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百科 > 文章选登

温儒敏:对经典的歪曲亵渎是一种文化病象
【时间:2009/3/28 】 【来源:温儒敏的博客 2007-8-15 】 【作者: 温儒敏】 【已经浏览2640 次】

    近年来,“经典”的解构和颠覆成为文坛的一股热潮。这股潮流的形成是有深层次原因的。

    对经典的解构与颠覆如果作为一种特别的阐释或再创作,也无可厚非的,但如果表现为对权威与传统的轻蔑、歪曲与亵渎,并和商业操作结盟,“恶搞”成风,就是一种文化病象,也是目前实利化、粗鄙化风气的畸形产儿。这种现象表现为对文化经典的拆解、拼贴、戏说或者改写,使之平面化,商品化,销解了其原本的意义深度,张扬了感官刺激和情绪宣泄,而这一切背后都有利润原则的驱动,是这些年的大众文化消费需求所引发的现象。再往深层看,这种风气则又反映了社会心理的变迁。这些年大家开始习惯所谓“多元共存”,这当然是一种解放与进步,是对过去一统化思想钳制的反拨,但“解放”之后不见得就是一派光明。当我们对未来前景还来不及充分的思考和探索,早熟的消费时代已经来临,一时间,拜金主义、相对主义、虚无主义和各种游戏人生的潮流就都出来了,这对青年一代负面影响是很大的。人们在“痛快”的“解放”之后,对宏大叙事失去兴趣,对历史与文化的反思坠入低谷,而愈关注个人生活,但也因此日益变得无所依持。颠覆经典的潮流正是这种社会心理的症候。表面上大家很自由,各种声音都可以抒发,任何权威、常规包括经典也都可以随意拿来“搞笑”,真是包容一切了。问题是基本的价值搞乱了,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虚无主义就伴随标准失衡而至,人文精神的尊严感和人生的充实感丧失了。颠覆经典者在冒犯常规,调侃正经,亵渎传统,希望由此获得一时快感,往往不过是“愤青”泄愤,网民玩乐,痞子把玩,而某些商家传媒正好乘机而入,吹捧炒作,为赚钱而不管“身后洪水滔滔”,于是颠覆或者“恶搞”经典的风气就酿成了思想文化领域的沙尘暴,铺天盖地,越刮越凶了。

    照理说,经典的颠覆也是常有的事情,历史上有时要突破权威或者惯性思维,往往也通过质疑甚至颠覆经典来发难。如五四时期新文化运动先驱者也曾以激进的姿态批孔,批判许多传统的经典,甚至说了许多现在看来是偏激过头的话。但他们这种颠覆绝对不同于现今的“恶搞”,也不只是为了显示反叛,更不是为了牟利炒作。他们多带有使命感,是严肃的有选择、有标准的颠覆,目标是要打破封建牢笼和旧思想的束缚,唤起革新社会的激情,这种对经典的颠覆是有历史理由的,也是合理的。而现在我们常常看到的对经典的颠覆,不能说全都没有一点批判性,有的或许能权充消闲的文化快餐,但多数与传媒出版商的商业炒作搅到一块,就卷进无标准的混乱,为了大赚一笔而标新立异,只能制造文化垃圾,谈不上什么合理性了。比如像《大话西游》那样的作品,对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极尽颠覆戏虐,作为休闲一乐也就罢了,有些评论非得捧到天上,其作者也被包装为什么“大师”,某些大学还很当真要聘为兼职教授,这就有点“失态”,有点“走火入魔”了。

    事实证明,“无厘头式”的“经典”对于尚不具备分辨美丑能力的学生而言,确实具有无比的吸引力。许多学生表示,“这些文章比原著好看多了”,“好多人只记得改编的文章,原文反而记不请了”。该怎样看待这种现象对学生成长乃至整个社会所造成的影响?

    学生不喜欢读经典并不奇怪,这是常见的很自然的现象。因为他们和经典有历史距离,语言和形式可能隔膜,当然也有年龄因素,生活经验与理解力限制了对经典的了解。加上年轻人比较好奇,有叛逆性,学校与老师越是要求他们“份内”要读的经典,他们就可能越不喜欢,反而青睐那些“恶搞”的“无厘头式”的作品。特别在网上,自由发表不受拘束,调侃、嘲弄和颠覆的言论方式可以大行其是;视频技术的出现,更使得“糟改”和“恶搞”经典作品成为时髦的风尚,这些也都可能影响到青少年的思维与表达。我们必须了解这些新事物新情况,才能应对新的问题。如何拉近学生和经典的距离,让他们能以某种更加生动亲切的方式(包括网络和影视等等)来接近经典,是教育者包括负责任的媒体与文化商家应当考虑的课题。对经典作品做深入浅出的阐释和传播,是非常有必要的,但这不应该以歪曲或者调侃、拆解经典作为代价。现在有些所谓“大话”、“戏说”、“水煮”古典小说之类,还有什么“Q版语文”之类,虽然很搞笑,能吸引人,但也往往带有虚无主义和商业气息,对年轻人没有好处。他们看了这些“无厘头”作品,可能更加不会去读经典了。阅读的习惯需要培养,阅读经典也需要沉得下心来,需要磨性子,是一个漫长的涵养过程。可惜现在那种颠覆经典的东西太多,包围了许多青少年学生,他们不可能靠这些文化快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我在大学读书,发现许多同学在中学阶段除了应对考试,读书其实很少,对经典作品接触相当有限,即使有所接触,也不见得是经典原作,可能也就是上网读一些好玩的轻松的东西,包括前面说的那些“恶搞”的文字,这很容易受到那种价值消解、相对主义甚至游戏人生的思想影响,而且把阅读品味也败坏了,这真有“终生受损”的危险。颠覆成风也影响到文化生态。当今许多人都在抱怨风气不好,物质上虽然比较富足了,可是整个生活品质未见得提高,虚无、玩世、粗鄙的空气弥漫周遭。那些肆意颠覆和解构经典的垃圾出版物和传媒作品,在造成社会生活粗鄙化方面难辞其咎。

    有人认为,经典也不是十全十美的,它总带有时代的烙印,古代的名著更是包含许多封建的糟粕,因此,对“经典”进行解构甚至“颠覆”是完全可以的。对此怎样看?这种解构或者颠覆的“度”在哪里?我们又应该秉持一种什么样的态度?

    经典并非一成不变,它的含义可能始终在“流动”,不同时代人们对经典的理解和阐释会有变化,我们需要经典,是因为经典作品积淀了人类的智慧,可以不断启示人们对文化价值的理解,这也是经典所以能够生生不息传世的原因。正因为经典能不断注入不同时代人们的阐释,所以能成为寄植民族精神的某种象征,显示某种文化价值的存在。没有自己经典的民族是可悲的,有了经典,人们才更感觉到文化的存在与分量。据说英国人宁愿失去英伦三岛,也不能失去莎士比亚。这是极而言之。说明经典作为一种文化积淀存在物对于民族精神建构的极端重要性。当然,经典都是在某一特定时代产生的,会带有她特定的时代烙印,甚至可能有局限性,有不适应现在社会发展需要的成分。我们接受经典,要有感情,还要有理性,对经典的某些不适合当今社会的部分,当然可以采取批判的眼光,但那也是同情的理解,我们主要是吸纳经典中那些体现人类智慧的部分。现在那种随意颠覆甚至“恶搞”经典的做法,我看就根本没有这种感情和理性。所以对经典是珍惜、尊重,还是功利主义的只图消费、利用甚至亵渎,我想,所谓界限与“度”就在这里。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210717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