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百科 > 高教研究

直面悲哀的现实——学习外语之累(胡鑫)
【时间:2007/7/1 】 【来源:阳光岛社区 】 【作者: 胡鑫】 【已经浏览6733 次】

《中国大学问题调查报告》之《直面悲哀的现实》,发表时间 05/08/10 10:01

一、 由泄题和改革而引发的思考

    这里是一则新华社的通稿——近年来,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曾发生三次试题泄露事件

    东方大学城宇航培训学校”泄题事件。2003年5月,刘晨和曹宇合伙注册“东方大学城宇航培训学校”,二人分别为法人代表和授课教师。为扩大盈利,二人欲探明大学英语考试范围,以便进行针对性的考前培训。曹宇找到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务处负责考务工作的副科长史晓龙,谋划窃取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试题。2003年9月19日上午,史晓龙将曹宇带到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存放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试卷的办公室,私自拆封试卷,交由曹宇抄录。下午,曹、刘二人指使他人将部分考试范围公布于培训学校的网站。当晚,曹、刘二人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租用报告厅举办所谓考前“点题讲座”。在这次讲座中,曹宇泄露了四级考试试卷的部分内容。600多人参加了培训,曹、刘二人从中直接获利1.4万元。事后,有关部门依法取缔了“东方大学城宇航培训学校”;停止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考点资格,进行整顿;对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给予通报批评。2004年6月史晓龙、曹宇因犯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一审被判有期徒刑三年,刘晨被判有期徒刑两年。

    西南农业大学外语学院教师网上贩卖试题案。西南农业大学外语学院原教师孔静,于2002年上半年至2003年12月参加国家英语四、六级监考工作,她暗中组织原四川美术学院学生胡仪、西南农业大学学生李荆、陈舒等人,利用小广告、互联网等方式,在全国部分高校找到一些“下家”。具体运作方式为:考前由孔静提前领取试卷启封,然后将部分试题,用电话告知场外“枪手”,并复印试卷带出考场,让“枪手”做好答案后,通过QQ号码发送给买家。此案涉及全国11个省市数百名考生。2004年12月,重庆北碚区法院以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判处孔静有期徒刑4年,并缴获其全部非法所得。判处胡仪有期徒刑2年,判处李荆有期徒刑1年、缓刑1年,判处陈舒有期徒刑半年、缓刑1年。

    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泄题事件。2004年6月17日11时许,原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考试工作人员、外语系原副主任林继彬和该校原外语系干事杨波绮,签收领回密封好的试卷及听力磁带后,没有按规定将试卷和听力磁带进行保密保管,而是存放在该学院外语系办公室的铁皮柜内,由杨波绮一人保管铁皮柜钥匙。当天13时许,杨波绮私自开启密封试卷袋,从中取出一份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A卷试题和听力磁带,交给该校的3位女教师甘深炎、张莉云、张靖,由她们做出试题答案。林继彬知道这些情况后,没有予以制止。6月17日和18日晚上,林继彬、甘深炎、张靖和张莉云分别在南宁市莱博外语培训中心开办的考前辅导课和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开办的培训班上,将部分考试题的内容和答案,透露给学生,导致四级英语考试考题大面积泄露,造成极为恶劣的社会影响。2004年12月30日,南宁市新城区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宣判。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原副主任林继彬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零6个月,其余几名被告人也各自受到惩罚。

    新华社的通稿很好的概括了前两年四六级外语考试中出现的泄题事件。但从稿件上我们没有看到关于今年的情况,那2005年的局面是否有了改观?现实再次与我们的初想开了一个玩笑:四级英语考试按规定是在1月8日上午9点开始,但是作文题目在前一天夜里23点51分就赫然出现在了网站上;六级英语考试开始时间为下午3点,但是开考前3分钟,作文题目已经出现在网站上。事后证明,被提前公布的作文题目,确实是这次国家考试的真实题目。这已经是国家四级考试第四次泄题,六级考试则是首次泄题。

    四六级英语考试,是由教育部(原国家教育委员会)高等教育司组织的全国统一的单科性标准化教学考试,考试试题在未到启封时间前属于国家机密,保密工作一向都做的非常认真,但近年来,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几乎无一例外地让更多的人瞠目结舌。泄题与作弊已经严重地动摇了这项考试的权威,在这一个个案例的背后,到底是为什么原因诱发了他们犯罪的动机呢?并且国家一而再、再而三地强调和整治了一些不法分子,但为何屡禁不止呢?为了一次考试,他们而走上了犯罪的道路,他们这么做值吗?按照《保密法》等法律的规定:如果是因为管理四、六级考试试题的工作人员故意或过失泄露考题,即触犯《保密法》,而故意或者过失泄露国家秘密,情节严重者将依照刑法第一百八十六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处予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一项以选拔人才为目的的语言水平测试最后却导致人们不惜以犯罪来进行“参与”,这恐怕也是世界奇观。这些现象其实都在提醒我们:对英语四六级考试的过度关注,实际上已经导致这项原本普通的校内考试发生了从内到外的异化。

    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英语有它不可替代的作用。英语不仅仅是一门语言工具那么简单,它实际上给我们打开了通向一个完全不同的精彩世界的窗口。通过它,我们无论在事业上还是在生活上,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都会如鱼得水、受益匪浅。

    加强英语学习对于中国人来说,并没有什么可以非议的,但问题是,有没有必要把这样一项单纯的语言学习、语言测试搞得如此隆重,以至于没有四六级证书连毕业都毕不了?如今,许多高校都把外语当作“生死符”,对学生的本科学位“一票否决”,不少学生虽然专业成绩优秀,但外语不过关,也难以毕业。如今未获毕业证书的大学生中有一半以上是因为未通过英语四级考试。

    这种“一票否决”的政策是否涉嫌违反相关法律且不论,但已严重扭曲了外语考试的目标,也从精神到肉体上给学生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却是不争的事实。而且其提升英语水平的效果也并不明显,同时还对母语学习、专业学习都造成了很大的冲击。请大家不要忘记这么一个常识——连自己的母语都不能好好掌握的一代人,难道就能通过学习英语而真正走向世界吗?

    近几年来,对英语四六级乃至于更大范围内的英语考级制度的质疑不断,但这些考试仍然是该怎样进行还怎样进行,该如何收钱还如何收钱。为什么明明大多数人都知道这项制度有问题,而这项制度还能够安然无恙地存在下去,并且任凭其危害愈演愈烈呢?原因只能有一个,那就是有人可以从这项制度中获得可观的利益,因而才会不遗余力地维护它。

    硕士、博士入学考试等全国的各种英语考试、英语培训造就了一个多大的市场,有多少相关部门从中获取了多少好处,恐怕永远也不会有人说得清。如此丰厚的利益回报,导致了对现行外语考试制度的坚持和保守,这也是再正常不过的行为。相应地,许多对英语考试、英语教育进行反思的声音,也就难以化为现实的改革行动。

    所以,英语考级制度的长命,表面上是制度不合理、教育观念偏差的问题,其实背后的利益驱动才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动因。若想把把英语真正还原为一门语言工具、改革现有的考试制度,打破既得利益集团的阻碍恐怕才是关键中的关键。在此前提下,去除“一票否决”式考试的压力,让人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自由选择学习英语,应是提升全民英语水平的正途。

    2005年1月8日的泄题事件无疑将成为中国英语教学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它导致了一场地震的到来,因为再次泄题,已经再也掩盖不住了四六级英语考试制度的丑脸。于是,为了拯救大学的英语考试,为了拯救一代又一代大学生,更是为了拯救中国的教育,全国的媒体出奇的组成了统一战线,开始了声势浩大的讨伐之战。也就是在全国上下方方面面的指责声中,国家教育部终于出台了一部《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方案(试行)》,改革方案中指出,从2005年6月起将采用满分为710分的记分体制,不设及格线;成绩公布方式由考试合格证书改为成绩报告单。人们的视线因为这场改革而再次聚焦,改革是真正的革命,还是来转移人们的目光,我们拭目以待。

    而因这次泄题和改革而引起的风暴并没有平息,因为有很多的人并不赞同改革,而是从更深的层面来探讨这个问题的实质——这个考试制度还有没有存在的必要?是不是到了该废除的地步?

二、 回忆当初:从1987年说起

    当我们把握不好一件事情的发展方向时,我们就应该回到原点,重新对事情的本身进行审视。对于变化发展中的四六级考试,我们不清楚它将何去何从,于是,我们试图从历史中找到它的定位。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始自1987年,六级考试开始于1989年。经过17年发展,四、六级考试规模越来越壮大。1987年四级考试有10万人报名,2004年有1100多万人报名参加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四、六级考试成为世界上单科规模最大的考试!”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说。

    吴启迪指出,由于种种原因,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成为社会比较关注的事情,它的重要程度被社会过度夸大。有的学校把四、六级考试证书与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挂钩,社会用人单位把四、六级证书作为一个新进人员的聘用标准,这样必然导致不少学校为了盲目追求通过率而进行应试的教学,少数学生还发生了考试作弊行为,甚至有不法分子铤而走险做出了违法乱纪的事情,比如卖考题。考场作弊以及教师帮学生作弊等事情,也败坏了考试的声誉,影响考试本身的公平性、公正性。因此在进一步加强考试管理、严格考试纪律的同时,也需要对四、六级考试本身以及管理体制进行改革。

    “我们希望以一种宏观调控的方式降低四、六级考试的社会关注度。”吴启迪说。她解释,如果考试成为大学毕业通行证、社会就业的重要标尺,就意味着它为教学服务的功能被淡化和弱化。“这显然与设计考试的初衷是背道而驰的。”吴启迪说。

    到底当初设立这项考试的目的是什么呢?

    于195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东语系的翻译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高树榕副教授告诉我们:“设立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是为了测试大学生的外语水平,而现实却改变了它的根本目的。它逐渐变成了大学生日常学习中的最大障碍!”

    是的,过去和现在都没有人怀疑四六级考试设立的目的。当初,谁会有现在的这种危机感?谁意识到了在英语考试的驱动下,外语已经严重地动摇了我们民族的母语地位?又有谁能说出它给中国大学生带来的伤害?

    诚然,四六级考试制度的设立,对中国英语教学是有利的。按照北京语言大学教授谢小庆的话说就是:“四、六级考试已经有17年的历史,我认为,总体讲,功大于过。四、六级考试在推动中国人提高外语水平方面产生了巨大的作用,这种普遍外语水平的提高对于中国未来发展的影响是长期的,深远的,多方位的。那些开发和推广四、六级考试的人,是中国的大功臣,应该得到社会的表彰。试想,如果不是有了四、六级考试,这每年1000万人的英语考试服务市场就有可能被ETS、剑桥等外国考试服务机构占领。英语毕竟是他们的母语,他们在提供英语考试服务方面有先天优势。现在托福、雅思的每次考试收费都在千元人民币以上。如果按每次考试500元算,1000万人的考试也是50亿元的市场。”我们认识四六级考试,决不能单单从数字上来考虑,因为数字的背后隐藏着太多的规则。短短十几年的时间,四六级考试便从当初的10万人报考,发展了如今千万大军的规模,速度之快,为世界所罕见!它为什么会发展的如此迅速?

    它是背靠着中国大学里面的苛刻制度而成长起来的。大学的管理者将四六级证书与学位证书、毕业证书施行捆绑式政策,加速了四六级考试的发展进程。如果没有这些规定的约束,难道就有上千万的大学生自发地去参加一门外语考试?如果没有这些规定的约束,难道就有那么多的人被迫去参加各类英语考级培训?也正是这种做法,将四六级考试的初衷否定,而强行推出“英语至上”大棒政策,直接导致了今天局面的出现——有人为了一张证书,竟公然撕毁和践踏国家的保密法,来逃出这个中国大学里的怪圈!作为中国的国民,作为中国新世纪的大学生,我们深深地为此而感到莫大的失望!然而,还有很多人不认同我们的观点。

    从1987年开始担任四六级考委会主任委员杨惠中教授在接受媒体的采访时介绍,对于这个考试他一直保持着严肃的态度,“四六级考试是高风险考试,和学生的未来关系紧密,我们的责任重大。”他还告诉记者,教育部已经明确表示,不会取消四六级考试,而是要加强四六级考试。他认为,四六级考试每年为我国大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提供了客观的、精确的描述。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对于英语的要求也在提高,所以会对四六级考试进行不断地完善。教育部高教司领导要求把四六级考试建设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达到国际教育测量学专业标准的、能与国际接轨的语言测试体系”,并打造成一个能与境外英语测试体系相抗衡的“中国的民族品牌”。

    是的,也正是本着“中国特色”的方向,中国的大学教育走出了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他们为走通这条道路,不惜伤害母语的地位和尊严!这是怎样的一种气概与痛苦?!我们在前往上海、北京、武汉等地采访的途中,问过许多大学师生,他们都有这么一个困惑:英语不是我们的母语,何以用一项考试制度来树立起一个“中国所特有的民族品牌”?

    中国人是嬗变的,中国的人思想也是开阔的,中国人的目标也是远大的,短短十几年的时间,就能催生出一个“民族品牌”,按照这样的速度,中国人的英语水平不日即将成为世界的领头兵!光荣啊,光荣!光荣啊,也是耻辱!难道就没有人觉得——把考试也说成“中国特色”,这不是一个国际玩笑吗?

    有玩笑,必然就会有严肃!在1995年前后,清华大学外语教学委员会也发现许多学生已深陷于四、六级模拟题海之中,甚至一些老师发现:在上专业课上,也有些人偷偷做英语模拟题。用最多的时间和精力为四、六级考试而苦苦学习英语,而取得的效果却让外语教学委员会的委员们很失望,他们痛心地发现:在毕业设计的文献阅读阶段,很多学生读不懂文献资料,论文的英文摘要写得一塌糊涂,阅读理解也不准确,拼凑出来的根本不能叫英文。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在听取了广大教师和学生的意见后,根据这几份调查报告,郑重做出决定:“学位证书同四六级证书脱钩!”于是,在1996年,包括清华在内的8个学校成为最先摆脱四六级英语考试羁绊的试点学校,四、六级考试成绩不计入他们校内英语成绩,从而改为由学校自己组织两个档次的英语水平考试。从此,清华大学的学子们正式告别了四六级考试的桎梏!也就是在清华大学采取果断措施的时候,全国的其他大学却将英语四六级的地位疯狂的抬升!

三、 被扭曲的现实

    一边舆论还在无止尽的批判,一边却已开始了新的蓝图勾画。在这两边的夹缝中,生存着的是被来自各种利益所左右的广大学子。他们承受着所有的非议、痛苦和折磨……他们为了通过四六级考试,他们付出了太多——有的放弃了专业课学习的时间,有的放弃了自身的兴趣与爱好,更有甚者是出卖了自己的人格!

    正当我们在做这个论题时,一位同校的师弟在他毕业前夕给我们讲述了一件发生在他身上的事情——

    他是2005届中文系毕业生。早在2004年10月,他就与一个效益很不错的单位签定了就业协议,但单位领导要求他在毕业之前必须拿到英语四级证书,否则,用人单位将单方面解约。眼看就要毕业了,面临如此苛刻的要求,他万念俱灰,在万般无奈之下,他“被迫”走上了一条危险的道路——他通过寝室的朋友找到了一个很有经验的枪手,以1200元的代价顺利地通过了四级考试。自然而然,他也走上了理想的工作岗位。

    其实,他是一位很优秀的大学生。大学四年,他的学业成绩和综合测评成绩始终名列全年级前20名,而且他在文学方面还颇有造诣,在国家、省级刊物发表过很多的文学作品。同时,他还经常参加社会实践,是学校知名的优秀学生干部,在他大三的时候,他就已经成为了一名正式党员。但就是英语基础太差,所以想在毕业前单靠自己的努力,通过四级考试,难度确实很大。

    虽然现在这位师弟已经成了单位的“香饽饽”,但他的心理始终有一个解不开的“死结”,他虽然顺利地通过了英语四级考试,但他的愧疚将伴随他一生,为了工作、为了学位、为了英语,他出卖了自己的人格。

    我问他当初想没有想过被查处到了的后果,他告诉我:是想过,但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了,我没有选择了,学校的领导也这么说的,只有证书才能换来学士学位。为此,我也付出了很多的努力,找枪手,做假证件,请教务处的领导吃饭,给监考老师送礼等等这一切,才保证了我的安全。

    听着师弟的叙述,我不禁惊讶,师弟以前不是这样的啊!原来的真诚,在这样的一张试卷面前凸变的苍白无力,圣洁的学堂也被权利与利益的爪牙所玷污。在经济利益与法律惩处、道德舆论的权衡中,有知识文化的人瞬间沦落为一个工具,这是对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人性的最大的扭曲。有人说,四六级考试就像一副镣铐,它链着学位、工作和人生……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我们发现了大学四六级英语考试之中,作弊的请人代考的现象是很常见的。这种常见的比例有时令我们无法相信,甚至有时我们会产生质疑大学的真诚与中国的教育。按照我的一位大学老师的说法就是,被媒体暴光的和被抓到的作弊者往往都是冰山一角,而更多的都在“公平竞争”的原则下成为了侥幸的宠儿。

    在考究四六级英语考试制度的同时,请大家不要忘记了与之相关的中国人才标准。我们的社会应该怎样衡量一个人是否是人才?人才的标准到底是什么?

    洞察当今社会,不难发现:我们的人才标准已经远远超出了“真才实学、德才兼备”的范畴。现在社会各界特别在乎笼罩在“人才”身上的种种外在形式,这些看似闪光的外衣,也纵使无数学子走进“英语至上”的死胡同。

    为了真实的了解社会对四六级的认知度,我们调查组分赴浙江、福建、广东、海南等省份的人才市场进行了全方位的调查,结果是:四六级证书的背后被烙上太多的社会功能和包袱!招聘应届大学生的绝大多数用人单位都将通过英语四六级考试作为招聘的基本条件之一,据相关的人事(人力)部门负责人介绍,他们目前只能用四六级证书来衡量大学生的英语能力。由此可见,用人单位的急功近利严重破坏了人才市场的纯生态环境,在人才市场供远远大于求的情况下,严重损伤了被选拔者的心理,为考生采取非常手段提供了根源。被选拔者心理的“失衡”,直接导致了考场的恶性事件的发生。但同时也有一些用人单位反映,他们以前招录的人员中,都拥有四六级证书,但与其实际的英语水平相差太大,这让用人单位也非常苦恼。他们的苦恼也是全社会的苦恼:花了巨大代价的四六级考试,却衡量不出来真实的英语水平。

    十多年的四六级英语考试,让我们付出了多少的汗水与牺牲,我们已无从考究。但母语地位的衰退应该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了。

    当我们在上海采访的时候,某重点大学大三同学吴小双(化名)拿出了他们的学分表,对于一名中文系的同学来说,没有一门专业课的学分达到12分,而大学英语却高达17.5分!这让我们不能理解,小吴也同样不能理解。小吴很愤慨地对我们说:“我来大学是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为什么英语成为了课程的主角?当初看到学分表的时候,我们一个宿舍的同学都很困惑,我们还是中文系的学生吗?我们学习英语有必要吗?我毕业后就回老家中学教书去了,学这么多英语到底是干什么?当然,现在我们感觉都无所谓了,反正专业课没有学到什么东西,四六级证书却是拿到了,按照学校的要求,我也已经能如愿将毕业证和学位证带回家了。现在唯一的感觉就是,读大学就是来补习英语的,我的大学生涯也是这么被英语所忽悠了,有时想想真的很可惜。”在我们与小吴交谈的过程中,同宿舍的一位同学更是气愤的说了这么一句话:“中国的英语教育全然是一种奴化教育,是一种社会的倒退!”英语像汉语、法语、德语等世界各类语言一样,只是一门学习的工具而不是考试的工具。资料显示,在西方国家的大学里,没有哪个学校把其他某国的语言规定成学生的必修课程,并普遍要求学生通过国家教育部门组织的过级测试,在西方国家的大学里,别国语言只是作为选修课而存在,有时会根据学生的需求开设第二外语、第三外语选修课,学生自我选修。而在中国,自1987年以来,大学英语课程竟是大学生的基础必修课程,越来越多的人逐渐意识到英语教育简直是自愿地为西方世界推行的基础教育。现行的大学教学课程安排中,《大学语文》却戏剧性的成为了选修课——母语的地位将如何来捍卫?不靠教育又将靠什么?难道以牺牲母语为代价而换来“全民英语素质的提高”,这就是改革开放?我们可以做一个大胆而合理的推测,如果现行的英语教学制度不改革,那么在中国,汉语的地位必将被英语所取代!我想那位同学说此话的时候,并不是为了发泄一时之快,而更是一种出自于内心的担忧。

    这种担忧是有必要的。前文化部部长、著名作家王蒙曾在一次教学过程中接受了我们短暂的采访。采访中,王蒙也表示出了这种担忧,他告诉我们,在现代社会里学好英语确实很重要,但学好母语更重要!

    现在还是让我们来听一听学子们最真实的感受和呼声吧?

四、 学子的呼声

    2004年10月4日,在“点点英语”网站上首次刊出了一位网友的原创文章《我在绝望中奋斗——献给我的老公和拼搏四、六级的朋友》。此文一出,纷纷被新浪教育、QQ教育、考试吧、新东方等各大小网站所转载,特别是在一些大学官方网站的论坛中不乏共鸣者。然而,这篇文章只是较有代表性的一篇,类似这样的文章在网络或报刊上还有很多,这让我们不得不认真思考四六级对当代大学生到底带来了什么?

    这里我们将文章全部摘录如下:

我在绝望中奋斗
——献给我的老公和拼搏四、六级的朋友

    我考第五次四级的时候,终于过了。这两年半的经历,是我终生难忘的,他让我第一次知道了什么叫做痛苦,也让我第一次知道了“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更让我知道了怎么去面对绝望。

    我第一次考四级是在大一下学期,那个时候,我们都有一种初生牛犊不怕死的精神,这精神不是因我们的“强”,而是因为我们的“弱”,面对对大本学生无比重要的四级,我丝毫感觉不到他的可怕,而是觉得“即使不过,我也还有时间。我可以不去复习它,又能怎么样?”于是,浑浑噩噩的考了一次。结果是“众望所归”——当然没过,虽然没复习,分数也不算非常底——52.5分。这是我的第一次,于是形成了一种印象——不复习也能50多分,四级有什么,稍微一看,过了!背哪门子单词啊。

    于是我又开始了第二次的四级生涯,既然面对没有威力的纸老虎,自然没什么好怕的,但是既然要考试,随便看看书吧,再难能有高考难?抱着这种轻敌的心态,我草草的翻了翻乱七八糟的题,又去参加了第二次四级,结果仍然是让人提不起精神——57.5,不过我仍然在其中找到了合适的理由——虽然没过,我也在进步,提高了5分之多!就这样一次一次的骗自己,也一次一次的为自己找着开脱的理由,尽管这样,在我的心里,也已经认识到:也许,我该放下自己的“能力”,好好的复习一下了。本来想利用学校离家近的优势回家认真的啃一啃书本,恰恰“非典”的来临,似乎又预兆着我四级的厄运。我在像没头苍蝇胡乱复习的同时,也被封在了学校,动弹不得,这个学期,我开始认认真真的学习,各门功课都非常努力的学习,英语也是一样,做了许多预测卷子,没完没了的做,跟着我的老公,也带着我的希望。我的人生信条就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所以我天真的认为:不管我的方法对不对,只要认真复习了,结果只有一个——“过”!在四级上,我的心情已经由一年前的那种“玩世不恭”,变为了后来的“坦坦荡荡”,现而今已经开始有了压力,时间已经在告诉我:你现在不过四级,没有时间了,学位证马上就要和你失之交臂了。

    在“非典”那人心惶惶的时期,我也人心惶惶的准备着第三次四级,可这一次,结果不仅给我带来的是失望,还有得就是一种忐忑不安,下次势在必得的感觉,我想所有像我一样经历的人都有这种感觉,这种感觉并不是因为四级的难度,而是因为我的人生信条并没有得到应验,而且,我的努力已经付诸东流,我的时间已经转瞬即逝,我的信心已经魂飞魄散……此时的我,也许只有一种理由——我的复习方法不对。结果已经出了,我除了惋惜,也没有对47.5的考分有更多的抱怨,但是,我已经走到了万劫不复的深渊,我的绝望也就此开始了。

    第四次的四级,我上了培训班加以保证,可学校的工作把我逼到了两难的境地,我仍然不能给自己摆正位置,仍然贪心的想熊掌鱼翅兼得,我仍然置自己的微弱信心于不顾,天真的认为信心没有了,还有机会,痴心的贪图于培训班的通过率。我每天奔波于学校和培训班,心也跟着东漂西流,可我仍然在这种绝望的奔波中寻找着自己的理由和希望,没有结束就还有希望,我总是这么想。但这时候的心理压力已经开始让我觉得难以支持,往往在老公的怀里哭泣的时候,还死不承认的说是因为老公的小小错误,天知道,我的心已经被四级锁定了,我怕下一次硕大的屏幕上那50几分的成绩,也怕电话听筒中那模糊的50几分,我更怕我的时间已经荏苒,也害怕我的岁月已经蹉跎,更害怕的就是我那12年换来的学位证已经不再属于我。我就这样浑浑噩噩的混着日子,虽然在用努力的复习换得自己的平常心和安心,可只有成绩才能证明我的人生意义。2月18日,让我第一次萌发了一种人生无趣的感觉,我根本不想见任何人,甚至想一走了之,我自闭了一个月,家里人的苦口婆心,爸爸的怒言训斥,姑姑的热泪盈眶,其他人的缄口不言,还有我的痛哭流涕、一言不发,着实给这个家里带来了无声的毁灭,我是一个好胜的人,别人的成功只能给我带来无限的努力,可是这个四级,像一种邪恶力量,像一个魔鬼,像一个邪教头目,我支持不住了,我的努力没有回报,我的祈祷没有灵验,我的信心已经一败涂地,此时的我,还有什么资格去争强,连幸运都已经不再青睐于我,机会也已经离我越来越远。

    这时的男友老公,却一直在默默的支持着我,劝慰着我,我会觉得他烦,但是却仍然希望他的安慰。我下定决心,一定要克服心理的弊病,彻底的搞垮四级。四次的失利,其实未必证明了实力的不及,但给人带来的是一种无形的压力,像一只大手抓住了你的喉咙,一次不过,抓紧了一点;又一次不过,又抓紧了一点。现在抓得我只有垂死挣扎的机会。我默默地又开始了第五次征级之路,像中国的足球,在两个点间做着往复运动。我狂背单词,放弃了学生工作,放弃了一切玩的时间,大脑神经绷紧在四级线上,甚至神经质的认为一秒钟的玩耍都会毁了我的一生,但是我仍然因为四次失败多愁善感,不让自己娱乐的同时,控制了老公的一切,因为我真的爱他,我希望他跟我一样为自己的每一步做好打算。虽然第五次四级的考场上,耳机没有了声音,但我还是幸运的完成了我的四级之路,一条痛苦中挣扎的路,一条失望中挣扎的路,一条绝望中奋斗的路。但我已经高兴不起来,四级毁了我的信心,它可能让通过的人更加自信,也会让通过的人更加绝望。虽然我不高兴,但是一种只有站在奥运领奖台上的运动员才能有的感觉油然而生,我哭了,哭得很伤心,不因兴奋,只因激动!

    以此献给我深爱的老公,不管如何,我都会在你身边支持你,因为没有你就没有我的四级;同时,我也让你知道,我也会陪伴着你和你的四级,不要气馁,继续努力。所有在四级中挣扎的朋友,看了我的经历,你会知道,四、六级中,最重要的不是能力,而是那一份自信!

    读完全文,你有何感想?当曾经仅仅是作为水平测试标准的国家英语四六级的过级与否,在一个学生眼里已经和绝望挂钩时候,它已经失去了纯洁。当今,大多大学生的大学四年生活已经变质,攻英语、过四级压过了专业的重要性,成了主要任务,素质教育的提倡被覆盖在了四级的阴影之下。作弊、抢手、泄题、黑中介……是教育者们始料未及的。高等教育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它培育的将是哪一种的人才?怎样的英语是我们真正的需要?我们调查了四川省几所高校的英语课堂,大多同学的都表现出对英语公共课的轻视,他们几乎一致地认为:只要四级过了,大学英语还有意义吗?

    在某大学的一堂英语课上,我们发现教室前面两排是空着的,后面的位子倒是坐得满满当当的,这是本学期开学的第一堂英语课,同学们的桌子上却已经是摆满了过级的书:《大学英语四级词汇轻松背》、《四六级写作背诵模仿范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押题试卷》,真正听老师上课的人少之又少,我很好奇的问邻坐的女生:“上课不听,不怕期末考试不及格吗?”,这位生头都没抬:“不怕!只要国家英语四级过了,原来的英语课成绩就可以抵消。平时英语考试不及格没有什么,四级不过就很惨了。”

    听到我的寻问,另一个女生也凑过来说:“英语课也就最后几天可以听,四、六级考试前英语老师会针对这次的考试准备一些押题的阅读文章,作文之类的,平时的英语课本陈旧乏味与四、六级的关系也不大,听了也没有什么意思。”

    这样的情况在我们调查的几所高校里几乎普遍存在,有的同学选英语老师也就看在这个老师的应付四、六级的水平怎么样,或者是这个老师在英语课上讲什么?如果讲的就是四、六级的内容就受欢迎得多,如果是按照大学课本上的讲就自然门庭冷落。为了能从四六级考试的枷锁中解放出来,他们在与那不可违背的命运做着生死的搏斗。

    “不要再让四六级英语考试成为我们的绝望!不要再让四六级证书阻隔了我们的青春年华!不要再让我们因为英语考试而学习英语,从而浪费我们的生命!”这是一位同学发给我的一条手机短信,也许这真正能代表着广大学子的心声。

五、 走进社会再回首
——一位大学生毕业后写下的日记

    《21世纪人才报·大学周刊》曾经称:“一项明显违反国务院学位授予条例的制度——大学英语四级必须和学位证挂钩,在中国上千所高校里被畅通无阻地执行了整整17年!它成了千万大学生挥之不去的伤痛!”

    这种伤痛也将会被带入我们以后生活,这里是一位名为Ellen的大学生毕业后写下的一些文字——

    我的英语学习生涯是一部充满着辛酸和泪水的英语学习史。尤其是在考四级的路上,在前后经历了两次失败的打击后,我才终于见到了上帝对我的微笑。——题记

痛定思痛——我的英语学习生涯(节选)

    这个冬天有点冷

    在逃离高考这个梦魇的两个月后,我高高兴兴地走进向往已久的“象牙塔”。大学的英语课已经不再像中学那样紧凑,我得以更轻松的学习其他的专业课程。那时,我的学习如日中天,每门课的成绩都名列前茅,英语也是,不过通常是倒数的。我也明白了原来知识是贬值的——高三记的那点东西现在又都还给了老师。不过我不在乎,大学里我对于英语的目标只是过了就行,即使是只有60分,我的平均成绩也能保持在80分以上。

    转眼便到了大二上学期,身边的同学开始打算报考四级了。我虽然自知自己不是这块料,但由于拿不到四级证就不能顺利拿到学位证,我就想也把四级过了,好了了这桩心事。都说大学四级很容易过,我打算用最后的几个月时间,像高考前一样突击一下,争取考过,可真正到了临考的那几个月,当我拿起课本,才意识到大学英语的单词量何其之大,句子结构何其复杂——我简直无从下手!

    我的英语基础这个软件跟不上,决不能在硬件上再亏待了自己!于是我眼一闭,手一挥,拿我来改善伙食的钱换来了我的第一件像样的家用电器——文曲星,以供我随时查单词。向一些高年级的同学取经后,我又抱回了一堆参考书。开始准备大二上学期末的四级考试。这时距离考试只剩下两个月时间了。经过两个月的“闭门修炼”,我估计了一下自己的实力,应该差不多可以应战了,就战战兢兢地奔赴考场了……

    两个小时后,同是进考场的一批人,出来时却是两种表情——人家脸上阳光灿烂,我却像大冬天里被浇了一盆冰水一样,彻底凉透了:听力听得似懂非懂,阅读文章不知所云,作文更是无从下笔——这样的临阵磨枪,其结果可想而知。

    果然,查分的那天,同学给我带来了“喜讯”——我的英语成绩再创新低!他们还好心的安慰我说失败是成功的姐姐,我这次是不小心碰巧遇见了姐姐而已,下次我一定会有缘与妹妹美妙地约会一次。我惟有仰天悲叹:四级啊,你何时才能放过我?

    这个冬天真的有点冷……

    盛夏苦果

    遭遇了一次重创后,我用寒假在家“疗伤”,也好好反省了我复习英语的心态,终于痛下决心,要痛改前非。下学期不能这样混下去了,我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随后的一个学期,我真的端正了态度,上课也比以前用心多了。和上学期不同,我早早开始备战四级。我找了很多真题来做,仔细研究、潜心钻研了很久,市面上可以买到的真题试卷几乎被我做了个遍。在那个酷热的六月,我又一次披甲上阵。从考场出来的瞬间,我觉得微风拂面,凉爽惬意。

    可是上帝似乎是为了惩罚我多年来的侥幸心理,仍然不愿意眷顾我,查分那天,我兴冲冲地赶在最前,却也第一个接受打击,当电话里那个富有金属质感的声音徐徐报出分数时,我的血液再次凝固——59分!我的心被这个冷漠的声音击得粉碎!

    这个流火的夏天,我又品尝了失败的苦涩……

    胜利女神对我微笑

    我不知道那个夏天我是怎么度过的。我本不是个不上进的人,我的其他成绩可以作证。我也一直没有放弃英语——换成别人恐怕早就知难而退了!可为什么上天要如此对我?时间如水一样在指间逝去,大学就这样过去了一半。看见别人轻轻松松地拿到了四级甚至六级证,而我却在这小小的四级证上一再地栽跟头,我不甘心啊!我发誓不再让四级的失败靠近我!

    大三了,别的同学修双学位的,创业的创业,我却再次捧起了英语书,操场上、网吧里都不再见到我的身影,自习室成了我的第二个“家”。每天一下课,我就直接冲回“家”里,继续我的“四级苦旅”。也许是失败可以促进人的成熟吧,一段痛苦时期后,我不再像以前那样以临时抱佛脚的心态学习英语,我开始真的想学了。在渐渐摸索出了语法的各种结构的联系,不规则动词的变化也开始变的有规则可寻了。我给自己定下了复习计划,并且一项项严格执行。从词汇到阅读,从听力到作文,我一路披荆斩棘。同学们看到我以从未有过的认真态度对待英语,都觉得诧异,只有我知道自己下了多大的决心。

    又到了考试的那一天,我一个人静静地走进考场,由于前两次失败的经历,我感到有点紧张。稍做调整后,听力开始了……两个小时的过五关斩六将,我终于杀出一条血路!我所下的功夫终于感动上苍,这次我终于以73分的成绩取得了历史性的胜利。当我拿到“迟来” 的证书时,我觉得这简直是我生命里最值得纪念的时刻!我终于和成功“妹妹”有了一次美妙的约会!

    ——摘自《叩响敲门砖——透视大学考试》 白秋主编,中国财经出版社2003年8月第一版。

    英语四级考试占用了ELLen的时间、增加了ELLen的学习负担。大量人力财力的投入使ELLen在痛苦中挣扎。正也印证了英语四六级考委会主任委员杨惠中的一句话——“英语是可以学好的,英语也不是随便就可以学好的。”我们为ELLen而庆幸,毕竟他最终逃出了四六级考试的重围,而顺利地走上了工作岗位,但对于还正在学校学习的大学生来说,他们还将延续着ELLen曾经痛苦……

六、 授课老师的尴尬

    采访中,我们遇到了四川某师范大学的授课教师何老师。他是那所大学里最受欢迎的英语老师之一,不是因为他课上得怎么生动有趣,只是因为他的英语课从一开始就讲的是四级的内容,他的课堂上常常多出些其他班的学生,甚至三个人挤一张桌子。这是公共英语课很少见的现象。

    何老师很无奈的说:“做老师的怎么也是为了学生好,现在的就业压力那么大,四、六级证书又是一块太重要的敲门砖,评优秀,找工作都离不开它,说简单点,他们需要的就仅仅是一张证书而已,所以我干脆把英语课变成了四、六级的培训课,专讲有关过级的内容。谁知道这么一改,反而更受学生欢迎了,课堂的出勤率也随之变高了。现在学校的大多数英语公共课老师也已经放弃了英语课本,更专注研究四、六级的出题规律。”

    一些年轻老师对我们诉苦,现在他们教的就是“哑巴英语”,能看懂能做题就好。刚出来那阵子,热血沸腾,也曾经尝试过一些有趣的教学活动,比如给同学们开设一些多说多听的课程,也安排过看一些原版英文的片子,教过一些英语歌曲,甚至排练过一些经典英文剧目,可同学们的积极性始终调动不起来,甚至有同学提出,他们根本不需要这样的无聊游戏,因为他们不是英语专业的学生,也不需要对英语有多么精通,他们需要的只是过级!这是一种尴尬的上课模式,和老师们刚出来任教的初衷完全背离了,他们心里特别不好受。而且压力也大,哪个班的过级率高哪个班的英语老师的地位就高,四、六级不仅仅成了学生之间的分水岭,也成了测评老师的一个标准。

    山西太原某高校英语教师陈女士在接受我们的书面采访时,写给了我这么一段文字:

    我1996年从复旦大学毕业后,就一直在给非外语专业的学生上公共英语课,这十年来,我真的很累,也让我感到很困惑。

    刚走上讲台的时候,我严格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按部就班地给学生上课,向他们讲读课文,课外我还认真备课,经常到夜里的十一、二点才能休息,因为我要做好第二天上课的教案,我要事先拟定好上课时的提问方式和内容,我要设计一套与课文相符合的听说读写讲课模式,我不敢忽视任何一个训练的环节,我希望我的学生在我的教导下,能真正学到一些英语知识,为他们以后的工作与生活带去方便。一开始,同学们的出勤率都很高,但一学期过后,情况就改变了。经常有1/3的学生不来课堂上课,这让我很生气。课后,我找来那些同学问他们这么做的原因,他们都理直气壮地对我说,他们只要过四级就可以了,他们也不打算出国,所以他们不需要看外国原装碟片,更不需要去用英语对话,现在他们最关心的是在大二能如愿地将四级考过!听到他们的这些话时,我的心里有一种说不上来的滋味,真的,当时我真想好好哭一场,因为他们否定了我的努力与愿望!我也开始检讨自己,但我没有找到错误的根源,这也让我很是迷茫——是严格要求他们回来上课,还是改变我的教学计划和模式。我真的不甘心将我的愿望打破,因为毕竟我从小就希望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现在我成为了一名大学教师,我更应该珍惜这个机会,去实现我的梦想!那个学期我就是在这种矛盾中度过的。

    最令我想不到的事还是发生在第二学年开学后不久的一次课堂上,当我讲解完课文准备离开的时候,那个班的班长和学习委员在教室的门口拦住了我,他们向我提交了一份联名请求信。请求信的大意是希望我能将上课的主要内容从书本转移到四级考试的辅导上!信中言辞激昂,情真意切,我知道他们的愿望是强烈的,因为信的下方签满了全班同学的名字。我细心的数了一下,全班48位同学的名字都在上面,并且字迹端正,我想他们签名时的认真态度远远超出了平时上课和做作业。

    我真的理解了他们!我被他们这种“执着”和“义举”所感化,我扔掉了精心准备了两个月(暑假)的讲案,而拿起了四级的试卷。从此,我和学生们一头扎进了茫茫无边的四级题库,直到来年的6月21号,我们才找到了胜利的彼岸!之所以所是胜利,因为全班48位同学,竟有44位同学在那次四级考试中一次通过,通过率达91.7%,我所带的那个班在毕业时,没有一位同学没有拿到四级证书,另外还有21位同学在毕业之前,拿到了六级证书!这也创下了我们学校的四六级考试记录!

    在看到成绩和嘉奖令的时候,我不知道自己是该高兴,还是该忏悔!我创造了记录,也带着那些年轻的学弟学妹们闯过了一道人生的难关!我真的应该为他们而高兴!但我在送走了他们以后,感觉特别的失落,这不是因为分别,而是因为我已找不到自己的位置!我从一名教师无意之中转变成了一名四六级考试的辅导专业人员!也就是从那以后,学校让我专门来研究四六级的命题动态,我现在的工作就是辅导每年参加四六级考试学生如何来应考,如何来应对每年的课题变化。我也逐渐变成了学校里的“陈四姐”——考英语四级的姐姐!

    现在回首十年来的路程,我真的很累!被那些考题折磨的很累!被那些繁重的考试辅导而折磨的很累!

    我之所以困惑,因为我不知道我将如何成为了一位名副其实的教师——一位教书的老师,而不是从事四六级辅导的专家!

七、 来自大学教授的冷思考

    大学英语教师在面对四六级考试的时候是无奈的尴尬的,那非英语专业的教师又怎样看待英语四六级考试的呢?

    我们就此采访某大学文学院著名的硕士生导师吴教授(根据录音整理):

    四六级英语过级考试所引发的话题已经相当多了,我们要做出肯定或否定的结论,似乎都有诸多充足的理由。据我看来,有一些分析和评价是显在的,但有些都几乎挟裹了更多的历史影响和文化缘由。我想大概我们可以思考以下几个问题,以此来清晰这个思考。

    第一、从1840年,中华帝国大门被西方列强轰开之后,随后的中国历史在逐渐与世界主流文化对话的过程中,终于以屈辱的记忆确立了我们走向世界的道路和方向。面向20世纪初,整个中国的思想启蒙就是在告诉我们,我们古老的文化已经不适合世界大融合和大循环,而以循环和融合以及商品经济为代表的西方文化成了我们必须认同的强势文化,我们的一波一波的革命和改革无不是在调整我们走向这种强势文化的道路。我们要走向世界,我们要立于世界强国之林,唯一的方法就是学习这种强势文化及其游戏规则,形成以这种文化为基础的思维方式,而这方面必须依赖的就是语言。要获得这种对强势文化的掌握,并获得被认同的机会,我们似乎就不可能拒绝西方文化的语言方式和习惯。学好英语(这是目前西方文化中最重要的语言之一)也就成为我们靠近和走近这种强势文化的唯一选择。要完成我们几代人为之奋斗和选定的目标,我们就不可能不把学好英语当回事。

    第二、基于上一个问题,于是有人会问,学好英语是不是一定要以考四六级为衡量它的标准呢?就这个问题,我们可以追溯到我们古以有之的科举考试,我们选人才,总得有个标准,当我们还一时拿不出更好的,比我们古人更有效的选人方式前,考试就是衡量一个人的高低的方式和标准,这似乎很难让我们推翻。就象我们知道,有人考上了大学也不一定就比有些考不上大学的人在今后更有所作为,但我们依然维护高考啊。

    第三、但有个问题是需要我们思考的,就是建立在我们母语之上的文化认同的问题。如果我们为了确认强势文化,觉得放弃我们自己的文化真的值得,那么我们就会丧失我们的遗传密码,在慢慢地走近世界的同时,也慢慢地失去我们的文化身份,这几乎是人类历史很多经验证明了的。当一个民族真正有消失其自身特色的时候,就是其民族语言被丢弃的时候。当然,现在说这话是太夸张,太杞人忧天,因为学英语的人在我们民族中占的比例还是太少。但我们不妨来忧患一下,忧虑可能的一种引导,的确,香港教育界讨论过他们一些英语学校中,孩子们的母语表达的弱化,但他们更忧虑的是一种思维方式已经在悄悄变异,这也许比语言符号更容易改变我们的文化身份确认。当我们在维护绿色地球的号召鼓舞下,人类普遍认同了生物物种多样性的今天,我们不妨提前来忧思一个我们的母语语言的文化认同吧!

    第四、在现在许多大学学生中,不同专业的不完全调查中,学生们学习的相当部分都投放在学习和考级各类与自己所学专业不同的学科上,而专业知识学习、阅读和思考时间被大大挤压。所以,不少非英语专业的学生都戏称自己是英语系的,或者英语预科的。近年来,许多大学老师发现非英语专业学生的专业知识体系和能力,有下滑和弱化的趋势,虽不能完全归咎于四六级英语考试,但若提出这个问题,他们大概都会提到,都是四六级惹的祸吧。

    四六级考试原来是如此的增加了学生的负担,应试教育、专业不专的现实使中国教育出现前所未有的“危机”。英语过级考试这一教育问题已经像农民问题、经济问题一样是严峻的社会问题,急需国家教育部提出建设性的新策略。

    江西师范大学的一位文科教授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这样说道:

    “学习英语本身是没有错的,我们鼓励大学生掌握外语,但学习英语是为了交流和促进自身的进一步发展,但现实却颠倒了。首先是我们的课程安排上出现了大的问题,专业技能的学习要求过低,而过分的去追求英语的水准,这是与社会和历史的发展需求所不相符合的;另外,很多高校将学位证书与四级证书联系在一起的做法,在实际的操作中违背了他们的真实目的,其实当初高校将学位和四级证书捆绑在一起的目的就是促进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除此之外,任何做法都有待进一步探讨和研究。在没有大量实践作为基础的话,盲目推崇某项考试制度的做法必将是不科学的,也是违背教学原则的,我们的高校不能想当然地去打乱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教学模式。”

    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院士谢克昌曾特意在《人民日报》上撰文认为,在中国现行教育体系中,英语教育地位的过于显赫已对人才培养和选拔等众多方面产生了“负面影响”。谢克昌说,长期以来,英语教育体系占用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在推动中国经济和社会进步中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其教育效果与其投入是不相称的。需要注意的是,现行英语教育体系对科学技术、社科人文等其他教育体系,尤其是人才的培养和选拔等众多方面的负面影响,已有所凸显。中国学生从小学开始学英语,中考、高考要考英语,大学英语有四、六级考试,进一步深造还必须考托福、雅思、GRE、GMAT、WSK等。谢克昌说,“我们要讨论的问题不是要不要学英语的问题,而是如何学,学多少,多少人应该学的问题。”

    浙江大学高分子物理研究所郑强教授曾经在浙江图书馆报告厅做学术报告时这样说道:“我认为:语言、计算机就是工具。中国的外语教授讲英语还不如美国卖菜的农民!怎么看待这个问题?日本博士、德国教授说不出英语的多得是!我们怎么能说一个人不会说英语就是文盲呢?语言就是一个工具!你没有那个环境,他怎么能讲这个语言呢?……如果我是教育部长,我要改革二件事:第一、取消六级考试,你一个研究生连中文一级都不及格,你英文考六级干什么呢?看看研究生写得论文,自己的民族文化都没有学好,天天考英语──打勾、托福打勾、GRE打勾,英文考出很高的分,可哪个写的英文论文在我面前过得了关呢?过不了关!这样培养出来的人能干什么?自己搞的专业一点都没学好!……说不会计算机就是文盲,这又是一个误区!我现在是教授,我顾不上搞计算机!”

八、 一张证书的价值——背后的利益

    不可否认,英语作为一种交流的工具十分重要,但它毕竟只是一种交流的工具,世界上可以供我们学习交流的工具不胜枚举,为什么非要把英语的学习强加在每一个中国人身上?在巴黎、在东京、在柏林这些国际化大都市,它们的公民从没有被要求一定要懂英语。而如今在中国,按照目前的人才评价标准和选拔制度,大学生也好,工程师也罢,无论你是什么专业,只要你想找到理想的工作,只要你想晋职、评职称如此之类,不好生学习英语,一切皆会成为“泡影”!

    近几年来,英语四六级乃至于更大范围内的英语考级制度遭到了越来越多的质疑。但当大家都知晓这项考试制度是有问题的时候,大学英语考级制度却仍然在平稳中延续。为什么这项制度能面对重炮轰击还依然“健在”,原因只能是考试背后的“利”在驱动着有些人不遗余力地去维护着它的生存空间!

    惟利是图者的举动。正如马克思所论述的“利”是万恶之源。英语四六级考试的“不和谐的声音”其实与利也是有着洗脱不了的关系。

    2004年,国家审计署署长李金华在年度审计工作报告中指出:仅仅是一个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自1989年以来就违规集中各地考试费2.24亿元,未上缴财政专户,并从中坐支相关考试费用等1.9亿元。而职称英语考试每年的报名考试、教材、参考书等费用加起来按200元算,400多万报考者,费用就可达数亿。

    如此丰厚的利益,怎能让人安静?但是,一张证书的价值到底有多大?

    近一些阶段以来,我国政府对英语教育的投资也越来越大,甚至将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推广到社会工作人员的晋级考核,并且与社会工作人员的工资、社会福利挂钩。尤其是如今的研究生考试中英语“一票否决”的现状,致使与英语过级考试的社会相关产业蓬勃发展。据有关部门统计,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英语在对外交流方面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自1987年9月开始大学英语四级,1989年1月开始英语六级考试以来,考生累计5000万人次以上。按照目前的考试规模来计算,每次四六级考试仅报名费就高达几个亿!

    走访各大高校附近的书店,不难发现——没有一家书店里不是开设了长长的专柜来经营英语资料的买卖?甚至有很多私人书店,就是靠买英语资料而发家的。与此同时,很多的高校教师也靠着编辑英语考级辅导资料而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现在只要参加过四六级英语考试的大学生,几乎没有人不知道“王迈迈”和“王长喜”,因为它们已经成为了英语考级辅导用书中的知名品牌,他们推出的辅导书早就成为了现代书市上难得的“畅销时尚书”!此外,各种英语培训机构和考级辅导班也从中获得了高额的利润!

    由此可见,英语过级考试使社会的获利岂能用数字估测?

    高校又在这个制度和规则下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他们直接参与了英语考试利益的分配!一高校教务处的秘书曾对我这么说过。

    当前很多学校将四六级考试证书与学位联系在一起,没有通过四级或六级考试则不发放学位证。以四川某师范院校为例,据调查显示,2003年毕业的学生,在校期间,若顺利通过四级考试,则发放本科学位证。但因未能顺利通过考试的学生占一定比例,故校方降低发放本科学位证的分数线至全国英语四级考试成绩的55分。55分以上(包括55分)发放学士学位,55分以下,则按不同的等次的分数段向校方缴纳不同金额的校内“补考费”,校方组织学生参加校内的英语统一考试,60分以上合格者方能获得学士学位证。据参加过补考的99级学生回忆,缴纳的金额一千至三千不等,缴纳现金后,一般都能顺利通过校内学位英语考试。据此推算,若考生只以平均1500元一人次,补考考生以500人来计算(实际上往往远远不止这个数字),学校一次性收费就达750000元!山东某高校一位老师曾致信给我们,他尖锐的指出:“学校在英语四六级上的谋利,实质上是直接或者变相地给学生及其家长增负!”

    英语过级考试在利益地驱动下,明显表现出制度不合理、教育观念偏差等问题。眼下要想改变现状,改革现有的考试制度,打破既得利益集团的阻碍恐怕才是关键中的关键。尤其是有些问题必须清晰,比如:究竟是哪些力量推动四、六级考试成为了大学教育的指挥棒?是人才市场需要这个考试还是大学教育需要这个考试?评价大学生的英语学习效果和大学的英语教学质量,是不是一定要用全国统考这样的测评形式?甚至,我们的1700所大学的英语教学是不是一定都要按照统一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进行?是不是应该改变四、六级考试的官方背景,让一独立的测评机构来负责?

九、 尾声:大学生呼唤革命的到来!

    英语课的变质是被过分热的四、六级挤压出来的,要使大学英语课恢复它本来的面貌,首先必须改变的是整个社会对四、六级考试的降温。教育部也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试点工作视频会议上的三个方面讲话内容”中提出了改革的三个方面总体思路,其中一点就是“改革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等大学英语教学评价系统。从原来以评价语法、阅读、理解为主转变到以评价学生的听说能力及英语综合运用能力上来,从原来单一测评教学结果逐步转向教学全过程整体监控和评价上来。”

    紧接着在今年2月25日,教育部向社会上公布了四六级英语考试改革的试行方案,但这一改革策略立即遭到质疑,原清华大学英语系主任孙复初说:“虽然不再设及格线,但290分到710分的评分方法,使学生争拿高分,和以前的60分万岁相比,反而会给学生带来更大的压力。”他甚至直接认为,今年的四六级考试改革不能从根本上克服其一直存在的弊端。

    那么,今年提出的英语四六级改革就仅仅是一次“物理降温”,要使四、六级的热度真正降下来,还是需要人们在头脑里对四、六级的意义有一个正确和清醒的态度。社会究竟是否需要人人都是四、六级的持证者?是不是所有哲学家、文学家都必需是英语的精通者?

    其实,我们也认为英语过级考试制度改革的出发点是好的,我们也维护与支持教育部的改革,但改革的力度与效果我们还拭目以待。眼下,对四六级外语考试的讨论也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在激烈的思想交锋下,我们需要冷静地思考一下:改革的决心、力度、效果将会给大学生带来什么直接的变化?

    大学生们并没有因为看到了改革的曙光而盲目乐观,因为他们需要真正的革命!他们不希望以后拿给分数条走进社会,拿着分数条走进人才市场!他们更不希望因为某个分数线而被“吊销”学位!他们也不希望因为某个分数条而被用人单位拒之门外!

    改革需要魄力,而革命也必将触痛根基!改革是开端,革命是任务!衷心地希望这次改革能带来中国教育史上的一次革命风暴——为了可怜的中国大学生们,也为了伟大的中华民族!

    在我们即将结束这次调查的时候,从2005年6月14日召开的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芜湖考区工作会议上传来了一阵春风:根据教育部规定,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考务管理工作,由高校系统向自考系统转移!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我们整个调查组的成员内心里都无比的欣慰!但我们同时也从相关媒体上获悉,仍有很多高校并没有打算将四六级考试与学位制度相脱离,这让我们心里再次沉重起来,因为这次改革的路还有很长,还需要我们的共同努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261455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