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二元教学 > 各地讲课

何二元:深圳讲课
【时间:2019/5/27 】 【来源:本站 】 【作者: 何二元】 【已经浏览3274 次】
主题:高职学子如何提升语言文字素养(何二元)
时间:2019年5月17日下午
地点: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一楼国学馆
听众:金融专业两个班级学生
现场速记如下:
 
 
    同学们好!非常高兴有这个机会能够和大家一起来交流。今天我要讲这个题目是你们老师给我出的题目:“高职学子如何提升语言文字素养”。所谓语言文字素养,也就是我们的语文素养。我们先来看这一段话,这是英国的哲学家培根在《论学问》中说的:
 
    “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细;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之学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学问变化气质。”
 
    这一段话里面没有提到语文,我们如果要把语文加上去,可以怎么加呢?我想可以这样加:
 
    “语文为史鉴、诗歌、数学、博物、伦理、逻辑修辞提供语言文字工具,从而使人明智、巧慧、精细、深沉、庄重、善辩,具有良好的气质。”
 
    我这个说法实际上就是给语文定了一个位,就是工具论,我是把语文定位成工具课了。但是我们有争论,这些年来教育界、语文界一直在争论,语文到底是工具性还是人文性?我觉得这个争论是不能成立的,是一个伪命题,根本不能这样争论,假如我们说“语文是人文工具”,那还用争吗?事实上语文不但是人文学科的工具,还是自然学科的工具,还是素质教育的工具,通识教育的工具,职业教育的工具,所有学科的学习都离不开语言文字,我们语文学科就是为各个学科提供工具。
 
    又有人认为中小学才要讲工具,到了大学、到了高职我们就应该更多讲人文。这个我也是不赞成的,语文的工具性是贯穿各阶段的,各个阶段有各个阶段的工具。我们人类历史不也是这样的吗?从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到青铜器时代,到铁器时代,到机器时代,到我们今天的计算机时代,一部人类历史就是一部工具发展史,就是一部工具的进步史。回到语文课来,小学语文是学习小学各门功课的工具,同时为中学的学习做准备;中学语文是学习中学各门功课的工具,同时为大学学习做准备;大学语文是学习大学各门功课的工具,同时为走上社会人生做准备的。那么,按照这个公式我们能不能说说我们高职语文到底是什么呢?以次类推应该很简单的,高职语文就是学习高职各门学科的工具,他同时和大学语文一样,也是为我们走上社会、展开人生做准备。我虽然主要研究大学语文,但是我觉得跟我们高职语文还是有相通的。第一,大学语文和高职语文面临的学生都是从中学语文训练过来的,合格了才能够升入为大学,学习大学语文,高职语文。第二,将来的方向也是相同的,都是要为同学们走上社会展开人生做准备。譬如你们是金融专业,你们学语文就要考虑到金融专业的各门功课需要什么样的语言文字能力。培根说数学使人精细,那么我们的语文课除了培养一种文学的浪漫,也需要注意培养我们精细的语言文字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又不能只注意这一点,我们不能整天只是算帐,我们还要做一个完整的人,展开很丰富的人生,所以文学等等的学习也都是不可缺少的。我们的语文课,我们的语文教材就应该考虑这些问题。
 
    你们用的这个《国文课》教材,提出了很好的理念,就是要在活动中贯彻语文知识,在实践中提升同学们的思维、智慧。就是说我们的这门课不光是一门课堂上的课,不光是一个书本中的课,它还要和实践结合,还要贯穿到我们的生活中去。所以我非常同意我们教材提出的这个理念,下面我就想围绕这个理念来通过几篇具体的课文讲讲我的看法。
 
 
    关于语文的工具性,假如再具体化一些,这个工具有哪几方面的功能呢?应该就是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小学语文也是这四个方面,中学语文也是这四个方面,我们高职语文也是这四个方面。但是和中小学又有不同。
 
    我们首先说听,听的能力。我们英语有听的能力,语文当然也有听的能力。首先就是你能否集中注意力在一定的时间内注意听讲,譬如我们在45分钟的一堂课里,能否集中注意力听讲?这是一个能力,这个能力是要靠训练,要靠锻炼,不锻炼恐怕是比较难的。现在我看到已经有个别同学好像要打磕睡的样子,我不认为是态度的问题,大家的态度都很认真,我觉得就是一个注意力的问题,一个人集中注意力一定的时间段之后会疲劳,我们大学生,我们高职生理应比中小学生应该有更长的坚持集中注意力这么一个能力。这是要锻炼的。另外,我们在听的时候能否有效的抓住要点,假如做课堂笔记,我们能不能把这个要点记下来?是一边听一边记,而不是老师停下来给你们记录的时间,或者放慢速度用什么“记录速度”来记,这是中小学生的课堂记录,我们大学生高职生不可能这样,将来你们到工作中去也不会是这样。这是一个听的能力,一边听一边写两不误,这样一种能力。这不但是一种能力,一种素质,还是一种素养,一种教养,能否认真倾听别人讲话是一种礼貌,要给人一个好的印象,不要让人觉得你对他不尊敬。这在将来到单位,到社会上,尤其重要。
 
    说的能力,说话能力的锻炼培养。这个我们在中小学里面就很注意,比如流行老师讲一讲,课堂里面前后同学转过去,几个一组,三五个同学一组然后说话,主要的意思是培养说话的能力。但是我觉得到了我们高职不用培养这个能力了,中国人三五成群凑到一起 “哇啦哇啦”,已经成为世界一景,这个能力我觉得不需要再培养了。我们需要培养训练的是在大庭广众之下你能否大胆的起来讲话,提出问题,得体的、清楚的来表达你的意思。这个是非常重要的,这个是我们中国人比较不擅长的,我们中国人气质比较内敛、比较含蓄。西方、国外就不一样,我们看老电影《列宁在十月》,列宁在上面讲话,下面一个工人同志站起来说:“列宁同志我提一个问题”。这在我们中国党代会绝对不会有,我们没有这样传统。但是将来工作中我们要想脱颖而出,要想有一个好的表现,必须有这种能力。这个能力你现在一定要锻炼,你不锻炼,将来到工作中,这个问题你知道答案,你可以讲得很好,但是就是不敢讲,这就会失去机会。这个说话能力现在就要开始培养,我们语文课会组织同学演讲、辩论比赛,校园社团也有,但是这个终究不是常规的,就是机会不是很多,那么常规的机会在哪里?就在课堂,我们每一次的课堂,我们都可以做这样的训练,特别是当我们超过了两个班这样拼起来上课的时候,确实就是大庭广众之下,我们敢不敢大胆起来提问题?我觉得中小学生要会回答问题,大学生,高职学生应该会提问题。我今天就希望等一下我讲了之后我们同学就能提问题。等一下我讲的时候你们如果想到什么问题就记一记,我讲完之后会让大家你们来提问题,这个能力非常重要。
 
    第三是读,读的能力,阅读的能力、读书的能力。这个跟中小学也不一样,中小学要能够读课文,我们大学生、高职学生要能够读书,读整本的书。上午我去听你们的老师讲课,发现你们就有这个要求,比如讲《世说新语》的一篇课文,老师就说你们回去找这一本书,从前图书馆不可能有几百本同时借给大家看,但是现在有电子版很方便。
 
    第四是写,写的训练除了被动的写,老师布置一篇作文什么的,这个我们中小学都有的,那么能不能主动的写?比如说我们来听一个讲座,我们是不是有意识带着笔记本准备记一记呢?有没有这样的习惯?有没有这样的意识?今天我看现场好像还没有。另外,不光是在课堂上写,我们生活中处处要写,如何培养这个意识?下面我结合几篇课文来讲。
 
 
    第一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这是《论语》里面,又简称“侍坐章”,这一篇课文我们中学应该学过的,我们前面一本教材里面是有,中学学过的课文到了大学、高职也能再学,当年西南联大国文教材第一课就是“侍坐章”。下面我找一段易中天在《百家讲堂》讲这一篇课文的一个小段,我们一边来回顾一下这篇课文。(观看视频)
 
 
    我们以前学习文言文,首先可能要讲字词,讲注释,讲翻译,就像易中天那样用白话把课文翻译出来,这是第一步。接着可能会讲讲内容,比孔子的教学思想是怎么样的?孔子的儒家的思想是怎么样,这一篇课文很奇怪,孔子是儒家思想,可是他的学生曾皙是道家的思想,他是希望去笑傲江湖,不喜欢做官的,然后孔子最后居然说给曾皙点赞,说我最赞赏他,跟我想的一样。那么,这里面就有很多东西好讲了,儒家、道家,儒道是不是绝对对立的?能不能交融的?其实诸子百家、百家争鸣除了争以外,他们还有互相学习的一面,中国传统读书人就学了这两家的,各学了两家的某一侧面,就叫做“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齐身”。再从知人论世讲,也跟孔子的年纪有关,壮年时他想要建功立业,周游列国,但是到处碰壁,最后灰心丧气,回到鲁国,授徒教书,这时候年纪也大了,思想有一点偏向于道家了,这个很好理解。等等等等,这些有很多好讲。但是我们语文学习这些都不是主要的,为什么不是主要的呢?因为这些东西我们课堂上不讲我们自己也能看,特别现在网络上资料很多,这些文章网上都能找到,然后还有赏析,自己就可以看。我们上课要学什么?我们上课要学课堂之外学不到,你自己看也看不到的,然后老师和你互动。会有提问,讨论,布置作业,批改作业等等,这才是语文学习的重点。
 
    下面我从语文学习的角度,对“侍坐章”这一课设计几个题目。第一个题目是学习如何记课堂笔记。现在我们缺少这个能力,我看基本上没有同学在做课堂笔记。做课堂笔记是很重要的语文能力训练,一部《论语》实际上就是孔门弟子的课堂笔记,然后经过了孔门弟子及再传弟子的整理,形成了这么一部中国最伟大的书。这个当然和做笔记的方法有关,以前我们在应试教育下做的课堂笔记,考试重点,标准答案之类,这种笔记肯定是没有价值的,我们学生毕业为什么要撕书?因为这些东西考试一过就不再有价值。那么,我们的课堂笔记能不能达到像《论语》这样有价值呢?这种课堂笔记是怎么做的呢?这种课堂笔记你就要像孔门弟子那样,你就是记老师课堂里面的一些亮点、精采的话语、课堂互动的精采一刻。老师讲课都是做了充分的准备的,看了大量的资料的,也有自己的观点的,一堂课里面肯定有很多亮点的,如果我们仔细听,捕抓到这些亮点,我们一堂课不要多,记他五条十条、五句话十句话。我给我的学生就有这么一个作业,我每一堂课你就记五句到十句话我讲得精彩的话,如果一堂课一句精采话都没有,那老师就要反思自己。然后这个作业还是开放性的,就是不限于这一堂课,你学会了这样的课堂笔记方法,以后就都要这样做,一个学期十几次课,到了期末你就有50条、100条,这就是我要同学期末交的一个大作业,这个大作业你可以按照时间排列,第一次课哪几句,第二次课哪几句;你也可以像《论语》那样把内容整理一下,譬如文学方面哪些,思政方面哪些,加上标题,《论语》是取每章开头的两个字,这就是一个很好的大作业。假如我再让我们的课代表,把同学交上来的作业你整理一下,归纳一下,就是一个更好的集体作业。假如老师教了四个班的同学,让四个班的课代表一起把你们四个班的作业再综合整理,然后我们学校的语文教学组有十几个老师,我们把这作为一个教研室的大项目,来整理这个作业,那么一定会更加丰富精彩。再从时间上拓展,你们这一届上完之后,下一届还要接着上,一届一届积累综合,因为《论语》就不是一届学生完成,他是孔门弟子及再传弟子,弟子的弟子这样的整理最后才形成了这么伟大的一本书。假如说我们也能像孔门弟子一样下功夫,一定也能做成这样的书,这本书的题目我也想好了,就叫做“大语”。
 
 
    你们高职叫什么?是不是叫“高语”?这个你们自己可以去设计。总之是很有价值的作业。我的学生做过这个作业,这里给大家看几条:
 
    二元曰:倾听是一种交流方式,学会倾听比说更重要,人需要互相倾听,《祝福》就是讲无人倾听的悲剧。 
    二元曰:网络聊天要有好的话题,聊天是交流信息,不是无聊才聊天。 
    二元曰:网络时代,凡是网上搜不到的,就是不存在的——不是不存在于人世,而是不存在于这个时代。 
    二元曰:学习不能光凭兴趣,尤其是大学的学习,是很艰苦的,正如马克思所说,只有在崎岖小路上不畏艰险的人才可能到达光辉的顶点。 
 
    “二元曰”是学生想出来的,一半玩笑一半认真。这种作业其实他还可以加工成一些好的文章,比如说张爱玲的《姑姑语录》就是很有可读性的一篇文章,她就是把他姑姑的语录平时说话,她觉得很有意思精采的话把他整理起来,譬如:
 
    我姑姑说话有一种清平的机智见识,我告诉她有点像周作人他们的。她照例说她不懂得这些,也不感到兴趣——因为她不喜欢文人,所以处处需要撇清。可是有一次她也这样说了:“我简直一天到晚的发出冲淡之气来!”
    有一天夜里非常的寒冷。急急地要往床里钻的时候,她说:“视睡如归。”写下来可以成为一首小诗:“冬之夜,视睡如归。”
 
    我在网上也看见一些人经常晒娃,把小孩子说的那些非常萌的话记下来,这就是把语文学习从课堂拓展到生活中去了。另外这种练习还不限于语文课堂,我们在其他的课堂里面,在专业课堂里,其他的公共课里面都可以做的,把课堂笔记作为一个听和写的训练,那我们学的“侍坐章”一课的意义就更加扩大了。
 
    第二,我们可以从中学到聊天的学习。我们现在同学每天都有网络聊天,那么我们的家长、老师有时候不太赞成我们网络聊天,觉得很浪费时间。那么我是一直是赞成的,我是赞成我自己的女儿,我们学生我都鼓励他们聊天。我教一个班第一堂课我就建一个班级QQ群,那时候还没有微信,然后我们就要聊天,聊天怎么聊?不是无聊才聊,要向孔门弟子学习,向孔门师徒学习,有很好的话题。孔子说我们今天何不大家各自你们谈一谈自己的志向呢?然后就聊天,出一个好的话题,我们看这一篇,我们把格式变一变是不是很像一个聊天,孔子就说,我们大家聊聊,你们说假如说有人赏识你们,你们遇到机遇你们打算怎么做?字路怎么说了?夫子哂之,“哂”这个图我觉得非常好,易中天说“哂”有两个意思,一个是微笑,一个是讥笑,是这个意思,但是还总不够传神,其实真正传神是这个图,“哂”是有一点坏笑,然后是冉有说了,然后孔子一个一个点名点过来,曾皙说我要去笑傲江湖去,潇洒去。
 
 
    这个是聊天,那么假如说我们能够像孔门弟子那样围绕一个严肃的话题,大家认真的来聊天,这个是不是语文学习呢?也是语文需要,我自己就深有感触,我从聊天中学到了很多,第一学到了什么?就是语言轻松了,以前些东西,我们老师写论文有时候写的比较吃力,自己也比较累,写出来可能别人看也比较累,但是聊天聊了有20年,我感觉到我的语体有一点变化,有一轻松,有一点率意,那么这是学到的第一个。第二,我觉得聊天还有更大的价值。我们刚刚纪念过五四运动,五四新文化运动,白话运动提出一个非常高的一个目标,就是要形成一种现代的汉语白话文,这种语言是什么样的呢?是怎么说就怎么写,就是不能像文言文那样的说和写是两回事情,要怎么说就怎么写,这个目标经过了几代,五四以来起码有三四代,几代语文学家的努力,但是不是很成功,因为说和写究竟是两回事清。朱自清、叶圣陶他们都刻意写过一些东西,他们说我想这篇东西如果拿来念的话隔壁的人不以为我在念,会以为我在说话,他们就追求这样一种说话的语体。但是总是不太成功,因为写和说终究是两回事。但是我们到了网络聊天就真正实现了怎么说就怎么写。当然网络聊天一开始档次还不够高,品位不高,这个不要紧,开始总是这样的。宋朝的时候,宋词开始的时候档次也不高,在青楼舞馆里面的艳情小曲,后来苏轼、柳永这些大文人参与进去,来提升他们,引导他们,影响他们,最后终于形成一代之文,和唐诗一样并列的一种宋词。所以,我相信假如说我们语文学家,我们老师能够参与进来,我们同学自己有这个意识,把网络聊天也看成是一个语言学习的过程,我们将来一定会产生一种非常好的语言,既不是文言文,也不是我们今天这样比较粗鄙的白话文,而是一种更好的现代语言。
 
    从“侍坐章”里我们还有东西可学。这篇课文里面,你们有没有注意,题目叫做“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但是在课文里面孔子叫他们的学生都没有用这四个名字,他叫的是“由”“点”“求”“赤”,是这四个弟子的名,而“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只是他们的“字”。
 
    子路:姓仲,名由,字子路;
    曾皙:姓曾,名点,字皙;
    冉有:姓冉,名求,字子有;
    公西华:复姓公西,名赤,字子华。
 
这个就是古人的姓、名、字、号。姓是祖宗传下来的,名是父母给你起的,古人还有字,当他成年之后有由长辈或者是父母给赐一个字,也有个别的自己起的。字是什么意思呢?字就是日常给大家叫的,给平辈和别人叫的,因为姓是祖宗传的,名是父母起的,都非常庄重,不能随便叫,随便直呼其名是不礼貌的。小孩子还不要紧,成年了就一定要有一个字,一般人只能称呼你的字。那么孔子为什么能够对学生直呼其名呢?这就是古代的师道尊严老师和你的父母一样,是可以直呼其名的。但是《论语》不是孔子写的,而是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的,同学之间不能直呼其名,所以这一篇的标题,也就是第一句话只能说“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还有古人的“字”也不是乱起的,而是和“名”有一定关系。什么关系呢?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发扬光大,一种是修正不足。父母给我们起名一定都是含有一些美好的祝愿在里面的,那么这个“字”就要把“名”里面美好的东西进一步发扬出来。比如说诸葛亮的“亮”是他的名,“字”就是“孔明”,孔明不能我们今天的理解,一个小孔的光亮,孔在文言文里面是大的意思,孔是非常大的,大放光明。再比如说张飞的名是“飞”,他的字是“翼德”,“飞乃翼之德”,把名所含有的美好德性都彰显出来。再比如说苏轼的“轼”,是车字旁,古人的车前面有一个扶手的横木叫“轼”,“夫子轼而听之”,扶着把手可以听,当然抚着把手也可以看,可以“轼而望之”“轼而瞻之”,苏轼的“字”叫子瞻,这个“瞻”字是从“轼”字推论出来的。(苏轼还有号“东坡居士”,孔子时代只有字,还没有号。)我们看“侍坐章”里孔子弟子的名和字就是这样:子路,名由,由有经过、行走的意思,所以他的字是“路”。冉有,名求,字有,有求必有。公西华,名赤,字华。(他们字里的“子”字应该都是尊称,不表示实际意思。)只有曾皙有点奇怪,他名点,字皙——这就是古人起字的第二种情况,是矫正作用,原来名里面不太好的意思,给矫正一下。父母起的名为什么会不太好呢?原来古人起名有两个极端,一个是起得非常美好,一个是非常马虎,譬如郑伯是他母亲睡梦中生的,吓着他母亲了,起名就叫“寤生”。同样,曾皙生出来有个胎记,他母亲随口就给他起名“点”。这可能还有另一种民俗在里面,就是认为小孩子名起得贱一点好养活,阎王会把他错过。那么曾皙成人后的字叫“皙”,就有矫正的意思:我身上虽然有黑点,但是皮肤整体还是很白皙。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回到语文学习,我们讲这个有什么用呢?现代人,我们有姓、名,我们有没有字?(同学说没有)有的,我们的网名、Q名、微信名就是我们的字,性质是一样,都是长大了,自己会玩了,就给自己起一个字。这样我们就应该想一想了,如何学一学古人,我们不要起那种恶搞的网名,无厘头的字网名,能不能起一个美好的网名?这个美好的网名能把你名字中美好的意思发扬光大?所以我给同学布置过这么一个作业:“我的姓名字号”,要求第一段写你的姓名是什么,含有什么美好的意思?第二段写你的网名是什么?和你的名字有没有关系?是否美好?第三段,假如说不够美好,或者说跟你的名字不搭配,那么你能不能改一改,重选一个好的网名,并说说好在哪里?这个作业交在网络上(班级Q群),大家同学互相看,这个也挺有趣。这也是一种语文学习,所以我们说语文不光在课文里学习,也不光在课堂上,我们生活中都可以学的。
 
    下面再讲讲网络聊天,这个前面“侍坐章”已经讲过了,但是正式上课我不会把什么都放在一篇课文里讲,我讲究的是“一课一得”。那么网络聊天可以是另外一个专题。我选过一篇课文,作者是台湾的龙应台,曾经当过台湾的文化部长。龙应台出了一本书,书名是《亲爱的安德烈》,龙应台在台湾,她的大儿子在美国读书,她的小儿子在香港读书,他们娘三个就经常在网上聊天,他们聊的内容非常好,我们选一段看看。她跟她美国大儿子聊流行歌曲,因为美国校园里面的嘻哈很流行,这个安德列就跟M,就是妈妈,就是龙应台聊天,给他妈妈介绍美国校园嘻哈歌曲里面也不都是乱七八糟的,也有非常好的,非常美的,然后龙应台就发了一通议论:什么叫流行,什么叫经典?
 
 
    这样的聊天就很有价值,最后龙应台把它就变成了一个本书,就是母子聊天的书。那么,我们能不能这样?不可能一下子变成书,一步一步来,我们聊天的时候能否有意识地把话说得好一些,我们课文学过一些格言、警句,我们学过《世说新语》,《世说新语》这本书就是当时的人在说话上的精致、讲究,抱有欣赏的态度,听到好的话就赶紧记下来,口耳相传,最后形成这么一本书。语言有一个特点,它是一过性的,说过了就来不及再重新改了,但是网络聊天有一个好处,过后可以把聊的内容复制下来,可以研究研究哪句话说得好,哪句话说得不好,可以修改,最后整理一下,还可以放在微信等地方二次发表。这是不是也是一种语文训练,经过这样不断的训练,最后我想我们也可以做这样的书。
再举一个例子,我的教材选有张爱玲的《对照记》。张爱玲她这一生中写了不少的书,她最后一本书是把她一生从小到老的照片收集起来做了一本影集,她在每一张照片下面都写了一些回忆性的文字,非常美,变成了一本很好看的书《对照记》——对着照片来回忆,来记录。
 
 
    比如这是她小时候的一张照片,这是她对照她最早的一张照片。像生活中这样的事情其实我们也很多的,时候也拍很多照片,我们也穿了一件新衣服,我们拍一个照片,我们到哪里搞一个活动拍一个照片,这种很多的,但是我们就比较少考虑到这可以变成语文学习,我们同学在微信上晒的照片,我们在网上上传的一些东西,我就感觉到文字太少了,假如说下面还有文字,我想同学们互相看看肯定更有味道,增进了同学们的友谊,而你又锻炼你的写作能力。所以我也给我的学生布置了一个作业,就是每一个同学回家找一找老照片、新照片,找三五张,每一张下面写一些文字,我要求不少于100字,100字其实打印出来只有一点我们知道的,结果我们同学作业做的非常好,因为我们有班级的QQ直接交到班级群里,大家一边交一边互相欣赏,后面可以留言,不单同学留言,全国各地的老师都给我们留言,因为我有一个全国大学语文教师群众,跟全国六、七百所高校,一千多名大学语言老师都在我们群里面里面活动的,我给他们推荐这是我的学生的作业,他们也会留言,对我们同学就非常有鼓舞,我这个作业北京的老师给我留言了,香港的老师跟我留言,非常有意思,所以大家都做得非常好。
 
 
    最后就做了这么一本书,因为学生交到网上做电子书很容易,我就做了这么一本。比如说这是一个同学的,我们看看他写的东西远远超过他平时的作文,这是第一张照片、第二张照片、第三张照片。再比如说这个同学,一个男同学。那么,这个作业就很好看了,因为跟我们同学看的大家互相之间都有关,不是看无关紧要的东西。做成电子本后,我们院长看见了说这个很好,我们出一点钱把他印出来,就印出来,成为班里同学非常好的一个纪念,值得终身保留的这样的纪念。
 
 
    所以说语文学习是可以变成我们的日常生活的,所以有一个概念叫做语言生活状态。中国国家语委主编的绿皮书,一年一本就叫做《中国语言生活状态》。它不光是一门语文课,他它是一种生活状态,要成为我们人生的生活状态,那样我们就无时不在学习语文,我们的语文学习就不会很负担一件事情,而是非常轻松,非常有意味的,非常有意义的一件事情。
 
    (下面计划应该是答问环节,因为学生后面还有课,没有时间了,非常遗憾。)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录音整理
何二元校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3939083 位浏览者