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站长教材 > 教案导读

《<道德经>的奥秘》教学参考
【时间:2014/5/27 】 【来源:本站 】 【作者: 不详】 【已经浏览2228 次】

《<道德经>的奥秘》教学参考

一、语文知识与训练

    一场完整的讲演,应该有讲演者主讲和听众提问两个环节,建议课堂播放曾仕强讲演视频,再现“百家讲坛”情景,然后组织学生提问,老师暂充曾仕强的代言人代为回答。为此老师备课重点应放在“提出问题—解答问题”上,要有预判,学生可能会提出什么问题,自己准备如何答问。假如学生没有提问习惯,也可以及时将准备好的答问转换为自问自答。(说明:曾仕强的这个讲演其实问题很多,遭致很多专家学者质疑,教材选这篇课文的用意就是这样的课文才更便于学生提问,假如是一篇非常严谨的讲话,我们反而可能会提不出问题来。)

    为了引导学生在演讲场合正确提问,可以提前播放李敖清华讲演时的答问视频,主要学习清华同学如何大胆、得体地在广庭大众下提问,比如:某某先生您好,我是某某系某某专业的学生,我的名字叫某某,我的问题是什么什么,我的问题说完了,谢谢。

    下面是我准备的答问内容提供大家参考,老师们也可以根据自己学校和学生的情况自行设计。

    问:课文说,很多人做学问做到最后,学会了很多阴谋诡计、邪门歪道,这些都是用来整人,用来算计别人,用来夺取财富的,这样只会使自己更加堕落,更加不会提升自我。——能举例说说吗?

    答:这个说法不严谨,应该说有些人做学问不遵守学术规范,比如抄袭,比如拼凑,比如诡辩,这和做学问本身没有关系。很多人学“道”还不好好学呢,比如把《道德经》弄成《九阴真经》,练九阴白骨爪,但我们能说不应该“学道”吗?中国古老的《礼记•学记》说得好:“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问:课文说,人往往挡不住外界的诱惑,挡不住大量资讯的入侵,因为那些也是道的一部分。在这种情况之下,人必须要把握住自己。“为道日损”,就是说我们不要盲目地去吸收外面的东西,盲目地认为多多益善。——“外界的诱惑”也是“道的一部分”吗?也就是说,我们要抵挡“道”的诱惑吗?

    答:这个说法肯定是错误的,只能说大量的资讯,有的是符合“道”的,有的是不符合“道”的,比如网上大量的虚假信息,色情信息,这些信息不能说是“道的一部分”,只能说是违反“道”的信息。

    问:书上说,看一本书,先看它的目录,如果这个目录不适合自己,那就丢掉,还看它干什么?有人说,不行,一定要看完,不然怎么知道它的好坏呢?这个办法是行不通的。当您要吃鸡蛋的时候,一闻味道不对,难道还要吃完才说这是坏鸡蛋吗?就这么简单。所以,在这种情况之下,我们一看某些东西不对劲,就要赶快筛掉,赶快躲掉,保护自己。——看书光看目录就能辨别出好坏吗?

    答:这个说法又太绝对化了,有些书目录能看得出好坏,有的书则还要进一步看内容才看得出好坏,更有一些书要仔细地反复地阅读,才能了解它的妙处所在,所以要根据不同情况不同处理。臭鸡蛋的比喻,书上有删略,是说有一个人向杂志投稿,几次都很快被退回来,他怀疑编辑根本没有好好看他的稿子,就偷偷地用胶水把两三页稿纸黏在一起,想看看编辑到底看不看。不久又退回来了,打开一看,粘着的稿纸果然没有分开,说明编辑根本没有看,他很生气,就写了一封信,说:编辑先生,我是很敬仰你的,但是你的这种态度,实在令人不能恭维……编辑收到信后给他回信说:谢谢您,但是我问您,当您要吃鸡蛋的时候,一闻味道不对,难道还要吃完才说这是坏鸡蛋吗?——这个比喻完全是强词夺理,因为鸡蛋臭了,不会是这部分臭了,那部分还很好,而稿件是有这种情况的,所以鲁迅曾说希望刻苦的批评家来做“剜烂苹果”的工作,不要把有缺点的作品一棒子打死,修改了“烂”的部分,整体也许还有可取之处的。

    问:什么叫为无为?书上说,老子的无为,是不要违反自然。——这个说法对吗?

    答:这个说法肯定错的。“无为”在老子哲学里是一个唯一的答案,而不是一个选择题,不是说违反自然就不要去做,不违反自然就可以去做,而是说不但违反自然的不要做,不违反自然的也不要做,因为自然已经把什么都做好了,人不应该另外再有什么作为,因为你一作为,就破坏了自然的安排,你不作为,不去破坏自然的秩序,反而一切都完美了,都“无不为”了。——当然这是老子思想的消极部分,也是一直来都受到人们批评的。

    问:书上说,老子说: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又说:“取天下”是说取之于天下,要用之于天下。我们要回馈社会,因为我们从社会中得到的太多了。——是这个意思吗?

    答:老子的话是对的,就是老子说的治大国如烹小鲜,就是黄老之学(省苛事,薄赋敛,毋夺民时,无为而治),就是今天政府说的“少折腾”。但是曾仕强解释为随便什么人的回馈社会,就不对了,老子的话都是有特定所指的,就是指治理国家,要“无事”,就是无为而治,就是减轻老百姓负担,不扰民(反面的例子可参《种树郭橐驼传》)。据说上古帝王是无为而治的,西汉初年也出现过“文景之治”,一方面因为天下初定,民生凋敝,统治者不能不克制自己的欲望;另方面也因为他们推崇黄老,以道家学说为国家意识形态,于是便无欲以静,与民休息。结果是什么呢?是造就了历史上有名的“文景之治”。这个问题易中天在“百家讲坛”讲“无为之谜”讲得比较清楚。而曾仕强把“取天下”解释为回馈社会,那么连基本的意思都解释不通了,是把“取”和“予”的意思弄反了。

    问:既然错误这么多,那我们为什么还要选这篇课文?

    答:因为社会上有大学语文要讲成“百家讲坛”这样的呼声,我们选这课可以知道“百家讲坛”也是存在问题的,我们要学会说“不”,学会积极思考,学会质疑、提问。教材中选少数有问题的课文,可以让我们知道古人“尽信书不如无书”的道理,养成一种批判的眼光。

    问:书上说,我们所学的很多知识,都是不知“道”的知识,这是非常可怕的。很多科学家,知识很丰富,可就是不知“道”。因为如果他知“道”,有些事情就不敢做,有些论文就不敢发表,有些实验做一半就应该停止了。——请举这方面的例子。

    答:比如科学家研究出原子弹、克隆人,以及种种破坏生态环境、甚至可能毁灭地球的研究。同学们肯定也看过很多这方面的电影电视,例如《生化危机》等,有机会大家可以交流一下这方面内容。

    问:课文说,千万要记住,有很多知识,我们把它叫做不知“道”的知识。而不知“道”的知识,会把我们跟“道”隔绝起来,这就叫隔阂,是我们认识道的阻碍。越有知识,越不知“道”。——有没有具体例子?

    答:这个问题前面已经涉及,可以把它变成一个作业,大家都来举举这方面的例子。还有一种情况,就是知识本来是好的知识,但是学习方法不对,比如变成了应试教育,死记硬背,也会使我们和“道”隔阂。

    问:书上说“为学日益”,就是为了增加自己的智能而学习。但是智能增加了,接下来就有了后遗症,就有事了。因为随着智能的增加,人的欲望和心机也增加了。……一旦知识丰富了,创造力就闭塞了。——为什么?

    答:这个说法肯定说错误的,知识丰富了,肯定创造力也会提升。问题就是全文都在讨论的,究竟什么是知识,它和“知道”不应该是矛盾的,而应该是统一的。

    问:书上说,我们去看那些名牌大学、由名师指导出来的高材生就知道了。他们一毕业,几乎什么都不能做。别人请他们来解决一个问题,他马上上网查看情况。如果别人已经做过了,他们就不想再做;如果别人说这个问题不能解决,他们肯定也不会浪费时间;如果别人说困难重重,他们也不会多费心思。这样的人会有创造力吗?这是很现实的问题。可见,有很多事情我们想错了,现在一定要好好把它调整过来。——那不正是为无为吗?

    答:从曾仕强所举的这个例子来看,确实如此,他的例子驳斥了他自己的观点,是逻辑上的不严密。但是名牌大学的大学生的这种情况,还不能说是“为无为”,那只是好高骛远,或者眼高手低。老子这段话应该完整地看,“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并不是绝对的“无为”,“无为”的前面是“为道”,“无为”的后面是“无不为”,所以“无为”既不是出发点,也不是终结点,它只是一个过程,一个手段,所以不应该理解成那么消极的。

    问:课文说,在《道德经》的第二十章,有四个字:绝学无忧。如果从字面上解释,拒绝学习就可以没有忧愁。这更糟糕,那更赶不上时代,到处都行不通,老子会这样害我们吗?绝不可能。“绝学无忧”,就是告诉我们,要放弃一切不合乎“道”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减少忧愁和烦恼。——这样解释对不对?

    答:肯定不对的,是今人的想法,老子为代表的道家思想确实认为可以“绝学无忧”,例如《庄子》中有一篇《马蹄》,认为“至德之世,其行填填,其视颠颠。当是时也,山无蹊隧,泽无舟梁;万物群生,连属其乡;禽兽成群,草木遂长。是故禽兽可系羁而游,鸟鹊之巢可攀援而窥。夫至德之世,同与禽兽居,族与万物并。”完全是一种无忧无虑的原始共产主义,当然我们不能赞同这样的“绝学无忧”,不能说老子庄子说的就都是对的。

    问:书上说,人类是由无知慢慢走向开悟的,但是这里潜伏着欲速则不达的危险。如果人类说,不急不急,等把所有的情况都搞清楚了,再告诉你们这是什么,反而是人类的万幸。——有可能这样吗?

    答:那是不可能的,人类的认识只能是一个从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发展的过程,人类可以一步步接近终极真理,但是永远也不可能“等把所有的情况都搞清楚了”。

    问:书上说,老子在第二十章告诉我们:唯之与阿,相去几何?你看两个人,一个人说是是是,另一个却慎重地说,好吧,我试试看。二者的意思差不多,但是你的感觉却差别很大。这是很糟糕的。善之与恶,相去何若,善跟不善,差别在哪里?一份饭菜,好吃不好吃,差别在哪里?一件衣服,好看不好看,又差别在哪里?你说得出来吗?——为什么说不出来?我觉得说得出来的。

    答:首先,“唯之与阿,相去几何”,曾仕强的解释是不对的,“阿”是责斥的声音,即呵斥,所以“唯之与阿”是唯唯诺诺和厉声呵斥,是截然相反的,但是《道德经》说“相去几何”,这段话完整的意思是说:肯定与否定,善与恶,这些人间的差别,从“道”的高度看,都是不值一提,小孩子是不懂这些的,所以小孩子最接近“道”,而我就像小孩子一样,混混沌沌,无忧无虑,这是我引以自豪的状态。所以,饭菜好不好吃,衣服好不好看,不是说不出来,而是说出来也没有多大意思。

    问:“大盈若冲,其用不穷”,道是空虚的,但正因为它是虚的,才能够容纳所有的东西。一个杯子装了酒,就不能装茶;装了茶,就不能装酒。所以,如果杯子是空的,它就可以装任何东西。这样我们才知道,人要谦虚,其道理就在这里。人能谦虚,能虚怀若谷,什么都能容得下。——为什么?最后不还是为了有所容吗?结果不还是容了这个容不下那个吗?

    答:这个质疑很对,不能简单说装了酒就不能装茶,应该说装得太满,就装不进别的东西了。假如一个货仓,装满了酒桶,茶箱当然装不进去了,但是只要不装满,比如装一半,那么茶箱还是能装进去的,这和一个杯子里酒和茶不能相混不是一回事,这个比喻不恰当。

    问:书上说,老子接着说: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大直若屈”,很正直的人,看起来好像是老好人。看似无所坚持,实际上有大坚持。“大巧若拙”,真正灵巧的人,看起来都是笨笨的,他不会让别人看出他很灵巧。因为如果一旦被别人看出很机巧,人们就会想尽办法对付他,他迟早会输的。“大辩若讷”,真正很会说话、口才非常好的人,看上去是很木讷的。不该他讲话的时候,他一句都不会多讲。——为什么是这样?那不成了厚黑学了吗?

    答:问得很对,不是说怕被别人看出很机巧,人们就会想尽办法对付他,他迟早会输,所以才装成很笨的样子,而是这样的人必然是木讷的,笨笨的,因为道是不可言说的,道可道,非常道,那些巧舌如簧说个不停,那些脑筋急转弯,总能抢答成功的人,肯定是离道最远的。真正言说“道”的人,肯定是讷讷的,譬如他会说:道是难以言说的,一定要我说,它就好比是怎么样的,但是这个比喻还是不恰当的,我说不出道是怎么样的,我只能说什么不是“道”,当我说这个不是“道”,那个不是“道”,这样逐一排除的时候,就会越来越接近“道”,当我们把不是“道”的东西全部排出掉了,就能把握真正的道了——但是那是不可能的,我们永远不可能把不是“道”的东西全部列举出来……
一个人这样说话,是不是显得很笨拙呢?


二、文本详析

    《道德经》原文比任何讲解都要精彩多了,值得背下来。悟道(知道)是一种个体感悟过程,旁人不能替代,你先背下来,到了一定的境遇,自然豁然开悟。《道德经》这样的文本,最好全背,总共也就五千多字,就一篇课文的字数(我们这篇课文就有5000字),其价值却是多少篇课文也抵不了的。教材再修订的时候,或许我们就要以《道德经》原文为正本,曾仕强的“百家讲坛”则处理为副本。下面是课文涉及到的几段《道德经》原文,我们选用任继愈《老子绎读》的讲解。

    绝学无忧。唯①之与阿②,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③,其未央④哉!众人熙熙⑤,如享太牢⑥,如春登台。我独泊⑦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⑧,儽儽⑨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⑩兮!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⑾,我独闷闷⑿。澹⒀兮,其若海,飂⒁兮,若无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似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⒂母。(二十章)

    [注释]
    1)“唯”,应诺,答应的声音。
    2)“阿”,责斥的声音,即呵斥。
    3)“荒兮”、“泊兮”诸“兮”字,马王堆甲、乙本均作“呵”。“兮”均可今译为“啊”。
    4)央”,完了,结束。“未央”,尚未结束。
    5)熙(xī)”,快乐。
    6)“太牢”,古代帝王祭祀社稷时隆重丰盛的具有牛、羊、豕的祭品,祭祀后,来人分享这些祭品。
    7)“泊”,淡。
    8)“孩”,婴儿的笑声。
    9)“儽儽(lěi) "疲倦的样子,通“累”。与孔子同时的劳勤人民讥笑孔子,说他“儽儽如丧家之狗”。
    10)“沌(dùn)”,混沌、不清楚。
    11)“察察”,严苛。
    12)“闷闷”,满也,懑、愤,义同音近。
    13)“澹(dàn)”,辽远的意思。
    14)“飂(liáo)”,急风。
    15)“食”,应作“德”,从刘师培说,“德”与“得”通用。
    [译文]
    (说明:任继愈把《老子》当散文诗译,所以采用分行格式。)
    抛弃学问,可以使人无忧。
    应诺与斥呵,
    相差有好多?
    善良与罪恶,
    差得了好多?
    别人所怕的,不能不怕,
    远古以来已如此,这风气还不知
    道何时停止!
    众人是那样无忧无虑的欢喜,
    好像参加盛大的筵席,
    像春日登台眺望那样畅适。
    独有我,却淡淡地,无动于衷,
    像还不会发出笑声的婴儿,
    疲倦地,竟像无家可归!
    众人都多余而丰饶,
    而我却处处不足。
    我这愚人的心肠啊,
    混混沌沌地!
    人们都那么明白,
    我却这样糊涂。
    人们是那么精明,
    我却在一旁沉闷。
    辽阔啊,像无边的大海,
    无尽啊,像疾吹的长风。
    众人都有一套本领,
    独我又笨又无能。
    我跟人家不同之处,
    在于找到了根本(母)。
    [点评]
    老子思想深刻而有创见,很难被当时世俗一般人所理解。这一章,却故意说了些贬低自己的话,说自己无能、糊涂、没有本领,其实是正话反说,讽刺社会上的一般浅薄、庸俗。最后一句点出了主题,说出他和别人不同之处,在于得到了“道”,与开首第一句相呼应。

    上士闻道,勤①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②。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③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④道若纇⑤,上德若谷。大白若辱⑥,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⑦,质真若渝⑧,大方无隅⑨,大器晚成⑩,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⑾且成。(四十一章)

    [注释]
    1)勤,积极。
    2)“大笑之”,据王念孙说应作“大而笑之”。“大”是空洞而不切实际,与“勤而行之”是平行的句子。据《牟子》及《抱朴子》所引《老子》,都作“大而笑之”。
    3)“建言”可能是古代的现成的谚语,或歌谣。或以“建言”篇书名,但老子博学,他有意不引古书,此说无据。
    4)“夷”,平坦。
    5)“纇(lèi)",崎岖,不平坦。
    6)“辱”,参看二十八章“知其白、守其黑;……知其荣,守其辱”。宋范应元本“辱”字作“ ”,与白对立,意思是污垢,暗昧,也讲得通。
    7)“偷”,怠惰、松松垮垮。
    8)“渝(yú)”,改变,不能坚持下去。
    9)“隅”(yú)角落,犄角的地方。
    10)马王堆甲本,作大器“免成”。与“希声”、“无形”为并列,名词之前都是否定词。“大器免成”,是说大器不需要加工。于义为顺。但通行各本均作“晚成”,千百年来已被用作成语,故译文从通行本。楚简乙本作“曼成”,“曼”,於音,通“免”,韵通“晚”,可并存。《老子》原本疑为“免成”。
    11)“贷”,《说文》:“贷,施也”,帮助。马王堆乙本,作“善始且善成”。敦煌本“贷”作“始”。据于省吾说,景龙本作“夫唯道善贷且善”,当脱“成”字。古书“成”“终”互训。“善贷且善成”,就是说“道”使万物善始善终,万物从始至终都离不开“道”。此章最后五句叶韵应为成。
    [译文]
    “上士”听到了“道”的道理,
    赶快照着实施;
    “中士”听到了“道”的道理,
    将信将疑;
    “下士”听到了“道”的道理,
    [认为空洞],横加嘲笑。
    不笑那才希奇!
    所以,古人说得好:
    “明显的‘道’,好似暗昧,
    前进的‘道’,好似后退,
    平坦的‘道’,好似崎岖,
    崇高的‘德’,好似深谷。
    最光彩好似屈辱,
    广大德好似不足,
    健德好似怠惰,
    纯真好似庸俗,
    最方正,反没有棱角,
    大器物,将最后完成,
    大声音,反而希声,
    大形象,反而无形。”
    “道”,幽隐而“无名”,
    “道”于万物善始善终。
    [点评]
    “士”,有文士也有武士,以及是对有学问或某种专长的人的统称。老子把“士”分为上、中、下三类。老子引用了古代的成语,从矛盾的观点来论证退守、不争、柔弱符合于“道”。并认为这种原则是“无为”而无不为。“道”与万物同在,与万物善始善终。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躁①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②。(四十五章)

    [注释]
    1)“躁”,《说文》作“趮”,疾走叫做“趮”。天冷时,跑跑跳跳可以不冷,与下文“静胜热”对照。
    2)“正”,政治上的首领,通“贞”、“政”。马王堆甲本“可以为天下正”。
    [译文]
    最圆满好似欠缺,
    其作用不会败坏。
    最充实好似空虚,
    其功能永不穷竭。
    最正直好似枉屈,
    最灵巧好似笨拙,
    好辩才好似木讷。
    急走能战胜寒冷,
    安静能克服暑热。
    无为清静可以做天下的首领。
    [点评]
    这一章充分发挥了老子的辩证法智慧。老子认为有些事物表面看来是一种情况,实质上却又是一种情况。表面情况和实际情况有时完全相反。比如,大巧若拙,并不是提倡愚蠢笨拙。大辩若讷,并不认为提倡说话越不清楚越好。孔子也讲,“刚毅木讷近仁”,他们反对浮华不实的作风。这几句话闪耀出老子的辩证法智慧的光芒。可惜这种光辉的辩证法思想,老子没有充分发挥,《老子》中更多的议论是反对知识。本章最后结论归结为清静无为这个总原则。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①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四十八章)

    [注释]
    1)“取”,治理。掌握。
    [译文]
    从事于学识,[知识]一天比一天增加,
    从事于“道”,[知识]要一天比一天减少。
    减少再减少,
    最后减少到“无为”。
    虽然“无为”,而没有一件事情不是它所为。
    治理国家,经常不要勉强,
    到了非勉强去做不可的地步,
    就不配掌握天下了。
    [点评]
    这是第四十七章思想的继续。老子用“减”(损)的方法对待认识,用意在于摒除感官经验带来的干扰,排除,再排除,最后达到“无为”的境地就算到家了。治理天下也要依据同样的法则,无为而无不为。四十七、四十八两章,互相呼应,应合并参看。
    (注:四十七章内容:不出大门,能知国事。不望窗外[的天空],能识天道。走得越远,所知越少。因此,“圣人”不必经历就有知识,不必亲见就能明了,不必去做就会成功。)


三、思考与练习提示

    1.大学语文与“百家讲坛”有什么区别?
    (1)大学语文是母语高等教育,《百家讲坛》则是面向大众的。(2)语文课是形式训练课,必须有听说读写的互动环节,而《百家讲坛》主要是一人讲大家听。

    2.“知识”与“知道”到底是什么关系?阅读“导读”提供的几章《道德经》原文,对照课文加以体会。
    在这几章里,老子似乎是把知识和“知道”对立起来的,但是据曾仕强解释,知识可以分为合乎道的知识和不合乎道的知识,联想中国目前的应试教育方式,可以知道确实是这样。

    3.有人说《道德经》是散文诗,有人说《道德经》也是语录体,假如是语录体,那么和《论语》也有所不同,不是教学活动的记录,而是作者自己的语录体写作。读上面几章《道德经》内容,体会其文体形式。
    《论语》的“语录”是从成篇的讲述中摘录下来的,《道德经》则本来就写成一则一则精粹的语录,而短小、精粹、跳跃,这些也是诗歌语体的特征,所以人们会觉得《道德经》像一首首精美的散文诗。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222521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