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站长教材 > 复旦教参

《更衣记》教学参考
【时间:2008/9/1 】 【来源:本站 】 【作者: 何二元】 【已经浏览19239 次】

 

 

张爱玲说:“我只能从描写现代人的

机智与装饰中去衬出人生的素朴的底子。”

    ——真是一种高妙的命意。

 

 

 

张爱玲《更衣记》研读

 

 

一、作者介绍

 

教材有简单的作者背景资料:

 

 

 

张爱玲(1920—1995),原名张,原籍河北丰润,生于上海。显赫而没落的家庭背景,父母离异及母亲的“新女性”个性,畸形地持继了她早熟的文学才情。1939年入香港大学学习。1942年因战事回到上海后开始文学创作。1952年赴香港,1955年移居美国,除继续写作小说和散文之外,主要致力于学术研究和文学翻译。自1973年起定居洛杉矶,1995年在孤独中辞世。主要作品有《传奇》、《流言》、《金锁记》、《秧歌》、《十八春》和《红楼梦魇》等。此外,尚有《倾城之恋》、《太太万岁》、《不了情》、《小儿女》等戏剧、电影剧本。有《张爱玲全集》16卷行世。本文选自《张爱玲全集》第4卷,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这里对资料中的几点内容略加说明。

 

1、显赫而没落的家庭背景,父母离异及母亲的“新女性”个性

 

张爱玲系出名门,祖父张佩纶乃满清大官李鸿章之女婿,那么张爱玲也就是李鸿章的曾外孙女,这就应了中国古人的那句老话:出一个人才起码要三代书香门第。不过最好的是这个“三代书香门第”还经历了由盛转衰的过程,让这个未来的“人才”阅尽人间炎凉,在气质上结合了贵族与平民两种身份——幸或不幸的是,张爱玲的家世正好符合这个条件:在她祖父张佩纶的晚年,夕阳已经深深笼罩了张家的深宅大院,到了她的父亲,更是家道中落,壮志全无,只知吸食鸦片烟了。她的母亲,一个有着新思想的女性,难以忍受她父亲的堕落,出洋留学,最终与她父亲离异。不过,他们还都来得及给自己的女儿传授中西文化的影响——父亲,这位熟悉中国古典诗文和外国文学的封建遗少,对她在中文学习上有过严厉的催促;而母亲,这位新型的女性,从张爱玲的童年起,便以西洋的艺术、绘画、音乐、文学给以深深的熏陶。东西方文化的底蕴,培养了她早熟的文学才情。

 

2、早熟的文学才情

 

张爱玲在《我的天才梦》里说:“我是一个古怪的女孩,从小被目为天才,除了发展我的天才外别无生存的目标。”这话说得一点不假。张爱玲三岁时,便能背诵唐诗,七岁时便会做小说,曾经写了一个无题的家庭伦理悲剧,写至一半忽然不写了,又另起炉灶写一篇历史小说,开头是“话说隋末唐初时候”。八岁那年尝试过一篇类似乌托邦的小说名曰《快乐村》。小学读书时,张爱玲的手抄式小说,在同学中传来传去,写的是三角恋爱的悲剧。她还尝试写过章回体长篇小说《摩登红楼梦》,把《红楼梦》的文笔模仿得惟妙惟肖。中学时在校刊发表小说《霸王别姬》,其技巧之成熟令全校师生惊异不已,文学老师甚至评价说与郭沫若的《楚霸王之死》相比,“简直可以说有过之而无不及”。大学一年级参加上海《西风》杂志的悬赏征文,写了《我的天才梦》获“特别奖”,文章结尾“生命只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虱子”一语,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大学三年级,太平洋战争爆发,张爱玲中断了学业,为了自谋生路,开始她的笔耕生涯。她用英文给《泰晤士报》写作剧评、影评,给《二十世纪》杂志撰写时尚文章,这些英文作品后来又都自译为中文,其中《中国的生活与时装》一文译写后就成了《更衣记》。

正是有了早熟的文学才情和早期的创作准备,张爱玲一旦正式亮相上海文坛,便一鸣惊人,出手不凡,1943年,她的小说《沉香屑:第一炉香》和《沉香屑:第二炉香》发表,两三年内又相继发表她的成名作和代表作《倾城之恋》、《金锁记》、《连环套》等重要作品,一时红遍上海滩。

 

3、补充一点:张爱玲与政治

 

张爱玲不喜欢政治,她说:“我甚至只是写些男女间的小事情,我的作品里没有战争,也没有革命。我以为人在恋爱的时候,是比在战争或革命的时候更素朴,也更放恣的。”(《自己的文章》)可是偏偏她和政治脱不了干系,她走红时正是上海沦陷孤岛时期,这就已经犯忌,偏偏又爱上文化汉奸胡兰成,并和他结了婚。当然张爱玲爱的只是他的才情,否则就不能解释若干年后她在美国嫁给第二任丈夫,一个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者,同样,张爱玲爱的也只是他的才情。但是这就惹了无穷的麻烦,甚至断送了她的文学前程。1952年,她移居香港,1955年旅居美国,从此离群索居,过着隐居生活,19959月卒于洛杉矶一所公寓内,一星期后才被人发现。

张爱玲的老朋友柯灵在《遥寄张爱玲》一文中说:“中国新文学运动从来就和政治浪潮配合在一起,因果难分。五四时代的文学革命——反帝反封建;三十年代的革命文学——阶级斗争;抗战时期——同仇敌忾,抗日救亡,理所当然是主流。除此之外,就都看作是离谱,旁门左道,既为正统所不容,也引不起读者的注意。……我扳着指头算来算去,偌大的文坛,哪个阶段都安放不下一个张爱玲;上海沦陷,才给了她机会。”所以,在相当一个时期里,中国现代文学史里没有张爱玲的位置,也就不足为奇了。直至上世纪八十年代,人们才重新记起张爱玲,到了九十年代,尤其因张爱玲的去世,更是出现一个“张爱玲热”——但愿这回和政治无关,而是文学回归到它应有的位置。 

 

插图已找到,可惜只有8幅,还缺4幅

 

二、课文分析

 

我们在上一篇教参中把梁思成、林徽因的《平郊建筑杂录》定位为学术论文,这一篇《更衣记》我们也作这样的定位(后面还有一篇《中秋月》也作如是观,不过本期大概来不及研究了)。虽然定位为论文,但是和专业课正式的论文写作又略有不同,那是侧重于专业知识的研究,而大学语文课侧重于母语教学如何服务于专业知识的研究与表达,也就是大家都在引用的教育部关于大学语文定位的一段话:

 

“在全日制高校设置大学语文课程,其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特点,适应当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高质量人才。” (教育部高教司《大学语文教学大纲》征求意见稿)

 

自然,《更衣记》和今天的所谓专业论文、学术论文有所不同,但是谁又规定论文必须是今天这样千篇一律、味同嚼蜡的写法呢?教材的“学习提示”说:“兴味盎然地读完此文,多少有一种被聪明人戏弄一下的感觉,不过是类似于脑筋急转弯的善意的戏弄。从文章的题目看,‘更衣记’,以为是具体的记述文字呢,读完却发现原来是一篇‘论’”。说明教材编者也是把它作为论文看待的。这篇文章最初用英文发表时,题为《中国人的生活与服装》,正是一个论文的题目。作为一篇论文,《更衣记》在六十多年后读来仍有不同寻常的魅力,今天的所谓论文能有这样的生命力吗?那么让学生学习阅读与写作这样的文章,其意义岂不远胜于写作今天那种公式化的论文?

所以本教参决定将这篇文章当论文讲,认为这样才能讲出张爱玲的深刻处,而不仅仅是把她当作一个时尚。下面分两点讲。

1、写论文要写自己熟悉的题材

 

这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论文选题的问题。张爱玲谈中国的服装,真是一个再恰当不过的选题。首先,她是一个喜欢服装、对服装非常有感觉的人。见过张爱玲第一面的人,都会为她的衣着所惊叹。你很难用奇装异服的词句来形容她,但她的衣着款式、色彩的确与众不同。传说,她为出版《传奇》到印刷厂去校稿样,着装奇异,使整个印刷厂的工人都停了工。她到朋友家去玩,身后也跟着许多被她的服装所吸引的孩童。她不是追求时髦的穿流行服装,而是别出心裁,设计出处处能体现出匠心的文化服装。之所以说她的服装是文化服装,是因为在她的色彩和款式的追求和爱好上,体现着与她的小说、散文同一格调的倾向,即中西结合,古今并举。在大俗大土的色彩下,却洋溢着古老文明才能熏陶出来的文化的雅趣与韵味。如:有一次,她去参加一个朋友的婚礼,她穿着一套前清老样子绣花的袄裤去道喜,满座的宾客惊奇不止。四十年代的杂志封面或书附的张爱玲的照片里,犹有这种充满了清朝宫廷气的服饰,据当时也是她的文坛诤友潘柳黛女士回忆:她着西装,会把自己打扮成一个十八世纪的少妇,她穿旗袍,会把自己打扮得像我们的祖母或太祖母,脸是年轻人的脸,服装是老古董的服装。”当年张爱玲把《倾城之恋》改为剧本搬上舞台时,与剧团主持人见面的那天,就是着一袭拟古式齐膝的夹袄,超级的宽身大袖,水红绸子,用特别宽的黑缎镶边,右襟下有一朵舒卷的云头,长袍短套,罩在旗袍外面。

张爱玲对服装不光是喜欢,而且很有研究,她见惯了旧时官宦之家的繁华生活,深谙中国的古老传统,下笔自然有富贵气象。夏志清《中国现代文学史》说,张爱玲小说女主角所穿的衣服,差不多每个人都经她详细描写。自从《红楼梦》以来,中国小说恐怕还没有一部对闺阁下过这样一番写实的工夫。《更衣记》开始以英文《中国人的生活与服装》发表时,还附有她亲绘的十二幅关于发型与服装的插图,这些插图非常传神,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她观察的细致入微,这些图假如还能找得到的话,真应该放进课文里去(顺便说一句,我认为大学语文教材的插图应该是资料性而不是装饰性趣味性的,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也当注意这点)。

这样,我们就从课文里看到张爱玲对服饰的在行。你看她谈皮衣,由“小毛”而“中毛”而“大毛”,就像成衣店的老板喋喋不休;谈袄子,有“二镶二滚”、“五镶五滚”、“七镶七滚”之别,行话一套接一套的;谈时装,从清末谈到民初再谈到近年,从女装谈到男装,钩稽掌故描述细节纵横评议,滔滔不绝,其服装专业知识之丰富,专业术语之迭出,使得本教参不得不专列一节加以注释和图示,许多术语(如“甘肩”)连专业辞典中都查不到(笔者查找了《中国衣冠服饰大辞典》和沈从文编的《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等专门书籍),不得不暂付阙如。有了后面的图示加注释,这方面内容在这里就从略了。

 

2、论文的立意

 

好的论文,一定要有一个好的立意。上一课《平郊建筑杂录》中,梁思成、林徽因提出一个建筑学上的重要命题“建筑意”,也就是在建筑物乃至建筑遗骸上见出的历史演变岁月痕迹。张爱玲的《更衣记》虽然没有使用这类理论术语,但是有着同样精妙的立意。她曾说:“我只能从描写现代人的机智与装饰中去衬出人生的素朴的底子。”(《自己的文章》)从现代人的装饰中去衬出人生,这不是一种高妙的命意吗?可惜谈服装没有谈建筑那样的方便,可以造出“建筑意”这样恰到好处的术语来,那么,我们就临时把从服装中见出的历史与人生称为“历史意”吧——说“临时”,是因为这个术语到底不能为服饰所专有。

你看,文章起手就说:“如果当初世代相传的衣服没有大批卖给收旧货的,一年一度六月里晒衣裳,该是一件辉煌热闹的事罢。你在竹竿与竹竿之间走过,两边拦着绫罗绸缎的墙——那是埋在地底下的古代宫室里发掘出的甬道。”一股子浓浓的历史意便渗透了出来。要知道,这时候张爱玲只是个二十一、二岁的小姑娘,一个尚未完成学业的大学生,然而,她绝不是“少年不知愁滋味”,她的早熟早慧早就为她完成了言说历史的准备。还在幼年时,她望着入时打扮的母亲就暗暗发誓:“我八岁要梳爱司头,十岁要穿高跟鞋”。她大一时写的《我的天才梦》,结尾“生命只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虱子”一语,早已参透了人生的苍凉与喜悦。

她既只能从人的服饰言说人生,就不会采用纯粹的说理,夹叙夹议就是这篇论文最好的行文方式。所以笔者建议在教学中我们不必在划分段落、概括思想方面浪费工夫,我们不妨也放松了心态,跟着这位小姑娘一路夹叙夹议地欣赏过去。下面选几个点:

 

——“我们不大能够想象过去的世界,这么迂缓,安静,齐整——在满清三百年的统治下,女人竟没有什么时装可言!一代又一代的人穿着同样的衣服而不觉得厌烦。”从服装的代代相同写出中国封建历史的“迂缓,安静,齐整”,也就是专制统治下的死寂。

——“削肩,细腰,平胸,薄而小的标准美女在这一层层衣衫的重压下失踪了。她的本身是不存在的,不过是一个衣架子罢了。”在“耸人听闻的美德”腐蚀下,健康的人性不复存在了。

——“出门时裤子上罩的裙子,其规律化更为彻底。通常都是黑色,逢着喜度年节,太太穿红的,姨太太穿粉红。寡妇系黑裙”。颜色成为等级划分的标志,更有超越于等级之上的普遍的黑色,这可不是今天所谓永恒的时装色调,乃是那个死寂时代的象征。

——“对于细节的过分的注意”,“衣衫上的点缀品却是完全无意义的”,“连鞋底上也满布着繁缛的图案”。这是一个琐屑的、丧失大气的时代。“惟有世界上最清闲的国家里最闲的人,方才能够领略到这些细节的妙处。”张爱玲一语中的。

——除了这些显而易见的例子,张爱玲还善于从反面看出事情的真相。比如说“时装的日新月异并不一定表现活泼的精神与新颖的思想。恰巧相反。它可以代表呆滞;由于其他活动范围内的失败,所有的创造力都流入衣服的区域里去。在政治混乱期间,人们没有能力改良他们的生活情形。他们只能够创造他们贴身的环境——那就是衣服。我们各人住在各人的衣服里。”

——另外还有机巧的反讽:“衣服似乎是不足挂齿的小事。刘备说过这样的话:‘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可是如果女人能够做到‘丈夫如衣服’的地步,就很不容易。”更有对那些“为了造就一己的声望,不惜祸国殃民”的男人的义正词严的揭露:“若说只消将男人打扮得花红柳绿的,天下就太平了,那当然是笑话。大红蟒衣里面戴着绣花肚兜的官员,照样会淆乱朝纲。”

 

这样夹叙夹议的行文妙处比比皆是,要紧的是让学生自己阅读体会,不要把发现的乐趣让教师给取代了。

 

 

三、《更衣记》注释与图示

 

服装是一种非常具象的视觉符号,仅凭文字不能完全说得清楚,即使张爱玲这样细腻的文笔,也觉得难以尽言,她最初在《二十世纪》杂志上发表这篇文章的英文版(题为《中国人的生活与服装》)时,附有自绘的十二幅关于发型与服装的插图,当时的 “鸳鸯蝴蝶派”著名作家周瘦鹃后来回忆张爱玲向《紫罗兰》投稿的经过时说:

 

我们三人谈了许多文艺和园艺上的话,女士又拿出一份她在《二十世纪》杂志中所写的一篇文章《中国人的生活与服装》来送给我。所有妇女新旧服装的插图,也都是她自己画的,我约略一读,就觉得她英文的高明,而画笔也十分生动。不由不深深地佩服她的天才。(《写在(紫罗兰)前头》)

 

 

可惜我们现在见不到这些插图,只能从张爱玲为自己作品绘制的其它一些插图来想象,同时从网上检索一些那个时期的老照片聊以凑数。 

张爱玲为自己小说集《传奇》绘制的封面

 

○ 如果当初世代相传的衣服没有大批卖给收旧货的,一年一度6月里晒衣裳,该是一件辉煌热闹的事罢。你在竹竿与竹竿之间走过,两边拦着绫罗绸缎的墙——那是埋在地底下的古代宫室里发掘出的甬道。你把额角贴在织金的花绣上。太阳在这边的时候,将金线晒得滚烫,然而现在已经冷了。

 

辞源“甬道”条曰:两侧筑墙的通道。《史记·秦始皇纪》二七年:“自极庙道通郦山,作甘泉前殿。筑甬道,自咸阳属之。”《正义》:“应劭云:谓于驰道外筑墙,天子于中行,外人不见。”张爱玲说“埋在地底下的古代宫室里发掘出的甬道”,亦当指墓道。这样更符合她说的,假如把世代相传的衣服晾挂起来,形成绫罗绸缎的墙这样的意思。那么,“太阳在这边的时候,将金线晒得滚烫,然而现在已经冷了”也就有了浓浓的历史意。 

 

磁县大冢营村东魏茹茹公主墓甬道彩绘

○ 从前的人吃力地过了一辈子,所作所为,渐渐蒙上了灰尘;子孙晾衣裳的时候又把灰尘给抖了下来,在黄色的太阳里飞舞着。回忆这东西若是有气味的话,那就是樟脑的香,甜而稳妥,像记得分明的快乐,甜而怅惘,像忘却了忧愁。

 

“回忆这东西若是有气味的话,那就是樟脑的香”,这一句绝妙。回忆本来是很难给予一个实体的,现在说它像一种气味,而且是“樟脑的香”,用来说由衣服引起的回忆真是很贴切。

 

○ 我们不大能够想象过去的世界,这么迂缓,安静,齐整——在满清三百年的统治下,女人竟没有什么时装可言!一代又一代的人穿着同样的衣服而不觉得厌烦。开国的时候,因为“男降女不降”,女子的服装还保留着显著的明代遗风。从十七世纪中叶直到十九世纪末,流行着极度宽大的衫裤,有一种四平八稳的沉着气象。领圈很低,有等于无。穿在外面的“大袄”。在并非正式的场合,宽了衣,便露出“中袄”。“中袄”里面有紧窄合身的“小袄”,上床也不脱去,多半是妖媚的,桃红或水红。三件袄子之上又加着“云肩背心”,黑缎宽镶,盘着大云头。 

 

清代妇女的宽袖大襟短袄

 

 

清代彩绣云肩(今曰披肩)

 

○ 削肩,细腰,平胸,薄而小的标准美女在这一层层衣衫的重压下失踪了。她的本身是不存在的,不过是一个衣架子罢了。中国人不赞成太触目的女人。历史上记载的耸人听闻的美德——譬如说,一只胳膊被陌生男子拉了一把,便将它砍掉——虽然博得普通的赞叹,知识阶级对之总隐隐地觉得有点遗憾,因为一个女人不该吸引过度的注意;任是铁铮铮的名字,挂在千万人的嘴唇上,也在呼吸的水蒸气里生了锈。女人要想出众一点,连这样堂而皇之的途径都有人反对,何况奇装异服,自然那更是伤风败俗了。

 

那种耸人听闻的美德,本来是封建社会为妇女制定的“节妇”“烈妇”的标准,但只因引起了过度的注意,所以仍有人反对。反对的不是这些封建礼教,而是“不该吸引过度的注意”。那么,假如以奇装异服来吸引过度的注意,自然更要被说成是伤风败俗了。

○出门时裤子上罩的裙子,其规律化更为彻底。通常都是黑色,逢着喜度年节,太太穿红的,姨太太穿粉红。寡妇系黑裙,可是丈夫过世多年之后,如有公婆在堂,她可以穿湖色或雪青。裙上的细褶是女人的仪态最严格的试验。家教好的姑娘,莲步姗姗,百褶裙虽不至于纹丝不动,也只限于最轻微的摇颤。不惯穿裙的小家碧玉走起路来便予人以惊风骇浪的印象。更为苛刻的是新娘的红裙,裙腰垂下一条条半寸来宽的飘带,带端系着铃。行动时只许有一点隐约的叮当,像远山上宝塔上的风铃。晚至一九二○年左右,比较潇洒自由的宽褶裙入时了,这一类的裙子方才完全废除。 

 

 

○ 穿皮子,更是禁不起一些出入,便被目为暴发户。皮衣有一定的季节,分门别类,至为详尽。十月里若是冷得出奇,穿三层皮是可以的,至于穿什么皮,那却要顾到季节而不能顾到天气了。初冬穿“小毛”,如青种羊,紫羔,珠羔;然后穿“中毛”,如银鼠,灰鼠,灰脊。狐腿,甘肩,倭刀;隆冬穿“大毛”,——白狐,青狐,西狐,玄狐,紫貂。“有功名”的人方能穿貂。中下等阶级的人以前比现在富裕得多,大都有一件金银嵌或羊皮袍子。

 

 

 

 

初冬穿“小毛”, 隆冬穿“大毛”

张爱玲的语言是具有跳跃性的,“穿皮子,更是禁不起一些出入,便被目为暴发户”,中间省略“一旦略有出入”一语。倭刀:一种优质狐皮。甘肩:待考,笔者猜测当为甘肃出产的狐皮披肩。

 

○ 姑娘们的“昭君套”为阴森的冬月添上点色彩。根据历代的图画,昭君出塞所戴的风兜是爱斯基摩式的,简单大方,好莱坞明星仿制者颇多。中国十九世纪的“昭君套”却是癫狂冶艳的,——一顶瓜皮帽,帽檐围上一圈皮,帽顶缀着极大的红绒球,脑后垂着两根粉红缎带,带端缀着一对金印,动辄相击作声。 

 

○ 对于细节的过分的注意,为这一时期的服装的要点。现代西方的时装,不必要的点缀品未尝不花样多端,但是都有个目的——把眼睛的蓝色发扬光大起来。补助不发达的胸部,使人看上去高些或矮些,集中注意力在腰肢上,消灭臀部过度的曲线……古中国衣衫上的点缀品却是完全无意义的。若说它是纯粹装饰性质的罢,为什么连鞋底上也满布着繁缛的图案呢?鞋的本身就很少在人前露脸的机会,别说鞋底了,高底的边缘也充塞着密密的花纹。 

 

 

○ 袄子有“三镶三滚”,“五镶五滚”,“七镶七滚”之别,镶滚之外,下摆与大襟上还闪烁着水钻盘的梅花,菊花。袖上另钉着名唤“阑干”的丝质花边。宽约七寸,挖空镂出福寿字样。

这样聚集了无数小小的有趣之点,这样不停地另生枝节,放恣,不讲理,在不相干的事物上浪费了精力,正是中国有闲阶级一贯的态度。惟有世界上最清闲的国家里最闲的人,方才能够领略到这些细节的妙处。制造一百种相仿而不犯重的图案,固然需要艺术与时间;欣赏它,也同样地烦难。

 

袖上另钉着名唤“阑干”的丝质花边。宽约七寸(阑干:衣服边缘上的装饰。)

 

○ 中国女人的紧身背心的功用实在奇妙——衣服再紧些,衣服底下的肉体也还不是写实派的作风,看上去不大像个女人而像一缕诗魂。长袄的直线延至膝盖为止,下面虚飘飘垂下两条窄窄的裤管,似脚非脚的金莲抱歉地轻轻踏在地上。铅笔一般瘦的裤脚妙在给人一种伶仃无告的感觉。

光绪三十二三年,即1907、08年,正好是百年前的老照片。

 

○ 那又是一个各趋极端的时代。政治与家庭制度的缺点突然被揭穿。年青的知识阶级仇视着传统的一切,甚至于中国的一切。保守性的方面也因为惊恐的缘故而增强了压力。神经质的论争无日不进行着,在家庭里,在报纸上,在娱乐场所。连涂脂抹粉的文明戏演员,姨太太们的理想恋人,也在戏台上向他们的未婚妻借题发挥,讨论时事,声泪俱下。

 

话剧《雷雨》剧照

 

○ 一向心平气和的古国从来没有如此骚动过。在那歇斯底里的气氛里,“元宝领”这东西产生了——高得与鼻尖平行的硬领,像缅甸的一层层叠至尺米高的金属项圈一般,逼迫女人们伸长了脖子。这吓人的衣领与下面的一捻柳腰完全不相称。头重脚轻,无均衡的性质正象征了那个时代。 

 

在那歇斯底里的气氛里,“元宝领”这东西产生了

张爱玲自绘插图《金锁记》中的曹七巧

 

○ 民国初建立,有一时期似乎各方面都有浮面的清明气象。大家都认真相信卢骚的理想化的人权主义。学生们热诚拥护投票制度,非孝,自由恋爱。甚至于纯粹的精神恋爱也有人实验过,但似乎不会成功。

 

卢骚,今译卢梭(1712——1778),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提出“天赋人权”说,反对专制、暴政。主要著作有《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爱弥儿》、《忏悔录》等。20世纪初卢梭思想传入中国,对中国思想界影响巨大。

非孝  在五四运动影响下,江浙一带也出现许多新文化刊物,其中尤以《浙江新潮》最为有名,该刊发表的《非孝》一文,引起了浙江当局的不满,并由北洋政府下令禁止发行。

 

○ 一九二一年,女人穿上了长袍。发源于满洲的旗装自从旗人入关之后一直是与中土的服装并行着的,各不相犯。旗下的妇女嫌她们的旗袍缺乏女性美,也想改穿较妩媚的袄裤,然而皇帝下诏,严厉禁止了。五族共和之后,全国妇女突然一致采用旗袍,倒不是为了效忠于满清,提倡复辟运动,而是因为女子蓄意要模仿男子。在中国,自古以来女人的代名词是“三绺梳头,两截穿衣。”一截穿衣与两截穿衣是很细微的区别,似乎没有什么不公平之处,可是一九二○年的女人很容易地就多了心。她们初受西方文化的薰陶,醉心于男女平权之说,可是四周的实际情形与理想相差太远了,羞愤之下,她们排斥女性化的一切,恨不得将女人的根性斩尽杀绝。因此初兴的旗袍是严冷方正的,具有清教徒的风格。

 

中国自古以来女人的代名词是“三绺梳头,两截穿衣”,共和之后,全国妇女突然一致采用旗袍。

 

五族共和  这是中华民国建国初期的一个提法。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言书》中宣布:“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即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与此相应的,是将中华民国的国旗定为红黄蓝白黑五种颜色的“五色旗”。后来孙中山等意识到这个名词很不切当,国内民族何止五族呢?以后逐渐更改为“中华民族”这个提法。 

 

     ○ 这一次的高领却是圆筒式的,紧抵着下颌,肌肉尚未松弛的姑娘们也生了双下巴。这种衣领根本不可恕。可是它象征了十年前那种理智化的淫逸的空气——直挺挺的衣领远远隔开了女神似的头与下面的丰柔肉身。这儿有讽刺、有绝望后的狂笑。 

这一次的高领却是圆筒式的,紧抵着下颔

 

○ 当时欧美流行着的双排纽扣的军人式的外套正和中国人凄厉的心情一拍即合。然而恪守中庸之道的中国女人在那雄赳赳的大衣底下穿着拂地的丝绒长袍……   

欧美流行着的双排纽扣的军人式的外套正和中国人凄厉的心情一拍即合,

恪守中庸之道的中国女人穿上雄赳赳的大衣(右:张爱玲遗物)
 

○ 衣领矮了,袍身短了,装饰性质的镶滚也免了,改用盘花纽扣来代替,不久连纽扣也被捐弃了,改用揿纽。总之,这笔账完全是减法——所有的点缀品,无论有用没用,一概剔去。剩下的只有一件紧身背心,露出颈项,两臂与小腿。 

       纽扣的变迁                  张爱玲自绘《倾城之恋》插图

 

○ 现在要紧的是人,旗袍的作用不外乎烘云托月忠实地将人体轮廓曲曲勾出。革命前的装束却反之,人属次要,单只注重诗意的线条,于是女人的体格公式化,不脱衣服不知道她与她有什么不同。 

 

旗袍的作用不外乎烘云托月忠实地将人体轮廓曲曲勾出
 

○ 最新的发展是向传统的一方面走,细节虽不能恢复,轮廓却可尽量引用,用得活泛,一样能够适应现代环境的需要。旗袍的大襟采取围裙式,就是个好例子,很有点“三日入厨下”的风情,耐人寻味。

 

“三日入厨下”引用的是唐诗《新嫁娘》(作者王建)的诗句,全诗为:“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这里的意思大概是说旗袍本来很漂亮,穿上像新娘一样,然而大襟采取围裙式,就像新嫁娘下厨房一样。

 

○ 男装的近代史较为平淡。只有一个极短的时期,民国四年至八九年,男人的衣服也讲究花哨,滚上多道的如意头,而且男女的衣料可以通用,然而生当其时的人都认为是天下大乱的怪现状之一。目前中国人的西装,固然是谨严而黯淡,遵守西洋绅士的成规,即是中装也长年地在灰色,咖啡色,深青里面打滚,质地与图案也极单调。男子的生活比女子自由得多,然而单凭这一件不自由,我就不愿意做一个男子。 

 

近代男子马褂

 

 

近代男子长袍

 

○ 衣服似乎是不足挂齿的小事。刘备说过这样的话:“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可是如果女人能够做到“丈夫如衣服”的地步,就很不容易。有个西方作家(是萧伯纳么?)曾经抱怨过,多数女人选择丈夫远不及选择帽子一般的聚精会神,慎重考虑。再没有心肝的女子说起她“去年那件织锦缎夹袍”的时候,也是一往情深的。

 

《三国演义》第十五回开头,因张飞丢了徐州连同刘备家眷,拔剑要自刎,玄德向前抱住,夺剑掷地曰:“古人云:‘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衣服破,尚可缝;手足断,安可续?’吾三人桃园结义,不求同生,但愿同死。今虽失了城池家小,安忍教兄弟中道而亡?……”说罢大哭。关、张俱感泣。这是刘备惯用的笼络人心的表演,至于“古人云”,是哪个古人云便只有他知道了。这里张爱玲反其意而用之,很有些女性主义的机警。

 

○ 若说只消将男人打扮得花红柳绿的,天下就太平了,那当然是笑话。大红蟒衣里面戴着绣花肚兜的官员,照样会淆乱朝纲。但是预言家威尔斯的合理化的乌托邦里面的男女公民一律穿着最鲜艳的薄膜质的衣裤,斗篷,这倒也值得做我们参考的资料。

 

威尔斯,英国科幻作家,他在科幻小说中描写了存在于未来时空的乌托邦世界。张爱玲的意思是蟒衣花兜的遮罩下难免仍然是一肚子祸国殃民的坏肠子,不如穿透明薄膜质的衣裤斗篷,让大家看到人的真相。

 

 

四、思考与练习提示

 

1.张爱玲说:“我只能从描写现代人的机智与装饰中去衬出人生的素朴的底子。”从课文中举例说明她是如何从人的服饰来写出世态人生的。

 

例1.我们不大能够想象过去的世界,这么迂缓,安静,齐整——在满清三百年的统治下,女人竟没有什么时装可言!一代又一代的人穿着同样的衣服而不觉得厌烦。”从服装的代代相同写出中国封建历史的“迂缓,安静,齐整”,也就是专制统治下的死寂。

2.削肩,细腰,平胸,薄而小的标准美女在这一层层衣衫的重压下失踪了。她的本身是不存在的,不过是一个衣架子罢了。”在“耸人听闻的美德”腐蚀下,健康的人性不复存在了。

应该有很多。

 

2.从张爱玲写作《更衣记》到今天,又是60多年过去了,中国的服饰也又经历了几度变迁,请尝试以张爱玲的方式分析这些变化背后的文化因素。

 

提示:收集一些五十年代以来的老照片,或者自己各个阶段的照片,分析一下上面的服饰变迁。可以图文并茂地发到论坛上来。例如下面这组来自上海国际服装服饰中心网的老照片:

五十年代上海时装店销售的漂亮的女式时装

 

六十年代上海人的简朴大方的服饰

 

文化大革命期间的人们身着特别的衣饰

 

3.任选题

结合自己的专业,从具体的物象入手,找出其中的历史意,夹叙夹议地写成一篇论文。(如果有能够完成的,请教师推荐到教学网站上来。)

 

提示:大学语文是“汉语言文学专业除外”的文、理、工、农、医、财经、政法、外语、艺术、教育等各类专业的公共课,《更衣记》这样从具象入手进行说理的论文写法,对各专业的论文写作都可有启发。举例说,比如财经专业,就可以从货币变迁的角度进行分析。有一种大学语文版本选入过梁实秋的小品《钱》,就是从古代的契刀、孔方、交子、钞引等等说起,非常具象。假如今天我们接着往下说,那么人民币、有价证券,乃至今天的电子货币(比如Q币),不也可以写成一篇“更钱记”?

 

比较起来,理科专业论文比较难以具象化,但是在李政道博士主编的《科学与艺术》大型画册中,我们同样看到了这样形象生动的解说。 

 

 

 

核子重如牛 对撞生新态  李可染作       现代太极图  吴作人作           流光  吴冠中作

 

假如连抽象的理科论文都可以这样来做,那么其他专业,如工、农、医、政法、外语、艺术、教育等,应该更加不难找到自己专业的象征物。西方一些语言学家批评中国的汉语弱于抽象说理,但是,说理为什么一定要是抽象的呢?道理本来就存在于天地万物的具象中,中国古老的《周易》早就懂得这个道理,现在《更衣记》又提供了一个好例子。

 

 

本站链接 

 

 

 

张爱玲

 

张爱玲传(阎纯德)    遥寄张爱玲(柯灵)    世俗的张爱玲(王安忆)

 

张爱玲与写作

 

论写作(张爱玲)    论张爱玲的小说(傅雷)

 

张爱玲更衣记

 

《更衣记》双重美学品格论析  《更衣记》中服饰文化的研究  智慧是一种灵气张爱玲《更衣记》赏读

《传奇》中的服饰 服饰中的传奇——张爱玲《传奇》中的服饰描写

张爱玲的服饰话语    论张爱玲小说中女性形象的服饰描写

超脱的“物恋”唯美的风格——张爱玲与服饰   张爱玲奇装记    旗袍丽人张爱玲 

华丽苍凉 参差对照——张爱玲的奇装炫人及作品中的衣饰

华服下的一缕诗魂——浅论张爱玲的服饰情结    新更衣记

 

大学语文教材比较

 

张爱玲《更衣记》体现作者哪些创作风格?    天才梦(高教版《大学语文》)

 

多媒体资料(见光盘)

 

更衣记(图)   张爱玲生平简介(视频)    永远的张爱玲(视频)

 

网络链接

 

张爱玲专题网站    华夏制服设计网    中国古代服饰网    更衣记: 女子穿戴史(作者:庄秋水)

为一场奢华倾其所有(过往红尘:八个女人的人生解读)

张爱玲传略    说不尽的张爱玲(陈子善)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192687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