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论坛 > 大语危机

大学语文批判(一组)
【时间:2007/7/27 】 【来源:重庆晚报 2004年11月07日 】 【作者: 不详】 【已经浏览5926 次】

【原文照录】

沙区一报刊亭遭偷——剖析一篇不忍卒读的范文

    本报讯  (记者xx)  昨天晚上,沙区小龙坎报刊亭被一伙不明身份的人偷窃,报亭内几十本杂志,神秘失踪。目前,警方正在调查此事。
    据附近一位老住户讲,事发当晚,她听到楼脚发出一阵巨响,好像感觉玻璃被打烂了。后又听到有人悄悄说话,估计有人在偷东西。
    老板娘张女士悲痛万分,发势要抓住这一群歹徒。“这些人早晚要受处罚。”张说。    
    第二天,民警在现场查看、取证、工作有条不紊。张感激地说:“谢谢你们的帮助。我们相信你们一定会查过水落石出。这样我们也就放心了。”民警说,“不用谢,这是我们应该做的事情。”

    民警说完转身离开,张向他招手说,“谢谢你,欢迎你下次再来。”

    这是市内某大学四年级新闻专业本科生招聘进报社后写的一篇新闻。“短短278个字,竟然出现这么多错误。”重庆工商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杨月蓉看后连连摇头,“学了16年,竟是这样一种水平,让人痛心!”

    杨教授随意看了一下,就为这篇习作挑出7个毛病: 

    1.方言词滥用:“遭”应换成“被”。“楼脚”应换成“楼下”。“打烂”换成“打破”。
   
    2.标点符号误用:“报亭内几十本杂志,神秘失踪。”当中的逗号应去掉,因这个句子不长,主语谓语之间不必用逗号隔开。“民警在现场查看、取证、工作有条不紊。”“取证”后的顿号应改为逗号,因顿号连接的几项一般应是同一类型的词语,而“工作有条不紊”是主谓短语,“查看”、“取证”是动词。

    3.错别字:“发势”应改为“发誓”。“查过水落石出”应改为“查个水落石出”。
   
    4.前后文意不通:“一阵”改为“一声”更好,因打破玻璃声音不会延长很久,况且贼人既然是悄悄说话,也不可能明目张胆长时间弄出太大声音。“悲痛万分”用词不妥,丢掉几十本杂志是不会如此悲痛的。“发誓要抓住这一群歹徒”也不大可能是失主所为,因为不是她自己去抓。“这样我们也就放心了。”这句话的前边应有过渡句,联系才紧密。“好像感觉”改为“感觉好像”更合适。

    5.啰嗦:可以去掉“民警说,‘不用谢,这是我们应该做的事情。’”

    6.画蛇添足:“民警说完转身离开,张向他招手说,‘谢谢你,欢迎你下次再来。’”可以去掉,否则效果适得其反。

    7、这样的新闻:从立意上说有什么意义?
   
    该报的编辑也谈了对此文的看法:“目前刚毕业的大学生语文水平都存在这样的通病,第一是缺乏逻辑,整篇稿子没骨架;第二是没有鲜活的细节,好像没血没肉的空壳;第三是没有思想,不能联系整个时代的大背景,整个稿子就像一具没有头脑的躯体。”对于“中文系主要培养人文精神”的说法,这位编辑很不以为然,“每一门学科都在培养人文精神,中文系必须要有不同于其它学科的东西,仅满足于培养人文精神,中文系还有存在的必要吗?目前的大学生,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进入社会的职业技能,没有一技之长,惶论立足社会?就算你有了人文精神,缺乏相应的语言表达水平,就好像‘茶壶装汤元——倒不出来’,这不成了另一个南郭先生?”

 

《江南时报》 (2004年12月31日 第三版)

我看“大学语文批判”

金陵客(笔名,江苏省杂文学会会长)

    我是在中央电视台第三套节目中看到“大学语文批判”这句话的。主持人介绍说,重庆一家报纸很舍得花版面,开展“大学语文批判”,引起“强烈的反响”等等。向观众介绍这家报纸的一位主任之后,“大学语文批判”开始在电视上进行。先是拿出一篇在报社实习的大学生写的“范文”,主持人念一遍,却明显带有贬义。接着请出北京大学一位博士,请她“批改”这篇“范文”。女博士念完“范文”的第一句“昨天晚上,沙区小龙坎报刊亭被一伙不明身份的人偷窃”,就说“这个‘被’应该改成‘遭’”,并且说这样改多好多好。

    我有点听不下去。也许我太愚笨,我一点也看不出这一字之改究竟意义何在。我爱人则生了气,说:“动辄就拿大学生说事情,太阴了。人家才是个学生,文章写得再不好,值得拿到电视上来批判?”啪的一声,她把电视关了。电视关了,我的思考却无法停止。也许“大学语文批判”的本意是好的;也许不过就是想提醒一下大学生学好母语,提醒一下大学老师教好语文课;也许大家的初衷的确是这样,只是要说成“大学语文批判”,才能耸人听闻罢了。可惜,这种“大学语文批判”太粗制滥造了,整个儿表现出目前媒体的语文能力和语文水平。于是,这样的“大学语文批判”,本身就演绎成一场“媒体语文批判”,而且成了一出非常幽默、简直百年难得一见的轻喜剧!

    首先让人疑惑不解的,是“大学语文批判”者们口口声声说的“范文”这个词。从报纸上写,到电视上说,都说实习生写的是“一篇惨不忍读的范文”。请问“范文”是什么意思?什么时候“范文”成为一个贬义词了?《辞海》、《辞源》虽然没有这个词的解释,《现代汉语词典》可有明确的解释呀!或许,报纸的编辑一时大意,央视主持人可不应该丢这个丑呀!不懂不要紧,翻一翻词典,顶多不过几分钟的事呀!真是举手之劳而不为!连“范文”这个词的意思都没有弄懂,却大着胆子对着亿万观众瞎说,这到底是“大学语文批判”呢,还是“媒体语文批判”?

    接下来就是“惨不忍读”这个形容词。“大学语文批判”者们看实习生一两篇文章不满意,应该说很正常。实习生写的新闻不像新闻,情有可原。如果一下笔就如同范长江,他还要来这儿实习干吗?看一篇实习生的文章就“惨不忍读”,这个实习指导老师还怎么当?如果不是神经脆弱,那岂不是过于矫情?有位老师在“批改”这篇“范文”时说:“‘悲痛万分’用词不妥,丢掉几十本杂志是不会如此悲痛的。”借这位老师的话说,“惨不忍读”同样用词不妥,看几篇实习生写的文章是不会惨不忍睹的。批评学生用词不妥,自己却犯同样的低级错误,这到底是“大学语文批判”呢,还是“媒体语文批判”?

    还有对实习生写的这篇文章的整体看法。从网上搜索,我看到一位参加“大学语文批判”的编辑对此文的看法:“目前刚毕业的大学生语文水平都存在这样的通病,第一是缺乏逻辑,整篇稿子没骨架;第二是没有鲜活的细节,好像没血没肉的空壳;第三是没有思想,不能联系整个时代的大背景,整个稿子就像一具没有头脑的躯体。”说这些话,本身就有待推敲。比如“整篇稿子没骨架”是什么意思?“整个稿子就像一具没有头脑的躯体”又是什么意思?稍有头脑的人都会看出,这两句话虽然说法不同,意思其实基本相同。把意思基本相同的两句话放在两个地方,分别作为两种“通病”的“罪状”,这本身是不是“缺乏逻辑”呢?何况,“缺乏逻辑”这句话本身也够新鲜呢!这到底是“大学语文批判”呢,还是“媒体语文批判”?

    我不赞成把大学生的实习文章拿来作为“批判”对象,更不赞成媒体如此炒作这个话题。但是,这并不是说,大学生就可以满足于目前的现状,不去认真学习自己的母语,“大学语文”是人生很重要的一课。很可惜,有的大学生没有学好它,这是事实。但是,这也不要紧,就是已经离开学校,还可以通过自学的办法,来努力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有的媒体从业人员也没有学好它,偏偏却认为自己已经学得很好了。“大学语文批判”就是一个这样的典型。它的出现,恰恰是对各种媒体的一个提醒:必须认真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和语文水平。

 

 

有多少人正在苏醒
“中国的语文教育出了大问题!”

张  卫

    在10月中旬由《新读写》杂志主办的“中国语文教育高峰论坛”上,与会的200多位语文教育专家、知名作家对语文教学现状作出评价:“语文教育的效率不高,社会对初中、高中甚至大学生语文的糟糕状况反应强烈,不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与日俱减!”
   
    本刊今天的“大学语文批判”,只是对现实状况作“彻底的检讨与判断”(康德语),无文革大批判之意。事实上,当“大学生英语”热潮一浪高过一浪之际,在重庆每年毕业的数以万计的大学生中,语文水平普遍不尽人意,最典型的事例是一些中文系、新闻系毕业生,分到(或招聘到)重庆各媒体中,他们往往不会最基本的写作!应该说,在100个大学生中,终身以写作为职业的可能只有一个,但99%的毕业生哪天又不同语言文字打交道呢?那些书写潦草,简单的字、词、句、成语和典故经常出错,抑或连情书、入党申请书和请假条都要请人代写的部分大学生们,是不是有颜面失尽、愧对先人的内疚?
   
    或许,人们不应该过多地责怪大学生们。因为从小学一年级到大学毕业,每个学生为学习汉语已经花了16年时间,数千个学时耗进去了,收获的结果却是家长不满意、社会不满意、用人单位不满意,学生自己呢?同样不满意!问题究竟出在哪里?根子又岂在大学?
   
    全国特级语文教师于漪在接受本刊采访时指出,现在,语文教学面临一个悲哀:不少学生对语文失去了兴趣。在各门学科中,语文已排到了“小四子”、“小五子”的地位。学生家长无论是补课还是请家教,首先想到的会是英语、数学、理化等,却很少想到语文,“目前语文学习越来越不受学生重视,主要原因就是语文学科突击效果差,需要不断积累,不是短时间就能出成绩的!”复旦大学哲学系教授王德峰告诉本刊记者,语文教育应该纠正培养“语言学家”“作家”的概念,应摆脱“工具化”倾向,把人文精神的培育作为根本使命,让学生对人生和世界形成一种审美关照,唤醒青少年的心灵,守护我们的精神家园。
   
    然而,当昔日那种“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精灵已经不被人钦佩,当最动人的男女感情也只是被大学生们用干瘪的“GG喜欢MM”来表达时,我们的“精神家园”又从何谈起?当媒体对少数几个所谓“少年作家”、“天才写手”热追时,似乎忘却了语文的根本教义。
   
    在本刊的采访中,教师们也在反思。重庆师范大学新闻系主任、副教授张育仁认为,长期以来“重理轻文”观念的影响和“英语霸权”的泛滥,占去学生大量时间,他们要学好汉语很困难;四川大学中文系主任、教授毛迅对本刊记者指出,很多学生认为母语是与生俱来的,不学也有三分,加上教材的落后,学生们对语文更是了无兴趣;重庆工学院中文教研室副主任刘利认为,语文课时的大大缩减,也是学生没能学好的重要原因。当然,重庆师范大院文学与新闻学院的余姓、罗姓老师另有高论,他们对本刊的采访怒不可遏、大光其火,“现在的大学语文没教好?简直是无稽之谈嘛!大学生们的语文不是学得好好的吗?他们写作能力差,关我们什么事?大学语文培养的是人文素养嘛,又不是开写作班!”此话初听来似乎很有道理,一推敲却发现有问题:不少大学生,不仅基本功不扎实,不会欣赏,拙于写作,想让他们具有深厚的人文素养,这与婴儿连爬都没学会,却叫他跑有何区别?而北大教师、青年作家余杰在《拯救语文》中说: 
   
    我的弟弟妹妹,你们学了十多年语文,居然写不好一张字条;你们学过数百篇课文,居然听不懂一首歌谣;你们呕心沥血背诵的“中心思想”、“段落大意”、“写作特点”、“标准答案”,只不过是为了应付几个小时的高考!陈旧的内容,极左的观念,荒谬的肢解,专制的答案,处处和改革开放的大气候不协调,处处和科教兴国的总目标唱反调!
   
    那么,语文课应该给学生们什么?语文课应该给学生情感美的滋养,应该给学生艺术美的熏陶,同时也要给学生语言文字的方法与技巧。这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就确立的教义。然而不到百年,今天的语文课竟成了艺术的屠宰场、情感的死囚牢和方法与技巧的教条!谁都知道,语文是我们民族文化的载体,是我们立国立人的依靠。从远古的圣贤,到共和国的三代领导人,都把语文问题看得十分重要。拯救语文,就是拯救中华文明,就是拯救炎黄子孙圣洁的心灵和智慧的大脑。尖锐点说,当今中国,可以不要那二三十个“少年天才作家”,但急需亿万能够正确使用汉语的青少年!事实还在于,母语和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消灭一个国家的最好办法,就是消灭该国的语言文字和文化传统。或许,东北人至今还痛心疾首:当年日本人在东北实行“不准学汉字,不准说汉话”的愚民政策,侵略者头目昭田龟二曾说,“派100名教师去教中国人学日语,效果可能比派100个师团去镇压更管用。”

    历史早翻开了新页,我们的许多学生却越来越不会读写。因此,本刊今天的“大学语文批判”并非只针对大学,而是整个语文教学。

    有多少人正在苏醒?有多少人将要重新实践?

 


重庆大学生语文学习抽样调查

    大学文科生:潇潇洒洒过四年

    学生的话:平时完全可以放手玩耍。考前只需两个通宵恶补,把大致重点强背下来,临场再发挥一下或者抄一点就过了。
   
    大学生活的丰富多彩不仅在于它的浪漫和自由,更在于构成它的纷繁复杂的系别和专业。作为大学中文系的必修科目,《古代汉语》、《汉字学》、《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唐诗》、《宋词》、《元曲》等可以罗列一大串。在人们眼中,大学文科生应该算得上很有文化底蕴的人。

    如果时间倒退10年,可能如此。但是现在,用人单位的总体印象是:不少中文系或新闻系的毕业生水平退化了。
   
    尹晓君是重庆某大学中文系2005级的学生。在同学中间,尹的汉语成绩在班上并不是最差的,但他的期末成绩始终在及格线上徘徊,大二上期的《古代汉语》还补考。11月4日,尹在接受采访时说,“同学们平时都很少用功,只是到了考试前一个月,大多数同学才紧张起来,抄笔记、借资料,四处打听考试信息,如临大敌。”尹认为,“应付中文系的考试有一个办法:平时完全可以放手玩耍。考前只需两个通宵恶补,把大致的重点强背下来,考试时再临场发挥一下或者抄一点就过了。许多人就是这样走过大学四年的。可能是我的运气不好。”
   
    至于课堂的学习,尹晓君的原则是要么不去、要么上网打游戏,即使偶尔去一次,也是和同学在侃天说地中渡过。“我就是不喜欢课堂上老师千篇一律的讲解,其实文学之类的东西,并不是靠课堂的讲解和灌输就能掌握的,我觉得这应该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与其听那些枯燥无味的课,还不如和同桌聊天!”
   
    “别人都说文科生最重要的是要有一根笔杆子,能写一手好文章,班上有些爱好文学的同学,在校期间凭兴趣写了一篇又一篇文章,发表在校内外报刊上,但我不羡慕他们。相对于豆腐块的文章而言,我更喜欢机械组装,喜欢实际一点的东西。汉语嘛,掌握日常生活知识就够了,我又不打算搞文学研究,作家也不是我的理想……”即使已面临大学毕业,作为一名文科生的尹晓君,还是坚持这样的观点。

    理工科学生:没有时间学语文
   
    学生的话:平时专业课、实验、学位英语忙得够呛,甚至没有时间找女朋友。哪还有时间和精力去学什么《大学语文》?至于中文水平,可想而知。我还记得一年前寝室一哥们的情书都是找人代笔的。
   
    11月3日,当记者见到小许时,他正捧着一本《研究生学位英语模拟试题》冥思苦想。在小许的书架上,摆放最多的是专业课书籍和英语资料,一排一排放得整整齐齐的。在书架的最上层,记者发现了两本非专业书籍,一本是《希区柯克悬念故事》,另一本是盗版的《金庸全集》。
   
    小许是重庆一所理工高校的研究生,正读研一。小许说,自己只是在本科第一学年上过一学期《大学语文》,期末考试时,交了一篇论文而已。对于大学语文学过哪些东西,读过哪些文章,小许坦言“忘了”。“平时专业课、实验、学位英语忙得够呛,甚至没有时间找女朋友。哪还有时间和精力去学什么《大学语文》?”小许说,和他存在一样想法的理工科学生不在少数。
   
    记者问小许读研以后,是否会选修一些人文学科的时候,小许说几乎没有这种想法。“有时候,我也听说学校要举办某个著名人文学科教授的讲座,但身边大多数同学对此兴趣索然,有这工夫不还不如跟‘老板’(导师)多做几次课题实验。”小许说,“听讲座,那是本科生的学弟、学妹们的事情。”
   
    小许不善于言辞,这点从记者与他的交谈当中可以看得出来,更多的时候,他总是低下头专心研习功课。小许说,虽然导师有时候会向他们提议多看些人文学科方面的书籍,但往往做不到。“没时间嘛。”小许说。他很羡慕自己的导师不仅在专业学术领域方面建树颇深,而且在人文修养方面造诣深厚。“他们那一代知识分子跟我们这一代有很大不一样,也许他们的思想没我们的尖锐和敏捷,但比我们丰富。”
   
    “我们读研的科目除了思想政治课能稍微和人文学科沾得上点边外,其他就没有了。几乎天天都是和实验室打交道。找女朋友的时间都没有。至于中文水平,可想而知。”说到这里,小许笑了,“我还记得一年前寝室一哥们连情书都是找人代笔的,传出去真的很丢人。”

    外语校的“异类”:付出是因为我喜欢
   
    学生的话:学了几年英语,我发现过去常用的一些汉字都不会写了。高中同学笑我辞不达意,问我还是不是中国人,还会不会说中国话,弄得我很尴尬,真想找条地缝钻进去。
   
    杨公桥地下通道二手书市场,大量兜售着高校各类教辅用书,这些书虽然大多源于废品收购,但因为价格便宜,常引来大学生光顾。四川外语学院大四的杨林就是其中一人。为到重庆师范大学上文学课作准备,他已经在这里购买了《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古代文学》等大量中文类书籍。
   
    杨林在中学时代一度对中文情有独钟。英语专业提供的作品讲诵以及简单写作,常常让他有吃不饱的感觉。“学了几年英语,我发现过去常用的一些汉字都不会写了。一次与高中同学聚会,我说‘昨晚那场球赛,防守和进攻都差强人意,简直让人失望。’他们笑得喷饭,教训我说‘差强人意是指还可以,还过得去’。笑完他们问我还是不是中国人,还会不会说中国话,弄得我很尴尬,真想找条地缝钻进去。”这件事对杨林打击很大。“我发觉自己的中文水平确实在退化,我很想再补习点中文。但学校最新创建的中文系,与国内其他外语大学一样,只不过是个偏科,考进来的学生很少。”杨林说,“我决定利用周末到其他大学中文系随堂听课。”
   
    2003年9月,杨林成为重师中文系的一位旁听生,同时也成为本校的一个“异类”。杨林告诉记者,外语校英语专业的语文教育,只有《现代汉语》、《中国诗文选》等是必选课,《外国文学》、《普通话》等是选修课,学生在四年内必须选六科,才能挣满学分。考试以笔试和交小论文为主。因为并非专业课,许多学生常常逃课。认为没有必要在这方面花大力气。转而忙于学英语,过专业四八级和学校规定的专业六级,或者忙于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对杨林学中文,许多人不理解。“他们说我是吃饱了没事干,倒不如与他们一起去上网,蹦迪、逛街。但我有我的打算。”杨林说。
   
    重师中文系的课程排得很满,几乎每天都有,杨林在上完本校必修课后,必须马不停蹄往那里赶。尽管每天都要往返于两校之间,杨林并不觉得累。中文系的莫怀戚老师讲课生动、畅所欲言,但板书不多,许多学生不作笔记,杨林的笔记却是密密麻麻的一片。这引起莫老师的注意。
   
    一次,课堂上的小论文作业让莫老师对这位来自外校的学生刮目相看。莫老师说:“确实有深度,有思考,没有理由不打全班的最高等级。”

    同样的情形还表现在其他科目上,任教古代文学的熊老师说,全班他只认识杨林一个人,他太活跃了。不仅如此,杨林还在沙区图书馆办了证,这样他能借到更多的文学书籍。
   
    尽管常到外校听课,杨林每学期照样拿奖学金。“如果不出意外,我想能够考上重师的现当代文学研究生。”杨林坦言,之所以有这样的付出,“是因为我喜欢汉语言。”



大学教师话语文:谁之过?

    张育仁:汉语非拯救不可了!

    观点:自清末以来,整个国家形成一种“从理吃香,从文不行”的观念。解放后到“文革”的历次政治运动,灾难最深的也总是一些文化精英。如今文理分科时,理科差的学生就去学文科。加上英语霸权的压迫,中国的不少大学生对母语和优秀的传统文化几乎没有多少感情可言,这是一种典型的自轻自贱。
   
    “你们提出的问题非常及时。我也正在思考这个问题。”11月2日,重庆师范大学新闻系主任、副教授张育仁在接受采访时开门见山,“我为现在的大学生感到担忧,更为现行的教育制度感到悲哀。”张认为,自清末以来,国家的教育理念就存在重理轻文的严重偏差。中国当时遭受西方列强蹂躏,不少人认为中国挨打是因为船坚炮利技不如人。政府于是排斥传统文化,大力引进西方科学技术。这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社会却逐渐形成一种“从理吃香,从文不行”的一种思维定式。曾经光辉灿烂的中国传统文化,从此一落千丈。
   
    张育仁痛心地说:“上个世纪50年代到文革的历次政治运动,受冲击最大,灾难最深的是学文的人。1957年‘反右’,国内的文科和社会科学界的精英纷纷被打倒。后来社会上又流行一种说法: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国家每隔一段时间要拿钱奖励自然科学家。但诸如钱钟书、季羡林等中国公认的大师们却享受不到类似的待遇。教育部拨款,理工科的研究经费数额巨大,而文科、社会科学的研究经费少得可怜。中学阶段分科时,理科差的就去学文科,这不是有意贬低文科吗?就连一些大学语文的任课教师也认为教语文没有多少前途,对于学术研究、评职称等没有多少帮助。中国的传统文化落到如此尴尬地步,究竟该怪谁呢?”张育仁反问。 
   
    张育仁举了一个例。南京某高校曾组织博士生、硕士生做高中语文试卷,结果,及格的只有25%,令考官大跌眼镜。“我在学校也经常批评学中文的一些研究生,他们当中的一些人,中文水平实在不敢恭维。交上来的论文,错别字连篇。条理不顺,典故乱用更是司空见惯。”张育仁说,“长期重理轻文,就是一些领导同志的报告文件也是纰漏百出。甚至像著名主持人赵忠祥,文化大师余秋雨等名人也是如此。前者的《岁月随想》一书,竟有400多处表达错误。成语、典故乱用以及语法不通,让人吃惊。而对于后者,著名语言学者金文明老先生专门为余秋雨写了本名为《石破天惊逗秋雨》的挑错书,为他的文章挑出一百多处错误。但现代的大家如鲁迅、巴金、钱钟书等人不可能出现这样的毛病。因为他们具有深厚的中国文化修养,能熟练驾驭汉语。这源于对祖国文化的热爱和深刻理解。”
   
    “汉语教学确实到了非拯救不可的时候了!但事实如何呢?一方面母语和传统文化的地位在削弱。另一方面,英语霸权却在侵略性扩张。所谓的英语能力,都是泡沫性的。现在的大学生,三分之二以上的精力用在学英语上,剩下的一点时间用来敷衍专业课。结果,绝大多数人不但汉语没学好,就连说的英语,中国人和外国人都听不懂。”张育仁认为,英语霸权割裂了中国传统的纽带,产生了一大批母语写作能力低下、对母语和国家无情感的一代人。“母语和祖国优良的文化传统,是我们根和灵魂,没有它不可能有现代化,也不可能受到世界尊重。大学生应当做一个有灵魂的人!”
   
    “消灭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最好方式是消灭这个国家和民族的语言文字和文化传统。殖民地的人都会说英语,但作为一个民族来讲,已经消失。日本人占领东北时,不准中国人学汉字,说汉话,用意极其险恶。”张育仁说,“与此相反,以色列建国时,希伯莱文字濒临灭绝,国内90%的人已不会用希伯莱文写作。建国初,以色列上下形成共识,没有本国文字和文化的民族,不能立足于世界。通过努力,希伯莱语言后来成为受人尊重的官方言语。”
   
    “中国周边的一些国家,现在很喜欢汉语。上个世纪50年代,韩国曾掀起一场将汉字逐步驱出韩国,改用谚文的运动。但到90年代时,韩国政府发现,许多年轻人竟然完全不懂本国的传统,于是又大力恢复,不至于数典忘祖。目前西方一些国家,掀起学汉语的热潮,把它作为研究中国文化的一条途径。但在国内,一些人却将汉语言文字和中华民族优良的文化传统视为草芥,这是典型的自轻自贱。”
   
    张育仁认为,“汉语已到了非拯救不可的时候了!我真担心,再隔几十年,我们当中的许多人,不仅不能自由运用汉语写作,就是说中国话都会出现困难。那还算是中国人吗?”


    刘利:语文教育无处话凄凉
   
    观点:什么事情都可以冲击大学语文选修课——为了一场球赛,为了当一次篮球宝贝足球宝贝。老师讲到徐志摩,学生们更喜欢听的是他和陆小曼的情史。汉语教育现状令人堪忧,人文素质的培养、人文品格的塑造在这一代大学生当中正在慢慢丧失。
   
    理工科学校的语文教育是怎样的现状,重庆工学院中文教研室副主任、讲师刘利深有感触。刘从事大学语文教育已20年,大学语文课程开设之初,是该校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那时,国家刚从十年浩劫中恢复过来,高校对大学生人文品格和文化素养的培养非常重视。而近几年,语文教育已经被压缩到了一个非常尴尬的境地。”
   
    刘利告诉记者,大学语文(理工科)全国统编教材最初按国家规定有108个课时,后来缩短到36个课时。到2003级时,大学语文已经沦为一门理工科学生的选修课。选修课的概念是什么?刘老师称,“就是什么事都可以冲击它的课,为了一场球赛,为了当一次篮球宝贝或足球宝贝——都可以找个借口选而不修!”
   
    刘利认为,对大学语文教育不重视的情况现在越来越突出,理工科类学校犹甚。重庆工学院中文教研室成立之初,只有他一个人,而且还是挂靠在英语教研室的名下。最多时有8名教师负责中文教研工作,后来这些教师有的被借调,有的考公务员走了,“师资队伍很涣散。”刘一脸苦笑说。
   
    然而,让刘更感到忧心的除学校对人文学科建设的不重视,还有理工科学生对人文学科漠然。“比如说讲到徐志摩,学生们更喜欢听的是徐志摩和陆小曼的情史。而对于徐志摩的精神创作和思想层面上的东西,大多数学生毫无兴趣。”
   
    “现在国家的大学教育已经不再是精英教育,而是一种大众化教育,一名学生在进入大学后,要完成从学生到知识分子的转变,就必须加强人文品格、人文素质的修养。儒家提倡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追求的就是对人文品质的塑造和磨练,理工科学生毕业后,不仅应该成为技术类知识分子,更应该成为有文化良知的角色。要让学生成为一个纯粹的、高尚的人,就需要通过人文学科的教育来实现。”   
   
    刘老师说,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缺失,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且不说学生的字个个像狂草,就连一些最基本的应用文写作也千奇百怪,病句连篇。“汉语教育现状令人堪忧!人文素质的培养、人文品格的塑造,在这一代大学生当中正在慢慢丧失。”

 

老一辈大学生是如何学语文的

    邓介曾:以国文学习提高修养
   
    体会:虽然说大学期间不学语文,但是大家对语文仍然保持着相当的热情。除了专业课的学习,很多同学都喜欢国文,并以国文学习来提高修养。
   
    谈起语文学习,老重庆人,西南交大社会科学系副主任邓介曾教授仍记忆犹新。“虽说大学期间不学语文,但是大家对语文仍然保持着相当的热情。文学和历史是学生的最爱。除了专业课学习,很多同学都喜欢国文。大家都是把专业课当技术来钻研,并以国文学习来提高修养。”
   
    邓介曾1952年考入唐山铁道学院(西南交大前身),是上个世纪50年代新中国成立后培养的第一代大学生。邓教授告诉记者,五六十年代的大学都是采取苏联模式办学,大多是单科大学并且以理工科院校为多,比如航空学院、地质学院、铁道学院等等。当时并没有文理渗和素质教育的说法,理工科大学生一进校就开始学习专业性很强的课程,出来后就直接进入该领域服务。
   
    “那时候的大学社团活动很多,大家的积极性也很高,加入社团的动机也很单纯。像舞蹈队、合唱团、话剧社、文学社等等,还有同学喜欢参加校广播站和校报的活动,或者当通讯员等等,丰富多彩。我参加了文学社,自修了许多语文课程,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了较厚实的汉语底子。”
   
    “我们那一代语文水平比现在的大学生要高很多。”邓教授感慨。究其原因,邓教授认为跟中学时代的语文教育很有关系。“过去的中学并没有文理分班这一说。中学都是文史哲和数理化并重的,一直到进大学前。大家的国文基础已经很牢实了。”
   
    “我记得解放前,我们学校的语文老师都是北大毕业的。”邓教授说,“我们从初中开始就要学习《古代汉语》、《现代汉语》之类的国文课程,老师讲得好,很多同学也都喜欢。现在高一以后便文理分班,很多理科学生根本不重视语文,在大学里想补也补不起来。毕业后,水平不差才怪。”

    邓介曾希望,中学文理分科时,一定要重视语文学习;大学时代更不能放松语文修养,“这是一个现代人的基本素质。”

    傅正义:学好中文要立志
   
    体会:中学时代,我就对中文表现出由衷爱好。因为有兴趣,我把能找到的中外文学经典都通读了一遍,读书笔记做了几十本。文革耽搁了10年,上大学时,我已30岁。我迫不及待打开经典,一股油墨香味就顺着风迎面扑来……
   
    “说实话,现在的大学毕业生与我们那时候相比,中文水平确实太差。”26年前,傅正义成为恢复高考后的第二批大学生,就读于渝大中文系。26年后,傅正义已是重庆工商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的副院长、教授。除了平时的党政工作,作为这个学院《古代文学》的老师,他还有一个使命——把中国古代文学的精粹传授给学生,培养他们的人文素养和爱国主义情怀。
   
    “中学时代,我就对中文表现出特别的爱好,逐渐把学中文作为一种志向和事业。因为有激情,我把能找到的中外文学经典都通读了一遍,读书笔记做了几十本。文革中,我曾下乡务农,到厂里当工人,但满满的一箱书籍始终不曾离开身边。上大学时,我已30岁。我迫不及待地打开经典,一股油墨香味就顺着风迎面扑来……”傅正义说,“虽然那时极左思想还未完全消除,我们对文学的热情依然不减。我记得,那时放学后的第一件事不是去食堂,而是冲到图书馆抢座位。同学们的大部分业余时间都泡在图书馆里,如饥似渴地读着《收获》、《红岩》、《小说月报》,仿佛要夺回被耽搁的青春。至于写作,那也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那时,学风渐开,同学们思维活跃,学术民主气氛比较浓郁。“学生与老师常常在课堂上激烈辩论,有几次,还差点让上《当代文学》课的老师下不了台。”傅说,“现在的大学生条件虽然很好,头脑灵活,适应性强。但他们耐不住寂寞,常把学习传统文化作为一种负担和苦差事。

    在我讲解名篇佳句时,他们有的也显得很迷惘——一些作家和篇章,他们闻所未闻。这肯定不是一件好事。”
   
    傅正义认为,时代无论如何发展,中国知识分子始终都应坚守自己的“精神家园”,“毕竟,汉语言和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根和灵魂。”


大学语文担负着传承民族精神文化的责任
——与四川大学中文系主任毛迅教授对话

    《今天》周刊:您认为目前大学语文面临着一个怎样的现状?
   
    毛迅:近年来,在大部分高校,尽管大学语文已被设定为基础性的公共课,但实际上长期以来处于边缘地位。大学语文既缺乏思想政治课的某种权威性,也没有外语四六级那样的强势性,正处于被逐步边缘化的尴尬境地。一方面,国际上汉语的地位不断提高,美国、韩国、日本等国家的留学生大多对汉语兴趣盎然,比如说HSK(中国汉语水平考试),到去年底截止,已有来自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5万多人次参加了这项考试;而另一方面,国内汉语教学地位却在不断下降,很多大学生尤其是理工科学生对中文的驾驭能力、对文学的鉴赏水平不容乐观。

    《今天》周刊: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什么?
   
    毛迅: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学生角度来说,很多大学生认为汉语是母语,中文的能力是与生俱来的,因此不愿意把精力花费在语文上。尤其是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大学生不得不作出让大学语文为专业课和外语四六级让路的决定。普遍存在一种实用主义和急功近利的心态。从学校方面讲,则存在教材老套、师资力量偏弱、精力投入不足、学分权重低等问题。自1978年全国高校设立大学语文课以来,大多数高校的语文教材跟中学语文教材编写思路雷同,普遍老化,对学生缺乏吸引力,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而在一些高校的大学语文师资队伍里,由于对大学语文这门课的不重视(包括学生、学校、教师等),使得资深的教师不愿把精力投入到大学语文教学中,常常把此类课程排给经验少、教学能力相对差的老师,进而使承担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师队伍的总体品质降低,直接影响了这门课程的影响力和教学质量。

    《今天》周刊:大学语文这门课程承载着怎样一种作用?
   
    毛迅:一个人可以不写诗,不写小说,不写文言文,但不能丧失对美的鉴赏能力以及对人和世界的感知能力。大学语文教育担负着传承民族文化、张扬人文精神、陶冶审美情操等多项重任,它既可为学生今后走向社会,参与竞争打下安身立命的精神基础,也可作为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载体和延续民族精神文化的桥梁,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思辩能力以及感悟能力等都有直接的推动作用。

    像杨振宁、李政道、华罗庚这样的理工大师,他们的语文修养都非常深厚。所以,尽管大学语文教学的现状令人堪忧,但川大仍在开设像中国文化通论、中国佛教文化、唐诗宋词鉴赏,甚至中国园林艺术这样的文化选修课,以唤起理工科学生的人文兴趣。

    《今天》周刊:您认为大学语文应该如何走出这种困境与尴尬?
   
    毛迅:这种困境不是短期之内形成的,因此也无法在短期之内就得到彻底解决。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在任何高校课程改革的规划中,语言、文学乃至传统文化的份额都应得到提升而不是削弱。那种自然科学中心主义、单纯技术主义的倾向应该引起全社会的反思。

   
    编后语:采编完这组稿件,我们的心情是沉重的。道理不需多说,板子也不能全打在“大学语文”身上,但怎样使我们的青年学子成为人格健全、文理精通、素质高雅、能说能写的合格人才,确实需要引起学校、家长和全社会的重视了!

    记者  陈国栋  孙铭华  实习生  雷洋

 

    网易新闻中心评论

    游客[222.240.131.*] 认为:引用 投诉 支持 (0) 2004-11-12 15:43:06
    惨不忍睹!

    游客[202.104.232.*] 认为:引用 投诉 支持 (0) 2004-11-12 12:09:55
    切,有的用的没错,硬非得你说的才对

    云鹰0[222.138.5.*] 认为:引用 投诉 支持 (0) 2004-11-12 11:57:26
    同意!连自己国家的语言都学不好!还谈论什么学英语呀!

    游客[210.36.36.*] 认为:引用 投诉 支持 (0) 2004-11-12 11:54:13
    有道理!请把标题的错别字改正。

    游客[211.150.249.*] 认为:引用 投诉 支持 (0) 2004-11-12 11:18:39
    教我儿子的语文老师已经有一个星期见不到面了,据说是开会去了。

    游客[221.137.64.*] 认为:引用 投诉 支持 (0) 2004-11-12 10:08:36
    这是中国教育的问题该是好好整整的时候了

    游客[210.29.8.*] 认为:引用 投诉 支持 (0) 2004-11-12 09:11:29
    你看看现在的社会,那不是学英语的广告,找工作要什么英语几级、、、、但语文呢???有谁提起过要对它重视的。自己国家的还学不好,谈什么学外语。连语文都学不好的人,还说什么发扬传统文化!!!!

    游客[222.50.27.*] 认为:引用 投诉 支持 (0) 2004-11-12 00:43:20
    没那么严重吧,只是个人问题。

    寒星啊[220.170.93.*] 认为:引用 投诉 支持 (0) 2004-11-11 22:36:00
    是啊,学什么英语啊!先把中文学好了。

    游客[61.146.223.*] 认为:引用 投诉 支持 (0) 2004-11-11 21:21:56
    拯救大学语文,从中学做起。

    更多评论 共 13 条评论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3998839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