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全国学会 > 历届年会

教材周刊全面报道全国大语研究会第十一届年会
【时间:2007/7/11 】 【来源:教材周刊 】 【作者: 杨芸】 【已经浏览5520 次】

全国大学语文研究会第十一届年会专题报道

    编者按   8月底,全国大学语文研究会第十一届年会在南京召开。来自全国各地近200名专家、教师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就“大学语文”课程建设的经验与体会、“大学语文”教学的人文性与知识性、母语教学危机、“大学语文”教学手段的现代化等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面对目前母语教育的困境以及“ 大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与会者有痛心疾首的批评,有热烈的呼吁,也有胸襟广阔的展望,更有对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期待,希望他们担负责任,艰苦奋斗,积极推进母语建设、推动民族整体文化素质的提高。来自全国各地的多家出版社也参与到此次会议的讨论中, 他们对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 推动“大学语文”教学改革有独到的视角,从出版的角度对母语教育建设提供了另一条思路。本报力图从各个不同的侧面真实反映此次年会的面貌,把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发展脉络,希望对广大教师和研究者有所启发。

树立信心、艰苦奋斗,突破母语教育危机

——与国家级精品课程东南大学《大学语文》负责人王步高教授谈“大学语文”教育发展

    ○记者:您曾用“母语教育危机”来形容目前的“大学语文”教育,原因何在?

    ●王步高:我们的母语教育在高校的地位自20世纪初以来差不多在渐次下降。 尤其最近二十多年,“大学语文”在大多数高校都不受重视。这次会前,我们分三次调查了全国近300所高校“大学语文”的开课情况,虽未作详细统计,总的印象是,只有不到1/10的高校将其当作校级必修课,多数学校开课人数只占招生人数的不到1/3, 甚至教育部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学校也有较多的不开或很少开此课程。 越是综合大学、师范大学,情况越糟。相比之下,各校对外语更为重视,平均有十五六个学分,甚至还开第二外语,而大学语文连2个学分都不能保证。昔日金陵大学这样的教会学校,中文和英文各有6个学分。我们现在的中文地位比在当时的教会大学里还低。
   
    ○记者:那么,“大学语文”的重要性到底体现在哪里?

    ●王步高:从教育层面来看,母语是一切其他课程的基础, 母语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培养人才的整体素质。今日高校对母语教育的忽略,实际上是忽略了教育的一个重要根基。从文化的层面来说,整个社会母语水平的高低关系到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对提高全民族的精神文化素质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今天,我们的母语文化、母语教育的确已经到了危机关头。不但社会上俗文化成了民族文化的主流,而且文化精英们母语水平不高也是普遍的现象。我们在这样的困境中从事母语教育,有几分艰辛、几分悲壮、几分神圣。
   
    ○记者:对“大学语文”不受重视的现状,我们听到不少老师的抱怨和呼吁,您对此有什么样的意见?

    ●王步高:对教师来说,即便“大学语文”目前在高校里是一门不受重视的基础课, 但照样可以大有作为。我们东大中文系只有12个教师,但我们搞出了两门国家精品课程。 在这种情况下, 学校能不重视吗?“大学语文”能否成功有四个决定因素(当然社会文化环境应为首位):领导重视与否,师资力量及敬业精神,教材是否好,教学手段是否先进。师资质量是缓慢变化的。但我们的教师要有信念和志向,敬业爱岗,全身心地投入,即使一开始水平不是很高,但持之以恒,一定可以干出不一样的业绩。
   
    ○记者:与“大学语文”的整体教学情况不如人意的现实相比,“大学语文”教材出版这两年异常繁荣,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王步高:教材是教学成败的根本,我不赞成在教材上搞垄断,也反对每校一种。 如果没有把握超越已有的教材,就不要急着编,积蓄力量,有条件超过人家, 至少自己打算超过人家时再编。 否则既是一种浪费,也是误人子弟。我曾说,全国编上二三百种“大学语文”是一种集体自杀行为,当教材用不下去时,学生也有怨言,领导就要着手砍这门课了。自编教材如果只一所学校用,也注定教学手段落后,你不可能编一本参考资料供十八个教师用,要搞网络课件、建网站、搞音像教材、电子教案都较困难。师资不强,教材不好,教学手段再落后,教学效果就不好,学生反映不佳, 领导也就重视不起来。 我们的生存空间便越来越小,母语教育的振兴,便会更加无望。
   
    ○记者:对多媒体手段教学等,一些文科教师抱持反对意见,您怎么看?

    ●王步高:对这个问题,可以这么说,基于信息技术的现代教育手段已是不可阻挡的潮流, 谁要逆流而上,恐怕碰得头破血流。我认为,这个问题目前看来,已经无需争议。

■ 国家精品课程采风
(本报记者 杨 芸)

    资料  王步高,1947年生于江苏省扬中县。 1991年起在东南大学任教,曾任文学院副院长、院学术委员会主任,现为东南大学中文系教授。任中国宋代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韵文学会理事、中国李清照辛弃疾研究会理事、中国大学语文研究会副会长、江苏省江南诗词会副会长等职务。王步高主编教材共10种,均为《大学语文》系列;并完成教育部“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大学语文音像教材建设》、江苏省第二批网络课程立项项目《大学语文网络课程》、国务院古籍规划小组重点项目《唐宋词汇评》等,获得了一系列成果和奖励。2000年被评为宝钢教育基金全国优秀老师,2004年被评为政府特殊贡献专家。


■观点辑录

    “大学语文”固然不是补课性质的课程,但也不宜定位于纯粹的人文教育。关于“大学语文”教学的实用性要求,固然有其狭隘之处,但也确实反映了大学生语文水平目前普遍存在问题,这种实践的需求对“大学语文”教学至少也起着提醒的作用。因此,无论是从现实策略上考虑(那些实用性的意见往往来自教学管理部门,不可置之不理),还是从教学规律上看,都应当明确,“大学语文”教学在目标上要兼顾人文精神的提高和语文习惯的培养这两个方面。
                                                                            ——河海大学人文学院 尉天骄

    如果“大学语文”还是沿袭传统,素面朝天,不但与时代要求和现实环境格格不入,而且其简陋单调的形象效果也容易引起学生的视觉疲劳,使学生人在课堂心有旁骛。况且,现在的“大学语文”教学多为一、二百人的大课堂,纵使教师口若悬河,笔下生花,也难以征服偌大的空间,去 吸引众多的眼睛和耳朵。 所以, 可以功利地说,“大学语文”教学在现实中不能不运用多媒体来提高效率。有效率是硬道理,有效率才有价值,才有意义,才有不被忽视、不被拒绝的地位。
                                                                          ——北方工业大学文法学院 赵 卓

    “大学语文”绝不是要在中学学了几百篇课文的基础上再增加那么几十篇,而是要对中学语文作一个整体的反思和升华,把中学教给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提升为综合语文素质。“大学语文”教材也不必急于在选篇上和中学语文划请界线,最要紧的是完成质的飞跃,即使是同一篇课文,也要绝对高于中学教材,这就要在导读上下工夫,以此帮助教师提升上课质量。同一篇课文,大学教师一定要有高出中学教师的地方,要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
                                                                       ——杭州师范学院人文学院 何二元

■会议花絮                                                        

 

 

 

 

 

 

 

 (以上照片为教材周刊杨芸提供)

 

上一页   下一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202709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