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站长教材 > 教案导读

《温州的踪迹》导读
【时间:2014/5/29 】 【来源:本站 】 【作者: 何二元】 【已经浏览3739 次】

 

  《温州的踪迹》记述了温州的山水人情,是朱自清散文的代表作。历来的选本,从最早的《中国新文学大系》到建国后的《朱自清选集》、《朱自清诗文选》、《五四散文选讲》,直至19796月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散文选》(第一册)19801月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现代散文》(),都选有这一篇,成了为人传诵的名篇。其中的《绿》,解放前后的中学语文课本都曾选入,是中学语文的传统教材。

1923年至1924年朱自清在温州生活了一年时间,离开前夕写了两篇关于温州的散文,离开后又追记了两篇,敷成四篇,即《温州的踪迹》。这是四篇相对独立的散文,第一篇《“月朦胧,鸟朦胧,帘卷海棠红”》,原注“画题,系旧句”。很多人想考证词句的出处,都没有结果,看来确实只是一个“画题”。但是又据说画家所赠的画原是有题的,叫做《月夜八哥海棠图》,这些都有待进一步考证了。现在能够比较确切知道的是,朱自清在温州教书时,同事中一位画家马孟容,两家交往甚密,一九二四年一月间,马孟容作了一幅夜月八哥海棠图赠朱自清,并请他题诗。不日,朱自清回访马家,对马孟容说:日间端详大作,越看越可爱,夜间又仔细领略画中情韵,因忆唐明皇将美人喻花,而东坡咏海棠有“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之句,乃反其意而以花比美人,始悟得大作中之海棠于月色中开得如许妩媚,鸟儿不肯睡去,原来皆为画中另有一玉人在哪!他拿出一篇文稿说,先生嘱为题诗,实不敢承命,今姑以小文塞责,以文换画亦一风雅事,只是大作乃传神妙品,可意会而不可言传,我仅得其万一罢了。此文稿即《“月朦胧,鸟朦胧,帘卷海棠红”》。

这篇散文是对一幅画的描摹,文笔极其秾丽,也可以见出作者对于用白话创作美文的自信——自信到要用文笔来和画笔一比高下了。当时有人称誉他的散文是“美术白话文”,“美术”一词在这里真的有绘画的意思了。下一篇《绿》,更进一步,不是要描摹绘画,而是直接用文笔作画笔,画出一幅写生画,色彩浓得几乎化不开。这让人联想起闻一多的《死水》:

 

……也许铜的要绿成翡翠,/铁罐上锈出几瓣桃花;/再让油腻织一层罗绮,/霉菌给他蒸出些云霞。/让死水酵出一沟绿酒,/飘满了珍珠似的白沫;……

 

闻一多本来就是画家,文笔与画笔的转换自然十分自如,而朱自清的文笔也能如此,只能让人赞叹他对美感的把握。当然这两者在感情上是根本不同的,据同游的同事回忆,当时朱自清就非常有风趣而又富有诗意地对他说:这潭水太好了!我这几年看过不少好山水,哪儿也没有这潭水绿得这么静,这么有活力。平时见了深潭,总未免有点心悸,偏这个潭越看越爱,掉进去也是痛快的事。这水是雷响潭下来的,那样凶的雷公雷婆,怎么会生出这样温柔文静的女儿?第一次游过后,就有心思想写一篇梅雨潭的文章,这次回去,是非写不可了。

第三篇《白水漈》就和《绿》反了一反,不再使用浓彩,而是改为淡描了,这也是符合景物对象的特点。作者的高明处就在这里,浓也写得,淡也写得,真所谓“淡妆浓抹总相宜”,甚而至于淡到虚无。俗话说“说有容易说无难”,《白水漈》的高明处就在以无说有,写出一种空灵之美,自然也是美文的一种。

第四篇《生命的价格——七毛钱》则完全换了一幅笔墨,让人感到放在这里不是很协调,假如以“美文”为题选文,这一组大概是要略去最后一篇的。但是这正是“美文”必然要面临的大问题。五四白话美文的初衷,并不是要为艺术而艺术,走唯美的路线,而只是要证明白话的可行,巩固白话运动的成绩。所以在证明了白话也能作美文之后,终究要有白话自己的方向,假如忘记这一初衷,一味纯美,为文言美文背后的封建士大夫情调所俘获,那就走到了“美文”的反面。典型的例子就是周作人。有人说他在日本兵第二天就要进城的头天晚上,还在考订几种野草的俗名,这事还有待考订,但是周作人自己也说:“我不知怎地总是有点‘隐逸的’,有时候很想找一点温和的读,正如一个人喜欢在树阴下闲坐,虽然晒太阳也是一件快事。”事实上,他是把“隐逸”坚持到底的。这也许也是鲁迅从开始赞同美文,到后来反感小品文,把自己的文字改称为“杂文”的重要原因。

上面这些话,似乎离开了讨论“美文”,但是实际上与之关系甚大,人世间固然有美,但也充斥着丑恶的众相,忘记这一点,美就会变成不美,正如老子所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从这个角度说,《温州的踪迹》这四篇散文,正是有了这最后一篇,才守住了美文的底线。相应的,作者的文笔也有了变化,从前几篇的唯美、抒情,甚至有点“卖萌”(拿今天网上的话说),一变而为写实,严肃,这也预告了作者整个人生的格局。

 

【思考与练习】

1.同学们以前一定也做过看图作文之类的题目,和《“月朦胧,鸟朦胧,帘卷海棠红”》相比,一定有很大的差异。除了写作能力的差异外,是否标举“美文”的目标,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尝试在这一目标下,为下面这幅图画写一篇短文。 

“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丰子恺作

 

2. 马孟容赠朱自清的图画原作现在已找不到,下面这幅图是现代人用电脑拼凑的,你认为它在多大程度上再现了这幅画作?哪些地方是不符合原作的?

 

(图略)

 

3.课外阅读朱自清散文集,体会其“美文”之美。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202096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