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站长教材 > 复旦教参

《“我是即将来到的日子”》教学参考
【时间:2008/9/1 】 【来源:本站 】 【作者: 何二元】 【已经浏览8847 次】

 

 

 

这部思想深刻的翻译小说在中国读者

中引起的反响甚至超过作者自己的国度,

证明了我们母语在沟通中西文化方面的

巨大潜能。

 

 

 

罗曼·罗兰《“我是即将来到的日子”》研读

 

 

一、罗曼·罗兰与《约翰·克利斯朵夫》

 

课文选自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

罗曼·罗兰(Romain Rolland1866-1944)法国作家、音乐评论家。1866129日生于法国中部高原上的小市镇克拉姆西。15岁时,随父母迁居巴黎。1899年,罗曼·罗兰毕业于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校,通过会考取得了中学教师终身职位的资格。其后入罗马法国考古学校当研究生。归国后在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和巴黎大学讲授艺术史,从此开始了写作。他写出了大量的小说、戏剧、传记文学以及政论、戏剧评论等,尤其是20世纪初写出的《贝多芬传》等名人传记和长篇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让世人在那个缺乏英雄的时代,呼吸到英雄的气息。1915年,为了表彰“他的文学作品中的高尚理想和他在描绘各种不同类型人物所具有的同情和对真理的热爱”,罗曼·罗兰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

《约翰·克利斯朵夫》是一部“长篇叙事诗”式的巨著,作者10年酝酿,10年写作,长达10100万字,小说以主人公约翰·克利斯朵夫的生平为主线,描述了这位音乐天才的成长、奋斗和与死亡,同时对德国、法国、瑞士、意大利等国的社会现实,作了真实写照。全书犹如一部庞大的交响乐。小说最终编定为四册,相当于交响乐的四个乐章:

 

第一册写克利斯朵夫少年时代的生活,包括“黎明”、“清晨”、“少年”三卷,描写他在家庭与故乡那个小天地中的生活,他的感官与感情的觉醒,并且经过一个重大考验,对自己的使命突然得到了启示,知道英勇的受难与战斗便是他的命运。

第二册包括“反抗”和“节场”两卷,克利斯朵夫天真,专横,过激,横冲直撞的去征讨当时社会的与艺术的谎言,挥舞着唐·吉诃德式的长矛,攻击德、法两国的节场(节场,相当于中国的庙会,小说用于形容当时德、法社会的空虚和喧哗)。

第三册包括“安多纳德”、“户内”、“女朋友们”三卷,和上一册的热情与憎恨成为对比,是一片温和恬静的气氛,咏叹友谊与纯洁的爱情的悲歌。

第四册包括“燃烧的荆棘”和“复旦”两卷,写的是生命中途的大难关,是“怀疑”与破坏性极强的“情欲”的狂飙,是内心的疾风暴雨,最后度过难关,达到清明高远之境,透出另一世界的黎明的曙光。

 

在这部小说中,罗曼·罗兰开创了一种独特的小说风格。它不同于普通的小说,不注重外在的故事情节,而是深入探讨主人公的精神历程。为此作者详细研究贝多芬,并写出《贝多芬传》。但是小说本身又并不等于传记,因此当时评论家批评这部小说结构松散,缺乏文体感。作者的辩护是:《约翰·克里斯朵夫》恰似生活本身一样充满插曲和偶然。对他来说,作品的意义在于生命的延续,从一个灵魂到另一个灵魂的火花。整部小说仿佛是一个时代的“精神的遗嘱”。

显然,这部小说的阅读并不轻松。大学语文的教学难点就在这里,假如学生事先都不阅读,老师讲课只好讲故事,那是讲不出作者想要表达的精神的。正确的学习方法应该是读原著,实在没有时间,那么起码也应该读一下作品梗概,为此我们链接了这部小说的内容梗概(两万多字,应该不难读),必须让学生预习。预习中特别请同学注意这两个人物:奥里维,葛拉齐亚,他俩和主人公克利斯朵夫是整部小说中最重要的三个人物。这三个人物都是有象征意义的:克利斯朵夫,德语意思是“力”,象征当时德国那种粗野不羁的生命力;奥利维是一个法国青年,象征着法国的高雅和思考,但是缺乏行动。德国的“力”和法国的思考一经结合,就成为和谐与完美,作者认为这就是意大利的审美精神,小说中克利斯朵夫的恋人、意大利少妇葛拉齐亚为其象征。正如著名传记作家茨威格在《罗曼·罗兰传》中说的:“欧洲的三重奏从来没有如此高雅的三种象征演出过,这三种象征是德国的放荡不羁,法国的高雅,意大利的柔美。”作者认为这才是现代社会的希望。

 

 

二、“我是即将来到的日子”

 

课文选自小说最后一卷的结尾部分,主人公克利斯朵夫生命走到尽头,处于弥留时的那么一个状态。这个选材有一个好处,就是相对完整。据说,人在临终前会把自己的一生像过电影那样过一遍,用的是人们至今没有发现其奥妙的“内语言”,像进入时空隧道一样,在旁人看来只是极短的瞬间,他本人就能把这百万字也描述不尽的一生经历原原本本地过一遍。据说假如能够破译这种“内语言”,人就能亿万倍地提高掌控信息的能力。——不管这个说法是否科学,但是作者正是采用这样类似“内语言”的“意识流”心理描写的方法,给予小说一个完满的结局。

下面我们选讲几处重点内容。

 

1

 

课文首先说:“好似对着一座重重叠叠的楼阁,他把自己的一生整个儿看到了……”,就是人在弥留时突然具备了“内语言”的那种状态。

“青年时期拚命的努力……”,这一段概括他“奋斗——成功——失败”的人生经历。假如我们看过了这部小说,或小说的梗概,那么应该知道是怎样的一种人生经历。值得注意的是,和我们中国人“奋斗——失败——成功”的写法不同,具有强烈宗教意识的欧洲人是以“失败”为人生的终点,人在上帝面前不可能成功,只有失败才能让生命升华,从而进入更高境界——死。死是生命的另一种存在方式,这一点我们在《园丁集》中已经讲过了。

解释:“雅各”,犹太人的祖先,以撒的幼子,又名以色列的雅各(Jacob)。圣经中说他是十二使徒之一。后来他改名叫以色列,意思是“和神搏斗的人”。这里借用圣经中雅各的故事,说明克利斯朵夫奋斗一生,没有虚度生命,可以问心无愧地休息了。罗曼·罗兰在临终前也说过类似的话:“当我走到生命的尽头时,我将要说:祝福吧,安静地休息了!安眠吧,我的头脑!安眠吧,我的双脚!你们都辛苦了。经过的道路是艰苦的,坎坷不平的。可是,无论如何,那是一条美好的道路。在那条路上,一步一个血迹,也是值得的。”

圣经本是欧洲文化的重要背景,这段又写人弥留时的幻觉,宗教色彩和心理幻象很自然地得到完美的统一。

 

2

 

“这时候,爱人出现了……”。我们先不要猜测她的名字,后面会正式出现。

接着几乎是写到灵魂上升到了极乐世界的景象,但是,他太急了一些,他还活在这个世上呢。于是他听到了一个蠢女人在上一层楼上弹琴,连续几小时翻来覆去的很响的弹着一个曲子,如果在从前,克利斯朵夫早就暴怒了,他一生中无数次暴怒于别人对音乐的亵渎,但是,这时候,他却变得能够包容,能够从这个女人的角度想象她的欢乐。这是写他在肉体渐渐死去过程中灵魂的净化。

于是他开始思考音乐的价值,一会儿觉得宁可自己死而让他的作品永生,一会儿又觉得作品跟自己一样的没有意思。就这样想来想去,包括艺术与现实的关系,音乐与人精神的关系,想得很深奥,又很混乱。作者就这样真实地写出了人在弥留时的意识状态。这段内容读起来有点深奥、吃力,但是正像《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里保尔对生命价值的思考,是小说的精华所在。

 

3

 

他昏迷了一阵,醒过来想到了两个人:奥里维,葛拉齐亚。这两个人至关重要,前面说过,克利斯朵夫和他们俩分别象征德国、法国和意大利,构成小说的三条相互纠葛的主线。奥里维是克利斯朵夫在巴黎一个音乐会上认识的一个法国青年,他俩一见面就互相吸引了。奥里维优雅,善于思考,有贵族气质,他俩正好能够互补。同时又有相似的地方:热爱艺术,都有苦难的人生,因而接近平民,最后奥里维被卷入工人示威活动不幸牺牲了。我觉得作者其实是把奥里维当作自己来写的,在精神气质方面,甚至在一些细节方面都非常相似,比如他也是考上了高师学校,得到公费读书的机会,毕业后却又辞去了教书工作,成为专职作家等等。当然,更重要的是在思想意识方面,尤其是反战的思想,奥里维简直就是作者的代言人,作者通过他来发表自己对于世界的种种看法。他死后,克利斯朵夫就帮助照顾他的儿子,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

葛拉齐亚,一个意大利女孩,克利斯朵夫最早教她弹琴时,她还不到14岁,她以一个儿童的纯情爱着他,而克利斯朵夫并没有注意。当他们再次见面时,22岁的葛拉齐亚已经嫁给了奥国大使馆的青年随员并且成为巴黎引人注目的少妇。她在暗中帮了克利斯朵夫不少忙,包括让大使馆举行他的音乐演奏会,让巴黎报界停止对克利斯朵夫的攻击,让德国政府取消对他的通缉(克利斯朵夫在家乡时为打抱不平杀死一个警察)。但是后来她却不再接受克利斯朵夫的爱情,包括后来她丈夫去世,她带着两个孩子独自生活。由此维护了她和克利斯朵夫很纯洁的友谊,这是一种超越爱情的崇高情感,成为克利斯朵夫晚年的精神支柱。后来她也生病去世了,留下一个女儿,克利斯朵夫便竭尽全力照顾这两个孩子(奥里维的儿子和葛拉齐亚的女儿),并促成他们相爱。小说结尾这两个孩子去罗马举行婚礼,克利斯朵夫却不幸在这时得了肺炎,他没让两个孩子知道,悄悄走完人生的最后一程——这就接上课文的开头。

 

4

 

下面又出现一些人——在人弥留的时候,一生中重要的人总是会一一闪现的。

他看见阿娜那双凄惨的眼睛——阿娜是他朋友的妻子,一个虔诚的教徒,宗教压抑了她的人性,克利斯朵夫用音乐重新唤醒她的激情,激情之下两人越了轨,她只好重新回到宗教寻求赎罪,所以这时克利斯朵夫迷糊中看见的是她的一双凄惨的眼睛。

“他整个的生涯象莱茵河一般在眼前流着。整个的生涯,所有的生灵,鲁意莎,高脱弗烈特,奥里维,萨皮纳……”鲁意莎是他母亲,一个天分不高,但是非常善良的女人。很长一段时间,他父亲去世,两个弟弟离家谋生,只剩下他和母亲相依为命,直至他杀死警察流亡国外。后来母亲就在孤独中去世了。高脱弗烈特,他的舅舅,一个穷人,和他母亲一样善良,对音乐有非常朴实的见解,在克利斯朵夫迷失人生道路,几近堕落的时候,是他让他重新振作起来。萨皮纳,一个年轻可爱的寡妇,克利斯朵夫第一个迷恋的女人,但还没有来得及开始就生病死了。

 

5

 

“当你见到克利斯朵夫的面容之日,是你将死而不死于恶死之日。”这是古教堂门前圣者克利斯朵夫像下之拉丁文铭文。

这部小说最开始在《半月刊》上陆续发表的时候,每卷卷尾都附有这两句拉丁文铭文。圣克利斯朵夫(Christopher,Saint)是传说中的圣人,早在五世纪就受到崇拜。据说他来自巨人族或蛮族,只为最强者服务,国王和魔鬼在他面前都是胆小鬼,逃之夭夭,只有耶稣这个孩子留了下来,巨人要把他驮过一条河,但是全世界的重量都在小孩手里的苹果上,结果巨人倒进水里,稣酥给他行了洗礼,起名叫克利斯朵夫(背负稣酥的人)。西方教堂内普遍都有关于克利斯朵夫的壁画:一个巨人肩负着一个孩子,孩子手里拿着象征世界的特大苹果。人们认为谁见到圣克利斯朵夫的像,谁就不会在那天死去。这就是“当你见到克利斯朵夫的面容之日,是你将死而不死于恶死之日”的含义。话有点拗口,其实可以翻译得更通俗一点,即:经常礼拜这位圣人,就能得到善终。书上的翻译虽然拗口,但是更能保持教堂铭文所具有的神秘感。

 

圣克里斯托弗的木刻画。布克斯海姆,1531年。

 

6

 

圣者克利斯朵夫渡过了河……

我们注意,这里主人公实际上已经发生了变化,不是小说中那个“克利斯朵夫”了,而是宗教传说中的那个“圣克利斯朵夫”了。显然小说一开始对主人公的命名便留下了伏笔,等待着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与圣者幻为一体,背负世界的重量过河,耗尽了最后一点力气,这正符合弥留时的生命表征。精神却得到崇高的升华,给主人公奋斗的一生画上圆满的句号。

这是一个象征,象征着现世与来世,象征着生命的延续。小说最后部分,克利斯朵夫生命的价值实际上已经转移到那两个青年人(奥里维的儿子和葛拉齐亚的女儿)身上了,他的全部责任便在于引导这两个青年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他正如传说中的圣者克利斯朵夫,以自己的生命,为孩子们开辟人生的道路,这个“孩子”,就是他“即将来到的日子”,也就是他生命的延续,小说主人公就像圣克利斯朵夫这样完成他的使命,获得了永生。

小说最后一卷题为“复旦”,是再生和永恒的意思。罗曼·罗兰在这一卷的序里说:“这便是我们过去的历史。你们这些生在今日的人,你们这些青年,现在要轮到你们了!踏在我们的身体上面向前罢。但愿你们比我们更伟大,更幸福。我自己也和我过去的灵魂告别了;我把它当做空壳似的扔掉了。生命是连续不断的死亡与复活。克利斯朵夫,咱们一齐死了预备再生罢!”(罗曼·罗兰,一九一二年十月)。

复旦大学教材选取这篇以“复旦”为结局的课文正有很深的意思。

 

 

三、教学难点和重点

 

这篇课文的难点和重点都不在于讲故事。听故事不需要大学语文来教,幼儿园的小朋友就会听故事。但是人的学习不能停留于听故事,所以我不赞成到了大学还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小朋友才是凭兴趣学习,大学生应该已经能够懂得人生理想,社会责任,起码也应该懂得谋生需求。当然,理想、责任也是可以和兴趣结合起来的,但是,那是人生最高的境界,可能要像克利斯朵夫那样,奋斗一生才最终达到的境界,在开始学习的阶段,你可能领悟不到,但是为了理想和责任,为了日后的谋生,你必须去学习,没有兴趣也要学,能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起兴趣最好,但是绝不能以没有兴趣为借口放弃学习。所以,我认为,本课的意义在于向我们介绍了一种严肃的小说,哲思的小说,它也许缺乏生动的故事情节,但是能引导我们进行严肃的人生思考。这种小说,学生很难自动选取阅读,大学语文应该告诉他们这类作品的价值,引导他们进入阅读状态。

比如,上面“2”讲到的主人公在弥留状态下思考音乐和人生的意义:

 

“难道我并不怎样的爱生命吗?”他不胜惊讶的问自己。

但他立刻懂得,这正是表示他更爱生命……对着艺术的废墟痛哭吗?那是犯不上的。艺术是人类反映在自然界中的影子。让它们一齐消灭罢,被阳光吞没罢!它们使我看不见阳光……自然界无穷的宝藏都在我们手指中间漏过。人类的智慧想在一个网的眼子里掏取流水。我们的音乐只是幻象。我们的音阶是凭空虚构的东西,跟任何活的声音没有关连。这是人的智慧在许多实在的声音中勉强找出来的折中办法,拿韵律去应用在“无穷”上面。人需要用这个谎言去了解那个不可解;因为他要相信这个谎言,所以他就相信了。但它究竟不是真的,不是活的。精神从自己创造的音乐上所得到的快感,其实是把对于现实的直觉加以颠倒混乱的后果。不时有个天才,偶尔和大地接触了一刹那,居然看到了真正的流水;那是超乎艺术之外的。于是堤岸崩溃了。现实从一个隙缝里透了进来。但这裂痕不久就被填补了。人的理智必须有那个堤做保障。要是理智遇到了耶和华的目光,它就完了。所以它要把自己的牢房再涂上一阵水泥,使外边的东西一进来就给它消化掉。这个办法对于一般不愿意睁开眼睛的人也许是美的……可是我,我是愿意看到耶和华的面目的。即使我会消灭,我还是要听你打雷似的声音。艺术的声音使我感到局促。精神别出声罢,人类别出声罢!……

 

小说采用意识流的写法,看似混乱无序,实际上能给人很深的思考。这是西方文学中一种严肃的写作,西方的语文教学很重要的一个内容,比如2001年法国高中毕业会考就有如下的作文题。

 

文科题:

1.“我是谁?”这个问题能否以一个确切的答案来回答?

2.能否说“所有的权力都伴随以暴力”?

3.试分析休谟“论结伴欲望和孤独”一文的哲学价值。“结伴”是人类最强烈的愿望,而孤独可能是最使人痛苦的惩罚。

 

理科题:

1.能否将自由视为一种拒绝的权利?

2.我们对现实的认识是否受科学和知识的局限?

3.试分析卢梭“论人类的幸福、不幸和社会性”一文的哲学含义。卢梭说:“我们对同类的感情,更多产生于他们的不幸而不是他们的快乐。为共同利益联系在一起的基础是利益,因共处逆境团结在一起的基础是感情。”

 

这些,正是《约翰·克利斯朵夫》的主人公日夜思考讨论的问题。曾经一些“欧洲中心论”的西方人(包括黑格尔这样的哲学家),认为中国的语言低级,只能讲讲故事,不能用于深刻的哲学思考。然而正是这些自大的西方人,很长一段时间,包括罗曼·罗兰已经获取诺贝尔文学奖以后,都看不到这部小说的价值,认为小说缺乏故事情节,缺乏文体。反而是中国的译者傅雷凭着对中西文化的深刻理解和深厚的母语素养,完美地翻译了这部小说,在中国读者中引起的反响甚至超过作者自己的国度,证明我们母语在沟通中西文化方面的巨大潜能,同时也证明我们母语完全能够传递世界上最深奥的哲学思考,大学语文就是要通过引导学生阅读这一类优秀的翻译作品,来体会我们母语的这种能力。

 

 

四、思考与练习提示

 

1.仔细体会全书最后一句话“我是即将到来的日子”,想想它可能包含了哪些意思。

 

这是一个象征,象征着现世与来世,象征着生命的延续。小说最后部分,克利斯朵夫生命的价值实际上已经转移到那两个青年人(奥里维的儿子和葛拉齐亚的女儿)身上了,他的全部责任便在于引导这两个青年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他正如传说中的圣者克利斯朵夫,以自己的生命,为孩子们开辟人生的道路,这个“孩子”,就是他“即将来到的日子”,也就是他生命的延续,小说主人公就像圣克利斯朵夫这样完成他的使命,获得了永生。

 

2.古教堂门前圣者克利斯朵夫像下之拉丁文铭文“当你见到克利斯朵夫的面容之日,是你将死而不死于恶死之日”,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克利斯朵夫是西方传说中的圣人,各个教堂都有他的圣像,人们认为谁见到圣克利斯朵夫的像,谁就不会在那天死去。换言之,也就是经常礼拜这位圣人,就能得到善终。“当你见到克利斯朵夫的面容之日,是你将死而不死于恶死之日”这句话虽然译得有点拗口,但更能保持教堂铭文所具有的那种神秘感。

 

3.反复阅读主人公在弥留状态下思考音乐和人生意义的一段话,体会小说采用的意识流写法。

 

“难道我并不怎样的爱生命吗?”他不胜惊讶的问自己。

但他立刻懂得,这正是表示他更爱生命……对着艺术的废墟痛哭吗?那是犯不上的。艺术是人类反映在自然界中的影子。让它们一齐消灭罢,被阳光吞没罢!它们使我看不见阳光……自然界无穷的宝藏都在我们手指中间漏过。人类的智慧想在一个网的眼子里掏取流水。我们的音乐只是幻象。我们的音阶是凭空虚构的东西,跟任何活的声音没有关连。这是人的智慧在许多实在的声音中勉强找出来的折中办法,拿韵律去应用在“无穷”上面。人需要用这个谎言去了解那个不可解;因为他要相信这个谎言,所以他就相信了。但它究竟不是真的,不是活的。精神从自己创造的音乐上所得到的快感,其实是把对于现实的直觉加以颠倒混乱的后果。不时有个天才,偶尔和大地接触了一刹那,居然看到了真正的流水;那是超乎艺术之外的。于是堤岸崩溃了。现实从一个隙缝里透了进来。但这裂痕不久就被填补了。人的理智必须有那个堤做保障。要是理智遇到了耶和华的目光,它就完了。所以它要把自己的牢房再涂上一层水泥,使外边的东西一进来就给它消化掉。这个办法对于一般不愿意睁开眼睛的人也许是美的……可是我,我是愿意看到耶和华的面目的。即使我会消灭,我还是要听你打雷似的声音。艺术的声音使我感到局促。精神别出声罢,人类别出声罢!…… 

 

 

本站链接 

 

 

 

课文赏析

 

永恒的不朽的《约翰•克利斯朵夫》    自由的生命《约翰•克利斯朵夫》的中心命题

萨特存在主义视野中的《约翰•克利斯朵夫》    试析《约翰•克利斯朵夫》中的孤独意象

《约翰·克利斯朵夫》中的安多纳德—凄美的法国文学女性形象

《约翰•克利斯朵夫》中“河”之意象浅析

论《约翰•克利斯朵夫》的音乐性    《约翰•克里斯朵夫》译者弁言

《约翰•克利斯朵夫》在中国    心灵世界—王安忆复旦讲课

 

 

作者介绍

 

作者简介    没有庆典的颁奖

 

译者介绍

 

百年傅雷  译坛孤鹤    傅雷翻译业绩的启示    傅雷谈翻译(摘录)    谈傅雷的翻译

 

大中比较

 

中学教案:《音乐巨人贝多芬》教学设计

 

多媒体资料(见光盘)

 

相关图片    贝多芬命运交响曲    《罗曼·罗兰》(电子书)    《约翰·克利斯朵夫》(电子书)

 

网络链接

 

网络评论::《约翰·克利斯朵夫》    名著梗概:《约翰·克利斯朵夫》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128806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