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百科 > 高教研究

新思路解决新问题: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张尧学谈高教质量工程建设(张尧学)
【时间:2009/5/3 】 【来源:光明日报 2006-10-18 】 【作者: 张尧学】 【已经浏览3527 次】

    “质量工程”的重点在于提高大学生的交流能力、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前两者都与创新能力紧密相关。如在普通高等学校,推进大学语文课建设,现在很多大学毕业生,包括硕士毕业生,不会写文章。


    高校教育教学质量一直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所必须关注的重要问题,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已经成为全社会特别是高教界目前最为迫切的呼声。令人欣喜的是,党中央和国务院已经做出了重要战略决策,即把发展高等教育的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这必将对我国高等教育的科学发展产生决定性的影响。日前,教育部正在积极酝酿实施“质量工程”的指导意见,记者就实施“质量工程”的若干问题,采访了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张尧学。

    记者:从2003年第一批扩招入学的毕业生走向社会起,教育部就启动并实施了“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重点由规模发展转到提高质量上来。这一思路转变的背景是什么?

    张尧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高等教育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1%。1999年高校招生人数为108万人,现在年招生人数超过540万。尽管国家财政对高等教育的投入是过去的两倍,但现在大学生的数量是过去的五倍。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世人共睹,但由于财政投入的力度跟不上大学生数量的增长,,生均占有资源不是更高,而是更低了。按国外惯例,培养一个大学生,每年要投入2—3万美元,在我国,大学生生均经费是每年1万元人民币。怎样用有限的资源尽可能满足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这是一个突出的矛盾。因此,,只能用新思路办高等教育,从师资力量、课程设置、实验实践等角度,在制度、手段上采取一系列举措,推动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而不能沿用老思路举办新时期的高等教育。

    一、要重视“德”的建设

    记者:您曾经多次提到“德”这样的字眼。“德”与高等教育质量有关系吗?

    张尧学:在计划经济时代,高等教育与社会现实有些脱节。现在,这两者的结合越来越紧密。高等教育在为社会提供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同时,也带来了消极的一面,社会上存在的消极一面:如急功近利、浮躁等社会现象,也在高等教育中都有所表现,使我们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出现偏差,这是影响教学质量最为有害而又最容易被人们忽视的重要原因。
 
    这些年,我国积极惩治学术造假,但是存在的隐性问题还有很多。例如:夸大科研成果,学生的成果说成老师的,别人的成果说成自己的等,这些现象普遍存在,而且彼此影响,使我们逐渐对这些错误现象见怪不怪,是非不明,有意无意间导致了道德观、价值观的转变。而道德观和价值观的沉沦,比其他很多问题更可怕。现在,我们要花掉很多倍的金钱修复受毁的环境,而道德观和价值观的恢复,要经过许多代人的努力。

    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首先要加强“德”的建设。从大学发展的历史看,它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功用,就是人类精神的家园,人文精神要在其中沉淀。即使别的地方价值观崩溃了,大学还应该坚守,成为体现人文、正义的中流砥柱,成为引领社会向健康方向发展的火车头。大学就是大师的聚集地,如果大师出了问题,大学的质量可想而知。

    胡锦涛同志提出的树立正确的权力观、道德观、价值观非常重要。大学要以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着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诚信意识、法制观念和社会责任感,这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前提。只有师德水平上去了,大学的水平才能更上一层楼。
 
    二、要让教授上讲台讲好课

    记者:教师是教育教学的执行者,他们的责任心和水平,直接影响着教育质量。高等教育司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方面有哪些新思路?

    张尧学:高校应该形成新的机制,让教授不但上讲台,而且要讲好课,成为教育和教学改革的主力。2001年8月,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其中规定,55岁以下的教授要上讲台,连续两年不讲课的教授要摘帽子。在新的文件中,我们不鼓励年轻教师一毕业就上讲台,至少不再讲基础课,因为他们的人生阅历太浅,还需要更多的磨练。我们要建立和完善青年教师助教制度,让年轻教师通过为教授、副教授的主讲课程进行辅导,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积累教学经验,提升教书育人的水平。新聘任的青年教师要有一定时间从事辅导员、班主任工作,提高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高校要积极创造条件,鼓励青年教师加强科学研究工作。

    没有科研的积累,科研能力不强的教师很难成为好教师。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不赞成青年教师上讲台,是因为做科研是件好事,而不是坏事。要引导他们多从事科研,多发挥年轻人的创造性,在取得成果以后,向学生们传输他们的经验和方法,从而成为合格的教师。
 
    记者:这一思路会不会引发一些高校的争议?

    张尧学:对一些地方高校的确会有一定的影响。我们的高校里,有丰富人生阅历的、能传道授业的教授、副教授不去讲课,相反围着科研的指挥棒转,他们申请到的科研项目越多,从事教学的时间就越少,教学的积极性也淡化了,反倒是年轻教师为了评职称拼命讲课,这是不合理的。人年轻时是创造力最强的,这些年轻教师错过了科研的黄金时段,经验不足的他们却走上了大学的讲坛,教学质量可想而知。我们对教师的奖励应该体现在科研成果转化后的奖励上。我们应该从制度上调整教学和科研的关系,教学量决定工资收入,是比较科学的方式。

    记者:那有什么措施保证教授上讲台,并且上好课呢?

    张尧学:在适当的时候,我们会和地方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一起开展关于教授上讲台的大检查,还要求高校在内部网站上公布教授上课的课程表,教授讲课透明化,让全体学生去监督。

    教授讲得好不好,难以制定统一的标准。我们曾开发过一个软件,请学生给老师打分。为解决单纯学生评价可能出现的不公平,还可以进行同行评议,让其他教师参与到对教授授课的评价中。此外,还可以通过精品课程的方式对教授进行正面引导,教授的课讲好了,可以成为其他教师学习的榜样,纳入该领域内的精品课程。据我所知,不上讲台被摘帽子的教授、副教授有,但是不多。以后对教授上课的监管,应该有赖于学校、教授、学生之间互信机制的建立。

    三、 要让大学生受益

    记者:学生是学习者,“质量工程”与大学生有什么样的关系?

    张尧学:根据我本人的经历,从本科到博士毕业一直在学英语,遗憾的是,还是听不懂、说不出。现在的孩子从小学就开始学英语,一直到博士后,但是还不能用英语与人沟通。这种教学方法只是知识灌输,学到的是聋子英语或哑巴英语,影响到了他们的交流能力。所以我想,“质量工程”的重点在于提高大学生的交流能力、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前两者都与创新能力紧密相关。如在普通高等学校,推进大学语文课建设,现在很多大学毕业生,包括硕士毕业生,不会写文章。

    还是以英语为例:全国高校在校生2300万以上,其中1600万是全日制学生,平均160位学生才有1位英语老师,学习效果可想而知。

    从2003年实施“质量工程”以来,我们做了四项工作:推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启动“国家精品课程”建设项目、开展“高校教学名师奖”的评选表彰、开展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工作,它们影响和带动了高等教育的全局。

    通过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我们印发了全世界最好的英语学习软件,改革了大学四六级英语考试,争取在两年内使学生听懂英语。
 
    我们还将进一步推进大学文化素质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大学要加强服务,为学生业余时间提供活动内容,并通过举办各种竞赛的方式,丰富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引导学生朝正确的方向发展,强调对精英人才的培养,让具备创新能力的人才个性张扬。建立人才需求预测系统,发布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需求状况,指导高等学校专业设置等等,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

    我们还要加强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例如加强创新实验室建设,使实验室可以像图书馆那样,陈列并且提供实验设备,让学生尽可能早地开展自己感兴趣的实验课题。在他们一进大学或一年之后,就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着手进行毕业设计,到毕业时拿出一份满意的毕业设计和论文。

    在高职、高专院校,还将通过工学结合模式培养学生技能。在师资队伍中专兼职教师结合,兼职教师要占较大的比重,教会学生对企业设备和技术更新的了解。
 
    建设由教学水平高、学术造诣深的教授领衔,由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及教辅人员组成的教学团队,鼓励高等学校创建跨学科的教学团队。通过创建教学团队,研究和改革教学内容、开发教学资源,开展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和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改革,促进教学研讨、教学经验交流,形成以传、帮、带为主的教学队伍。这些举措最终和最大的受益者无疑是大学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215259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