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站长教材 > 高教版

何二元:大学语文的学科自信与学科自觉
【时间:2020/8/20 】 【来源:高等教育出版社 】 【作者: 何二元】 【已经浏览1965 次】
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年培训资料1
 
  各位老师,现在讲第一讲“大学语文学科自信与学科自觉”。先讲第一个问题:
 
一、大学语文的学科自信
 
  大学语文是中国现代语文学科创建伊始就有的一门公共必修课。1904年“癸卯学制”中的“高等学堂章程”和“大学堂章程”都有这门课,当时叫“中国文学”,是“中国文章之学”的意思,后压缩为“国文”一词。
 
  民国成立后,又经过了1913年教育部发布《大学规程》、1929年再次发布《大学规程》、1938年民国教育部整理大学科目等多次认定,“大学国文”演变成“大一国文”课,大学一年级各专业共同必修,学生考试合格才能毕业。
 
  1949年后,大陆高校逐渐停开了这门课,直至1979年,经南京大学匡亚明校长和华东师范大学徐中玉教授联合呼吁,以及复旦大学苏步青校长的大力支持,才得以重新恢复,正式命名为“大学语文”。
 
 
  1979年以后,全国高校陆续恢复大学语文课,这门课也得到教育部的高度重视。1985年,国家教委又将“大学语文”列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所有专业的必考科目。
 
  1989年,在全国大学语文研究会第三届年会上,教育部副部长臧伯平发表了“大学语文是一门最重要的课”的讲话,高教司李进才司长和吕叔湘、臧克家、张志公、钟敬文等老一辈学者也都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
 
 
  1996年,教育部高教司为全国组编教材《大学语文》撰写“出版前言”,指出:“大学语文课,是普通高校中面向文(汉语言文学专业除外)、理、工、农、医、财经、政法、外语、艺术、教育等各类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文化素质教育课程。”
 
  2004年,教育部委托文科教指委对高校目前的大学语文教学现状进行调研。2006年,国家发布《“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指出“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
 
  2006年11月,教育部在湖南文理学院召开“高等学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研讨会”,形成的“会议纪要”,建议教育部把大学语文作为全体大学生公共必修课。2007年,教育部高教司38号文件转发了这个纪要。
 
  2008年,国家语委发布《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07)》绿皮书,列有“高校母语教育”专题,发表《母语高等教育研究状况报告》,对大学语文状况作出详细描述。
 
  2012年,教育部委托辽宁、湖南、四川等多个省教育厅对大学语文教学现状进行调研。
 
  2018年,教育部发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规定本科院校中九大专业系列都必修大学语文课。
 
 
  2019年,教育部又发文规定,高等职业学校应将大学语文列为必修课或必选课。
 
  按照这个发展趋势,我相信全国高校全面开设公共必修课大学语文的时机也即将到来。那么,教育部为什么不现在就发一纸红头文件,规定全国高校所有专业必修大学语文呢?这就要讲到大学语文的学科自觉问题。
 
二、大学语文的学科自觉
 
  大学语文的学科自觉,就是要弄清大学语文的学科性质,弄清自己是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也就是大学语文的“初心”与“使命”。中国传统学制“文史哲不分”,整个就是一个“大语文”。1904年的“癸卯学制”开始分科教育,原来那个“大语文”里的所有内容都一一分离出去,形成各种独立学科。最后,传统“大语文”的内容分离殆尽,只剩下一个语文形式,它没有自己的内容,它以其他所有学科的内容为内容,凭借这些内容做“例子”,进行“听说读写”的语言文字训练,这也就是叶圣陶先生提出来的“凭借说”和“例子说”,更通俗的说法则是“工具说”。语文为所有学科提供语言文字工具,并在为所有学科服务的同时打造自身,提升学生的母语能力。这是中国现代语文学科的基本属性,当然也是我们大学语文的基本属性。
 
  有人认为讲“工具性”就是不要“人文性”,由此挑起“工具性”与“人文性”的争论。这是不懂得“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语文是人文工具”,这还用争论吗?更何况语文不仅是人文工具,还是科学工具,无论人文学科还是自然学科,都要用到这个工具。
 
  所以,我们不应该争论语文是不是“工具”的问题,而是要研究语文“工具”如何为各专业服务。有两个思路,一个是把大学语文直接变成各专业的“专门语文”,譬如香港的高校就是这样,他们有理科实用中文、建筑学实用中文、房地产实用中文、牙科实用中文、工程学实用中文、法律专业实用中文、教育专业实用中文、工商管理实用中文等等。不过最近他们也发现,这样把语文搞得支离破碎,不是治本之道。他们认识到,语言可以分为“共同语”与“专门语”,不学好“共同语”,那么“专门语”也是学不好的,于是否定之否定,还是要回到公共语文课的立场。
 
  香港同行的这些研究,为我们提供了借鉴,启发了我们另一个思路,即大学语文在为各专业提供工具的同时,也要研究各专业都需要的共性的东西,就是训练语文“听说读写”的能力,就是全面提升大学生的母语水平。这也是我们这个教材编写中不断研究的问题。
 
  英国哲学家培根在《论学问》中说:“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细;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之学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学问变化气质。”但是没有说到语文,我们可以增补一句:语文为史鉴、诗歌、数学、博物、伦理、逻辑、修辞 等等学科提供工具。
 
 
  但是又有人认为中小学语文才讲“工具性”,大学语文再讲“工具性”就成了“高四语文”,他们这是不懂得“工具”的“阶段性”和“发展性”,我们可以用这样一个简单的公式来进行界定:
 
  小学语文,是学习小学各门功课的工具,为升入中学学习做准备;
  中学语文,是学习中学各门功课的工具,为升入大学学习做准备;
  大学语文,是学习大学各专业功课的工具,为走上社会展开人生做准备。
 
这个公式说明,各个学习阶段的语文课,都有自己特定的任务,中学语文学得再好,也不可能取代大学语文的功能,这就是大学必须开设语文课的理由。同时,根据这个公式,大学语文的教学任务也就很清楚了:一是要为大学各专业的学习服务,二是要为学生将来走上社会展开人生做准备,这就是大学语文的使命。我们必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大学语文学科能否继续生存与发展的大问题,我们必须解决好这个问题。我想,教育部的最终拍板,很可能也就在等待我们真正解决问题的那一天。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128202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