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汉字文化 > 2018年

宋灿灿:从结局看石小梅传统版《桃花扇》的改编
【时间:2018/8/29 】 【来源:汉字文化 2018年第14期 】 【作者: 宋灿灿】 【已经浏览1681 次】

  【提  要】昆曲名剧《桃花扇》舞台演出的空白是昆曲界的一大憾事。民国至今,《桃花扇》经历了京剧、桂剧、话剧、电影和昆曲的改编,其中石小梅传统版《桃花扇》影响较大。石小梅传统版《桃花扇》与原著有诸多不同,最大的不同在于传统版《桃花扇》对其结局的改编。原著结局为候李二人意外重聚后受道人点拨醒悟继而双双入道,而在传统版《桃花扇》中,两人并未见最后一面。原著结局太过刻意安排,而其他改编本的大团圆结局又丧失了悲剧意蕴。石小梅传统版的结局在不失原著内涵的情况下,体现了经典与现代化的统一,性格和行动的统一,悲剧意蕴和情理的统一。
  【关键词】传统版《桃花扇》  改编结局  探究

  石小梅传统版《桃花扇》共九幕,分别是《访翠》《却奁》《圈套》《辞院》《寄扇》《骂筵》《后访》《惊悟》《余韵》,九幕之前是“哀江南”整套曲子的完整呈现。石小梅版以爱情为主线,从《访翠》的初见,到《辞院》的离别再到《寄扇》的相思《后访》的寻觅,最后是《余韵》的梦醒心枯,黯然离去。从二人相恋相守相寻相别的爱情主线中映射出朝代的兴衰颓亡,全剧弥漫着“白骨青灰长艾萧,桃花扇底送南朝;不因重做兴亡梦,儿女浓情何处消”的无奈和怅惘,彰显了经典与现代化、性格和行动、悲剧意蕴和情理的三重统一。

  一、经典与现代化的统一

  戏曲艺术本身蕴含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在当今世界,由于文化环境以及审美观念的变化,传统戏曲面临着由经典向现代化的转变。两者不是递进关系,而是共生关系。经典指的是在时光的淘洗中依然散发着动人弥真的魅力的戏曲呈现,现代化指的是无限贴近现代思想意义,反映时代精神,契合当下观点的戏曲。中国戏曲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历史的长河中,也孕育了不少著名的戏曲作品,这些名剧已经成为经典,它们的内容也已经深深地刻在人们的脑海里。观众在欣赏的时候所期待的依然是隐藏在其中的传统文化,这是戏曲的经典所在,也是在改编过程中不能动摇的地方。但是随着时代的变化,经典戏曲中的情节和它所传递的观念精神也有不被观众所接受的地方,那么传统戏曲向现代化转变的过程就是这些缺漏和不足一一被补足的过程,也是戏曲中的现代意识不断被注入的过程。石小梅版《桃花扇》对原著的改编体现了这一过程,它不局限于对其情节人物以及思想意义的再创造,更重要的是它重现了传统戏曲的美学意境,实现了在经典中取得新生。

  石小梅版《桃花扇》的结局体现了经典与现代化的统一,张弘和石小梅对《桃花扇》的改编是基于整理保护之上的,石小梅曾经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说过:“昆曲的“出新”与其他比较年轻的剧种有所不同,不能太过强调创作新剧目和舞台面貌的出新。而应在整理保护的基础上,去丰富其内涵、赋予其新的思想。我们是怀着对传统规范的敬畏心理小心翼翼地进行新的创作”。在对传统戏曲的改编中加入现代的思想和意识,更多的是指在对经典传统的阐释中,强调现代观念和时代精神,使之引起现代观众的共鸣,与现代世界接轨。但是更需要我们重视的是对传统的改编要尊重原著,在尊重的基础上超越,避免过度创造,在不改变原著创作目的的前提下,还原作者对其作品的期待,使之无限接近作者的精神世界,甚至弥补作者由于主观世界的影响而没有拔高作品主题的漏洞。原著《桃花扇》中的双双入道结局就是一个大的漏洞,漏洞一在于放弃相守,漏洞二在于双双入道。原因在于作者既然让两人见面互诉衷肠,那么为什么两人在如此两情相悦一心相守的情况下,会因为一两句话而突然放弃一直以来梦寐以求的相守机会呢?如果没有那个道士的话,那二人是否又会重新在一起呢?这既不是个体的主动选择,也不是在朝代更迭下的唯一选择,不能真正体现二人的决心,也使作品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的主题大打折扣。

  基于整理保护上的改编观念在石小梅版《桃花扇》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结局的改编并没有破坏原著的原有思想和内涵,九幕《桃花扇》向人们传达的依旧是借离合之情,抒兴亡之感。另一方面其出新的改编也丰富了原作的内涵,赋予了原著新的思想。石小梅版将结局改编为两人最后没有相见,侯方域门内唱道“梦醒金陵心已枯….无颜红袖对道袍”,李香君门外和道:“秦淮盟誓情未了……。不信侯生林泉做垂钓……。”。“笛音神交……。银河有桥”,虽然李香君不知侯方域在门内,但是侯方域和李香君的一唱一和的设定充满生离之感。无论侯方域放弃不见还是李香君坚持寻找都是自主的选择,没有人逼迫,尽管侯方域因为对国家的无力、对香君的羞愧或是出于文人的自尊心而不见香君,归根结底还是自主的选择,没有具象的他人的逼迫,所以大的时代洪流中个体的渺小被更明显的凸显出来。石小梅版《桃花扇》的改编增强了合理性和现代意识,即命运是个体的选择,尽管导致这个结局的是国家社会或是时代,但是相守亦或分开皆出自内心。这样的结局既保护了作品的原有主题借离合之情,抒兴亡之感,又拔高了作品的主题,表明了在大的社会变迁中个体的选择,易于现代人接受。

  二、性格和行动的统一

  石小梅版《桃花扇》的结局是侯方域和李香君性格一脉相承的结果。石小梅在春风上巳天系列北大演出答记者问时说过:“如果说李香君是一个“完美”的人物,侯方域就是一个非常现实的人物。所以我眼中的侯方域因平凡而不平凡,可以通过他看到古代读书人的可爱、可怜、可悲和改朝换代中的无奈。他可以说是明末知识分子彷徨的一个典型”。

  无论是在原著还是在石小梅版《桃花扇》中,李香君都是一个意志坚定,守身自爱的女子。但是原著中的结局却违背了李香君的人物塑造。《却奁》“脱裙衫,穷不妨;布荆人,名自香”不与权奸为伍的一身正气,《守楼》“便等他三年;便等他十年;便等他一百年;只不嫁田仰…奴家就死不下此楼”的情比金坚,前面种种都体现了李香君对爱情的坚贞,对正义的捍卫,但是结尾处却被一道士的三言两语感化入道,有违李香君的人物性格。而石小梅版《桃花扇》中,李香君从未停下追寻侯方域的脚步。她的执着和坚毅,支撑着她不断地寻觅,甚至抱着“哪怕千山万水天涯海角寻不着候郎,香君死不瞑目”的决心和勇气。石小梅称赞李香君是一个“完美”的人物,李香君更像是一个理想主义者,无论外面的世界多么风云诡谲,肮脏不堪,她也能够保持本心,故原著的结局对李香君坚毅性格的展现是背道而驰的,由前面对李香君的性格塑造生发不出其结局所产生的行动,割裂了性格和行动的统一。而石小梅版则弥补了李香君结局行动的不足,将其打造成一个“完美”的女性形象,使其完成了性格和行动的统一。再看侯方域,侯方域在坚守政治立场上并不如李香君,他的光辉被李香君所掩,如石小梅老师所说,相较于香君而言,他是一个非常现实的人,他的迷惘和彷徨来自明末知识分子在改朝换代之际的身份迷失,犹豫不决的性格决定了在报国无门无处可去之时遁入空门。但是相较于原著来说,侯方域的形象有所拔高,他最后自发的惊悟以及没有投靠新朝的行为证明了他的忧国忧民和愧疚之心。石小梅版《桃花扇》不仅使原著中的人物摆脱了断裂和生硬,并且产生新的连贯性的效果,是对候李二人人物形象的二度诠释和对其人物心理的深度挖掘。故最后一人入道,一人仍在追寻的结局是由二人的性格所决定的,这样的改动使得二人的人物形象更加完整,丰满,超越了原著。

  三、悲剧意蕴和情理的统一

  时代的发展使得戏曲观众的观演习惯和关注点发生了变化,以前的观众在看故事的同时更注重的是演员的身段技巧和高难度的精彩的唱腔,而现在的大多数观众缺乏欣赏戏曲的能力,所以观众往往会把关注点放在戏曲的情节矛盾冲突上。所以传统戏曲的改编需要迎合当下观众的观演习惯,在注重戏曲形式变化的同时,更要注重对戏曲情节逻辑的打磨,使得故事情节和逻辑因果能够说服观众,并与当下产生共鸣。石小梅版《桃花扇》认识到了这一点,其结局的改编既合乎情理,又提高了《桃花扇》的悲剧意蕴。

  首先石小梅版《桃花扇》的结局将原著中的不合理转化为合理,其合乎情理之处在于:第一,侯方域因国破家亡良将自尽,自己无归处而入道,入道的前因后果清楚明白,存在其合理性。史可法投江而死,侯方域唱道“国破家碎,万事化空烟,人何归?苍天不语地无言”,此时,只余白龙驹和自己相伴,谁料白龙驹也随史公而去,侯方域不禁问自己:那马儿尚知归宿,想俺一介书生,挽狂澜无力,投新主无颜,空怀壮志,报国无门,到如今,国在哪里?家在哪里?史公在哪里?俺那香君又在哪里?茫茫世界孑然一身叫俺身归何地?心归何处?此时江边传来若有若无的钟声,侯方域决定忘却秦淮前事,入梵宫修道。侯方域历经山河破碎,朝廷腐朽,忠诚良将的逝去,最终自己惊悟,走向自己的归处,入道修行。第二,石小梅版《桃花扇》通过清晰的逻辑,凄凉无奈的台词,精湛的表演,一步一步自然引出侯方域不见李香君的结局,自然合理。在最后一幕《余韵》中侯方域在道观内听到门外香君说道:“想俺候郎素有抱负,雄心未酬,岂可出世入道,隐迹林泉”,又听其提到自己曾经的豪言壮语:“记得那日在青楼小酌,他曾言到男儿在世,当为国分忧为民解愁,若无为于国民,又何必苟活人世……”。侯方域羞愧难当,国家动荡颓亡之际,朝廷腐朽不堪,自己身为七尺男儿竟无力改变,现如今只能身着道袍,在道观的一隅浑浑度日,再也不复往日意气风发之时,又无法向香君解释目前的现状,所以导致二人最后没有见面。他的现状是当时所处时代所造成的,他不见香君的原因不仅仅是羞愧还有对国家现状的失望和深深的无力感,如果自己在努力的情况下尚能拯救河山,那么也还能与香君相见共同施展抱负,但是现实不能让他做梦,努力尚得不到结果,所以梦该醒了,心也枯了,不如不见,一种看清现实梦醒之后无路可走的无奈之感油然而生。最后分开的结局顺理成章,合乎情理,在逻辑和内容上说服了观众,又自然而然的生发了悲剧意蕴。

  其次剧情的合理提高了作品的悲剧意蕴。对于李香君来说,她永远也实现不了与候郎重逢的愿望。并且愿望落空的原因除了动荡的时局之外,还有人为原因,即自己心心念念的候郎放弃与她见面;而于侯方域而言,他的入道由被迫转化为自发。这种由个体自发产生的悲剧,更让观众动容,也更具悲剧性。反观原著中的结局不仅违背了行动始于性格的原则,也违背了人之常情,有为了悲剧而悲剧之嫌。李香君之前的为爱坚守成了笑话,侯方域的苦苦寻觅也不值一提,有损悲剧意蕴。王国维提到:“故吾国之文学中,其具有厌世解脱之精神者,仅有《桃花扇》与《红楼梦》耳,而《桃花扇》之解脱,非真解脱也:沧桑之变,目击之而身历之,不能自悟,而悟于张道士之一言,且以历数千里,冒不测之险…而以道士一言,一朝而舍之…其谁信哉?”候李二人如果不能自发的醒悟从而分开,那么道士再劝说也是没有用的,这样依赖他人劝说的分离是不彻底的,亦不是真正的解脱。故这种违背常情的结局降低了悲剧意蕴。而石小梅版结局的合理使得作品的悲剧意蕴上升到更高的层次,完全不复原著中因他人之力突然分开的生硬之感。

  四、结语

  石小梅传统版《桃花扇》一气呵成,结尾处石小梅站在舞台中央,犹如置身苍茫大地,轻喃定情诗“青溪尽是辛夷树。不及东风桃李花”,话音落,身站定,手中那把桃花扇倏然而落,一曲《桃花扇》也至此终结。如此结局首先摆脱了原著的生硬转折,并且于原著作者主观思想之外,契合了现代人的观念,完成了现代与经典的高度融合。其次这样的结局是侯方域和李香君性格的合理呈现,体现了性格和行动的统一,最后其结局既合乎情理,又体现了更高层次的悲剧意蕴。石小梅传统版《桃花扇》是传统戏曲改编的模范之作,为传统戏曲的改编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通过对石小梅传统版《桃花扇》结局的分析,有助于传统戏曲在改编过程中分清主次,找准定位,为传统戏曲的改编提供更好的方法和路径。

  参考文献

  孔尚任2008《桃花扇》,北京:金盾出版社。
  任晶晶2013《回归昆曲幽兰本质》,《文艺报》。
  和璐璐2013《石小梅领衔春风上巳天系列北大演出》,《北京晨报》。
  王国维2001《王国维文学论著三种》,北京:商务印书馆。

  (通信地址:200072  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200674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