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站长教材 > 教案导读

《彩陶的纹饰》教学参考
【时间:2014/6/2 】 【来源:本站 】 【作者: 何二元】 【已经浏览4932 次】

 

一、语文知识与训练

 

1.注意区分两种不同的图片性质

图书中、文章中的插图有两种不同性质,一种是装饰性的,装潢性的,目的的为了增加美感,增加阅读兴趣;一种是文献性质,资料性质,是文字的重要补充。幼儿园小朋友,小学生,由于自制能力还差,阅读中更多一些装饰性的图片,无可厚非,从中学生开始,就应该有意识引导他们向阅读文献性图片发展了,但是我们的教材,包括大学语文教材都没有很好认识这个问题,各类大学语文教材大家可以去看一看,尤其是多媒体课件中,这个问题更加突出。所以我们教材有意识地注意这一点,尽管也有装饰性插图,但是以文献性、资料性插图为主体,老师们在做教案,做课件时候都要注意这个问题。

 

2.阅读训练

本文属于美学著作,也就是艺术哲学,不像看故事或文学作品欣赏那样轻松,大学生读书不能只凭兴趣,应该培养细读这类文字的习惯,这对于提高专业阅读很有帮助,将来要写现年论文、毕业论文也要用到这种语体。

 

3.读图训练

指导学生读文献性的图片,以往各科教材中也都会有文献性、资料性的插图,比如中学语文选过华罗庚讲统筹法,并有插图:

 

我们教材第一版选文也有《天工开物》中的“水利”一则附有下面三幅插图:(图略)


初刻本插图 筒车(水车)


初刻本插图 踏车


初刻本插图 牛车

假如没有这些插图,古代的水车到底是什么样的,可能用再多的文字也不一定能够讲清楚。

 

4.写作

也可以让学生在作文中做这样的练习,比如写一篇关于手机功能的说明文,画上插图;当然最好是像课文那样,用多图,一步一步地说明,这样的题目还要老师们一起来想一想。(最近网上有“大学生为父母手绘微信使用说明书”一文,该“说明书”就由多图组成,该消息感动了大家。见腾讯新闻http//news.qq.com/a/20140225/019803.htm

 

 

二、文本详析

 

1.注释

1)仰韶:即仰韶文化,是黄河中游地区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它的持续时间大约在公元前5000年至3000年。它的分布在整个黄河中游从今天的甘肃省到河南省之间。今天在中国已发现上千处仰韶文化的遗址,其中以陕西省为最多,是仰韶文化的中心。仰韶文化的名称来源于其第一个发掘地——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仰韶村。

2)半坡:即半坡遗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东郊灞桥区浐河东岸,是黄河流域一处典型的原始社会母系氏族公社村落遗址,属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距今6000年左右。

3)瓜瓞dié绵绵:引自《诗•大雅•绵》:“绵绵瓜瓞,民之初生,自土沮漆。”瓞,小瓜。如同一根连绵不断的藤上结了许多大大小小的瓜一样。引用为祝颂子孙昌盛。

4)马家窑:马家窑文化是仰韶文化向西发展的一种地方类型,中原地区仰韶文化的彩陶衰落以后,马家窑文化的彩陶又延续发展数百年,将彩陶文化推向前未有的高度。

5)有意味的形式:英国文艺批评家克莱夫•贝尔(ClifveBell18811964)于19世纪末提出“有意味的形式”理论。当时西方现代主义已经出现,其各美学流派虽然观点驳杂,但视形式比内容更重要则是其普遍的理论倾向,他们都追求艺术形式的不断创新。他认为:“在各个不同的作品中,线条、色彩以及某种特殊方式组成某种形式或形式间的关系,激起我们审美感情。这种线、色的关系和组合,这些审美的感人形式,我称之为有意味的形式。‘有意味的形式’就是一切视觉艺术的共同性质。”

6)图腾:原始人群体的亲属、祖先、保护神的标志和象征,是原始人迷信某种动物或自然物同氏族有血缘关系,因而用来做本氏族的徽号或标志,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一种文化现象。

7)垂幛纹:新石器时代晚期彩陶装饰纹样之一。因以边续的下垂波线组成画面如垂挂的帏幛,故名。是甘肃临洮马家窑文化的独具特色的装饰题材。用黑、红二色描绘,在双耳壶、罐等器物的上腹部画出有规律性的垂幛纹。

8)庙底沟:庙底沟文化遗址位于陕州古城南,距市区4公里,是一处原始氏族公社的村落遗址,属仰韶文化中期代表,因首先发现于河南陕县庙底沟而得名。

9)马厂期:中国黄河上游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在青海省民和县马厂塬乡边墙村,马厂期由此得名。

10)半山期:属中国黄河上游新石器时代晚期马家窑文化的遗址,半山遗址是若干墓地和居住址的总称,因处于被冲沟切割成的各个小山顶上而得名。

11)齐家文化:黄河上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至青铜时代早期文化,因首次发现于甘肃省广河县齐家坪遗址而得名。

12)四坝文化:在甘肃山丹四坝滩遗址发现的两批陶器独具特色,以夹砂粗红陶为主,多饰浓重的彩绘且凸起于器表,既不同于马厂类型,也有别于沙井文化,因此被单独命名为四坝文化。

13)母题:文化传统中具有传承性的文化因子,是文学作品中最小的叙事单位和意义单位,它是文学中反复出现的人类基本行为、精神现象和关于周围世界的概念,能够在文化传统中完整并存并在后世不断延续和复制。

 

2.按课文顺序梳理内容,阅读中可以依次提出这些问题:

1)课文选自哪位作者的哪部著作?

2)什么是仰韶文化?属于旧石器时代还是新石器时代?

3)半坡遗址属于哪一种文化?

4)仰韶文化中彩陶的纹饰是怎样形成的?由动物形象的写实逐渐变为抽象化、符号化?还是由抽象化、符号化逐渐变为动物形象的写实?

5)什么是“有意味的形式”?

6)什么是图腾?

7)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代表太阳的金乌和代表月亮的蟾蜍是怎样形成的?

8)课文引用了大量资料,这和抄袭有什么区别?(这一题重要,要藉此对学生进行学术规范的教育,引用与抄袭的区别应该为:1.写明出处;2.对引用内容进行评说;3.构成文章有机部分。)

 

除了带领学生在课堂上细读,因为课文节选较短,还可以引导学生去读原书,起码是课文选取的那一章节,在《美的历程》中,课文所选是是第一章“龙飞凤舞”中的一小段,可以让学生课外完整阅读这一章,并提出以下问题督促检查:

1)中国文明的曙光可以追溯到多少年前?

2)旧石器时代那些东西已经可以反映原始人具有了审美意识?

3)什么是图腾?

4)下图画的是中国神话传说中的哪两个人?他们的身体为什么画成这个形状?


 

5)中华民族象征的龙的形象是怎样形成的?

6)与龙的形象并存的另一种图腾形象是什么?

7)龙与凤分别代表了什么?

8)原始歌舞的本质是什么?它与后世文学有什么关系?

9)阅读课文节选部分原书中的插图(要比课文所选多很多),帮助理解课文内容。

10)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的设计,除了福娃外,还有其他候选,其中就有仰韶文化的人面鱼纹彩陶纹饰,在福娃与人面鱼纹两者中,你更赞成哪一个做吉祥物?假如当初选择了后者,那么形象设计应该是怎么样的?尝试画画看。(其实我更赞成龙凤呈祥的设计)

11)闻一多认为鱼在中国语言中具有什么含义?

12)猪的驯化饲养标志着什么?

 

四、思考与练习提示

 

1.(略)

 

2.网络曾上流传一篇《韩国提“汉字申遗”遭强烈质疑》的文章,文章起因于“汉语研究”英文网站(www.chinalanguage.com)上的一篇代表韩国人想法的文章,该文说,汉字“日”字包括一个矩形和里面的一个点,这个点代表着一只金乌鸦,只有高丽人中流传过把太阳和金乌鸦联系起来的传说。

请写一段文字驳斥这种说法,并使用下面文献图片。

1972年出土于湖南省长沙市马王堆汉墓中的一幅帛画,创作时间为汉文帝时期,画的左上部有内立金乌的太阳。 

 

仔细辨认这幅图里包含了课文(包括拓展阅读部分)讲到的哪些形象?

 

3.(略)

 

 

资料:

 

李泽厚《美的历程》(插图珍藏本)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电子书)

《中国传世国宝·仰韶文化半坡遗址陶瓷人面鱼纹彩陶盆》(视频)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199198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