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各地大语 > 湖北大语

《大学语文》:夯实语文功能 拓展大学意义——谈谈我院《大学语文》教学(何立明)
【时间:2007/7/20 】 【来源:江汉大学实验师范学院网站 2007-6-5 】 【作者: 大学语文教研室 何立明】 【已经浏览3152 次】

    《大学语文》是一门面对高校非文科生的基础课程,课时不多,分量不足,很容易成为拾遗补缺的鸡肋课程。但我院的《大学语文》课程却特色比较鲜明,上课受到大量学生欢迎。原因在于我院《大学语文》课程经过几年来的理论和实践探讨,在教学思想和教法上找到了一种既突出语文功能,也拓展大学意义,在工具性和人文性上左右逢源不逾矩的有效模式。由于这个方法的运用,较好地完成了《大学语文》作为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也较好地实现了《大学语文》作为通识课程的教育目标。
   
    一般来说,人们容易把《大学语文》当成高四语文来延续,或者把《大学语文》教成文选解读来处理。前者与高中语文没有区别,后者与文学史课程区分不大。如果我们通过辨别《大学语文》的功能和意义,既坐实它工具性语文的一面——语言文字修养,听说读写能力,以之作为《大学语文》的语文功能层。另外,同时拓展它人文性语文的另一面——熏陶传统儒雅、砥砺现代人格、构成当下高校大学生人文素质建设工程的一部分,以之作为《大学语文》的大学意义层。这样,我们就厘清大学语文的功能与意义界面,牢牢把握教学中的基础性和人文性的两头,伸缩有度,游刃有余。
   
    我们正是这样实行区分《大学语文》功能层与意义层的操作,做到了在具体教学中,既夯实“语文”功能,又拓展了“大学”意义。由此,这门公共课程就既保持自己了原质,又别开生动面貌。
   
    具体怎样操作,来夯实“语文”功能,拓展“大学”意义呢?教学中,我们是分别从教材结构,教学任务和教学方法这三个方面来予以具体落实的。

    (一)在教材结构上,用当代人文主题来编排横贯千年的零散篇目,让古典名篇发出当下的回声
   
    《大学语文》教材篇目来自汗牛充栋的经典和名篇,各自独立奕奕生辉,但聚集到一起看不到一个在今天产生意义的共同主题,尤其是与现代社会焦点问题相呼应的主题,教学中容易出现散乱的感觉。
   
    对于这个问题,一般人多采用文学史做线索,或文章体裁做线索,或修齐治平人生修养要素做线索,来串起这些零散篇目。我们考虑到今天人们面临的共同现实是社会转型,人与社会的重新定位、如何定位,这是大学生期待回答的问题。所以在《大学语文》教材篇目结构上,我们采用的是“现代社会理论”视觉这个意义下的排列组合,使那些零散发挥古典文化功能的作品,经过整合,受到现代社会理论的意义观照,刺激出回答当下的声音。即:从传统文化到现代文明这个公民人文主义的思路,编撰《大学语文》的主题,以之串联零散的篇目,产生观照现实的意义。
    
    这样一来,《大学语文》便在“语文”工具功能上,有了昭示从传统文化到现代文明迢递变迁的“大学”人文意义。(例子见附一)

    (二)在教学任务上,从文字到文学再到文化(文明),让语文从机械记忆向鲜活生活贴近
   
    《大学语文》的教学任务是从识字辩义开始,抵达作品的情感审美,更深一层是研习文本中保留的传统文化,乃至启发反思如何养成一个人的现代文明的素质。从文字到文学,再到文化(文明)这个过程,就是一个从语文功能向大学意义递进的过程。注意这个递进的教学进路,既可以加深教学内涵,又可以发散思维,还可以促进思想碰撞。
   
    另外,文字、文学、文化(文明)每一层本身也有功能和意义的辨别。比如汉文字进入大学语文的外壳,讲汉字汉语是极有特色的一种文字,它的独特字形、四声声调、表意性,是形音义的结合体,这谈的是语言的功能层。但形音义三者之美,汉语之美,我们祖国优美的语言,这里面便是语文教学任务的意义层。(例子见附二)
   
    同样,进入文学作品,讲清作者、背景、主题、情节、人物,这是教学的功能层。接下来评述文学的阅读,指出在当今声像信息铺天盖地的环境中文学阅读的作用,提示大家要精心培育、悉心呵护欣赏能力,学会进入文学的意境,涵咏文学的韵味,敏锐于语感,领悟将语言叙写转化为生动的感性形象,这便是语文教学任务的意义层。
   
    进而,从《大学语文》古今中外经典篇目的教学中,发掘出作品负载的多种多样的文化(尤其是现代性文化),作品表现的多种多样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使学生感受到世界的丰富性、复杂性,使他们的心里结构和知识结构避免片面、单调。这都是发挥大学语文教育任务中意义层的表现。(例子见附二)

    (三)在教育方法上,摒弃单调的陈述、提倡复调的评述,让课堂隽含讲堂所具有的学术因子
   
    《大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一般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知识再生产,老师只是一个复制机器,把上代传给自己的知识复述给学生,长持此法课堂便很单调;另一部分是知识生产,老师在在复制前人、陈述知识的间隙,加进自己的感受、评价、思考和判断。这样,一节普通的课堂教学课也就有了知识创新的因子。课堂上仅仅陈述性教学只是知识再生产;而有了分析性或评价(评述)性教学便意味着在进行知识生产。这就是为什么往往那些表达个人见解性的教学往往受到学生欢迎的原因。
   
    我院《大学语文》教学提倡教师授课是要有个性的授课。单一陈述性传授的是功能性知识,而评述性传授的是意义性知识。前者只需要记忆,后者则需要理性、分析与思想。前者只需要复述,后者则需要评述,评述是需要自己的立场观点和学识,需要创新。前者只需要背诵,后者则需要评价。前者是人云亦云的知识,后者是真知灼见的知识。前者是死的权威,后者是活的感受。正是教学中注重个性、分析性、感受性的知识传授,使得“学习”具有“学术”因子,使得课堂具有了讲堂的空气。(例子见附三)

    (四)在课外活动上,开辟网上“大学语文园地”,让《大学语文》的教学实践超越时空限制
   
    为了弥补《大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不足,我们在“《大学语文》课程、网络技术和教师作用三者结合可以促进效益倍增”这一论证与实验基础上,建立了“大学语文与人文网站”(写作世界:http://www.whsky.com/whsky/index.asp)。老师们在课堂上只管把文章讲好,学生们听完课回去上网,登陆《写作世界》这个“大学语文教学平台”或“大学语文教师办公室”,查看老师布置、批改的作业,或者去“桃苑内外”板块里讨论某个作家的作品,在“采菊采薇(原创天地)”里写上一首诗歌、一篇散文或小说,甚至是读书笔记。
   
    一个同学一学期要正式提交一篇八百字主帖(网上作业);如果还有发表原创文章2-5篇,那他就可以得到写作的30分-40分。这个机制建立之后,学生写的远远超出这个数字,发表的文章都有跟贴评论,大家还经常交流。有的还产生了含有丰富知识性的论辨,比如《炮轰李阳》、《为韩寒辩护》、《文学批评不是喧宾夺主》等主帖。有的学生还在“大学语文教学平台”建立了博客,热情高涨,经常在线写作。
   
    把网络技术与课堂教学相整合,这在国内外都是一个崭新的课题。这一切,也有力地培育了我院《大学语文》教学的生动气象。(完)

 

    附(一)用人文主题观照零散篇目的教材结构
   
    浩如烟海的教学篇目,《大学语文》的教学是采用人文主题来集约它们。篇目是是散在的,应着主题汇聚成体例,服务于教育的现实目的。我们现有教材篇目的集约方式如下:

    第一组 远古浪漫的民风和圣哲们自由的思想——《七月》、《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非攻(上)》、《秋水》、《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这些篇目,它们原有的各自的主题。这里均让位于《大学语文》赋予的主题,或被更大的主题“远古浪漫的民风和圣哲们自由的思想”所覆盖。下同。)

    第二组 士人的变迁和王权下的命运——《苏秦佩六国相印》、《涉江》、*《报任安书》、*《兰亭集序》。

    第三组  诗言志、词言情和东方的文化山水—— *《行行重行行》、《滕王阁序》、《春江花月夜》、*《始得西山宴游记》。
 
    第四组 忠君爱国、思家恋国和建功立业的不朽情结—— *《行路难(其一)》、*《秋兴八首(其一)》、《长恨歌》、《锦瑟》、《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第五组 “爱情”与“家”在传统与现代的历史交汇处——*《抄检大观园》、*《伤逝》、*《爱尔克的灯光》、*《簏竹山房》。

    第六组 现代民族国家情结、革命激情、国民性改造冲动和语文、文学形式上相应的创新追求——《炉中煤》、*《念奴娇·昆仑》、《死水》、*《陈奂生上城》。

    第七组 文化人的人生姿态、对传统的积极性回溯和反思——*《故都的秋》、《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雨巷》、《郑板桥的两封家书》、《论快乐》、《听听那冷雨》、《永远的尹雪艳》、《废墟》、*《神女峰》。

    第八组 中国以外的文学现代性表现和对策——*《论美》、《西风颂》、*《苦恼》、《泰戈尔诗选》、《变形记》、《临终的眼》
   
    这里,具体篇目便是工具,是功能性的,而集约篇目的小标题便是这些篇目的人文主题,是意义性的。人文主题使散在于历史长河中的珠玉,串成了符合当下教育目的的有机体——《大学语文》教学服务高校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工程。


   
    附(二)从文字、文学到文化(文明)的教学任务
   
    语言文字从识字辩义向意义层过度。比如谈“中国的语言”,它有四声,故而细腻,有音乐美,这也许跟中国的精耕细作的农耕传统有关,西方人多是游牧民族,更有后来的海洋文明之说,故而其发音达不到这种细腻,西方语言有音而无声、有调无韵;另外,中国文字是象形文字,它古老,文化内涵丰富,因画成文,望文就可以生义,这可能与中国人注重感性和悟性有互为因果的关系;西方的拼音字,有抽象的特点;三是中文的句子采取的是散点透视的方式来构造或看待这个世界,表现了中国人与对象的亲近态度,这与我们对事物多采用伦理态度有关,也许是我们形成德感文化的一个重要原因;西方的句子排列采用的是焦点透视的方式,表现了与对象采取对立的关系态度。这显示中国语言是一种有个性的语言,具有特殊的价值,独立的地位,我们要爱护中国的语言。
   
    注重语言中挖掘所涵咏的古典知识、人文内涵和人性关怀,是《大学语文》区别于“中学语文”之所在,是在询问“这是什么”中向寻求“为什么如此”的讨论之中。比如在《诗经》的字词解释中寻找文化根据;在先秦的论说散文中寻找论证的文化逻辑。
   
    《诗经·国风·氓》有“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为什么不用“桃”,比如《诗经》中就有“桃之夭夭,其华如硕”。追根溯源,从关于“桑”的文献、民俗和考古中,挖掘出“促进生殖”的民俗文化含义,依次便能够回答《氓》中女子被遗弃的更深层的原因。这个原因可能不完全确切,但利于展开学生的联想与想象。这便指向了《大学语文》人文素质的教育任务。
   
    《诗经·七月》有“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缘求柔桑。春日迟迟,采蘩祁祁”。解释“蘩”字,用“是什么”的指称性思路即可回答:“蘩是白蒿”。但为什么要采蘩呢?这是分析行的问题。课堂上学生说是用于做烧材,说编织席子用。古代写诗歌用字选词是很珍贵的,不会把与主题可有可无的事写进来。孔子说,一部《诗》,兴观群怨,鸟兽虫鱼,是作为百科全书,作为生活教科书的功能。因此,这“蘩”肯定有生活教科书这样的特殊意义。从上下文与“桑事”紧密程度来看,学生说“用于出蚕子”,这也从生活经验上不好说通。但如果结合当时的生产工具发展程度来解释,比如没有铁器,铜器多在重大祭器上使用。便可发现先民们养蚕不可能像今天一样使用簸箕,做簸箕需要金属工具破开竹片,但是还没有铁器。所以,用来养蚕的工具,很可能来自“蘩”:蘩草做垛,蚕在上生活、长大、结茧。后来苏州大学一个教师介绍说,去年考古发现,先民养蚕,是采蘩草编织的“簸箕”。原来这才是《七月》采蘩的故史意义。
   
    由这种“为什么如此”,使教学向历史、文化、文献、日常生活知识延伸,通过字词,看到背后的文化涵义。除此,还可以通过行文立意,看到文化逻辑。与现代文化进行比较,可以延生出理性思考。
   
    比如《墨子·非攻》的教学中,可以延伸出东西文化思维方式的差异。《非攻》讲人们只知小不义,不知大不义。议论是从身边的一事一物出发,从偷桃子开始,“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众闻则非之,上为政者得则罚之。此何也?以亏人自利也。”再到偷鸡、偷牛,到杀一人、杀十人、杀百人,思路是从数量上层层累进。最后到攻国。从日常生活常识出发,由此及彼,推物及人,这就是中国思维的起点,也由此形成了中国传统思维的定式。我们把这种由身边到人事的、由下及上的思维,叫地面的思维方式。因为仅*事实的堆积得出的结论,永远不会达到普遍性。西方人不一样。西方人是从抽象,普遍,公理,命题开始推论的。马克思哲学第一句话,世界是物质的。然后一切都是从这个命题开始,敷衍出整个世界,乃至于社会生活、精神世界。由于这种由抽象到具体的思维方式习惯,所以,一个哲学家思想家,就是一个命题,就推衍一个世界。马克思的命题下是一种辩证唯物世界;康德的命题下是一个先验的世界(先验构架);黑格尔的命题下是一个精神现象历史的世界;尼采的命题下是一个生命意志的世界;海德格尔的命题下是一个诗意存在的世界......,这些都呈现出西方人的普遍性追求,体现主体意识,进而形成了西方人对待世界的主体性。人从世界中解放出来,世界成为人的建构和改造对象。另外可以看到,在西方,人与对象的关系是形成对立性的认识关系。但《非攻》作者所关注的是伦理,是从伦理为起点来看待事物,言说事理。所以即使有人和对象的关系,也是一种伦理态度下的伦理关系。所以有人下结论说,在西方智感关系下,形成的是智感文化,中国的文化特点儒家是德感文化(道家是美感文化)。这也就决定了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在现代化面前的种种问题的思维原因。
   
    谈人跟人的关系,儒家说,老吾老及人之老,幼吾幼及人之幼,推己及人。牟宗三举了个例子:一个饼子,一群饥民,从谁开始,中国文化是从父母开始,爱父母就是爱所有人。西方不一样,都是上帝的子民,故“上帝面前人人平等”。这种思维影响了人们的理念,所以,中国人的理念是家国理念,修齐治平,先家后国,家即如国,国即如家,所以,君臣如父子,而父子永远是父子,这种血缘是天定的,永不可能改变,所以,君臣关系也是永不改边,这样一来,就形成了中国传统的家天下,王朝国家的政治制度。即使“公”也是“公家”。但上帝面前人人皆知平等,培养了西方的“平等”理念。除了上帝是唯一的至尊,所有人都一样,都是上帝的臣民,谁也不比谁高。这样就形成了自由竞争、程序公平的西方现代政治制度。关于“公”则是“公共”。

 

    附(三)从陈述到评述的教学方法

    下面是我们在讲授《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时,教学中延伸出评述性、意义性的例子:朱自清如此恋想歌*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朱自清先生的《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起先,只是按照“白话美术文的模范”的提示,去注意那“加倍的描写”。如何好、如何生动,只是在做反映论的观察。
   
    后来,注意到词语的意象。比如,说船,那便是“引起乘客们的情韵”的船,陈设“光洁”,窗格“起柔腻之感”,灯的彩苏是“艳晦”,谈的是“明末秦淮河的艳迹”,《桃花扇》中的秦淮名*李香君,《版桥杂记》南京旧日狎游之事,看到的是“六朝金粉所凝”的碧阴阴的河水,听着“沿河的*楼飘来的”歌声,于是被“牵惹”、被“震撼”,于是“浴着月光”的垂杨树,便幻化为“一支支美人的臂膊”,竟然还“交互的缠着,挽着”,于是有了被“偷偷窥看”的快感。而这一切,都指向那篇首的暧昧的比喻“蔷薇色的”秦淮河。
    可以用“为什么如此”去追问为什么朱自清要这样运用词象和意象?
   
    可以这样认为,这就如同原来的一个搞美术的同事,画了大量的油画女性裸体。他说是画女性裸体更能产生绘画的激情。这个同事叫冷军,后来获得全国美展的那年第一。他的感觉应当是有普遍性的:借用对女体的爱悦,来引出自己的,也推出给读者,那绘画的根本——色彩和线条。所以,便认为朱自清写作中这样*近“女色”的描写,其实是借用人们异性相悦的天性,目的在于贩卖、推出自己的文字。
   
    当然,今天重新阅读,又可以得到一个新的推想性结论:《浆》其实是写作者站在新时代伦理(平等女权、科学卫生、文明道德)的门槛上,对以歌*为表征的传统文化破败凋落的不安和迷惑。
   
    问题进一步有意思的是:与俞平伯游秦淮河的同题散文比较,朱自清居然堆砌了如此繁复的鸿篇巨制,来如此缠绵于歌*。问:朱自清如此恋想歌*的原因到底有什么更具体的一二三吗?
   
    首先联想起《荷塘月色》中,当“妻在屋里哼着眠歌”我便离门出去,便在那小石屑路上“什么都可以想”,“便觉得是个自由人”,便有“象那亭亭的舞女的裙”中选择喻体所流露的情感兴趣。其实,更深入地,看看他联想到什么:“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莲子,怜子,爱你;清如水,情如水,情如鱼水欢。直至“妻和润儿已经睡熟了”才回得家来。这一远一近,叫我怀疑朱自清当时的感情生活出了问题。果然,和同事聊天,便闻知朱先生的婚姻是似于郭沫若的。
   
    这便给我们今天的解读,有了一个新的理由。我觉得,《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中的朱自清是实实在在慕渴着狎游秦淮河上的歌*的。这不单单是有着上述他悦女的生活经历做基础,还因为《浆》文中那些看似多余的反思“道德律”的文字所流露的现实表现:“这些意思终于不曾撇开我的听歌的盼望。它的力量异常坚强;它总想将别的思绪踏在脚下。从这重重的争斗里,我感到了浓厚的不足之感。……唉,我承认我是一个自私的人(相对于那些现代性的“道德之律”而言——本文作者注)!”再看看他临了在描写中的怅惘——
   
    我们的船竟没有个伴儿,秦淮河的夜正长哩!到大中桥近处,才遇着一只来船。这是一只载*的板船,黑漆漆的没有一点光。船头上坐着一个*女;暗里看出,白地小花的衫子,黑的下衣。她手里拉着胡琴,口里唱着青衫的调子。她唱得响亮而圆转;当她的船箭一般地驶过去时,余音还袅袅的在我们耳际,使我们倾听而向往。想不到在弩末的游踪里,还能领略到这样的清歌!

    歌*到底有什么魅力,使文人们这样的恋想?
   
    其实,文人心目和想象中的歌*,并不是我们今天头脑中被道德改造工程填塞的乱七八糟的歌*,也不是我们今天大街上报纸上看到的供那些贩夫走卒聊解性饥渴的*女,甚至也不是朱自清眼前的“在秦淮河里挣扎着”的歌*。《琵琶行》中“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那些真正的歌*可是棋琴书画,诗词曲赋,低吟浅唱样样通的。她们可是从小熏陶训练,一颦一笑,莲步粉臂,掌要小,身要娇的淘汰出来的。他们可是《水浒传》中那个皇帝也要撇开三宫六院来相会的李师师的。曾看到30年代的一本书里说,就连肌肤的体温也是有要求的,可谓增之一分长,减之一分短;她们的毕业考试并不亚于考研考博,顺利毕业的才能够进入名楼,不及格只有站马路的份。
   
    所以,风流文人交往的她们,层次是高贵雅丽的;所以为什么杜牧“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姓名”不以为耻;为什么“唐代著名文士诗人,除了个别正统派人物外,多数与有才情的青楼女子交往。……她们的才华、美貌、风度(是)……封建社会的顶峰。诗人们所迷醉的正是她们身上兼备的这些丽姿美质,聪颖才华。”(李小江编《女性观念的衍变》河南人民出版社)于是,也可以这样说,那些歌(*)女,那些真正能在历史文学的长河中流传下来的歌(*)女,应当是传统文化的综合性结晶;而那些从社会历史的日常生活流中传衍下来的歌(*)女,则可以说是比故宫长城价值一万倍的从身到心的文化生命体、鲜活的生命体文化。比如,日本的歌舞伎就是其极致,就是典范。
   
    记得,看过一张影碟里面讲一个达官贵族的闺秀,看到威尼斯河上“茶花女”们的欢娱生活,她脱离了家庭,投身、沉浸,也享受这文化中了。可见,它并非今天我们街见和巷谈的那样滥!它不是沈从文笔下,湘西河船上的卖淫女可比拟的。它的极致,是凝聚的身心文化、文化的综合体和生命体。
   
    而且,它的存在也有着另一个历史发展的客观特质:它是新旧文化可以和谐交接的端口,甚至可能是唯一和谐的端口。刘小枫曾在《沉重的肉身》记载了一个历史片段——在巴黎大革命的街头,一个*女对革命群众骂道:为什么制止我?我的□□是我自己的,我想怎么使用它就怎么使用它。注意了!这个*女喊出的正是今天的自由主义!

    猜想,这正是朱自清那一夜,在浆声灯影的秦淮河上,所朦胧觉悟到的歌*的意义;也是他恋想歌*的更触底的原因。


   
    附(四)《大学语文》教学网络平台(写作世界:http://www.whsky.com/whsky/index.asp
   
    到目前为止,“大学语文教学网络平台”已经运行了6年,成为无论校内校外、不同兴趣类别、各种班级年级都可以参加活动的一个学习《大学语文》平台。这个平台有不同功能区间,如“讨论活动区”、“教学问题主题讨论区”、“作业递交批改区”、“作业批改公告栏”等;不同构成要素,如“□□□教师办公室”、“教师大语资料收藏展示室”、“教师个人人文空间”等;还有不同活动界面,如“交友天地”、“心情驿站”、“新闻采写”、“五味书屋”等。
   
    这个《大学语文》网上交流平台,较好地用于满足学生学习《大学语文》全方位的需要,弥补了课堂教学的不足。为学生提供了课余读书交流交往和思想情感传播的空间,也练习了一般的交往规则。网站的访问量每天数以近百计,至今发帖9万多篇,其中主帖近1万篇,跟贴8万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306021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