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专著 > 章节介绍

新书摘要(1)癸卯学制
【时间:2018/2/20 】 【来源:本站 】 【作者: 何二元】 【已经浏览2093 次】

    何二元《现代大学国文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12月版。第一篇:学务纲要:学堂不得废弃中国文辞(1904)

 

    1904年的“癸卯学制”,是中国第一个现代学制,也是中国现代语文教育的起点,同样也是大学语文的源头。

    《学务纲要》是“癸卯学制”的重要文件,相当于一个总纲。上海中华书局1928版编者云:“光绪二十九年十一月张百熙、张之洞、荣庆重定学堂章程,各学堂章程之前,编《学务纲要》一册,详述要旨。清季新教育之设施少有出此范围者。”

    同样,百年中国大学语文课程,除了在《高等学堂章程》中有明确设置外,在《学务纲要》中也有描述,亦即本篇所录之一节。这一节的标题为“学堂不得废弃中国文辞,以便读古来经籍”,后取消读经教育,人们引用这一节内容时,一般都只取“学堂不得废弃中国文辞”一语。

    “中国文辞”指中国语言,这一节认为但凡阐理纪事、述德达情、涵养性情、发抒怀抱,以及国家典礼制诰、乐教遗意、通解经史古书,传述圣贤精理,乃至官场上的奏议、公牍、书札、记事等等,都离不开中国语言。有研究者把“中国文辞”等同于今天的“语文”一词,不过在“癸卯学制”中,真正相当于今天“语文”概念的,是“中国文学”。“中国文辞”,“中国文学”,细加区分,两者还是略有不同。“中国文辞”略等于中国传统文史哲不分的那种“大语文”,所以“学务纲要”把读经教育、实学课程等等都概括在内。“中国文学”是现代分科教育后的独立课程,其教学内容是“随时试课论说文字,及教以浅显书信、记事、文法,以资官私实用”,这才与今天的语文课相当。这段话中“中国文辞”与“中国文学”并用,反应了语言与语文的紧密联系,同时也反映了现代语文学科创建伊始,无论是内容还是命名都还有一个从传统到现代逐渐过渡的过程。

    这一节内容总述“学堂不得废弃中国文辞”,同时又对小学、中学、大学语文课提出不同的语言要求:“中小学堂于中国文辞,止贵明通。高等学堂以上于中国文辞,渐求敷畅,然仍以清真雅正为宗,不可过求奇古,尤不可徒尚浮华”。

    本书收录这节内容,看重的自然是“高等学堂以上……”这一段话,它传递了一个重要的信息,即中国现代语文学科创建伊始,就是小学语文、中学语文、大学语文三位一体不可或缺的。要想否定这一事实,除非把“高等学堂以上”这句话抹去。当然没有人会篡改历史事实,但是却有漠视历史事实的事情,比如在一种“纪念国文独立设科一百一十周年”的重要资料专集中,编者用粗体字标出他认为重要的内容,在《学务纲要》的这段话中,便只标示中小学国文内容,对“高等学堂以上”字样,居然视而不见。


李杏保等主编《国文国语教育论典》,语文出版社2014年,第4页。

    这是一种非常奇怪的现象,而且决非个例,而是反映了学术界的集体误读。一百多年来,许多语文专家都众口一词地说因为中学生国文程度低落才开设大学语文,于是这门“补课”性质的“临时”课,便不能进入研究的视野,以至于数量众多的各种“语文教育史”“语文课程论”“语文教育学”“百年语文”之类的专著和专书,都是只讲中小学语文,不包括大学语文在内的。久而久之,“语文”一词遂成为一个偏义词:偏指中小学语文,不包括大学语文的。这是今天大学语文被“边缘化”,陷入“尴尬”的困境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需要今后语文专家们认真“补课”的。

 

【参考资料】

璩鑫圭、唐良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3月版

顾黄初主编《中国现代语文教育百年事典》,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9月版

李杏保等主编《国文国语教育论典》,北京:语文出版社2014年9月版

陈平原《“学堂不得废弃中国文辞”——关于重建“大一国文”的思考》,《中华读书报》2012年5月9日第013版

王维玉《论大学语文教育的现代性发生》,《现代大学教育》2011年第6期

何二元、付帅《大学语文非常道:大一国文的起点》,《语文教学通讯》2011年第1期

李明、何二元《大学语文是现代语文学科的固有课程》,《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4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148821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