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站长教材 > 教案导读

《乌托邦》教案
【时间:2011/10/16 】 【来源:本站 】 【作者: 何二元】 【已经浏览5282 次】

【说明】

 

尽管教学建议中强调要突出课文的读写训练,但是传统的教学程序仍不能不迁就一下,比如领导来听课,你不能让他“听”学生的阅读,比如学生不想阅读,做与课堂无关的事情,这时候教师不得不回到传统教学方法,让学生“听课”。即使如此,我们仍然建议,在讲课中尽量使用课文中的原文语句,不要转述,也不要学生复述,尽量传达原汁原味的课文语句。做到讲的是内容,传递的还是语言。

 

【教学目标】

 

1、了解学习汉译作品的意义。

2、培养阅读汉译作品的兴趣。

3、了解更高境界的“叙述文”语体。

 

【作家简介】

 

教材上有一个最最简略的作者介绍,即:

 

托马斯·莫尔(14781535),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杰出的人文主义者,曾任英国大法官,是仅次于英王的第一号要人,后因在宗教问题上违逆英王亨利八世,被判处死刑。其代表作《乌托邦》,是空想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伟大奠基著作。

 

教师可以根据自己兴趣,讲多讲少,教参中的《莫尔小传》 《托马斯·莫尔:另一种宗教》 《外国文学史话:乌托邦的殉道者托马斯·莫尔》 《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文学史:莫尔》以及译者《序言》中关于作者介绍的内容都可以参考。建议借此复习记叙类文体第二单元的《自传·简历·自我介绍》。

 

莫尔:在我眼前,总好像由我的乌托邦人推举我当上了终身的国王。……自己仿佛在胸前手握着用一束鲜果组成的帝王权杖,身上披着引人注目的圣方济修道士的袈裟,头戴一顶非常漂亮的麦穗制成的王冠,昂首挺胸向前走去。

 

诺福克∶在英国,谁不服从国王,就没有好结果。

莫尔∶我已经再三思索考虑了,但是,我不能违背自己的良心。

诺福克∶托马斯,我怕你将要付出很高的代价。

莫尔∶自由的代价的确很高。然而,即使是最低级的奴隶,如果他肯付出代价,也能享有自由。

 

读汉译作品实际上是读译者的文字,所以不可忽视译者介绍。教材上也有一个最最简略的内容,即:

 

戴镏龄(19131998),我国英国文学研究领域的著名学者,英语语言文学专业首批博士生导师。译著有《乌托邦》、《浮士德博士的悲剧》和《英国文学史纲》等。

 

教师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讲多讲少,教参中有《百度百科·戴镏龄》 《名家印象与访谈:戴镏龄》 《读《戴镏龄文集》,尤其可以注意的是戴镏龄的《我与翻译》,后面附有一篇他的小传。亦可借此复习记叙类文体第二单元的《自传·简历·自我介绍》。不过这篇自传虽然写于80年代,字里行间却仍带有极左路线那个年代的痕迹,可知那个年代对老一辈知识分子心灵伤害之深。

 

【作品背景】

 

课文选自莫尔的《乌托邦》,课文背景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课文《关于职业》的背景,即《乌托邦》这本书的内容;二是《乌托邦》这本书的写作背景。这两方面的内容可以看教参“乌托邦研究”部分,尤其是戴镏龄的《乌托邦》序言《告别乌托邦》一书对于《乌托邦》的介绍。

 

戴镏龄的《序言》对作者莫尔以及《乌托邦》这本书都有精辟的介绍,这里还可提前引入教材后面关于“如何读一本书”的知识,就是要利用好书的前言后记这些内容。戴镏龄这篇《序言》确实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阅读这本书。

 

《告别乌托邦》一书对于《乌托邦》的介绍,带有缩写的性质,没有时间阅读《乌托邦》全书的同学可以先阅读这个缩写本。尤其值得肯定的是,该书的缩写方式不是转述式,而是摘要式的,这就最大程度地保留了原著的语言文字,有助于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告别乌托邦》一书的引题是“回顾社会主义的历程与歧路”,有对社会主义发展史感兴趣的同学,或是政法专业、国际政治专业的学生,可以推荐他们阅读,我们可以提供电子版本。)

 

【课文讲解】

 

1515-1516年托马斯·莫尔出使欧洲,用拉丁文写成小说《乌托邦》,书的全名是《关于最完美的国家制度和乌托邦新岛的既有益又有趣的金书》。《乌托邦》是在十五至十六世纪的地理发现已经开始但远未完成的条件下写成的,因此它采用到一个陌生国家去旅行这样的游记体裁小说形式,非常迎合当时社会的口味。而实际上这是一部严肃的书。

 

乌托邦(Utopia)这个词是作者根据古希腊语虚构出来的,“u”来自希腊文“ou”,表示普遍否定,“topia”则发端于希腊文“topos”,意为地方或地区;因而Utopia就意为不存在的地方、乌有之乡。另外译者在序言中是这样分析这个词的:

 

莫尔在1516年写成《乌托邦》,采取了非常严肃的态度,使用的是当时学术界通行的拉丁语,但是书中人名、地名以及其他专名,都是杜撰。“乌托邦”(Utopia)这个词本身就是据古希腊语虚造出来的,六个字母中有四个元音,读起来很响,指的却是“无何有之乡”,不存在于客观世界。

 

Utopia译成乌托邦,乌托二字与发音非常接近,而且能让人联想起中国的子虚乌有”“无何有之乡之类的词语。“pia”译成更是神来之笔,不知始作俑者何人?汉语里没有和“pia”对应的字。(小品《不差钱》播出后,网上还曾兴起给小沈阳说的这个“pia”造字的热潮,当然最后谁也没有造成功。)

 

《乌托邦》分上下两部,第一部分揭露和抨击由于圈地运动而导致的羊吃人的不合理的社会现象,反映了封建专制和资本原始积累给人民带来的苦难,指出私有制是劳动者贫困和社会上各种灾祸的根源,消灭私有制是保证人人幸福的唯一途径。第二部分讲述了一个虚拟的乌托邦岛的故事,这是一个理想的社会:没有私有制,人人参加劳动,公民一律平等,社会拥有丰富产品,全体公民过着无忧无虑的富裕生活。《乌托邦》的基本思想,在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后来社会主义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上部主要是对话形式,下部故事性强,可以引导学生先从下部读起。故事首先介绍了乌托邦岛的地理位置:乌托邦岛中部最宽,延伸到二百哩,全岛大部分不亚于这样的宽度,只是两头逐渐尖削。从一头到另一头周围五百哩,使全岛呈新月状,两角间有长约十一哩的海峡,展开一片汪洋大水。由于到处陆地环绕,不受风的侵袭,海湾如同一个巨湖,平静无波,使这个岛国的几乎整个腹部变成一个港口,舟舶可以通航各地,居民极为称便。

 

接着分“关于城市”“关于官员”“关于职业”“关于社交生活”“关于旅行”“关于奴隶”“关于战争”“关于宗教”等八个方面进行具体描写。关于这八个部分的介绍,课堂上要尽量引用原文段落,点到即止,不必追求完整,目的是引起学生自己阅读的兴趣。

 

1.关于城市

 

岛上有五十四座城市,无不巨大壮丽,有共同的语言、传统、风俗和法律。各城市的布局也相仿,甚至在地势许可的情况下,其外观无甚差别。我们只要熟悉其中一个城市,也就熟悉全部城市了,因为在地形所许可的范围内,这些城市一模一样。农村中到处是间隔适宜的农场住宅,配有充足的农具。市民轮流搬到这儿居住(从事农业劳动)。

2.关于官员

 

每三十户每年选出官员一人,每十名官员隶属于一个更高级的官员,(全岛)用秘密投票方式公推一个总督。他们商讨国事, 如公民私人间发生纠纷(这种情况是不多的),他们总是及时处理。凡属重要的事都要提交会议开会讨论,有时问题须交全岛大会审议。(高级官员)虽依法免除劳动,可是不肯利用这个特权,而是以身作则,更乐意地带动别人劳动。

 

3.关于职业

 

乌托邦人不分男女都以务农为业。他们无不从小学农,部分是在学校接受理论,部分是到城市附近农庄上作实习旅行,有如文娱活动。他们在农庄上不只是旁观者,而是每当有体力劳动的机会,从事实际操作。大家都辛勤地干他们的本行,只需要很少的工作时间便足够有余地生产出生活上需要与便利所必不可少的一切。政府并不强迫公民从事多余无益的劳动。所有公民除了从事体力劳动,还有尽可能充裕的时间用于精神上的自由及开拓,他们认为这才是人生的快乐。

 

4.关于社交生活

 

城市是由家组成的,家是由有亲属关系的成员共同居住的。年纪最老的人当家。妻子呢,伺候丈夫;儿女呢,服侍父母。一般说来,年轻人照顾年老人。每座城市分成四个大小一样的部分。每一区的中心是百货汇聚的市场。每条街有宽敞的厅馆,大家集中在厅馆中用膳。午餐及晚餐开始前,有人先读一段书,劝人为善,老人就按这段书的提示,引出认为适当的话题,调子是开朗的而且略带风趣的。 也乐于听青年发言,以便考验每一青年的才华及性格。

 

在每一个城的范围内有四所公医院,这些医院设备完善,治疗认真而体贴入微,全城居民一染上病无不乐于离家住院护理。他们没有酒馆和烈性饮料店,没有妓院,没有腐化场所,没有藏垢纳污的暗洞,没有秘密集会的地方。在众目睽睽之下,人们必须正当地消磨业余时间。

 

5.关于旅行

 

凡想到另一城市探望朋友或是从事游览的公民,可以很容易地准许。他们在旅行全程中,什么都不带,却什么也不缺乏,因为到处象在自己家里。如他们在任何地方住留一天以上,每人就在当地干自己那一行的活,受到同业殷勤的款待。

 

6.关于奴隶

 

他们的奴隶分两类,一类是因在本国犯重罪以致罚充奴隶,另一类是在别国曾因罪判处死刑的犯人。多数奴隶属第二类。还有一种奴隶,那是另一国家的贫无以为生的苦工,他们有时自愿到乌托邦过奴隶的生活。这些人受到良好的待遇,他们如乌托邦公民一样享有几乎同样宽大的优待。

 

7.关于战争

 

乌托邦人认为战争是唯一适宜于野兽的活动,然而任何一种野兽都不像人那样频繁地进行战争,因此他们很恨战争。乌托邦人一反几乎所有国家的惯例,把在战争中所追求的光荣看成极不光荣。然而他们的男女在固定的日子里刻苦地参加军训,锻炼自己,唯恐一旦有需要而他们不能作战。但是他们决不轻易地投入战争。

 

8.关于宗教

 

乌托邦把宗教的全部问题作为一个尚有待于解决的问题,容许每人选择自己的信仰。乌托邦人的信仰是,人死后有过的必受罚,有德的必受赏。如有人有不同看法,乌托邦人甚至认为他不配做人,因为他把自己灵魂的崇高本质降到和兽类的粗鄙躯体一般无二。他们更不承认这种人是乌托邦公民,因为如果不是他还有所忌惮的话,一切法律和惯例都将对他无用处。

 

500年前的文字,今天读起来仍然清清楚楚,几乎不必讲解,这就是莫尔叙述文体的魅力,当然也体现了译者文字功力。

 

课文选自第三节“关于职业”。这一节对理想社会里的职业情况做了描绘:

第一,不分男女,不分城乡,只要年龄和体力适合,都要参加劳动,一天工作六小时。

第二,根据自己的情况学习一门手艺,包括毛织、纺麻、瓦工、冶炼、木工等行当,务使没有一个闲人。

第三,崇尚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闲暇时间人们从事一些音乐、下棋、学术讨论等健康消遣。在衣着上奉行节俭、朴实、实用,蔑视华服盛装、刻意打扮。

第四,追求精神的自由快乐。

 

关于职业这一节的描述里,我们已经能够隐约读到日后马克思关于劳动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的伟大预言。

 

【思考练习】

 

1、古人认为“绚烂归于平淡”是最高的语言风格。《乌托邦》的作者莫尔也曾绚烂,他少年时主要在诗歌写作方面下功夫,以后又认真琢磨自己的散文,练习各样的文体。人们评价说:“我们很难找到一个比他更杰出的即席演说家,他的漂亮辞令供他的漂亮才华充分驱使。”然而当他创作《乌托邦》时,却采用了这样平淡自然的语言,而译者戴镏龄先生也恰如其分地选择了我们所看到的这样波澜不惊的朴素文体来进行翻译。仔细阅读课文,体会课文“绚烂归于平淡”的语言风格。

 

“思考与练习”包括“思考”与“练习”两个部分,通常第一题都是属于“思考”题,也就是不必在作业本上做的,而是提示阅读思考的方向。比如这一题就是要学生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不断思考语体问题,从而获得领悟。

 

2、“乌托邦人认为奇怪的是,一个人可以仰视星辰乃至太阳,何至于竟喜欢小块珠宝的闪闪微光。他们认为奇怪的是,竟有人由于身上穿的是细线羊毛衣,就大发狂想,以为自己更高贵;其实不管羊毛质地多么细,原来是披在羊身上的,一只羊终归还是羊。”《乌托邦》中有很多这样深刻而有趣的文字,阅读《乌托邦》第二部,再摘出几个这样的段落。

 

他们看待铸钱的金银,都只按其本身真实性质所应得的价值,不超过这个价值。……乌托邦人饮食是用陶器及玻璃器皿,制作考究而值钱无几;至于公共厅馆和私人住宅等地的粪桶溺盆之类的用具倒是由金银铸成。再则套在奴隶身上的链铐也是取材于金银。最后,因犯罪而成为可耻的人都戴着金耳环、金戒指、金项圈以及一顶金冠。乌托邦人就是这样用尽心力使金银成为可耻的标记。

 

阿尼蒙利安人派来的外交使节们的例子……三位使节本人在自己的国家是贵族,故穿的金锻,戴着重金项圈及金耳环,手上有金戒指。他们的帽子上饰有成串的珍珠及宝石。他们打扮自己的全部东西恰是在乌托邦用来处罚奴隶,污辱罪犯,以及给儿童开心的。……在所有乌托邦人眼中,这种华丽的排场是丢脸的。因此他们把使节团体中最下等的仆从当做主人来敬礼,把使节本人当做奴隶,因为使节戴着金链,走过时受不到任何敬意。

 

在选择配偶时,乌托邦人严肃不苟地遵守在我们看来是愚笨而极端可笑的习惯。女方不管是处女抑孀妇,须赤身露体,由一位德高望重已婚老妇人带去求婚男子前亮相。同样,男方也一丝不挂,由一位小心谨慎的男子陪伴来到女方面前。我们非笑这样的风俗,斥为愚蠢。乌托邦人却对所有其他国家的极端愚蠢表示惊异。试看人们买一匹花钱本不太多的小马,尚且非常慎重,尽管这匹马差不多是光着身子,尚且不肯付值,除非摘下它的鞍子,取下全副挽具,唯恐下面隐蔽着什么烂疮。可是在今后一生苦乐所系的选择妻子这件事上,他们却掉以轻心,对女方的全部评价只根据几乎是一手之宽的那部分,即露出的面庞,而身体其余部分全裹在衣服里,这样,和她结成伴侣,如果日后发现什么不满意之处,就很难以融洽地共同生活下去。并非一切男人都很明智,只重视女方的品德。即使明智的男人,在婚姻问题上,也会认为美貌大大地增加了美德。

 

他们对病者表示悲痛,但对死者无所惋惜,除非是极端贪生而不愿离开这个尘世的死者。一个人临死而有如此的表现,他们认为不祥,预示他的灵魂无望,抱有内疚,对即将到临的处罚怀有默默的预感,因而害怕死去。他们又觉得一个人在受到上帝召唤时不是欣然迅速从命而是勉强不得不去,上帝是不会乐意他的到来的。他们如看到一个人这样死去,不禁为之毛骨悚然,因而在忧郁的沉默中将死者送到墓地上,祈求上帝怜悯死者而且宽恕其罪愆,然后把尸体埋掉。反之,他们对于高高兴兴满怀乐观而死去的人,不表示哀悼,在歌唱声中为其举行葬礼,充满深情地将死者的灵魂交付与上帝。

 

《乌托邦》的语言浑然一体,很难句摘,所以最好完整地阅读原著。另补充两则第一部里的段落:

 

无文化的人对绝不是无文化的任何东西总认为不合胃口,把它排斥。一知半解之徒把不是堆砌陈词废语的一切看成平凡无奇。有些人只赞赏老古董;无数的人敝帚自珍。张三忧郁成性,听不得笑话;李四又缺乏风趣,拿诙谐当禁条。还有些人头脑迟钝,一听见讽刺话就怕,像被疯狗咬过的人怕水一般。又有些人感情易变,可以坐下来表扬这件事,站起来表扬那件事。这些人在酒店中一杯在手,评论作家的才华。他们任意以权威自居,把每个作家的著作拿来谴责一番,攻击得体无完肤。他们自己却很安全,如俗话所说,遭不到射击。他们光滑玲珑,身上没有一根好人的毫毛能让你捋住。再则,另外一些人如此不知感恩,因此,他们虽然很爱一部作品,却对作者不怀一点好感。他们就象失礼的来客,受到丰富筵席的款待以后,离开时酒醉饭饱,对邀请他的主人竟不道谢一声。

 

你们的羊,一向是那么驯服,那么容易喂饱,据说现在变得很贪婪、很凶蛮,以至于吃人,并把你们的田地,家园和城市蹂躏成废墟。全国各处,凡出产最精致贵重的羊毛的,无不有贵族豪绅,以及天知道什么圣人之流的一些主教,觉得祖传地产上惯例的岁租年金不能满足他们了。他们过着闲适奢侈的生活,对国家丝毫无补,觉得不够,还横下一条心要对它造成严重的危害。他们使所有的地耕种不成,把每寸土都围起来做牧场,房屋和城镇给毁掉了,只留下教堂当作羊栏。

 

3、《礼记·礼运》讲述的是中国古代的乌托邦以及这种乌托邦的没落,你能模仿《乌托邦》平淡简朴的语言把它翻译过来吗?

 

昔者仲尼与于蜡宾,事毕,出游于观之上,喟然而叹。仲尼之叹,盖叹鲁也。言偃在侧曰:“君子何叹?”孔子曰:“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执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

 

参丁帆《大学语文》译文:

 

从前孔子作为助祭人员参加了蜡祭。祭祀完成之后,孔子出去到观上面游玩,叹了口气。孔子的叹气,大概是哀叹鲁国吧。言偃在旁边,问道:“您哀叹什么呢?”孔子说:“公而无私之道的施行,和夏、商、周三代尤其英明的君主,我没有赶上,但却有记载。”

 

“大道实行的时代,天下是公有的。选拔贤明的人,推举能干的人,讲求诚信,修习亲睦。所以人们不只是亲近他们的亲人,不只是疼爱他们的子女,使老人能够安享天年,青年人能够不吝惜出力来侍奉老人、疼爱孩子,小孩能够被细心照顾,年老无妻、年迈无夫、年幼无父、年老无子以及残废、生病的人都能被赡养。男子有自己的职业,女子有好的归宿。财物,厌恶它被丢弃在地上形成浪费,却不是自己收藏;力气,厌恶它不从身上使出来,却不是为了自己。因此阴谋、闭塞没有发生,盗窃、造反作乱没有兴起,所以门从外面掩上却不关闭。这就是大同。”

 

“如今大道已经消逝了,天下成为一家私有。人们各自亲近他们的亲人,各自疼爱他们的子女。财物藏给自己,出力也是为了自己。把诸侯父死传子、兄死传弟作为礼制,把内城、外城、护城河作为坚固的屏障,把礼仪、道义作为纲纪。来使君臣关系端正,来使父子关系笃厚,来使兄弟和睦,来使夫妻和谐,来确立尊卑贵贱的制度,来划分田地的阡陌疆界、设立居住的闾里制度,来尊崇勇敢和智慧的人,来推重为自己的行为。所以阴谋因此兴起,而战争也由此兴起。禹、汤、文王、武王、成王、周公,成为用这些制度治理天下的人中的佼佼者。这六位贤明的人,没有不郑重认真地对待礼的。用礼使君主处理得当的事情明白,用礼成全人民使他们诚信,使人民的罪过明白,使奖赏仁义成为定则,讲说人民使他们推让,把这些作为一定的纲纪给人民看。如果有不用这些制度的人,即使是居权势职位的人,也要把他罢免,人们都把他当作祸害。这就是小康。”

 

参《中国历代名著全译丛书·礼记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这个译文风格肯定与戴镏龄译《乌托邦》的语言有很大不同的,让学生尝试模仿汉译《乌托邦》的语言,不一定要直译。有译得好的,可推荐至教学网站交流。

 

【课堂答问】

 

可以预料的是,学生的问题多半会集中在乌托邦的内容,所以教师要事先仔细看看教参提供的内容。教师作答的导向,应该是引导学生去读原著。

 

另外设想几题:

 

●莫尔在宗教问题上违逆英王亨利八世,被判处死刑,是怎么一回事?

○可以推荐他们看美国大片《日月精忠》。

 

●为什么莫尔的《乌托邦》反而没有招致英王迫害?(莫尔因不愿宣传承认英王是英国教会最高领袖而被判为“叛国罪”,那么《乌托邦》一书揭露英国社会“羊吃人”的现象,不是更可以被判处“叛国罪”吗?)

○莫尔写《乌托邦》是有所顾忌的,所以他想了很多巧妙的办法。第一,他用的是拉丁文写作,直至他死后才有英译本。第二,《乌托邦》写好后实在海外出版的。第三,乌托邦的故事是假托海外奇谈,作者还假装不断反驳讲故事的人,这样英王即使读到这本书也无可奈何。

 

●如果学生提到人民公社之类的问题(在网上输入“乌托邦”一词可能会查到)

○教师不必作答,而可以介绍他们阅读《告别乌托邦》一书,该书作者为中央党校人员,应该不会有问题。

 

●谁最早把“Utopia”翻译成“乌托邦”的?

○不知道,可以鼓励学生自己上网去查找。

 

●“Utopia”的读音为什么可以译成“乌托邦”?妙在什么地方?

○“乌托”二字与发音非常接近,而且能让人联想起中国的“子虚乌有”“无何有之乡”之类的词语。“pia”译成“邦”更是神来之笔,不知始作俑者何人?汉语里没有和“pia”对应的字,小品《不差钱》播出后,网上还曾兴起给小沈阳说的这个“pia”造字的热潮,当然最后谁也没有造成功。

 

●学生可能会发现乌托邦地图和像中国地图

○不易回答。

 

【拓展阅读】

 

在莫尔之前,就有柏拉图的《理想国》,继《乌托邦》之后,同类作品又在17世纪初叶接踵出现了三部:康帕内拉的《太阳城》安德利埃的《基督城》培根的《新大西岛》,此后两个世纪中,继起之作不绝。

 

 

乌托邦小说,作为自古以来预想和思考未来社会的一种文学形式,在近代社会得到充分的发展。从16-19世纪约有近千种之多,20世纪上半叶就有300余种。而其中反乌托邦小说,作为对社会理想的批判思考形式,尤其在工业化最早的英国得到蓬勃的发展。表现出现代人面对工业化社会的美好理想和现实弊病之间的矛盾反差的反思。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208049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