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站长教材 > 复旦教参

《论易之三名》教学参考
【时间:2008/9/1 】 【来源:本站 】 【作者: 何二元】 【已经浏览9725 次】

 

 

一字可有多意,数意可以并用,母语

真是深不可测,值得我们终身学习。

 

 

 

钱钟书《论易之三名》研读

 

 

一、教学提示

 

《论易之三名》是本册教材中最难懂的一篇,钱钟书先生的文章不是谁都读得懂的,编者在选篇的时候,是考虑让我们完整地“发现母语”:从最简单的《教中文》到深不可测的《论易之三名》。这就让教学有了难度。有难度不要紧,正如教材“学习提示”说,选择这篇文章的目的:其一,体会困难本身,就是阅读和学习的应有之义,不应该回避。其二,一时不能完全读懂,也没有关系,懂一点就好,以后可以慢慢懂。其三,即使一点也读不懂,也没有太大的关系,至少就此可以知道,原来还有一点也读不懂的文章和书;如果能因此而产生出一点敬畏之心,那就是非常有益的收获了。

从课堂教学的角度说,许多教师可能都有这个经验,难懂的文章不一定难讲,有时恰恰相反,难懂的才是好讲的。“《易纬乾凿度》云:‘易一名而含三义,所谓易也,变易也,不易也。’郑玄依此义作《易赞》及《易论》云:‘易一名而含三义;易简一也,变易二也,不易三也’”。课文开篇的这两句话,就够讲上一节课了。反倒是《教中文》这样清楚明白的课文,让我们无从入手。但是我们不能真的把这两句话讲上一节课,如果这样讲,大学语文就失败了。大学语文和中学语文的区别,我想在于课文讲解上可以更超脱一点,学学五先生的“好读书,不求甚解”。具体字词的讲解不必非要一步到位,甚至建议干脆不讲字词,重点放在课文基本精神的把握,决不能把课文越讲越烦琐。

什么是课文的基本精神?课文开头就提出“易一名而含三义,所谓易也,变易也,不易也”,这就是课文的基本精神。这个精神是有普适性的(周易就是宇宙哲学),比如可以用来描述本单元的学习纲领:母语学习也有“简易”、“变易”和“不易”的性质。最好的母语总是最简单的,似乎回到和母亲牙牙学语的童年,咀嚼到语言源起的美妙——这是《教中文》给我们的启示。母语又是处在不停的变易中的,一个“尘”字,从三匹鹿,跑到一匹鹿,跑到只见灰尘,汉字在不断的简化中;一个“爱”字,从无心到有心,又从有心到无心,字形在不断的变易,这种变易使我们的母语古而弥新——这是《在语词的密林里》和《爱的三种写法》两篇课文告诉我们的。母语又是“不易”的,尽管近百年来汉语拼音化、拉丁化的呼声一直不断,但是“象形的人”永远也不会变成“拼音的人”——这就是我们对“现代汉语”的“再认识”(见后一篇课文)。所以说,“易一名而含三义”也可以成为本单元的纲领。

 

 

二、课文浅析

 

【课文】 第一,《论易之三名》:“《易纬乾凿度》云:‘易一名而含三义,所谓易也,变易也,不易也。’郑玄依此义作《易赞》及《易论》云:‘易一名而含三义;易简一也,变易二也,不易三也’”。

 

【浅析】 “易之三名”,其实不是“三名”,应该是“易一名而含三义”。这是课文的纲领。《易》,名称上都称“易”,但是使用时应该注意,其实是有“简易”“变易”、“不易”三种意义的,有时候各取一义,有时候兼及二义,有时候甚至是三义俱全。至于何时各取一义,何时兼及二义,何时三义俱全,具体的分析要到课文最后一段。而从第一段的后半段开始,以及中间的几个大段,都将《易》这部书先轻轻放开,转而讲《诗经》,讲《论语》,讲《墨子》,讲《庄子》等等。虽然放开,其实又并不离开“易一名而含三义”的话题,这就将这一话题的意义扩大开来,从而证明是中国语文中普遍的现象。这种讲法,有人说是“过度阐释”(讲的太多了,让人目不暇接,吃不消),钱钟书自己则说是“阐释之循环”,虽然讲得多,最终还能转回中心。他认为这样讲的好处,可以避免读者泥于一端,不知变通。我觉得这种讲法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能让刚刚从应试考上大学的学生,知道世界上除了规范化试卷、标准化答案之外,还有这样一种圆转如轮、周而复始的原生态学问,从而调整自己的学习态度。

 

注:关于“阐释之循环”,钱钟书原话是:“积小以明大,而又举大以贯小;推末以至本,而又探本以穷末;交互往复,庶几乎义解圆足而免于偏枯,所谓‘阐释之循环’者是矣。”(钱钟书,1979,第171页)。)

 

【课文】 按《毛诗正义·诗谱序》……“合诸科”於“一言”。

 

【浅析】 这一部分不必细究,无非是循着“易一名而含三义”的现象,继续举例,不断举例,说明这种情况汉语中很多很多,比如“诗”字、“伦”字、“王”字、“机”字、“佛”字都是如此,一字而有三义四义,甚至五义六义。钱钟书说理提倡连类博喻,所提证据又多为元典经籍,这就增加了阅读的难度,但是我们只要知道这都是举例,是“阐释之循环”,用以佐证“易一名而含三义”。假如换成民俗的例子,也可说得很通俗,例:

 

抗战时期,汪精卫当上了伪国府主席,但他防人暗算,一直心绪不宁。有一天,他穿上便服,上街散心解闷。他看见路旁有一个测字摊,写着“字有三解,可知一生”八个大字,他就随手抽一个“哥”字,请测字先生给他占算。测字先生说:“哥者,两‘可’相连,第一解:可父可师;第二解:可敬可佩。”汪精卫觉得自己地位显赫,确实“可父可师”,又想起少年时曾有行刺清摄政王的壮举,也的确可敬可佩,认为测字先生确实有水平。于是便急不可耐地追问“哥”字的第三解,测字先生只说事涉天机,拒绝透露,汪精卫也不暴露自己的身份,便怏怏而去。第二天,汪精卫再次到测字摊前,已不见测字先生的踪影,只见地上用白粉写着八个字:“哥字三解,可杀可剐。”

 

当然,这类例子主要可用于调动课堂气氛,而没有学术论证的意义,反而正好可以为黑格尔提供口实,认为汉语的解释随心所欲。所以这种例子,为先生不取。

 

【课文】 黑格尔尝鄙薄吾国语文……则不得不为承学之士惜之。

 

【浅析】 这一段说出本文写作的动机,在于纠正西人对汉语的误解。黑格尔鄙薄中国语文,认为完全是感觉式的,不适合用作思辩。他认为拼音文字才是好的语言文字,尤其是德语,更是能够深究精妙的道理。他举了“Aufheben”这个词为例,这个词音译为“奥伏赫变”,意译就是“扬弃”。“扬弃”的意思既是“保存”,又是“灭绝”;既是“保持”,又是“终止”(为了便于理解,我们也不妨望文生义地说,既是“扬”又是“弃”,相当于我们说的“批判继承”)。黑格尔认为只有这样“以相反两意融会於一字”,才够厉害。钱钟书说,这只是因为黑格尔不懂得中国语文,其实这种现象在中国语文中比比皆是,“易一名而含三义”就其一。

 

【课文】 一字多意,粗别为二……别见《老子》卷论第四○章。

 

【浅析】 这一段又用了很多例证,不必一一讲解,大学语文课堂没有这么多时间,关键是抓住两种训诂方法。训诂就是解释,用通俗的语言解释词义叫“训”,用当代的话解释古代的语言叫“诂”。钱钟书说训诂一字多意,要注意区分两种情况。一种叫“并行分训”,一种叫“背出分训”或“歧出分训”。前者是一字多意,几种意思并不起冲突,比如“易之三名”中的“简易”和“变易”;后者是几种意思彼此冲突矛盾,却仍能统一于一体,比如“变易”和“不易”,在训诂时要仔细区分。

 

【课文】 语出双关,文蕴两意,乃诙谐之惯事,固词章所优为,义理亦有之。后将随文阐说,兹拈二例,聊畅厥旨。

 

【浅析】 这一句虽短,却是承上启下,在全文中起重要作用。以此为界,上面讲“易一名而含三义”的语言现象,下面要讲这种现象“义理亦有之”,也就是有语言哲学的基础。这就转到庄子哲学。

 

【课文】 《庄子·齐物论》……恰可分诂“衣”之两义矣。

 

【浅析】 《齐物论》讲世上的事物是复杂的,它们充满了矛盾,连“是”和“非”都是相对的。钱钟书以此说明,那么反映客观事物的语言又怎么会只有一种解释呢?“并行分训”或“背出分训”不是很正常的吗?这里举了很多例子,课堂上不可能讲这么多,可以略去,只要知道这些例子都是为了说明“易一名而含三义”是客观世界的反映。最后一个例子属生活常识,非常通俗,可以讲一讲。衣服本来就有“隐”和“障”两种功能(衣服一方面是用来遮体的,一方面又是用来显示自己身体的,否则何必要这么华丽呢?),所以“衣”字就有“彰”和“彰”两个意思。语言是反映现实的,正因为生活中有这样的情况,所以才有一字多意的语言现象。

 

【课文】 “变易”与“不易”、“简易”,背出分训也……又此“易”字之类欤。

 

【浅析】 “阐释之循环”要紧的是兜转得回来,最后一段又转回到开头的“易一名而含三义”命题,许多例证不必管它,且看这“三义”在训诂学上的关系:

1、“背出分训”。如“变易”和“不易”。苏轼的《前赤壁赋》,其曰:“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这是学生熟悉的例子。歌德咏万古一条之悬瀑,也是显而易见的例子。“变易”与“简易”也是“背出分训”。“易”就是自然,最高的自然是最简易的,叫做“太易”,“太易”甚至比“太一”还要简易,“太一”是混沌之气,而“太易”是一片澄明,什么也没有,所以说“简易”。这个最高的“易”不管日后如何一生二,二生三地变出万物,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其“简易”的本质是不会变的。

2、“并行分训”。如“不易”与“简易”,它们是“易”同时具有的两个重要特征,相互之间没有“背出”的冲突,可以作为并行关系分头阐释,所谓“花开两枝,各表一头”。

3、“兼背出与并行之分训而同时合训”。当我们在最高的“道”的概念上使用这一“易”字的时候,就应该看到它同时具有“变易”、“不易”和“简易”的区别与矛盾,通过矛盾的斗争,最终又达到更高的统一,这就是“易”字的丰富内涵。仍可移用学生比较熟悉的《赤壁赋》例子:“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这是“易”与“不易”;“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最美好的事物也正是最简易的,最高级的享受也只是人最基本的需求。(注:《赤壁赋》能证“易一名而含三义”,绝非偶然,更非牵强,苏轼在黄州潜心研究易学,完成《东坡易传》,此赋正是其易学心得的艺术结晶。)

 

 

三、思考与练习提示

 

1.什么是并行分训?什么是背出或歧出分训?举例说明。

 

提示:并行分训:一个字或者词,含有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意思,这些意思不同也不冲突。如“论语”的“伦”字,既有伦理的意思,又有圆转如轮的意思,古人认为圆形无始无终,是一种最为严密的图形,引申为一种严密的理论形态。伦理和圆满是“伦”的两个意思,这两个意思是不冲突的。另如“道”,有道路、道理、言说三种意思,这三种意思也都是不冲突的。

背出或歧出分训:一个字或者词,含有两种意思,这两种意思是冲突的。比如“衣”字,有“障”和“彰”两种相反的意思。从“障”这方面说,衣服是遮体的,引申为隐蔽、遮蔽的意思,所以古人把人的“隐疾”称为“衣中之疾”。从“彰”这方面说,衣亦可资炫饰,所以有“衣锦还乡”之说。“衣”的这两种意思,就构成背出或歧出分训。

 

2.选做题

有论者认为,《管锥编》是“玩辞”之书。“玩辞”一道,属于现在所说的语言哲学。以本篇为例,说说作者的“玩辞”特色。

 

提示:我没有查到说《管锥编》是“玩辞”之书的出处,望文生义可能还会把“玩辞”之说理解为贬义,类似“掉书袋”的意思。《管锥编》一书对古今中外不同语言文献资料的旁征博引,据统计,全书(五卷)引用了英、法、德、意、拉丁文和西班牙文六种外语原文,征引了中外4000余位作家的上万种作品,其中西方学者作家达千人以上,作品近2000种。然而这并非“掉书袋”,而是一种严肃的写作,近年杨绛整理钱钟书的笔记,计有外文笔记178册34000多页,中文笔记亦与此相当,另有“日札”23册,共2000余页,足可证明其写作态度之认真。

不过也许我把“玩辞”一语理解错了,《易·系辞上》曰:“君子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动则观其变而玩其占。”这个“玩”就是把玩、琢磨、研究的意思,这个意思应该和学生说一下。

我想这一道题的明确意思,是要学生统计一下课文引用的中外文资料,那倒是可以做一下的。

 

3.易有三名:简易、变易、不易。看似深奥的训诂知识,对应着社会和自然最常见的现象。联系中学学过的苏轼《前赤壁赋》加以分析。

 

苏轼说:“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这就是讲“变易”和“不易”的道理。

苏轼又说:“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这就是讲“简易”的道理:人的需求本来就是很简易的,只因为过度的贪欲才生出种种悲哀烦恼。

 

附:前赤壁赋(苏轼)

 

壬戍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於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於东山之上,徘徊於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於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於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於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於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於悲风。”

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四、辑 

 

就文字训诂说,《周易》一《论易之三名》,引了“易”的一字三义,比照“诗”的一字三义、“伦”的一字四义、“机”的一字三义、黑格尔的“奥伏赫变”一字有正反两义,从而概括出“并行分训”与“背出分训”。背出分训指一字有相反的二义,“背出分训之同时合训”,指一字在句中同时具有正反两义。经过这样概括,提出了新的概念,这在以前讲训诂文字的书里似乎还没有见过。尤其是“背出分训之同时合训”看到人们没有看到处。在这里批评了黑格尔的妄论,贬低中国语文,为中国语文张目。又指出名辩之理,先正言后反言,纠正有人对《墨子》经说的误解,对读者有启发。(周振甫《管锥编》审读报告)

 

《管锥编》开卷第一则“论易之三名”,就从具体的修辞现象中引出哲学的深思,这是一个富于象征的开场,预兆了全书哲理与文理的紧密结合。(赵毅衡《<管锥编>中的比较文学平行研究》,《读书》1981-2-2

 

钱钟书的《管锥编》以《论易之三名》开篇,开宗明义,拈出汉字“一字多意之同时合用”的特征,并在全书中不断随文阐说,反复致意。钱钟书指出,一字多意有二种情况,一是并行分训,一是背出或歧出分训。所谓并行分训,是指两义不同而也不相倍;所谓背出或歧出分训,是指两义相违而也相仇。“易”字兼有“变易”、“不易”、“简易”之意。“易”与“不易”、“简易”就是背出分训;“不易”与“简易”就是并行分训。“易一名而含三义”者,“兼背出与并行之分训而同时合训也”。中国汉字这种独特的符号特征,其实与现实世界的复杂性密不可分,或者说,它来源于后者错综交纠的心理事理:……《管锥编》训“衣”,一为“隐”,“盖衣者,所以隐障”; 一为“显”,“衣亦可资炫饰”。“隐身适成引目之具,自障偏有自彰之效,相反相成,同体歧用。诗广譬喻,托物寓志:其意恍兮跃如,衣之隐也、障也;其词焕乎斐然,衣之引也、彰也。一‘衣’字而兼概沉思翰藻,此背出分训之同时合训也,谈艺者或有取欤。”这实际上就是“相反相成”在文学上的表现。(季进《论钱钟书与阐释学》,见“易学之友”)

 

黑格尔尝鄙薄吾国语文,以为不宜思辨;又自夸德语能冥挈道妙,举“奥伏赫变”(Aufheben)为例,以相反两意融会于一字,拉丁文中亦无义蕴深富尔许者。这是老钱管锥编开章论易之三名,一字多意之同时合用中的一句话;假如成立,那么用讲究分训合训背训的文言文这个工具翻译德语思辨的大作应该更为合适,可惜现在白话文当道,白话文写小说,散文也许很妙,但道妙之类文章似乎真的不妙。(残念《怀念钱钟书》,2007-7-6

 

钱钟书先生的《管锥编》第一卷开篇,就《论易之三名》。“‘变易’与‘不易’、‘简易’,背出分训也;‘不易’与‘简易’,并行分训也。‘易一名而含三义’者,兼背出与并行之分训而同时合训也。” 则是“能指相同,所指不同”的现象,即一词多义现象。这说明从《易经》时代就存在着辨析多义词的问题,而且这种辨析一直持续到今天。(董小英《何谓“解构”──与郑敏先生对话》,外国文学网)

 

语言、训诂、修辞和义理这四个方面的打通。《管锥编》首章《论易之三名》即是范例:一字之间其语言功能、训诂意义、修辞作用和义理阐释俱能分别而合观,未尝偏执一隅。(韩东晖《纵是文人也自由——悼钱钟书先生》)

 

汉语具有发散的多义性,如《春秋》“一字褒贬”,“善恶不嫌同名”;《易》一名而含三义。这种多义性随着历史的积淀越来越丰富。理解这种多义性,类比联想,神而明之,比逻辑演绎重要的多。钱钟书《管锥编》开卷即《论易之三名》(其实是论一名多义),一名或一词含相异相反的多种意义,乃语言“冥契道妙”的功能,但也只有真诚探索宇宙人生真相者,能体会一二,难为鲁莽灭裂的时尚之徒言之。(国学论坛)

 

(钱钟书)根据汉字诗有三训、易之三名、一字多义的符号达意特征,提出了兼顾词章义理的阐释方法原则:求心而通词、会意而知言,超乎象外而求词章之义理,考究文本始终以窥全书之指。钱钟书称此法为:“积小以明大,而又举大以贯小;推末以至本,而又探本以穷末;交互往复,庶几乎义解圆足而免于偏枯,所谓‘阐释之循环’者是矣。”(钱钟书,1979,第171页)。显然,此乃借鉴西方哲学诠释学方法论原理,对中国古典阐释理论与方法之集大成者乾嘉朴学的超越。(李砾《文论讲座:概念与术语》,《外国文学》2005年第2期)

 

钱钟书先生提倡运用博喻,“说理明道而一意数喻者,所以防读者之囿于一喻而生执着也”,他自己即身体力行。《周易正义·论易之三名》论述道:“心理事理,错综交纠;如冰炭相憎、胶漆相爱者,如珠玉辉映、笙磬和谐者,如鸡兔共笼、牛骥同槽者,盖无不有”。这一段运用博喻、拟人、排比等手法,既括义圆赅,又生动形象。(《<管锥编>赏美小识》,强巴博客)

 

 

 

 

附:《论易之三名》光盘资料

 

 

 

 

作者介绍

 

百度百科:钱钟书    钱钟书是怎样做读书笔记的(杨绛)

 

课文研究

 

读易简说——一名三义(徐醒民)    “易”之三名与“诗”之三题(李洲良)   

读《管锥编》札记:论易之三名    扬弃:奥伏赫变的译运(陈兆福)

《管锥编》选题建议及审读报告(周振甫)    论钱钟书与阐释学(季进)

锥指博识说《周易》—钱钟书论《易》述评(陈良运)

 

相关研究

 

钱钟书:《诗可以怨》(节录)

 

多媒体资料(见光盘)

 

相关图片    子午书简:读书人钱钟书

 

网络链接

 

国学网:钱钟书    CCTV-纪念钱钟书先生    钱钟书文集--天涯在线书库

“易一名而含三义”——《周易参同契》之易学思想简论(陈进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199022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