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百科 > 文章选登

困而知之(朱理章)
【时间:2007/7/18 】 【来源:辽宁日报网络版 】 【作者: 朱理章】 【已经浏览4397 次】

2006-3-66:48:09

孔子曾说:“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生而知之”是没有的,孔子自己就否认他是生而知之者。如果认为读书是学习,实践是更重要的学习,那么,一切认识都来源于学习,是“学而知之”。但人的学习动力,往往来自实际生活中因某种不足而产生的渴求,因而多数人可以说是“困而知之”。

马克思是经济学大师。他在青年时代主编《莱茵报》时,面对议会关于林木盗窃问题的讨论,曾遇到“要对所谓物质利益发表意见的难事”。于是推动他研究经济关系,并从而走向社会主义。1928年初,创造社等提倡无产阶级革命文学时,错误地把批判的矛头指向鲁迅,这促使鲁迅比较系统地研读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同样要求和促使人们不断学习各种新知识、掌握各种新技能。可见,“困而知之”是一种相当普遍的、带有规律性的认知过程。

由“困”而“知”必须有一定的条件,这个条件就是“学”。完整的说法是:困而学之———学而知之。离开“学”这个中介,没有持之以恒的艰苦的学习活动,“困”变不了“知”。同时,作为中介的“学”,又与一个很重要的因素相联系着,这就是“困”。“困”既是压力,又是动力。充分把握“困”的积极方面,可以使“学”具有永不枯竭的活力。

“困”是人已进入学习阶段的心理表征。《礼记·学记》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困”产生于包括实践在内的广义学习过程中,“困”由客观存在转化为主观感受,即学习主体深有“困”的感触时,他实际上已有学的需要和行动了。这也正是“困”与“学”可以相辅相成的心理依据。

“困”是激励人进一步学习的源泉。学习最根本的原动力是人的内在要求。困惑、疑问、不足才能引发、促使人发愤学习,并在学习中获得追求的兴奋和成功的满足,在获“知”后又把人推向更高层次的“困”境,实现学习的持续发展。

“困”是学习得以深化的良好契机。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只有在未得、不能的状态下启之、发之,学习才有激发性效果。许多事实证明,科学研究中的灵感,实践探索中的顿悟,往往产生于百思不得其解的思维郁结之中。

“困”是实现创造性学习的有利条件。人们常说,提出问题等于解决了问题的一半。马克思主义是在不断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创新发展的。“困”就是提出问题,而这类问题的性质,远不限于现成知识的掌握,更多的是已有认识的运用和未有认识的探求。所以,以“困”求知,往往伴随知识的创新。

不论从哪方面讲,“困”对学习有极大的能动作用。有些人所以学得不好,缺乏学习的自觉性,就是因为还没有找到“困”的感觉;有些人所以以苦为乐,坚持不懈地学习,就是因为“困”这元素一直在他心中燃烧。

“困而知之”就是为了满足自身不断发展的需要而自觉地学习。它是人类主体意识觉醒的表现,也是现代社会实施终身教育的最佳模式。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展,面对不断出现的新形势、新问题、新任务,多数干部都会存在毛泽东同志所说的“本领恐慌”。不妨体会一下“困而知之”这个模式吧!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221943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