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一国文 > 港台海外

陈介英等:大一国文实验课程教学观摩座谈会
【时间:2007/10/21 】 【来源:FCU国文部落格-新浪部落 】 【作者: [台]陈介英等】 【已经浏览2884 次】

时 间:九十三年六月廿四日上午九时卅分
地 点:人言808室
主 持 人:陈介英主任
与会人员:李立信、李宝玲、林孟灵、杨美美、胡志佳、王安琪
=====================================================================

李宝玲老师报告:(略)
(以下讨论)

王安琪老师:

纳入这么多教学的内容,很有创意、很好玩,而且想象力之丰富,来引起学生的兴趣,这样的教学方式是我非常肯定的。至于新闻稿写作方面,我认为不妨加入新闻稿的评论。因为我们看现今的记者水准,无论是新闻或是报社,都是有待提升的。所以如果能在新闻稿写作方面加入评论,那对十年或二十年后的新闻水准,我想是会有帮助的。至于公文方面,我想很多人对公文都是一个头两个大,包括我自己也是。所以我想,是否可以将公文模式改得比较白话文一点,或者必须让人看得懂的,把公文推「白」一点,或是朝这样的方向去改进。

李宝玲老师:

其实我在规划公文这部份时,有去上相关的推展课程。结果我上课讲的,学生反应说已经跟现在不一样了。于是他们就从研讨会当中,帮我抓了许多现行公文的相关资料。然后我就把他们给我的信息,带给了实验课程这一班,因此所学习的,都是目前最新的公文格式、格式写作…等。跟以前不一样的公文格式,反而变成我教这一班的重点。其实现在的公文已经变得非常的简单了,阅读也很轻松。我只是把应该知道的、必须遵守一些基本原则,尽量简单的教给他们。好玩的是,我这次期末考的考题就是出公文这方面,结果试卷一改下来,学生写的公文都写得很好,成效其实远超过我的想象。公文所使用的语汇是最清晰也最简单的语汇,因此很容易记忆,如果在全部五项的课程看来,虽然公文上的时间很短,但成效却是最显著的。

王安琪老师:

我还有一个想法,就是有关于企划书的写法。很多学生对于企划书的写作,都只会抓一些论文,却没有具体内容。所以如果在这方面教得好,也可以让学生更能进入状况。

陈介英老师:

其实我们对整个课程的期许,终究而言就是希望大一国文可以朝向生活化及实用化这方面来走。我们希望在学生毕业之前,对一个基本的中文运用,包括一些基本的能力,都能随着我们的努力让他们有所了解。教学是其次,能不能让学生有「能力」才是关键。所以我们在设计很多目标的时候,我是觉得学生在上过这些课程之后,有没有改变或学习到任何东西,这才是我们所要的。以前的旧式教育太倾向于填鸭以及考试,让他们对这方面的兴趣其实很缺乏。如果到大学,我们还不能把这样的认知与现象解构、解冻,也算是我们的责任。整个实验课程进行下来,我们非常感谢李老师的用心。我也希望未来通识中心在这一方面的规划,是一种创新性课程,也希望在座的老师跟我们一起努力。

林孟灵老师:

现在很多学生的困境,就是「心里知道,写不出来」。包括我的课堂补充,他们连比较简单的补充都不懂,更别说补充之前的涵义为何了。以翻译为例,我们拿台湾的翻译,跟大陆、香港比,很多名词都是有所出入的,这其实跟文化有相当大的关联。所以我们可以从文化这方面来着手,来让学生了解不同文化所产生的差异为何,再诉诸文字的时候,或许就不容易产生隔阂了。

杨美美老师:

这样的课程当然是一种很实用的课程,但倘若在教学上我们不是那样的专精,其实会产生问题。如果要把课程教得很专业,真的是非常、非常困难,因为我本身没有受过这样专门的训练,像我们这种只是大学本科的老师,没有其它相关知识的涉猎,教起来会很贫乏,找不出精华所在。例如在这个领域中,牵涉到新闻的写作,跟新闻本科的老师比起来,一定会有所出入。普遍性的来教还可以,但是一旦牵涉专业就会有很大的压力。因为那些专业,有可能是相当庞杂、深入的,即使我们愿意教,也会变成是边教边学的局面。企划书方面,教同学如何编列企划书大纲可能还可以,但像新闻写作,你要浓缩成两个小时的课程,可能要先去了解、有所准备,再进行采访。如果没有准备就去采访,那你可能中途就很难继续进行下去。但我觉得基本的原则还是要先去上课,这几个科目都是我们现在社会当中会去接触到的。以我们来说,如果可以教出我们最专业、最精华的部分,不管是学生或老师,用这样的方式去思考,彼此都有成效,这才是最好的。我觉得,一个基本的文学使用能力才是学生必须试着去了解、学习的,连作报告、统整的能力都缺乏,也是让我们必须强化学生训练思维的教学目标。在提供新观念之前,我们如何帮助学生去吸收、学习这方面的能力,也是很重要的。而且课程太多、太庞杂,时间上却不允许,我们都只能教那么一点,又要如何去引起学生的兴趣?所以在时间上,是不是会造成老师的负担太大,是必须去考量的。

李宝玲老师:

其实杨老师所说的,也是我们当初设计这个课程时一个很大的考量方向。我也想过如果让我们去教那些企划、广告、新闻等课程,绝对比不上别人的专业,成效也不及我们自己教自己的专业。但就我的观察,没有学习这些科班训练的人,他们还是需要碰触这些东西。我当初规划课程时,我愿意踏出这一步,是因为我把我的重点放在「写作」。因此妳们看我所有的课程设计,全部都跟写作有关,我只要扣住这一点,基本上就是从我国文的专业角度出发。所以我们先不用妄自菲薄说自己并非科班出身,所教的就不及别人专业。如果我们要从专业这样严格的角度去执行,那整个课程是无法进行的。我整个上课的重点跟作业的选择,就是紧扣住「写作」这个原则,所以就可以把很多的包袱抛开。不过,就我而言,整个课程进行下来,它确实是个很大的负担。那至于兴趣上,我觉得这倒不会造成我的困扰,我认为只要学生觉得有用,他就会产生兴趣。他们觉得以后工作时,的确会有所帮助,就会很认真的去学习。所以不管是课堂上,或我交代他们的作业,都远远超过我原来对他们的期待。这也是这一年来,我很深的感受。

陈介英老师:

很感谢各位老师的意见,对我们来说都是非常有帮助的。今天李老师所展现的成果,是我们如何帮助学生去提升一个其本的写作能力、应用能力,并经由其它的方式及议题来与未来跟他们的兴趣做结合。因为今天我们所强调的核心是写作能力,并非他们的专业能力。那结合两位老师的意见,我们未来的课程,其实倾向于各式文类的写作,不同的主题,如何让学生提升他们自身的写作能力?如果我们可以找到一个折衷点,其实会更好。但我们有同样的目标或企图,透过这类座谈的讨论方式与各位老师的参与,会有助我们培养一个共识以及教学方向。其实,我们的课程规划就是要达到一个目的,在大一国文的方面,最重要的核心就是在写作能力的提升。不管什么方式,只要能达到这个目的,都是好的方式。今天的座谈是一个好的开始,未来的教学方式也有很多可能,我们也期待明年李老师还能为我们发挥创意。而通识中心在未来的着力上,可能就是尽量找资源,不管是提供课程方面的资源或人力(老师)的资源。感谢今天在座各位老师的参与及意见,谢谢大家。

发表于 2005/12/07 04:54 PM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277402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