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站长教材 > 复旦教参

《现代汉语再认识》教学参考
【时间:2008/9/1 】 【来源:本站 】 【作者: 何二元】 【已经浏览9866 次】

 

 

学习母语是每一个公民的终生义务,创造优质的

汉语是每一个大学生的神圣使命。

 

 

 

韩少功《现代汉语再认识》研读

 

 

一、教学提示

 

《现代汉语再认识》是韩少功2004年在清华大学人文学院的演讲,演讲共分三个部分:一、走出弱势的汉语,二、来自文言的汉语,三、创造优质的汉语。课文所选为其一、三部分。

韩少功在演讲中,从四个方面、三个指标来论证汉语的潜力和优势,他观察和体会到,“汉语正由弱到强,正在重新崛起的势头上。我们对汉语最丧失自信心的一天已经过去了”。但创造优质的现代汉语,还需要我们长期自觉的努力;否则,我们有可能沦为文明时代的野蛮人,胡言乱语或者有口难言的人。

 

附:韩少功小传

 

韩少功,1953年1月生于湖南。1978年就读湖南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后任职湖南省《主人翁》杂志社;1985年进修于武汉大学英文系,随后调任湖南省作家协会专业作家;1988年迁调海南省,历任《海南纪实》杂志主编、《天涯》杂志社长、海南省作协主席、海南省文联主席等职。现兼任海南大学教授,清华大学当代文学与文化研究学术委员会委员。2002年获法国文化部颁发的“法兰西文艺骑士勋章”。

主要著作有《韩少功文集》(10卷),含短篇小说《西望茅草地》、《归去来》等,中篇小说《爸爸爸》、《鞋癖》等,散文《世界》、《完美的假定》等,长篇小说《马桥词典》。另有长篇笔记小说《暗示》,译作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惶然录》等。《马桥词典》曾获上海中长篇小说大奖,台湾《中国时报》和《联合报》最佳图书奖,入选海内外专家推选的“二十世纪华文小说百部经典”。作品有多种外文译本在境外出版。

 

 

二、教学难点

 

教过语文课的老师都有这个体会,难的课文不难教,比如文言文,学生看不懂,就可以给他们讲字、词、句、章。短的课文也不难教,因为短,就可以增加内容,作家介绍呀,写作背景呀,把内容拉长来。最不好教的就是这种长篇大论的讲演稿,本来就是口语了,用不着再多解释,于是只好分分段啦,归纳各段大意呀。的确,有的演讲会上,主持人就喜欢这样,搞得演讲者呆在一边非常尴尬,听众也不胜其烦。

况且,这篇课文如果这样分析起来,我觉得还会出比较大的问题。为什么呢?因为标题和内容似乎正好都搞反了。第一段讲“走出弱势的汉语”,实际上讲的并不是汉语的弱势,反倒是汉语的强势。第一点,字数比英语少得多(其实“字”与“词”比较并不妥当);第二点,输入速度不比英语慢;第三点,理解起来方便,可以“望文生义”;第四点,语种规模大,有十几亿使用者。这不是汉语的强势吗?接着又介绍了西方一个语言学家提出的三项指标,第一项,人口,我们中国没得说。第二项,典籍,我们祖先留下来的典籍浩如烟海。第三项,经济实力,也就是这一项差一点。按照这三项指标,我们汉语的问题不就主要是经济问题了吗?说不通。

第二段,“创造优质的汉语”,从内容看,反倒是在讲汉语的弱势。语法是西方的,并不适合“汉语这只脚”。表述是含糊的,“中国队大胜美国队”,意思是中国队胜了;“中国队大败美国队”,意思也是中国队胜了。电视、广播、手机、因特网、报刊图书,各种语言载体都在实现爆炸式的规模扩张,语言垃圾到处泛滥。这哪里是一种优质的语言呢?

也许,为了给作者打圆场,我们应该这样解释:第一段,我们汉语其实很强,但是我们总是妄自菲薄,自以为是一种弱势语言,我们要看到自己的强势,走出这种心理阴影。第二段,汉语在语法上,在规范性、纯洁性上都有问题,我们要克服这些问题,“创造优质的汉语”。不过这样解释,也许又会给西方人一个口实,就是你们汉语在表达上不严谨,现在时和未来时是可以变来变去的。当然还有一个解释,就是讲演是一种口头表达,甚至还可能是一种口头的即兴表达(这篇在《天涯》上的发表稿注有“根据录音整理,略有调整修订”),不能拿书面语的那种标准来要求。只要听众听得懂,知道你是在讲汉语的弱势和强势,我们要克服弱势,发扬强势,讲演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以上内容不是要到课堂上去讲,而是老师应该心中有数,不要去搞段落分析。假如有学生看出这个问题,在课堂上质疑发难,我们也好有个答复,可以勉为其难地作一点解释。

 

 

三、教学建议

 

那么这篇课文怎么讲?我倒是有一个非常好的建议。

韩少功的这篇讲演,好象是讲过两次,内容基本相同,一次是20043月在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后来全文发表在《天涯》杂志上;另一次是20068月在华东师范大学“全球文化条件下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暑期研讨班,后来摘要发表在《文汇报》上。我们教材节选的是《天涯》上的内容。两次讲演都是在大学,大学里的讲演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听众提问,讲演者回答,这往往构成了讲演活动的后半场互动。但是韩少功这两次讲演,没有问答部分,是不是发表时候略掉的?还是当时根本就没有?我查了很多地方,都查不到。但是我不相信会没有,这不是清华同学的风格,更不是研讨班的风格。

我要说的意思是,本来应该有的部分,却没有看到,这不是坏事,我建议教师讲这一课时,设置一种情境,就是模拟韩少功演讲的现场。让同学提问,教师就假设自己是韩少功,来作回答。我想这样,教师的讲课内容就有了,师生的互动也有了。当然这对教师是比较高的要求,要非常熟悉这篇演讲的内容,要有充分的准备。

这里,我根据自己教学中对大学生的了解,根据对这篇演讲的细读,来设计几组对话,供老师参考,假如学生不能提问,这些内容也可以转换成教师的讲课内容。

 

问:老师,您讲演的第一段标题是“走出弱势的汉语”,第二段标题是“创造优质的汉语”,那么您认为汉语到底是一种是弱势语言还是一种优势语言?谢谢。

 

答:这个问题问得很好,很能反映一些共性的想法。如今的学生往往有一种简单化的思维方式,就是非此即彼,这也许和大学校园里的辩论赛有关系:人性是“性本善”还是“性本恶”?互联网使人亲近还是使人疏远?科学与人文哪个更重要?应该先成家后立业还是先立业后成家?孙悟空猪八戒谁更适合做老公?辩证法告诉我们,任何事情都不会这么简单,都有正反两个方面,都是利弊相权的,这些辩论的题目,使辩论双方都陷入了形而上学的片面性,当然除了“孙悟空猪八戒谁更适合做老公”这个话题,我们是一夫一妻制,不能说两个都要。

汉语也是如此,它既有弱势一面,也有优质一面,我们要克服弱势,发扬优质,我想这也是我今天讲演的基本主题。

 

问:老师,如果我没有听错,您在讲演中认为国家搞文字改革是对汉语的否定,就是要搞汉语拼音化和拉丁化,就是要废除方块字。但是我认为,简化汉字和废除方块字完全不是一回事。不知我是否误会您的意思?谢谢。

 

答:好,我可以用知名语言学家潘文国先生最近的一段话来回答,他说:“在中国出现了长达一个世纪的、举国上下对本民族文字(往往还波及本民族的语言)大张挞伐,非欲去之而后快,以‘走世界各国共同的拼音方向’这种世界历史上罕有其匹的现象。” 潘文国的话有没有根据呢?我举几个例子。1923年,钱玄同在《国语月刊》第一卷《汉字改革专号》上发表《汉字革命》长文,几乎把中国所有的落后、封闭、野蛮都怪罪于汉字。他在文中武断的说:

 

我敢大胆宣言:汉字不革命,则教育决不能普及,国语决不能统一,国语的文学决不能发展,全世界的人们公有的新道理、新学问、新知识决不能很便利、很自由地用国语写出。何以故?因汉字难识、难记、难写故;因僵死的汉字不足以表示活泼泼的国语故;因汉字不是表示语音的利器故;因有汉字作梗,则新学、新理的原字难以输入于国语故。

 

再一个例子,鲁迅也认为“汉字是愚民政策的利器”,是“劳苦大众身上的结核”,“倘不先除去它,结果只有自己死。”(《鲁迅全集》第六卷160页)他甚至断言:“汉字不灭,中国必亡”。(注:出自鲁迅《病中答救亡情报访员》一文,整段话是这样的:“汉字不灭,中国必亡。因为汉字的艰深,使全中国大多数的人民,永远和前进的文化隔离,中国的人民,决不会聪明起来,理解自身所遭受的压榨,理解整个民族的危机。我是自身受汉字苦痛很深的一个人,因此我坚决主张以新文字来替代这种障碍大众进步的汉字。”)

在共产党方面,当时的中国共产党总书记、左翼作家瞿秋白用咒骂的语言说:“汉字真正是世界上最龌龊最恶劣最混蛋的中世纪的茅坑。”(《瞿秋白文集》第二卷690页。)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在1951年又指示说:“文字必须改革,要走世界文字共同的拼音方向。”又说,汉字拼音化需要做许多准备工作,在实行拼音化之前,必须简化汉字。所以虽然不能说文字改革就等于废除方块字,但是在最高领导人的意识中,这确是在为实行拼音文字做准备。

(注:这一节罗嗦一点,而且演讲中不大会是注明出处的,这里都是为教师研究作备用的。)

 

问:老师,您说“中国队大胜美国队”和“中国队大败美国队”意思都是中国队胜了,这是非语法、反语法、超语法的现象。可是我们知道钱钟书《管锥编》开篇就讲“易一名而含三义”,“易”既有“变易”的意思,又有“不易”的意思,这正是汉语的精妙之处,对此您是否赞同?

 

答:这和我的意思有点不同,“易一名而含三义”是讲我们传统汉语的精妙,是包含了辩证法的,不像黑格尔说的那样,只有他们德语才有辩证法,才懂得“扬弃”。但是我举的这个例子是想说,英语的语法体系不适用于汉语,目前我们的汉语研究还处于削足适履的状态。

 

问:老师,您说眼下电视、广播、手机、因特网、报刊图书都是语言垃圾,您这样说是否以偏概全?比如我们学校的网络论坛上,我们不少同学的博客上,都有很严肃的写作与讨论,对此您怎么看?

 

答:我不排除我们大学生有严肃的写作,我是说整个社会存在这种现象,严肃的写作,好的语言,往往被淹没在这种语言垃圾之中,如果上网,我们就会发现,你想找的信息都淹没在网络垃圾里面,有句调侃的话语说:在网上,你永远可以检索到你所不想要的东西。所以百度、谷歌这些大型检索网站应运而生,成为最能赚钱的网络公司。

 

问:老师,为什么说“开开心心”是病句?大家都是这样说的呀,难道大家都说错了?还有“好好”,虽然比较矫情,受了台湾的影响,但是我觉得还是能够理解的,第一个“好”是表示程度的副词,第二个“好”是形容词,就是非常好的意思。冒昧地说,反倒是您的小说《爸爸爸》我觉得难以理解,多出的这个“爸”是什么词性呢?

 

答:哦——这位同学又将了我一军。我说“好好”是说“好好开心”,第二个“好”不是形容词,两个“好”都是副词,两个副词叠加,总是不太正常吧,正如你不能说“很很开心”是吧?至于“爸爸爸”是什么意思,我也不知道,那是丙崽说的,不是我说的,大家阅读文学作品,应该把作者说的话和作品人物说的话区分开来。

(注:这里回避了对“开开心心”的回答,因为我也不知道答案。还有“爸爸爸”的语法问题,我也不知道韩少功到底是怎么用的。)

 

问:老师,您刚才讲的最后一个例子,就是您朋友读了一篇短文哭起来,这怎么就能证明他是文明时代的野蛮人呢?语言的功能并不是无限的,我们都有过心中感动口不能说的经历,您对这位朋友的批评是否不够公平呢?

 

答:当然,我们不能说谁一哭,他就成了野蛮人,文明人也有感情不能表达的时候,但那是指人的思想感情最微妙最激动的部分,“大音希声”,不是说连最普通的声音也发不出来,那样就真的成了《爸爸爸》里的丙崽,除了“爸爸”和“×妈妈”,别的什么也不会说,那就真的倒退为野蛮人了。所以我刚才强调,我的这个朋友,不仅是大哭的时候,而且是一开始就没有语言来思考,事后也没有语言来反思,就是我们说的“失语症”,那不是成了文明时代的野蛮人了吗?

 

问:老师,非常幸运,我有机会向你问最后一个问题。您在讲演中说,在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以后,中国人最应该写一本《普通文字学教程》。请问,您有这个打算吗?您的《马桥词典》是不是这样一本书呢?谢谢。

 

答:当然不是啦,这本书应该由语言学家来写,而不是由文学家来写。

 

 

补充参考:

 

1、如何提问与答问——韩少功访谈(节选):

 

记者:网络文学现在已度过一个狂躁期,正在变得越来越理性。王朔说,网络文学是“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能否谈谈你对网络文学的了解和看法?你对哪些网络作家比较熟悉?有何评价?网络文学的繁荣对传统文学有着什么样的影响?

 

韩少功:我读过一个叫“图雅”的作家的随笔,据说他是一个网络名家。我觉得他的文笔很机智和灵动。作家何立伟还拉了个网上小说的单子,建议我去读一读,我还没有来得及。总的来说,网络上比较自由,一般来说没有编辑审查制度,没有阅读的代理筛选制度,于是“人民战争”和“群众专政”,少一些“刊物腔”和“报纸腔”,更见真性情和奇思妙想。但太自由也可能使作者降低自我要求,有时候把胡言乱语当真知灼见,习惯于文字的随地大小便,于是垃圾也不少。这叫做网络文学成也自由,败也自由。

 

(余少镭《选择隐居的先锋作家》,《南方都市报》2003年4月24日)

 

2、如何开展文学争鸣

 

参考附赠光盘上金立鑫《韩少功对汉语概念的误解》和韩少功《对金立鑫批评的简要回应》两篇文章,看看韩少功如何回应别人对他的批评。

 

 

 

 

四、思考与练习提示

 

1.从语言上来说,什么是文明时代的野蛮人?

 

文明时代的野蛮人,就是终日胡言乱语,然而却不会用母语来描述对自己最重要、最入心、最动情的事情的人。

 

2.创造优质的现代汉语,和你,和一个普通的中国人,有什么关系?

 

创造优质的现代汉语与每一个中国人的关系都十分密切,大学生尤其责任重大,因为大学生属于文化精英,代表着社会文明的品级高度,更有责任把自己的母语发扬光大。

 

3.实践题

阅读下面这篇报道,想想韩少功20043月在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演讲中称手机短信等为语言垃圾,但是3个月后就担任了“中国首届全球通短信文学大赛”评委,你认为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提示:可以说韩少功在现实面前改变了自己的观点,也可以说韩少功此举正是为了提高短信品位,扭转语言垃圾现象。另外建议教师也可以结合这一作业组织类似短信评奖活动,教材配套网站可为之提供活动平台。

 

中国首届全球通短信文学大赛回顾

(中国艺术报2004-12-2,作者:琼文)

 

由海南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天涯》杂志、海南在线“天涯社区”联合举办的“中国首届全球通短信文学大赛”颁奖典礼于近日在海口举行。中国作协副主席王蒙,大赛评委韩少功、蒋子丹、格非、李少君等出席颁奖仪式。海南省委副书记罗保铭,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周文彰,省人大副主任王厚宏等为获奖作者颁奖。

大赛共有37篇作品获奖,诗歌类一等奖为四川作者布衣的《墙上的马》;二等奖为珠海作者卢卫平的《楼道的灯坏了》、浙江作者缪立士的《扛梯子的人》;海南作者贺澜起的《电影院》、山东作者王忠的《打工者的月亮》、北京作者树才的《大自然》获诗歌类三等奖。散文类一等奖为深圳作者韦俊的《年龄》;二等奖为上海作者郑树生的《山里的母亲》、天津作者雨辰的《巴黎的墓地》;北京作者冀阳的《童年》及江苏作者章法洪的《贩与乞》、海南作者吴毓瑶的《井》获散文类三等奖。小说类一等奖空缺;二等奖为江苏作者周新天的《竖笛》、浙江作者杨静龙的《永远的小孙》;天津作者王亦凡的《爷爷相亲记》、湖南作者老巍的《见识》与海南作者魏有恒的《聪明蝇的误会》获小说类三等奖。还有20个作者获优秀奖、3位作者获最佳人气奖。本次大赛所有进入复评的作品即将由云南人民出版社结集出版,著名作家、漫画家何立伟绘制插图。

大赛评选严肃认真,秉持公平、公正、透明的原则。由于是首届,大赛也出现了意料之外的困扰,即无法查证参赛作品是否模仿或抄袭。为此,组委会决定实施“三榜制”和“三公示”:第一榜初评526篇,由《天涯》杂志社的编辑负责,入选后即公示于海南在线的“天涯社区”。第二榜复评312篇,由铁凝、苏童、格非、韩少功、蒋子丹、李少6位评委承担。《天涯》编辑部将所有初选作品以电子邮件方式发给每位评委,评委采用国际通用的公开记名投票方式对所有初选作品作出复评,并填写评审意见。复评结果再次公示。第三榜终评38篇,仍由6位评委承担,并于9月中旬再次在“天涯社区”公示。为确保严肃公正,保证作品无抄袭现象,本次公示一直延至10月才结束,其中小说一等奖即因举报抄袭而被取消资格,最后评定37篇。

本次大赛自6月15日发起,8月1日截止,共收到作品15000多篇,参赛作者遍及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来自各行各业,有乡村教师、打工者,也有大学生、学者、作家、政府职员和企业负责人。海南的几位获奖者中,贺澜起是海口某公司职员,魏有恒为保亭农场干部,吴毓瑶是万宁的小学教师。全国二十多家媒体组织了追踪报道和专题讨论,难登大雅之堂的“拇指文学”创作竟引起全国文学界如此热情的关注,令主办方始料不及。

本次大赛中,短信的文学“名分”引发了广泛的争议。惊呼“短信文学时代已经来临”者有之,鄙薄短信为“口水段子”者亦有之。短信文学究竟算不算文学?评论家张柠认为,所谓短信文学不过是文学的载体发生了变化,对文学的实质毫无意义。短信文学根本不成立,他不会将它作为文学领域的问题来谈。大赛评委、作家格非表示,文学作品的发表过去有着较高的“门槛”,现在通过手机、电脑,只要你有想象力和创造力,任何人都有权利创作,这就把文学日常化了。韩少功说,“短”并非意味着就不是文学。短信文学作品不会比网络文学或传统文学品位低或是更苍白,它可以达到传统文学同样的艺术水平。但他个人认为,短信文学只是一种工具和载体,是传统文学的延伸,不会取代传统文学。

总之,这次大赛的火爆,不仅缘于“短信文学”这一名称的引人入胜,更在于它的首创性,至于短信文学的发展与走向,目前还是一个未知数。 

 

 

本站链接

 

 

 

作者 作品

 

韩少功简介    文学的根    马桥词典

 

课文参考

 

《现代汉语再认识》完整版    李敖复旦演讲答问部分    失语症(胡言)

 

大学语文教材比较

 

创造优质的汉语(高教版)

 

相关资料

 

中国首届全球通短信文学大赛回顾    中国首届全球通短信文学大赛获奖作品选萃

 

 

 

韩少功对汉语概念的误解(金立鑫)    对金立鑫批评的简要回应(韩少功)

 

多媒体资料(见光盘)

 

图片    开卷八分钟:韩少功    如何提升语言水平1    如何提升语言水平2    如何提升语言水平3

 

网络链接

 

新华网:韩少功专栏    韩少功文集:网上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3991566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