意。再说所谓“喻意”,亦非注释所云“喻南宋摇摇欲坠的衰微国势”,这与词中的“画檐蛛网”、“玉环飞燕”主和派,完全是彼此两回事!“无人会,登临意”,不幸而言中,注释“实际上”仍留滞在“表面上”。

    续看“专语”之误。《毛颖传》注释48“一随其人;一切听从那个使用它的人。”“一”不当主语,乃是副词,作“总、都、一概”讲,用来状摹“随”的范围。此“一”即前句的“正直、邪曲、巧拙”。该文注释62“所摹画不能称上意:用它书写描画出来的东西不能使皇帝称心满意。”这儿的“摹画”单指书写,无任何“描画”意。前文中的“简牍是资,天下其同书”、“无不纂录”,即是“摹画”。所谓“画”即“描画”,望文生义硬性解说。注释58“上召颖,三人者不待诏辄俱往,上未曾怪焉:怪,责怪。”“怪”应是意动用法,皇上已司空见惯,并不认为有何可怪的,这与前文的“相推致,其出处必偕”,一脉相通。生硬释为“责怪”,还真有点怪怪的。该文注释60“因免冠谢:因而脱下帽子谢罪。指脱下笔套。”“谢罪”来得突兀,何因由要“谢罪”呢?“谢”当作“退、去”讲,“辞别”转义。同是该文注释68“其子孙甚多,散处中国夷狄,皆冒管城:冒,冒充。”“冒充”之解,不过想当然罢了。后文已说得分明:“毛氏有两族,其一姬姓……。独中山之族,不知其本所出,子孙最为蕃昌。”同为一宗所出,只有繁衍的差异。故此,“冒”当“称作、叫”讲,这符合上下文之意。可以说在两本《大学语文》中,《毛颖传》注释失误为烈。

    二、提示欠斟酌

    文学精品的欣赏、理解、把握,一般都有“提示”佐助。“提示”在于提醒诗文主旨、显示写作法门,以帮助读者便捷升堂入室。《大学语文》中不少“提示”其本身犹如一篇可圈可点的微型佳文,让人获得双倍的愉悦。《爱尔克的灯光》、《追悼志摩》等等,都写来行云流水、一语中的。然而也有些“提示”不能尽如人意。先瞧“本语”,《郑伯克段于鄢》:“本文刻划人物性格颇为成功。……庄公的阴险狠毒、工于心机……都表现得鲜明生动。”这贬抑“标签”乃袭用古人陈言,《古文观止》的“评语”(即今“提示”)早盖棺定论:“志欲杀弟……以兵机施于骨肉真残忍之尤”。请我们古今的“智囊”也来为颇为尴尬的郑庄公设想道德方案,他究竟该如何没有“心机”的任人搓捏呢?我们别忘了其母多少年前“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一爱一恶的亲疏既定政策,处境恶劣,只有后退如何应对了。“春秋无义战”,从政的智慧乃在血色。一个人的愚蠢恰是另一个人的幸运,一方的错误促成了另一方的成功,庄公的后发制人,蓄势而备则是其特点。“提示”以“为主、映衬、烘托”这些词语分别举例,已经流于一般。其实该文描摹人物在于富有层次感:庄公智慧胜于祭仲、子封;颖考叔智慧高于庄公,“山外青山楼外楼”,出场人物一个强一个。此种人物水准高低的层次感,可谓该篇强劲“物色”。另外,姜氏遭幽禁后,庄公为何“悔之”呢?这么精彩的变异,“提示”回避了。《古文观止》称“良心发现”,这与结尾的“遂为母子如初”,并不切合。历朝历代统治者都是:天下未平,干戈在手;天下归我,礼教领先。庄公此一时刻尤其需要的是以孝治天下,这对巩固政权、形象作秀、引导舆论、长治久安尤其显得重要。明于此,就不难理解庄公出尔反尔的“悔”了。至于《始得西山宴游记》“提示”,首先指出:“这是古代山水游记中的名篇。”可是末段云:“文章在题目上冠以‘始得’二字,并在文中或明或暗、时正时反地点题,行文脉络清晰,结构浑然一体。”“始得”真的是着眼点吗?非也!要在题目中的“宴游”,“宴”乃欢欣、快乐。“始得”只不过是发现;“宴游”才体现精神感悟、西山的非凡气势及作者特立独行的可贵品格。该课“思考与练习”题一发问:“文章的题目为什么要加‘始得’二字?”这明显是主次倒置的导向,唯有将“始得”改换为“宴游”,才显露文眼。“宴游”乃心灵的折射、经历的影子、主体的色彩。再来看《背影》“提示”:“文章开头写家庭窘迫,结尾写父亲晚景孤苦,前后照应,将整个送行事件笼罩在阴冷的氛围之中,既透露出旧社会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动荡不安、日渐下降的生活境遇和凄凉心情,又烘托出父子亲情的真挚可贵。”这段话有两处值得商榷:送行前后笼罩在“阴冷”之中吗?否!且看“背影”聚焦:“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瞬间而又凝固的动作,可看作是多难人生奋斗的缩影:生活虽然窘迫,然而仍要顽强挣扎、不息“努力”、励行“向上”,这是全文浮雕式精彩之笔,所谓“阴冷”决非主色调!朱自清1928年2月7日写的《那里走·时代与我》曾剖白心迹:“盘踞心头,挥也挥不去。……这大约就是所谓‘烦闷’吧。”此说与《背影》首尾的“家中光景很是惨澹”、“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脉络一致。“烦闷”、“惨澹”总不致于与“阴冷”对等!至于“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封号,损伤了这中国的“父与子”的温馨情调。《背影》末段要言简介了父亲一生:“他少年外出谋生,独立支持,做了许多大事。”少小离家,无缘进学,“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依据何在?!朱自清在《那里走·时代与我》有“出身”自介:“我虽不是生在什么富贵人家,也不是生在什么诗礼人家,从来没有阔过是真的。”这“名片”能怀疑其“真”么?在朦胧、亲切、远逝的背影中,定要跑过去扳过脸孔来察看阶级烙印、出身成分,这与全文美的气氛实在是不和谐!《背影》是20世纪留给我们的罕见名篇,实不应有什么糟蹋、损伤!让我们再来看辛词《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的“提示”,“本篇比兴手法的运用不拘限于个别语句或局部的喻譬,而是通贯全篇,在总体上具有象征意义。如全词前后三次写及的残春景象,无疑是南宋局势风雨飘摇的象征。”真的如此吗?且来看“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的所谓“残春景象:“画檐上蜘蛛殷勤结成的蛛网,成天沾住一些飞扬的柳絮”。如此理解“残春”,过于实、过于执,无“象征”意味。其实,“画檐”指朝廷要津,“蛛网”则与后面的“玉环飞燕”同类,“殷勤”勾结营营苟苟。这般着眼,脉络联通、形神吻合,象征兴味。我们不可不注意《谈〈水浒〉的人物和结构》之“提示”,“善于从阶级意识去描写人物的立身行事和由人物本身的行动去说明人物的一切,是《水浒》人物描写的两大特点。”此乃强加给《水浒》作者的标签。依此类推,中国古典小说皆是作者“阶级意识”强劲表现?真若这般,一堆公式化、脸谱化、毫无个性作品,早已为人类遗忘殆尽!幸好施耐庵们绝不从抽象的人的定义
出发、绝不从抽象的道德概念出发,绝不从千人一面制式倾向出发;而是从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人出发,从每一个角色自身的情理出发,从人物的丰富内心世界活动出发,这等美学趣味,促使作家挣脱抽象的、绝对的道德观念束缚,展现出人与人之间亲疏厚薄、浅深恩怨的多重社会关系。那种“明于礼义而陋于知人心”的矫情、呆滞,并不被看好!倘若执意在古典小说中抡起“阶级意识”板斧一排砍下去,那也只是一时迎合性的“戏说”而已!还要注意“《水浒》比《红楼梦》强些”的超级宏论,“提示”又如何“表态”呢?“对整个作品的比较评价,尽可以各抒己见,百家争鸣,如本文作者认为《水浒》强于《红楼梦》,便并非定论。”表面骑墙,倾向已经分明。论到“比较”,对女性态度的好恶,两部作品“评价”差别实在太大了。早在三十年代,鲁迅就精当指出:“至于说到《红楼梦》的价值,可是在中国底小说中实在不可多得的。……总之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中国小说的历史变迁》)如此鲜明不容置疑问题,重又挑起话题,这让人想起褒扬李白、贬抑杜甫的运动式“学术”,不知是浮躁应景时文还是冷静公正的研究!有的“提示”对课文关键部位回避、忽略,这对深入理解作者用心、诗文寓意,留下了不小的缺陷。试看脍炙人口之作《前赤壁赋》:“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句中两个“变”的理解关乎对课文理解的深浅。注释58“大凡从事物变化的一面来观察,那么天地万物竟不能有一瞬间不发生变化。”华工出版社的辅导用书注释的下一句:“从事物不变的一面看,那么万物和我都是无穷尽的”。“提示”又如何解说呢?“借用自然界的江水、明白、清风等景物,来抒发遗世独立的旷达之情,阐明事物具有变与不变两重性的哲理。”从“注释”到“提示”将“变与不变”说清楚没有呢?“哲理”仍然重重锁在玄妙之宫!这个“变”不是今人日常生活中的“以变应变”或“以不变应万变”之意;要追溯到古代,前人的另一番理解。所谓“变”:从有到无,如“变节、变态”;从无到有谓之“化”,如“化缘、化育”。今人“变化”连用,成了“双行道”;前人“平行道”是不可疏忽的。苏东坡《前赤壁赋》中的“自其变者”则是变幻无常、消极悲观之意;“自其不变者”则是人生有常、积极达观之意。这正好体现了主客对话的感情变化内在线索。郁达夫《故都的秋》末段尤其不可忽视:“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这宕开的一笔似可有可无,然而仔细玩味,与《捕蛇者说》、鲁迅的《风波》有异曲同工之妙,境界升华、凝思结晶、翻出新意。如此悠长铿然一声,又怎么可忽略不计呢!我以为有豹尾鞭响之美:人生要活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切切不可虚枉此生。巧妙而又自然地将一己生活与北国之秋相互融化,你我一体,表现了那种不可名状的狂、痴、呆的深深钟爱。如此重要构件,“提示”只字未涉回避了。鲁迅的小说精品《风波》,九斤老太及其口头禅“一代不如一代”,其声名决不比阿Q低,奇怪的是“提示”竟一字不提,让人有舍本求末之慨!其实,不仅要正视九斤老头及其口头禅,还得进一步琢磨“一代不如一代”的七次之多出现,是字句的罗嗦重复抑或各有寓意呢?鲁迅先生惜墨如金,语句的重复不表示语意的重复。殊知“一代不如一代”每次在特定情境、矛盾中出现,尽是各有指向的,最忌痛快的“一刀切”。大师们如此精心的运思,“提示”尚且忽略了,又怎能去引导学习者的鉴赏与提高呢?

    三、“思考与练习”的偏失

    课后的“思考与练习”是重、难点的显示、“解惑”的“集装箱”、知识演练的“热身”手段,也是成绩考核的“准题目”。课本在这方面的提炼多有斩获,可也有少数不尽人意。如《始得西山宴游记》(一)、“文章的题目为什么要加‘始得’二字?”这是内容乃至题目轻重主次的错位,其实经络不在“始得”,而在铺叙再三的“宴游”。小说《风波》题(五)、“九斤老太的口头禅说明什么?”这口头禅究竟是指一句话归总呢,还是各各具体展开分析呢?从题意看取向在前者,这符合小说中七次之多出现的不同寓意吗?《谈〈水浒〉的人物和结构》题(一)、“关于人物描写,作者指出了哪几个特点?”题(二)、“作者为什么要以林冲、杨志、鲁达这三个人物为例?三个人物有哪些共同点和不同处?”这里请注意题(一)在强调课文中的“善于从阶级意识去描写人物的立身行事”;题(二)则在鼓吹课文中“描写这三个人的性格时,处处都扣紧了他们的阶级成份。”该文发表在上世纪50年代初,阶级斗争如火如荼,作者并不满足现实的杀伤、破坏力;更要“扩大化”到遥远的古代去,《水浒》则成了姓“社”姓“资”、重排座次的新战场!久违的沈从文散文《箱子岩》,从题(一)到题(三)都值得推敲。沈从文之所以从50年代初就已不能再写小说、也不可发表,而横遭“封杀”,这与其昔日的小说倾向及某些“非礼”词语有关,而课后的习题则扭头断然不计;一厢情愿的“易容”!

    《大学语文》“编写说明”指出“思考与练习”作用:“提供了有利于增强写作能力和审美思考的启发性问题”,事实上与初衷尚有距离。

    四、选篇仍不够“精”

    范文视野所及、古今中外,比例多少且不论,大前提是优选精品,精口耐读,耐咀嚼,让学习者从诵读中感悟好诗文是如何具体着手的,而且随着年岁的增长,终身受益,这种以一胜十功效,岂是泛泛空论隔靴搔痒所能匹比?《大学语文》绝大多数选篇乃当之无愧精品(尤其古诗文),但亦有纰漏、粗疏:

    (1)游戏文章不可取。韩愈的《毛颖传》名为寓言性传记,实乃一篇无多少意义的文字游戏文章,“戏说”而已。袁宗道《论文》颇有识地指出:“昌黎好奇,偶一为之,如《毛颖》等传,一时戏剧,他文不然也。”

    (2)知识陈旧老化,思想过时“过气”。这在说明文中尤为明显,这些说明文的写作离今天好几十个年头了。近二十年来的自然科学创新发展、突飞猛进,丝毫不见踪影。这就好象守着一堆陈旧的家用电器,讲解、展望明天。

    (3)“择焉不精”的泛化。这在“专本”中易见,《散文创作读》冗长、拖沓,公式化、概念化套语何其之多,如此“创作”示范实在不佳;《哭小弟》并无多少渐入佳境意思;《科学的春天》真正的作者究竟是谁?

    (4)外国小说的“古典化”。“本语”中的《未龙老爹》(作者莫泊桑),发表于1883年;契诃夫的《苦恼》发表于1886年;欧·亨利的《麦琪的礼物》亦发表于这同一时期,这在东方的中国,相当清王朝后期。这一百多年来世界的巨变,在所选外国文学作品中是见不着身影的,让人唏嘘有断代之感!外域选编自己国家作品,也是如咱们一般重远轻近吗?为何如此,一言难尽,恐怕胆识欠缺一些。“编写说明”首先表白:“外国作品选入虽少,也可以扩大一些视野。”可怜寥寥数篇,恍如隔世,“视野”矫向那充溢敌视、愤怨、仇恨的上上个古老的世纪!所谓“富有时代气息”,怎么去理解呢?

    无庸讳言,中学仍局囿于应试教育,而社会上快餐文化、地摊文学其势汹汹,实在指望《大学语文》向广大学子奉献厚厚的精品,作为人文教育的主导。《大学语文》除了上述不足外,还要在加大分量上下功夫,所选篇幅还要增多。教师不必全部讲光,考虑余下四分之一左右让学生自己钻研;这与篇幅少、一人讲,收效迥然不同!

    适用于全日制高校的《大学语文》自考教材,全国多年的使用中功不可没。既然是“一种新的尝试”,失误之处是断免不了的,我们要正视其不足,切实改误、更新、完善,以求其真正成为大学生受益终身的读本!

    作者:武汉金融高等专科学校,湖北武汉430061

    回目录: 大学语文研究论文1500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191439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