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百科 > 学生征文

卢桂芳:文化也需要传扬
【时间:2012/6/9 】 【来源:广西玉林师院 】 【作者: 行管11 卢桂芳】 【已经浏览2161 次】

    文化,看似很抽象的东西,但在人类生活中却无处不在。文化,是在人类生活社会中慢慢的自然而然的产生的。它的发展需要我们去贡献,它的精华需要我们去传扬,只有这样,文化之路才能更久远。
    乍看“文化”二字,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书籍和图画。书籍记载了历史以来的各个年代人们的生活状况,各种民族习俗文化的延续历程;而图画则是形象的描述了历史文化发展繁荣与否的最有力的证明。从二者中,我们了解了古代各类风云人物的英勇事迹,体会到各个年代缤纷多彩的历史文化。然而,随着年代的久远,时间的推移,那些记载着传统文化的书籍和图画被丢失了,我们对历史真实的了解被蒙上了一层未知的面纱,为了让我们不再因为时间而把历史的真实性给遗忘,为了让后人都记得秦始皇的霸气,孔孟的睿智,李杜的才华,我们要携手共同传扬文化而努力,让他们能永远被牢记在心里,让他们创造的丰厚的文化能源远流长。
    文化,不仅是字面上的文化,还包括了人们在生产生活中逐渐形成的富有民族特色的民俗习惯。我们都知道,北方人喜欢面食,南方人喜爱大米,傣族人的泼水节,蒙古人的那达慕大会,壮族人的山歌会,西藏人的朝拜,彝族人的火把节等等,他们的这些特色民族文化并不是突然萌发的,是由于地域原因,生活习惯这些的不同并且经过历史的沉积而形成的。他们不断传承祖先遗留下来的文化,不断完善这些民族特色习俗,使之与社会发展共同进步。如果人们摒弃了这些几千年来老祖宗留下的魁宝,我们又怎能知道这些特色节日的存在呢?又怎能体会到各族人们生活的丰富多彩呢?因此,传扬民族文化志在必行。
    文化,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因为自我们懂事起,我们就在文化中成长,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不断的扩充自己对文化了解的深度和宽度。接受教育是我们了解文化的一条重要途径,毕业后进入社会是我们对文化另一方面了解的开始,我们无时无刻都在与文化相联系,所以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我想我们更有责任去传扬文化,让文化能更蓬勃的发展。
    孩提时,我们只能牙牙学语的时候就开始一字一顿的学习着,从最简单的发音和书写学起;童年时,我们可以流利的说话跟表述,了解到一些简单的道理,明白做人做事的基本原则;青年时,我们可以一口气在白纸上挥洒自己心中的想法,对文化的了解也不断深入,并接触了文言文,开始文诌诌的满口之乎者也;成年后,我们踏上了更高的求学路,在大学里,在图书馆中领略到文化的多样美,学会用批判的方法来审视社会。人生短短几十年,不能让文化因生命的终结而终结。如若不然,接受的文化将是一节节,一段段杂乱无序的文字片断,根本不能知道文化那种久远的美。因而,在我们的有生之年,我们更应该要致力与文化的传扬,让更多人体会到东方的文化之美。
    我们还知道,文化不仅是有书籍图画之类的实体记载,还有民间人们口耳相传的语言记载。比如首都北京,它是京剧发展的源泉,是京剧最久远的见证。我们青年一代也许对它没有兴趣,我们不懂它的产生是何来的,不懂它的腔调是怎么唱的,或许是年代问题,只有老人一辈才知道关于它的一些点滴。如今会欣赏京剧的人不多,学习京剧的人更是少之又少年。再者,陕北人都喜欢窗花,逢年过节为窗子换上新颖生动的窗花,不仅增添了喜庆,更增添了新意,现如今,人们愿意拿着手机等各种先进通讯工具而不愿意去学习剪裁那无聊的而又需要耐性的红窗花。久而久之,我们那些有特色的文化会被渐渐忘记,现代化的进程让我们的民俗文化不知从何发展,不知如何融入新生社会的民俗文化危矣。我们不能眼睁睁的看着这些文化在社会的进步中消失,我们要鼓励青年一代好好学习自己的民俗文化,呼吁社会关注这些文化的发展,让我们为文化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对文化的学习永远不会结束,活到老,学到老也是对文化学习的一种 形象的描述吧。文化的发展是极其艰难的,你看李杜二人一生写下的诸多诗篇,能幸存的为数不多;再看我们的藏经能够完整保存的又有多少,遗落世界各国的圆明园的遗物又有多少。看着文化如此艰难而坚强的生存着,我们能不好好传扬文化吗?
    文化是我们值得一生研读的魁宝,我们要用心去学习,用行动去保护,为文化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吧。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221067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